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长公主早在黎苏苏说起梁王刘武之事的时候,匆匆入宫陪伴窦太后去了。
在听到黎苏苏说了后面自己的一系列骚操作后,盯着窦太后无奈又失望的目光,腿一软,差点摔倒在地。
“母后,女儿该怎么办?”刘嫖急忙向母后求救。
女儿到底是亲生的,怎么会是又隔了一层的孙悲能比的?窦太后想了一下,对刘嫖道:“去给你弟弟请罪吧,陈述自己的过失,向他保证这种事以后绝对不会发生。”
真是我的好女儿啊,你都已经是大汉的长公主了,为什么还要掺和进皇位继承人之中呢,是生怕自己过的日子过得不够激烈,有存在感吗?
刘嫖愣了一下,在给弟弟低头和高傲不认错之间,毫不犹豫选择了给皇弟请罪。
未央宫,太和殿。
刘嫖一进入殿内,当即下跪请罪,动作要多流利就多利索,面对栗姬怨恨的目光,也下意识的忽略过去,倒是王夫人看到了不停求皇帝恕罪的馆陶长公主,想到未来自己和对方或许还会是一条船上的人,当即低下头不语。
她的情商还是很高的,明白现在皇帝不可能会因为未来的事去怪罪自己的姐姐,所以王娡根本不用出言给馆陶长公主求情,否则很大的可能会适可而反,这可不是她想看到的。
刘启挑了挑眉,看自己姐姐似乎真的有些被吓到,轻轻地抻了抻胳膊,给了身边的王夫人一个眼神,示意她去把馆陶长公主扶起来。
“皇姐不必多礼,朕也不是那种因为未来会发生的事降罪的皇帝,只要皇姐日后安分守己,别步后尘的好。”这番漫不经心,却又好似略带威胁的话,听在馆陶长公主的耳中,更让她觉得瘆人了。
她决定再多说几句好话,态度再恭敬点,给未来不知道还做了什么的自己求求情。以刘嫖对自己的了解,为了永保尊荣富贵,她未来做的事一定比现在要疯狂的多。
只是还不等她反应,王夫人就先一步过来强行将她搀扶起来,馆陶有些神色不安的抬起头,就看到王夫人那若有若无的笑来,顿时心下安定了不少。
对啊,她还是有自己人的,虽然她们俩现在没多少联系,但天幕里的黎苏苏可是都说了,未来俩人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为了王夫人她自己的儿子能当上皇帝,她也不会现在就和自己撇清关系。
不免的,刘嫖的心里想法就更多了。
既然皇帝如此轻而易举的就宽恕了自己,那么是不是阿娇和彻儿的事皇帝能允许呢?那么阿娇的皇后之位坐的就越发稳固了。
然而,刘启一开口,就打破了刘嫖的美好想法。
“阿娇是个好孩子,朕很是喜欢,只是看起来和彻儿不是很相配,皇姐觉得呢?”刘启意味深长道,他是不喜欢刘荣,但那终究是自己的儿子,不喜欢归不喜欢,轮不到自己的姐姐在儿子之间挑挑拣拣的,既然如此,那就两个都别要了,反正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于阿娇而言,都不是良配。
当然,最大的原因肯定是因为这个姐姐的野心太大,今天能为了让女儿做皇后,在他耳边挑拨离间,谁知道未来疯起来,会为了巩固女儿的地位做出些什么疯魔的事来?
不得不说,刘启真相了。
但这话听在刘嫖耳朵里,就是弟弟对自己不满了,连带着迁怒了阿娇,不免让她多想。
随即,刘嫖就有些委屈,她都已经知错了,也给皇帝请罪了,为什么弟弟还要毁掉女儿和胶东王的婚事呢?
她是真的真的很想让女儿做皇后啊,亲上加亲不好吗?阿娇即是皇弟的外甥女,也是皇弟的儿媳妇,大家终归是一家人不是吗?
