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凄清,一轮沙哑明月下,狂风卷起、古城寒颤,那随风漫舞,遍游山河的黄沙纷纷扬扬。冷风慢慢卷走寒云,月色照映下,江边的雾气一扫而空,风沙下旌旗轻盈的晃来晃去,清冷的光折射于大地之上,旷野一片明亮。城门外望千里,不多时狂风骤起、尘埃滚滚倾城而至,黯淡迷蒙外,一个少年骑着骏马疾飞如电,对着前方一马匹穷追不舍。就这样一直从天黑追逐到天亮再黑再亮……前面人困马乏时,少年终于追上了,马上坐着一个和尚,不知何事惹了少年郎?使得他像暴怒的狮子随时准备撕开猎物。倒霉透顶的出家人眼看生还的希望渺茫,准备奋起拼死博一线生机,未等他刀出鞘,突觉白鹤亮翅,手起手落、寒光一道快如闪电、和尚人头沉闷落地。身子随即应声落马,少年下马上前踢了踢他,见毫无反应,他走到和尚跟前搜了搜,从他怀中掏出印信,而后打马而归。为了一个小小印章大动干戈,月黑风高杀人越货,确实不值得,可是这印章,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普通东西,它是抗金起义军的印信《印信是公私印章的总称或指代权力与官职》这个脑袋搬家的和尚名字唤作——义端,他本想拿着这印信去投靠金朝,以换取升官发财,只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当算盘珠子打到人家脸上时,贪婪——这道送命的符,张着狂蟒大口,让自己眨眼间身首异处,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少年大约累坏了,舒了一口气一屁股死人旁,接着又躺下了。此时起义军营里,领袖耿京焦急万分,丢失印信非同小可,如果落入敌营后果不堪设想。几天来他寝食难安,嘴角上下起了一行泡,像一粒粒露珠镶嵌在皮冻上,疼痛难耐,他顾不得这些,想到辛弃疾两天来不见踪迹,追回的希望日渐渺茫,或许这小子假意追赶,跟和尚早已串通好也未可知,疑虑焦灼如雨后春笋,渐渐占领了自己有限的脑容量。想到这印信一旦落入对方之手,那灭顶之灾无可避免,自己辛辛苦苦撑起来的一道防堤,将因一只白蚁而土崩瓦解,短短三天堪比三年一样漫长。当绝望无可避免的萦绕自己时,无路可退的感觉楚歌四起。少年郎躺了一会儿,实在是累得不愿意起身,想到军营里如热锅上蚂蚁的一众,他一跃而起跳上马回奔。
军帐外、士兵们远远看见少年的马飞奔而来,欢呼四起、他们七嘴八舌议论:印信一定是抢回来了,立下了生死状,他拿不到岂不是回来送死……少年靠近时,他脸上藏不住的喜悦,欢快的从怀中掏出来印信,对着士兵们挥挥,人群中爆发出雷一样的声响。少年下马,他们上前抱起他,欢呼雀跃一起举高,一场灾难就这样被他苦追三天化险为夷。义军领袖耿京看着印信完璧归赵,内心掩饰不住的欣慰挂在了丘壑纵横的老脸上,使得他不甚紧巴的脸无比柔和。庆功宴上、他轻轻拍拍辛弃疾的肩膀:“初生牛犊不怕虎,后生可畏啊!将来前途定无量。如今我老了,有些力不从心了,这天下以后是你们的了,年轻人好好干、你大展宏图的时刻很快来临。”辛弃疾谦逊道:“大人您正值当年宝刀未老,何来老去横秋之说?我们还要仰仗大人鼻息,直捣金狗老巢,一举灭了金国,一洗靖康之辱呢?”耿耿京不紧不慢举起酒杯道:“年轻人如今我是秋风扫落叶,一年不如一年,比起盛年确实力不从心了。我知道你从小不辞寒冬酷暑练剑,一张剑用的出神入化,熟读兵法,且运用自如,以后匡扶正义收复失地这重担就交给你了。”大家举杯痛饮,庆祝失而复得的印信,辛弃疾禁不住感慨:义端和尚偷偷溜走的时候,顺手牵羊带走了,自己保管的起义军大印,这对于年轻气盛的自己来说不啻于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如果没有追回来真是百口难辩。这鱼龙混杂的起义军,什么品行不端的人都有,以后真该引起注意了,一定要重整军纪,不让好人蒙冤才是正经道理。当时印信被偷走,义军上下议论纷纷,面对众人的质疑,自己丝毫没有逃避的意思,当即就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提叛徒之首来见,若有延误,当下便献出自己首级,以谢失职之罪。”他分析义端叛逃偷走印玺的原因,肯定是要投靠金国,于是出现了开局那一幕,辛弃疾快马加鞭朝金营方向追去,勇往直前追击数百里,拼尽全力取叛贼首级,这样一来不仅洗清了嫌疑,义军上下对辛弃疾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智勇双全足智有谋,打起仗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后耿京无论决策大小,都先与之商量探讨,很快耿京辛弃疾领导的起义军名声大振。
