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年白月光炒剩饭 > 第33章 再入长安(二)

千年白月光炒剩饭 第33章 再入长安(二)

作者:北棠墨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1 22:22:11 来源:文学城

一场缘分的执着,坚定了他高考的决心,婉约了生命的诗行,使枯燥乏味的日子,变得生动而鲜活。草木馨香,光影交叠,想着以后日子风起时为你披衣,雪舞的时候围炉煮茶,春有百花秋有月……这个世界因为一个人而如此这般隆重,他的内心充斥着愉悦。朝霞中一院红彤彤,黄昏中一地金灿灿,生活会因两个人的缠绵而盈润,生命会因相守而多姿多彩。迫不及待回家告诉母亲自己中进士,因为她答应只要榜上有名,便同意自己迎娶湘灵,奈何母亲出尔反尔,她冰冷无情的话句句扎心:“胡闹,好歹你是官宦之家,怎能娶一个乡下粗使的野丫头,我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不然那野丫头不会有好日子过。你要是执意娶她,不是她死就是我死”。白居易忿起摔门而去,母亲威胁:“今天你要是敢出这个门,我便一头撞死在你面前,让你一辈子背负弑母罪名。”说完一头撞向门口,门框划过额头,一条口子鲜血直流,白居易一看傻眼了,他不敢动,弟弟们惊恐万分愣在原地。他反应过来焦灼喊道:”赶紧去请郎中”。弟弟们便夺门而出。不多久郎中来瞧,皮外伤无大碍,兄弟们长长舒一口气,从此他再也不敢提娶湘灵。因门第之别母亲以死相逼,终是最初的爱胎死腹中。桃花东流水,月满西楼,挥笔堆砌诗三千,为谁写尽满纸情浓?他愤然离家,路上极度痛苦,挥笔写下:

生离别

食蘖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蘖苦甘如蜜。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忧极心劳血气衰,年未三十生白发!

此生无望的黯然**者,悠悠情丝被母亲无情腰斩,生离是生不能在一起,人生最大的痛苦不过如此。若是死别,时间还可以逐步把痛苦减轻,因为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便绝望,置之死地而后生,绝望后就能坦然面对。然而生离的牵肠挂肚,期盼的遥遥无期,爱而不得的相见争如不见,会让人一辈子把心悬起来,若心无处安放,一生都是漂泊流浪。荒芜了人生的朝露晨曦,蹉跎了四季缤纷,如今的万千情愫已山水相隔,鱼书难寄,巫山**各奔西东。相爱的人只能梦里相见,这种苦只有经历的人才会明白。因此他不到三十岁,就已鬓生白发,相思刻入骨,爱之切如初。那“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人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是他和湘灵站在对岸,无望的注视,花飘零向寂寞,是风无情还是春无意?当心跌入死湖,从此相爱的两个人再也不能实现相守的诺言,终是命运作弄。贞元二十年,三十三岁岁的白居易要去京城长安做校书郎,母亲知道此行他会找湘灵告别,因此对他寸步不离。他的弟弟看着自己哥哥痛苦不堪的样子,实在也是同情不已,那日他告诉哥哥要帮他见湘灵一面,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饭桌上他喊肚子疼,扶上床来回打滚,母亲一见紧张的很,赶紧差白居易去请郎中,弟弟给他使了一个眼色,他飞奔而去直逼湘灵家。推开她家的门,心爱的女子坐在院落发呆,憔悴的身影,哀伤的眼神让人不忍观止。他轻启嘴唇:“湘灵我来了,你可好?”她回头愕然瞪大眼睛:“白大哥,你怎么来了?你母亲?”白居易:“我是偷偷溜出来的,长话短说,你一定要等我,如果母亲不答应我娶你,那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娶别人的。”湘灵:“白大哥你还是不要纠缠了,摆在你我面前的是门第这条鸿沟,你跨不过去,我也高攀不起,你母亲说的对,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白居易:“说好的一生一世,你怎么说变就变。”湘灵:“不是说变就变,是我认清事实而已,”说完她把白居易推出门去,而后紧紧关上了门,任凭他怎么敲打就是不开。他心里一沉,失魂落魄的往家的方向走去,后面一个声音:“大哥大哥……”他以为听错了,回头看看是弟弟叫他,弟弟上气不接下气说:“我告诉母亲肚子不疼了,出来找你不用请郎中了,回去你别说漏嘴。”他双目无神,无精打采的应了一声。弟弟关切的问:“怎么啦?跟湘灵闹矛盾了?”他长叹一声:“她以后不要让我去找她了……”说着不停叹气。弟弟说:“女人的话不能信,她们总是口是心非,你回家再求求母亲吧,只要母亲答应了,湘灵一定会回心转意的。”回到家几日他不吃不喝,母亲有些担心问他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请郎中,他再一次苦苦请求道:母亲我与湘灵是真心相爱的,求您成全。”母亲恨恨道:“你就死了那条心吧,想娶她除非我死了。”再次遭到母亲的拒绝,他已万念俱灰,决然道:“那好此生我将孤独终老,再也不会娶别的女人。”他的母亲不仅亲手扼杀了这段感情,便是在他们搬往长安的时候,都死死盯紧他,不让他跟湘灵有任何见面的机会,这样临走他都没有跟湘灵道别。他内心的悲愤无以言表,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就这样在之后的好几年里,母亲都严加防守,不允许允许他们两个见面。只要他提到湘灵,母亲便举刀抹脖子要死要活要自缢。想忘忘不了,想去找她又办不到,身上长不出翅膀,白发长满了头,爬上最高楼,暮色无边,两眼茫茫。真真是活活地受煎熬啊!白居易三十七岁那年,母亲再次以死相逼,督促他赶紧找个门当户对的女子赶紧成亲,无情的拒绝终不是法子。

