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秋岁·舜英传 > 第160章 世上应无连理枝

千秋岁·舜英传 第160章 世上应无连理枝

作者:凤箫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0 08:07:53 来源:文学城

楼船顺水速度极快,锦瑟在楼船上待了半个月,今天船上时不时传来童子的欢呼声——“阊江到了”、“过了阊江就是维阳”……

上船住下之后,她从同船商贩那买来颜料,将自己的脸涂成另一副模样,每日提着一口气、放缓脚步,在船上四处溜达,却再没有听到苻忆的声音。

她也觉得自己有些好笑,堂堂建业侯之女、宗室贵胄,哪个不要命的敢去洛川别苑拐人。

直到第九天,楼船经过樊州江阳渡,苻忆的声音清清楚楚在甲板上响起:“娘亲,这个渡口好多船。”

锦瑟循声追出去,穿过走廊、踏上通往甲板的楼梯,走到一半视线已能看到甲板,待看清甲板上的场景时,她全身血液都凉了。

晨露微凉,初升的朝阳照着那小小的身影,赫然是苻忆。她正牵住一名年轻女子的手,欢呼雀跃叫着“娘亲”。

那女子身形颀长袅娜,头戴一顶白纱帷帽,背对她站着。

“这是南翊最大的渡口”,那女子屈身下蹲、平视着苻忆,柔声道,“能停泊的船是珪山大渡口的三倍。”

苻忆小手穿过帷帽的白纱,摸了摸那女子的脸:“娘亲的脑袋好了么?”

那女子愣了一瞬,旋即笑起来:“好了,阿忆是喜欢娘亲脑袋好的时候,还是没好的时候?”

苻忆转了转眼珠,认真地说:“娘亲不管脑袋好没好,都对阿忆和哥哥很好,只不过没好的娘亲每天都很开心,经常跟哥哥和阿忆玩,现在的娘亲看着不大开心。”

那女子说:“因为爹爹还受着伤,等爹爹伤好了,娘亲就开心了。”

江阳渡已遥不可见,那女子摸了摸苻忆的头发:“热起来了,咱们回屋去吧。”说话间,理了理藕荷色襦裙,慢条斯理转身向船舱走来。

锦瑟心跳一突,升起莫名恐惧,陡然后退几步、退下楼梯站在一旁阴影中。

那女子拉着苻忆,目不斜视从楼梯走下,走过锦瑟身边时恰好拂过一阵微风,略略掀动帷帽的头纱,即将看清那女子相貌的刹那,锦瑟没来由地惊惶紧闭双眼。

随风而来的,还有那女子身上熟悉的草木清香——素馨。

楼船停泊西津渡,那女子拉着苻忆、提着包袱下了船,安步当车穿过街道巷陌。锦瑟不远不近跟在她们身后,明明只隔着三五丈距离,却没有勇气加快步伐、叫住苻忆或那女子。

跟了约莫一个时辰,眼见她们走进一条清幽干净的小巷,锦瑟站在巷口抬头一瞥——青莲巷。

那女子停在一座宅邸门口,那是一座小巧的二进院落,在维阳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已算是豪奢。

苻忆欣喜地一溜烟冲进去,跑得无影无踪。一名婆子迎上来招呼:“韦娘子回来了?是否安排那几家布庄掌柜过来报账?”

那女子柔声道:“坐船有些乏,歇两天再让他们过来。”

又说:“阿忆许久不来,嬷嬷先着人去给她采买些成衣,再把我旁边那间卧房收拾出来。”

目送着嬷嬷领命远去,她款款走出宅邸正门,面向锦瑟:“夫人跟了一路,何不与我找个地方,好生一叙?”

沧浪墅,“看月宫”包间,一壶香茗、两盏淡酒,两人相对而坐。

那女子抬手,一点一点揭开白纱帷幕,锦瑟屏息凝神、恐惧的闭上双眼。那女子轻笑一声,继续往上,直至将整顶帷帽完全掀落。

锦瑟试探着将眼皮张开一线,然后慢慢睁大,直到对面那张脸清晰地显示在眼前:黛眉远山长,杏眼秋水澈,精致的小翘鼻,薄唇。

与她一模一样的面容。

“你是谁?”