话说当年、他幼年丧父,小小辛弃疾由祖父抚养成人。祖父辛赞卓尔不群目光远大,见这娃从小不但喜欢舞枪弄剑,仔细研究兵法,且脑瓜子灵光,学的东西过目不忘。因此祖父更加精心培养,并请来名师刘瞻加以辅导,他在祖父老师刘瞻的双重加料下,知识点以光速倍增。什么排兵布阵、奇门遁甲、星象八卦、甚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不在话下,军事才能堪比霍去病,而文采不输苏东坡,一个全能型军事奇才,在两个大家风范名师的谆谆教诲下应运而生。关键人家全能也就罢了,不但文采卓然,而且虚怀若谷,戒骄戒躁、不事张扬、典型别人家的孩子,祖父那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并时常告诫他:轩儿、虽然咱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是金国人统治,可是我们依然是大宋子民,要铭记丧权辱国之痛,有朝一日将金军赶出我大宋国土,收复失地、以雪前耻”。他看着祖父望向远方的脸老泪纵横,小小孩童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所谓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对他祖父绝不马虎半分,一直都是言传身教,甚至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亲自带着他攀山越岭,登高爬远间,不但勘察了地貌、熟悉地形、迂回路线中又培养了他非凡的军事侦察能力,也灌输了军事化的思想。那日登高祖父眺望着故国山河,深沉对着他说:“昔日汴京城花天锦地,车水马龙、盛况空前、百姓安居乐业,人欢马叫、无一不是喜气洋洋。如今我们的大宋四分五裂,百姓水深火热中苦不堪言,希望有一天你能拯救国家于水火,重新恢复我天国风采。”他看着眼圈发红的辛赞说:“祖父放心,我定不负您老期许,拼尽全力以身报国,为朝廷收复失地,将来大宋在我麾下会一统天下。(今天看来政权的交替更迭都是顺理成章之举,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老百姓只要衣食无忧吃饱穿暖,无论谁坐龙椅都拥护,没有人愿意狼烟四起,战争引发的效应——最倒霉的是平民百姓,战争波及的地方便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所以安稳的生存环境,英明的君主,填饱的肚皮是他们迫切需要的,四海无战事,清风朗月,哪怕朝堂上坐着一条狗,他们也顶礼膜拜,没人愿意战火纷飞,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只是迂腐的儒家之道,忠君总是与爱国挂钩,个人英雄主义,文死谏、武战死、为了朝堂上那一个人出生入死,哪怕百姓流离,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去确保另一个人的荣华富贵,美其名曰:匡扶社稷。)
在祖父的言传身教之下,辛弃疾在青少年时期便肩负了家国天下之大任,复国雪耻之志根植于心,虽然洗脑要从娃娃抓起,但是给孩子灌输如此沉重的思想,未必就是好事一桩,这也为他以后的壮志未酬满腹悲愤埋下了伏笔。话归正传、燕赵骑士精神所引导,从小祖父孜孜不倦的灌输,使他表现出过人胆识和非凡身手,十五岁和十八岁期间,祖父竟然布置给他一个间谍任务,让他到金人首都——燕京去参加科考,借机侦察金国首都地区的核心地形,收集各种有益反攻的情报,以便为日后的催营拔寨添砖加瓦。这在他的《美芹十论》中都详细记载过。经年后长大后的辛弃疾,伪装者的那一套融会贯通,彻底掩盖了自己本来面目,潜入金国官场侦察敌人的一举一动,他“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不得不说他老人家从小就是个做间谍的好苗子。金国残酷统治下的汉人,屈辱苟且的活着,看着他们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的生活状态,杀敌复国的熊熊烈火,在胸中炽热燃烧。人有大驾才能光临,有个支点才能撬动地球,此后在耿京的大力支持下,他满怀热忱与南宋朝廷联络,准备时刻招安,以便完成复国大计。奈何日薄西山的迂腐南宋朝廷以“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的标准对待北方的起义军,这使得起义军内部军心涣散忧心忡忡,耿京义军内部也开始了地动山摇……