那年长安城里,他新交的朋友,经常一处借酒消愁,看着白居易落寞的身影,紧锁的眉头,好友京兆尹杨虞卿便明白他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那日邀白居易到家里喝酒解忧,酒过三巡,略带醉意的两人畅所欲言,白居易的眼里泛着泪花,告诉杨虞卿自己的初恋,因为母亲从中作祟,与心爱的女子湘灵爱而不得,被迫分开,从此杳无音信。虽然杨虞卿很同情白居易,奈何他的思想始终被时代所局限,他也认为白居易前途无量,如何能娶一个乡下女子?而他的想法与自己母亲不谋而合,白居易有些失望,可是无情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屈服命运的安排。杨虞卿知道自己的妹妹特别仰慕白居易的才华,席上差人叫来自己妹妹给白居易敬酒,看到妹妹眼里异样的光彩,她羞答答的眼神始终没有离开过白居易,落落大方坐在他身边,亲自端茶递水,做哥哥的心里明白了几分。第二天他略备礼品来到白家,下人报白居易好友京兆尹杨虞卿来访,母亲一听京兆尹三个字眉飞色舞,急急忙忙迎进屋里,行礼后他对白母说:“家中小妹仰慕乐天兄许久,得知他尚未婚配,家父家母特让在下拜访贵府,若不嫌弃小妹粗俗,可结秦晋之好,不知伯母意下如何?”那白母心里的小九九打得啪啪作响,趁此正好彻底斩断白居易与湘灵的瓜葛,杨家的家世正是自己想攀附的,因此屁颠屁颠的应下这门婚事。他告诉白居易不日便迎娶,怕夜长梦多,起初白居易拼命反对,这个老妇人别的不会,作妖的本事那是一套套,她换了一种方式,以绝食相逼,连滴水都不沾,看着她绝食的第四天,人饿得奄奄一息,没办法最终他娶了杨氏。新婚的杨氏,想着自己嫁给崇敬的男子,内心住满喜欢。从此两个人的世界,临摹一阙诗词,在竹窗月影里,托一缕清风,洒下淡淡情丝,诉说内心安然恬静。于一方素笺上,化心事为墨,提笔写嫁与心爱男子的喜悦。洞房内憧憬着自己的男人对他含情一笑,从此两个人举案齐眉。她坐在床上,嫣红盖头下,焦急等待爱慕的人儿为她掀开的那一刻,脂粉均匀,面容娇美的脸庞,那一刻不胜妖娆。只是等待的人迟迟未到,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刻自己的悲剧已注定,那个男人的心上自始至终都没留给她一席之地,她仅仅是一个适合结婚的工具。此刻她的男人,新婚夜坐在庭前树下,想着那年七夕与湘灵起誓,生生世世做夫妻,誓言犹在耳畔,湘灵的歌声也继续回荡脑海,只是做夫妻的女子换成了别人,想着想着不觉泪奔。湘灵父亲精通音律,耳濡目染之下,从小湘灵有一副好嗓子,经常唱歌给他听,长大后歌声里全是对他的款款深情,而今想起她的声音,柔情蜜意依然萦绕,在似水流年里辗转。时间终无涯,青黛檐下有两个人淋湿的诗稿,忧伤如波浪,击打着满是伤痕的心墙。