“我在官面上叫韦秋屏,有人叫我花子、有人叫我豆蔻,不过我用得最久的名字,是锦瑟。”

“你是锦瑟,那我是谁?”

“你是南翊众口称颂的英雄,已故翊庄王之妻、延光陛下生母,你是——褚舜英!”

“褚舜英”三个字在耳边响起,霎时如利刃刺穿脑颅,她痛到呼吸困难、双目发胀发涩,眼前一阵黑一阵白,心脏突突直跳,全身血液凉得像冰。

终于,在眼前晃出的无数重影中,她四肢僵麻、失去知觉。

韦秋屏注视着眼前晕倒的女子,慢慢伸出手,轻柔摩挲着那张与自己近乎一模一样的脸,痴痴笑了,星星点点泪花聚成泪滴,潸然而下。

“我是该嫉妒你,还是该感激你?”

“若没有你,我还在倚翠楼倚门卖笑,可我也不愿感激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与他大婚的前两天。”

.

建宁七年的春天格外冷,直到上巳节前后,被积雪封锁的平虞道才部分解冻,此时的韦秋屏、那时的锦瑟,站在洛川别苑门口与苻忆告别。

早春尚寒,苻忆冻得发抖,锦瑟将厚厚的裘氅裹在她身上。

苻忆眼巴巴地撒娇:“娘亲看完了爹爹,一定要早点回来。”

锦瑟怔怔看了苻忆半晌,含泪笑了:“阿忆,如果有天娘亲不在了,你就跟着生母花姨娘,她会和爹爹一起疼阿忆。”

苻忆吸了吸鼻子,哽咽着问:“我只要娘亲,娘亲为什么要走,是阿忆不乖么?”

“不是阿忆不好”,锦瑟摇了摇头,轻声道,“只是娘亲不想跟爹爹过下去了。”

建宁五年的摽梅宴和除夕夜,她曾奢求过“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却先学会了“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建宁六年除夕夜,洛川别苑灯火通明。两位姨娘跟一群丫头在后院吃锅子、打马吊,欢呼声和笑声不绝于耳,苻阐带着苻忆在屋外剪梅花,院墙外四处是鞭炮声、稚子雀跃声、烟花声,各有各的热闹、各有各的喜庆。

她孤身坐在主屋,从天黑坐到天亮,心一分分冷了下去、直至万念俱灰。

有些羡慕那两位姨娘,能这样没心没肺地安享富贵,只要衣食住行样样丰裕就满足了。

苻洵年少俊美、富贵俱全,又待她体贴周全,唯一的不足是不爱她,爱的只是她那张相似的脸。就连这点不足,也是直言相告,坦荡得令她心寒。

外人眼里如胶似漆的七年,不过是他锦衣玉食地照拂、她不近不远地相伴,不亲近、也不耽误的七年。

他那样狠心,主屋里一张床、一张榻,夜夜分席而眠,不给她留一丝念想。

可她还是越陷越深,嫉妒和不甘日日夜夜啃噬着她的心智,让她想到那不知姓名的女子,就满腹怨毒。一天天地,变得面目全非、变成自己曾经最厌恶的模样。

最终,她决定放过自己、及时抽身,与他一别两宽、重新开始。

赶到威远将军府,见到留守的郎琊,才知道苻洵为了那女人,早已写信辞官,隐姓埋名随她去了不知何处。

她等了一个月,音讯全无,终于忍无可忍,以性命威胁郎琊带她去见他。

居然在翊国的武原城。

在武原安置好她之后,郎琊他们依然没日没夜忙忙碌碌,苻洵依然踪迹全无。

就好像,她的性命都不值他回首一瞥。

四月初十下午,不懂军务的她也察觉到一丝异样,隐隐听到郎琊吩咐几名护卫:“主子说褚娘子的气血将竭,过两天是拔毒的最好时机,密室和焉酸草都已备妥。今晚咱们抓紧行动,趁褚娘子昏迷尽快带她渡河。”

又说:“此事绝密,我们这几人知晓就行,对秦川都一个字别提。”