这边军心不稳,敌方也是自乱阵脚,完颜亮的堂弟完颜雍趁他带兵攻打宋朝之际,后院起火趁机篡位,并借此机会杀害了完颜亮。金军内部也是大乱,隔岸观火的辛弃疾找到绝佳时机联络南宋朝廷,想趁机联合北伐,绍兴三十年(1162)年,辛弃疾苦口婆心劝耿京“决策向南”,接受南宋朝廷的招安。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耿京答应了招安的事宜,并派自己的副手贾瑞和辛弃疾等人南下临安奉表归顺,带着二十五六万将士投诚,想为大宋尽犬马之劳。危难之际,朝中上下正为打仗焦头烂额,突然不费吹灰之力广招兵源,帝王将相自是万般欣喜,当场就封了两百多个军衔奖赏义军。想着这酣畅淋漓的好消息赶紧回去告诉耿京,所谓福兮祸所依,马不停蹄回归的辛弃疾半路上突收噩耗,自己南下临安的一个多月,义军内部发生重大变故,本是金人的叛贼张安国等人,居然趁其不备谋杀了义军领袖耿京。树倒猴狲散,除去叛徒带领的一部分义军投靠金人,剩下的散的散、死的死、自己与耿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一片小天地说没就没了。闻讯如同五雷轰顶,他悲愤颤栗,发誓定要给死去的耿京一个交待,不提着张安国的脑袋去他坟前祭扫洒茶,决不罢休。
日夜兼程回到营地、昔日的盛况空前一去不复返,看着零零星星的几处散兵,内心溃不成军,愤慨之余、当即从人数岌岌可危的营中挑选了五十人,准备复仇计划。轻装上阵,人多容易引起注意,反而不利于隐秘行动,出发前歃血为盟:不取张安国项上人头回来,誓不为人。带着这支敢死队,快马加鞭、月黑风高夜袭金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于是五十多人的起义军里,一个英姿飒爽的年青男子格外引人注目,坚挺的鼻子上面,乌黑的眼睛目光如炬,咬牙切齿盯视着敌营,他带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攻入敌营。当张安国与金将正举杯酣饮,醉生梦死外、不觉自己大限将至,却依然沉浸于骑鹤上扬的南柯梦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声令下冲入敌营,仗剑游离于军中,剑光冷,风似刀,白刃里,挥洒自如、血溅铠甲,人影乱纷纷东倒西歪,寒光削铁如泥,一腔孤勇化碧涛,一剑抵百万师,敌人望风丧胆,被几十个人吓得四下逃离,士兵乱作一团,居然忘记了抵抗,五万多人,竟然不敌五十人,至今想来顿觉精神抖擞。很快叛徒张国安束手就擒,五花大绑至临安城,一声令下就地正法。看到叛徒驾鹤西去,涣散士气立刻高涨,辛弃疾的勇猛无敌,让将士们交口称赞,时隔近千年,孤勇者的奖项也非他莫属。他默默告诫耿京的在天之灵:“耿将军你的大仇已报,今生无法携手并进,来世结草衔环,与你不分离。”祭拜完毕、内心稍感欣慰,望着眼前对着自己欢呼雀跃的士兵,他感觉属于自己的时代疯狂来临,从此左手举剑,右手执笔,划破繁华落幕,临摹山河沉阔,自己安邦定国蔑视群雄的时代已来临,从此自己这颗闪亮的新星、将在南宋的天空里熠熠生辉。
战后清理完毕、不远处的天际笼罩着朦胧云烟,宛如一幅宁静的水墨丹青,让人沉浸在无限遐想中,忘记不多久那场血肉红飞的战争。眼前一片光芒,夕阳穿越荒凉,将黄昏涂抹成一地碎金,抬头远眺山河无恙,低眉思忖心上无殇 。打马天涯,这一场沙场厮杀,才不负人间走一趟。千秋谱成阙,煮诗与谁乐?他想起心爱的女子:二十年平淡春与秋,那年初见便覆水难收、梅花曲、明月杯、纵酒当歌,仗剑沉吟、肆意飞扬、银鞍照白马,落日映孤烟,飒沓如流星;喝最烈的酒,权柄可离、江山可弃,独有你不可逆,我逐鹿中原,只为护你一世周全。思绪回到那个微凉的初秋,知南安军府上大宴宾客,因为夜晚自己不熟悉府上环境,无意中闯入内府,庞大的院落没一个人影,他只好四下转悠找出路。忽听不远处女子的笑声,他循笑声望去,两个女子正在亭榭旁池畔对弈,其中绿衣女子纤纤指尖轻举黑子,她眉头一蹙,思忖不决间、久久不忍放下。对过坐着执白子的女子活泼道:“姐姐认输吧,我已经赢了。”绿衣女子低头不语,棋落的那一刻她抬头一笑。朗朗月色下,一地清辉、远看美人,三分妩媚,一分怜惜,腰肢轻摇,楚楚可怜。树影层叠的斑驳,与两个女子俏丽的身影同时倒映在水中,好一幅水墨渲染。棋罢、两个女孩坐在桃笙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夜微凉,配着月色与茶汤,分外清朗。辛弃疾一时有些醉了,倚栏凝望高远的夜空,任思绪渺渺,恍惚间笙歌乐声从竹林外传来,脑补着隔世经年后,与绿衣女子在这样的花前月下,烧水煮茶。回过神来,他自知失礼,便大声喊道:“在下辛稼轩,承蒙赵老将军不弃,前来赴宴;奈何这赵府朗阔,一时迷路;望小姐见谅,并指点迷津。”女孩听见男子声音猛一惊,瞬时有些慌张,绿衣女子向辛弃疾这边望来,男子星眉剑目、阔达豪迈,气质卓尔不群,不觉心生好感道:“原来公子就是名扬天下的辛稼轩,小女子不胜恐慌,因男女有别,不能亲自带路,让我们的丫鬟带你会宴席可好?”辛弃疾充满歉意道:“那就有劳了。”丫鬟走过去,带他出内院,他回头看看绿衣女子,正看向自己,迎接到他的眼神,女子羞涩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