虽然今晚是他洞房花烛夜,那个从未走出他世界的湘灵,一直让他旧伤难平。有些人相守一生依然形同陌路,有些人只此一眼便魂牵梦萦此生。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依旧刻骨铭心,怀念湘灵的诗不胜数。其中《感镜》中写道: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美人与我分别时,赠我的铜镜一直被我收藏在匣中。自从你离开后,镜中再无如花娇颜,就像秋水中不见临水芙蓉。许多年不曾打开匣子,因被氧化而变红的铜镜上已满是尘埃。今日取出铜镜拂去尘埃,镜中照出我的憔悴面容。照完之后,又拿着这把背面刻有双盘龙雕饰的铜镜再次叹息惆怅。惟愿余生和你加鞭快马,放弃世间嘈杂,驰骋日暮天涯,奈何终究是自己优柔寡断,害得湘灵不知所踪。新婚的庭院下回忆起从前种种,柔肠寸断,心中古道渐渐荒芜。痛者自痛,伤者自伤,望着洞房纱窗凄寒烛影凌乱,庭院孤月残照,心中的旧梦消失在眼前。人世间有多少爱恋,就有多少遗憾,你错过的那个人,或许永远不会再见。似水流年,恍惚中白居易人到中年,心中的那份思念没有随着时间而淡然,反而日益俱增。“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那时白居易大约四十三四岁,他望着分别时,湘灵为他缝制的那双鞋子,不觉往事历历脑海。去叔父家的前一天,他约湘灵出来道别,万般不舍之际,湘灵低头看见他的鞋子前面一个破洞,怕他尴尬她没有言语,因为她知道酸腐书生内心的藏着自卑,一语道破会让他难堪。匆匆分别,她连夜回家纳鞋底 ,靴面、靴底、靴腰三处分别准备妥当,用粗针引上细皮条缝制而翘头履,纹锦.罗帛等面科为履面。其履底厚厚加了好几层麻葛,因为远行,怕鞋子不结实,履帮做的浅浅,轻巧适合走远路,两双鞋子一双翘头做成凤头、一双做成虎头,精湛的针线,虎头上两只圆润的大眼睛生动逼真。第二天他辞别家人赶路的时候,远远看见湘灵站在路口,她从背上取下一个小包袱,轻轻告诉他:“此行路途遥远,一路风餐露宿,望君保重身体。我连夜赶制了两双鞋子,你收好,以备不时之需 ,”说完湘灵捂着脸跑开了。他大声呼喊:“等我回来娶你,一定要等我,我们一定会白头偕老,我母亲答应只要中举,便可娶你。”看着鞋子,想起当时的誓言,泪水打湿了双眼。许她的一世深情,共度时光清浅,最终是一个人的月照庭院,浮生相思朝夕。年年暖风嫁春城,而自己徒留一阙诗词话悲凉,冷雨夜,蜷缩在屋内一角,思绪在脑海澎湃,叹时光,宛若飘梦黄梁,岁月流转,寂寞成殇。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不会有那么多的心酸离别,湘灵是赋予他心上的那朵花,春来时盛放,春去时荒凉。