四月初十夜,月黑风高,郎琊带一队亲随沿林间小径攀上地皇山,她屏息敛声、远远跟随在后。不知为何,素来警醒的郎琊竟未发觉有人尾随。

一直走到半夜,路终于到了尽头——高达万仞的悬崖峭壁之巅。

她终于见到苻洵,也终于彻底死心。

琉璃灯朗照如昼,帐篷内壁溅满鲜血,地上积血犹自温热。苻洵奄奄一息躺在崖边,全身血淋淋的,身上几个贯穿伤在汩汩冒血,他怀里紧紧抱着同样血淋淋、已昏死过去的舜英。

锐利灼热的金光在他心口浮动、暴涨,每暴涨一次都牵动他痛苦抽搐,他却没有放弃,用气若游丝的声音念念有词,驱动金光扩张、直至同时罩住他们二人。

他的双唇没半分血色,仍用尽力气噏动嘴唇,喃喃呓语着哀求。

“不要死……不要抛下我一个人……求你……”

泪水滑过他染血的面庞,一颗颗滴落到舜英毫无知觉的脸上。

伴随他念念有词,他们身上的血涌出得慢了,像是被一股力量强力捏合住伤口。他痛得面目扭曲、抽搐不止,紧紧按住心口,却没有停。

一道道黑气不绝如缕,从舜英心口被抽出,一部分四散逸向高远的夜风,更多则不断聚向苻洵的心口,渗透肌肤挤了进去,没入他心脏的位置。

从舜英心口抽出的黑气越来越淡,苻洵终于支撑不住,倾身呕出一口黑血。

远处火把攒动,连缀成一条火龙,像是有上百人正赶往崖顶。

郎琊赶紧劝阻:“主子,今天先到这儿,武原城的守军来了。”

苻洵已经没有说话的力气,微微颔首应允之后,抱紧舜英昏迷过去。

白袍卫用尽全力,也没能分开他箍紧舜英的双臂、以及紧紧攥住她手腕的手,只好将他们一起抬上担架,又用布带捆扎紧固,抬着他们向着山下飞奔而去。

那个夜晚,紧张混乱得像一场噩梦。

到处是埋伏的武卒和弓箭手,冷不防就是几支暗箭射来。她麻木地跟在他们身后狂奔,丢了魂似的,不知疲累、不知痛楚。

忽听耳后风声有异,她几乎是下意识地,飞奔过去挡在担架前面。

那几支箭分别钉入她的肩膀、腿、后背,她从未受过此等苦楚,痛得晕厥过去。

视野变黑的刹那,八年来的一幕幕忽然像走马灯在她眼前飞速掠过,他的温存体贴、他的磊落、他的凉薄、他的深情、他的偏执……她心头突然轻松了,涌出一丝感觉:终于有资格说出“爱”字。

她终于有资格拿起,然后轻轻放下。

她在威远将军府醒来,那几支箭并没伤到要害,将军府的大夫和外伤药都很好,她养了一个多月,伤口已愈合大半。

苻洵仍在昏迷,那七刀贯穿了他的身躯,虽有金蝉护住心脉、伤药也流水般送进敦睦堂,他的情况却时好时坏。北卢郡喊杀震天、兵连祸结,是翊国上阳骑兵攻来了。

她那时才知道,苻洵求而不得的人,是翊庄王的王后,也知道了“洛川别苑”名称的由来。

六月中旬,苻洵才堪堪醒来,大部分时间都卧床不起,除了安排北三郡防守,便是强撑重伤之体、去那间密室为舜英疗伤。

苻洵体质异禀,到了六月底,靠药汤支撑已能勉强骑马。那晚,苻洵告诉她,自己要领兵出征了,问她有什么打算。

她决意离开他,回到故乡滬南重新开始。

于是苻洵赠给她一盒地契,有青莲巷那座二进小宅,还有几家布庄,足够她下半生衣食无忧。又给她一份照身帖,从此她有了官面上的良民身份——商户女韦秋屏。

他又安排卫兵护送她,保证她平安穿过狼烟遍地的国土、到达维阳。

他总是这样,温柔而决绝,让她连恨,都无处去恨。

出发时,她像告别亲人或挚友那样拥抱了他,很难过、却没有不甘和怨恨。

年初,建业侯刺杀冯栩的消息传到维阳,她犹豫很久,还是决定去奉宁探望他,像牵挂远方好友那般。

无论结局如何,她庆幸自己曾遇到过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0章 世上应无连理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