刘嫖刚想反问,王夫人适时的捏了下她的手,刘嫖抬起眼眸,看到王夫人对着她眨了眨眼,而后轻轻地摇了下头,脑中立刻一激灵。她的政治灵敏度也不低,立刻意识到了皇帝的意思。
黎苏苏说的未来中,她和王夫人给刘彻和阿娇联姻一事不过就是利益的结盟,双方都要出力,而刘启也确实看中了刘彻以及馆陶长公主和窦太后身后的势力,所以给他们赐了婚。而现在,胶东王还小,培养势力可以慢慢来,与陈阿娇的联姻自然也就不需要了,否则,难保未来不会成为尾大不掉的存在。
刘嫖失望的摇了摇头,谢恩道:“皇上说的是,阿娇被我宠坏了,脾气骄纵的很,若是嫁给胶东王,日后难免两个人生了龃龉,双双受委屈都不好,还不如低嫁了,日后万一真和夫君生了气,我们也能去给她撑腰。”
虽然心里和嘴上的说法相反,但刘嫖总觉得自己越说越在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如果黎苏苏知道她心中所想,必然会无比的赞同,并且乐的举起双手双脚表示自己的欣然同意。
其实汉武大帝中的金屋藏娇事件是编撰的,但历史上的陈皇后其实过的挺不错的。虽然后来因为无子加巫蛊被废黜,但刘彻却格外的优待她,给她的物质和待遇一切都不变,也没有被囚禁,至死都是荣华富贵。
换成黎苏苏在她的位置上,也会觉得比起嫁给刘彻那个大猪蹄子,还是嫁个低位低一点的人更好,即使无子或者和离了,也不会有人苛责她,还可以像她母亲馆陶大长公主一样,养个俊秀的面首在身边养眼,多爽的人生啊。
可人与人的悲喜不能想通,至少刘嫖说完话之后抬头等待刘启的反应,却见往日这个给自己诸多宽纵的弟弟满意的点了点头,笑起来越发显的真挚,让她莫名觉得失落。
刘启赞同道:“皇姐所言极是,朕也是阿娇的舅舅,彻儿是阿娇的表弟,日后也会给姐姐撑腰的,皇姐倒是可以尽心的给阿娇挑一个完美的好女婿了。”
得了皇帝这话,王夫人和馆陶长公主同时松了口气,馆陶打起精神领旨谢恩,而后在刘启的示意下,被王夫人送出了未央宫。看着王夫人转身回殿的身影,馆陶长公主心里异常的惆怅。
都说皇家的公主最尊贵,其实她们这些公主都知道,皇家里最尊贵的女人还得是太后和皇后,然后是皇帝的宠妃,而后才能轮得到公主,而公主也得分受宠和不受宠的。
像她这样还算是受宠的公主,丰邑比藩王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弟弟宫里那些不受宠的公主,别说丰邑了,到现在,连个封号都没有,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和亲匈奴或者随意找个列侯之家嫁了,彰显皇家的仁德,而这,都不是馆陶想给自己最爱的女儿找的。
她想女儿嫁回娘家,一方面是觉得有自己在,无人敢欺负女儿,另一个原因,也是想让女儿成为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她是公主,她的女儿阿娇只是个翁主,日后要向那些公主请安,只要一想到自己千娇百宠的女儿给身份和地位不如她的人弯下膝盖,刘嫖就觉得心酸的很。
但今日终究让她失望了,刘启终究还是不愿意成全她这个姐姐的愿望。想让阿娇成为皇后,只能在梦里想一想了。
刘嫖不甘心,望着天幕的眼神越发的炯炯有神。就算我的女儿以后成不了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我也要看看她以后尊贵的模样,让天下女人羡慕的未来。
【不止《汉武大帝》,在班固的《汉武故事》以及《史记·外戚世家》中都有对栗姬善妒、嚣张跋扈,并且怒骂皇帝的记载。
因为拒绝联姻,不但得罪了自己的大姑姐,并且在公元前150年,皇帝刘启重病之时,因为知道栗姬的脾性,担心他的儿子和其他女人日后会不得善终,于是对栗姬说:等百年之后,我把其他的皇子和妃子都托付给你了,日后一定要好好照应,切不可伤害他们。
刘启的顾忌情有可原,后宫向来是个是非之地,毕竟刘邦死后,他儿子们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刘启有十四个儿子,害怕不安排好他们,日后命运凄惨。而刘启能和栗姬开成公布这托孤一般的话,准备立她为后的想法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但凡栗姬向刘启承诺一句“请皇上放心,臣妾一定保全姐妹和皇子们的平安,绝不让历史重演!”刘荣的太子和未来的皇帝位置绝对会稳若磐石。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栗姬这个猪队友不但没有答应下来,反而还对刘启出言不逊,骂景帝是老狗,在栗姬的刺激下,景帝刘启居然一下子就病好了。
不怪后世都说栗姬堪称“大汉第一神医”,一句话就把硬生生快过世的“大汉棋圣”给气活了。这治病的速度,堪称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景帝惊呆了:垂死病中惊坐起,小丑竟是我自己?