告别湘灵的日子,读书日渐废寝忘食,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上,长安城里他名扬四海。很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的他与大才子元稹并称“元白”,而且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时期,那是人生最高光时刻。官至翰林学士、又晋升左赞善大夫。他因来自底层,所以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极其通俗易懂,很快便有《白氏长庆集》传世。最俱代表的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长恨歌》用通俗的将杨贵妃的美刻画道极致,像:“温泉水滑洗凝脂……六宫粉黛无颜色……”处处透露着国色天香的美轮美奂,字字却不带一个“美”字,其中“梨花一枝春带雨”那大约是哭泣的最高境界,试想眼泪汪汪却未曾滑落,哀怨凝聚在那双风情万种迷人的眼睛里,千般不舍尽在朦胧的眼神中,那雾化的氤氲之美确实摄人魂魄,最后马嵬坡下两个人的死别,也间接体现了他与湘灵的爱而不得。《卖炭翁》描写一个一个伐木老人的形象最为生动,他对这个贫困老人给予了深深的同情,“苦宫市也”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宫市”的“宫”指皇宫大院,“市”宫里出来买东西的意思。官吏出来买皇宫所需的物品的意思。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是中唐时期,那时宦官专权横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宦官紧紧抓在手里,常有宫中太监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街坊,以低价强行购买老百姓货物,有时候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义上是“宫市”,实际上是利用强权公开掠夺而已。因为他来自于底层,所以对这种欺压百姓的行为深恶痛绝,也因自己生活曾经贫困潦倒,所以对民生疾苦十分了解,所以才有了这伟大的现实主义创作。还有《琵琶行》则描绘了一个天涯歌女的冰火两重天,哀而不伤,欲哭无泪,她的极度落寞亦如自己的郁郁不得志。其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惊心动魄的魅力,则是极为罕见描写出音乐的出神入化,这大约是描写音乐声情并茂的最好句章。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那年四月他在参加制科考试时所写的:“复府兵置屯田”鲜明地提出了自己认可元稹“息兵革”的主张,认为天下要长治久安,非从“息兵革”入手不可,而且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等等……这建议得到宪宗的赏识顺利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一年内又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而后仅仅一年时间便升至年任左拾遗,任职期间白居易受到喜爱他诗词的皇帝提拔,并步步高升,因此他更加卖力进言报答知遇之恩,也是想尽言官之职,提出有益社稷造福百姓的建议,所以频繁上书言事评论时局。尤其对宦官仗着皇帝宠爱专行扰政,欺压老百姓的“苦宫市”大加抨击,并写大量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让皇帝远佞臣宦官近直言不讳的忠臣。此时君臣亲密无间,加上宪宗对他的认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数都被采纳。然而文人骨子里的直接,使得他进谏直言不讳,多次让宪宗脸上挂不住,时间久了皇帝心里肯定不舒服,向宰相李绛抱怨道:“白居易这小子,是朕拔擢,为了他破除了论资排辈让他直升。谁知他多行无礼之事于朕,朕着实意难平。”李绛赶紧磕头劝慰:“恭喜陛下终于得到忠心耿耿之良臣,白居易为人刚正不阿,一片赤子之心为陛下排忧解难,实则为我大唐之幸也?陛下为了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您不是也像太祖接纳魏征一样接受白居易的吗?因为太祖广开言路,所以我大唐才有了“贞观之治”。而今陛下对白居易,也像太祖曾经对魏征颇有微词一样,可您还是接纳了他的直言进谏,我大唐有陛下这样的开明之君,实则是千秋万代的福泽,微臣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李绛不动声色间便化解了帝王心中的不满,也顺利保住了白居易实则高明。宪宗一听把自己比作李世民不胜欣喜,不仅不怪他,反而过了两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

升任京兆府户部参军,天降好事怎么能少了白母呢?看着儿子在升迁路上狂飙,知道自己不仅彻底斩断白居易与湘灵的情丝,剧情按自己的导演精彩演绎,她有些得意忘形了。天官赐福给予的是厚德载物之人,而德不配位之人,通常会是祸患的开始。儿子刚升任一年后,她老人逢喜事精神爽,望屋外天色也分外可人,那日在庭院里赏花,有些口渴之际,打发丫鬟去端茶,因栽满海棠花这个院落僻静,离正堂有些距离,所以来回往返需要一些工夫,口渴难耐久等不来,内心极其不耐烦,急的想骂人的时候癔症发作了。面前一片幻影,她看到井口清澈的水里倒影着一株海棠,花色艳丽,映水袅娜生姿,禁不住走到井口伸手去摘,只听噗通一声,人来不及叫喊已跌入井中,当时的花园中并无一个人,也无人注意老太太坠井,家人发现的时候她已全身冰凉一命呜呼在井里,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可悲可叹的一生,只是她并不光彩的意外死法,为日后别人打击他白居易,买下了伏笔。于是连升三级的白居易便离职丁忧(古代强调的是孝道,父母去世必须守孝三年,官员的话就解除官职回去守孝,所以丁忧也特指官员服丧期,这个时期不得有婚丧嫁娶之事,不做吉庆之典)归故乡下邽县。在家乡为母亲守孝期间修建了他修建了“白氏陵园”,陵园内广植松柏、花草,树碑立坛,规模浩然,香烟不断。三年的时间里,他和家人一起植树种桑,扶梨下田,从事农耕劳作,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并写下了大量诗文,三年后守孝期满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815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愤慨中上书逮捕刺客,义正言辞主张严缉凶手。这当然触犯了权贵的利益,很快遭到了打击报复,他被指越俎代庖,贬为江州刺史。同年好友元稹遭宦官刘士元一顿鞭打,唐宪宗这个昏庸糊涂蛋,不分青红皂白,不但不治罪这个骄横老太监,反将元稹贬职通州(今四川达川市)。白居易三次上书为他辩解,居然又被几个太监合伙诽谤,因为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成了当权者迫害他的理由,其实那些诗都是母亲未去世之前写的,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这样以有害名教之罪一路贬去江州,当时的江州未经开化,是典型的“蛮瘴之地”。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个闲散人而已,这对雄心勃勃一直想有一番作为的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不过是因为自己太过耿直,仗义执言仅此而已,因此不但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也得罪当权者,自古官大一级压死人,当权者借他母亲的死疯狂报复,于是他几次三番连遭贬谪,一路成了八品江州司马。当时的心境凄凉程度可想而知,满怀郁愤无处可泄,于是化作了《琵琶行》里歌女的郁郁不得志。历史上有三大母亲让人无法接受:焦母(焦仲卿之母)陆母(陆游之母)白母,一个是双双害死了儿子儿媳,一个害死了前儿媳,一个是害死了自己,死后也要坑儿子一把。或许没有这三位母亲,历史上也不会留下这三段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这三位母亲不但名扬天下,也为野史增加了浓墨重彩的素材。这大约就是: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吧。花开两生面,人性佛魔间,无法用善恶去评价人性的复杂,毕竟他们觉得自己是为了儿子好,可终究这自私狭隘的格局,害了自己至亲的人,所以不是每个人都配做父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