天幕下,几乎所有的皇帝和太子,不管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版本的,都是难以置信。十拿九稳的太子之位就因为其母的骚操作就没了?就没了?这能接受的了?
别说惊呆了的刘启,安安静静跪在一边的栗姬自从馆陶长公主走后,就想着怎么给王夫人和刘彻那个小崽子进谗言了,这厢听到自己未来十拿九稳的后位被自己给一脚踹飞了,并且还把皇帝给骂了个狗血淋头,顿时汗如雨下。在景帝看死人一般的眼神里,哆哆嗦嗦的一句话都不敢说。
整个宫殿内都是静悄悄的,如果不是被景帝的目光盯得死紧,栗姬真相学着早年自己争宠时候的模样,哎呦一声晕厥过去。只可惜日过境迁,她容颜渐消,皇帝已经不吃她这一套了。
刘荣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娘!您真的是我的亲娘吗?有没有可能是地方派来的间谍?专门来把他从天上踹到地狱去。
父皇都打算把皇位传给我了,马上我就从太子登基为皇帝了,结果直接被亲娘给掀翻了桌子,还踹了他父皇一脚,顺便把他赤手可得的皇位给踹没了?
尤其是这胆子大到居然敢骂皇帝是老狗?
你不死谁死?我不倒霉谁倒霉!
虽然黎苏苏还没讲述自己的下场是什么,但是刘荣已经绝望的可以肯定了,他和他娘肯定比父皇要先走。别问他为什么,问就是刘荣的直觉,老刘家一脉相传的直觉。
有你这么个对手真是我的福气啊!哈哈哈哈!!!
王夫人差点喷笑出声,好在还记得现在在什么地方,右手在大腿处狠狠地柠了一下,脸当即就扭曲了起来,笑意也隐藏不见,低着头默然不语。
皇上的表情可不好看呢,她可真不敢现在笑出声来,但是心里好开心啊,恨不得蹦起来大笑个三天三夜。
怪不得说栗姬是刘荣的猪队友呢,就这拖后腿的速度,都不用她动手,某人自己就把儿子和家族给坑死了。天哪,怎么有这么蠢的人,怎么有这么好笑的故事呢!!
“贱——人。”刘启阴森的盯着栗姬,咬牙切齿的吐出这两个字来,心里恨不得将人拖出去打死。
栗姬在刘启漆黑的脸庞下瑟瑟发抖,更是忍不住跪着往后退,一直退,退到了儿子刘荣的身后,才鼓起勇气哭求道:“陛下,臣妾知错了……”
“闭嘴!!!”然而,刘启已经不想再听她如何辩解,直接了当的打断了栗姬的哀求,怒道:“朕不想再见到你,即日起,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栗姬贬为庶人,你就跟着临江王去封地吧。”
命令下完,刘启再不理会这母子二人,命令郎卫将他们拉了出去,态度肉眼可见的冷酷。
郎卫门进殿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此时更是动作迅速,将栗姬的嘴堵得严严实实,不闻一丝哀嚎。连王太后的身份都不给,堂堂临江王的母亲只是一个庶人,这简直是把两人的脸皮都给揭了。
没见陛下都没用内侍而是用他们这些郎卫了吗?还不赶紧把人赶出去等着被陛下降罪不成。
对于当年大哥的事,刘彻早已没了多少印象,但再次听闻这些,还是不禁为刘荣有这么一个拖后腿的亲娘幸灾乐祸。
“真是太蠢了,简直没眼看,有这种蠢货亲娘,长兄死得不冤。”刘彻笑着感叹道,同时也有些骄傲,看她娘亲,为人多么聪明,而自己遗传了父皇和母后聪明的基因,他的儿子日后只会更聪明。
许多人都把刘荣的死怪罪在父皇的身上,怎么不想想,如果不是忍无可忍,他的父皇那样一个好父亲,怎么会逼杀自己的儿子,都是栗姬和刘荣的错,害的他父皇只能行此道,那些无能小人还把错误怪在父皇身上,他父皇简直受了天大的冤枉。
刘彻此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六月飞雪,但他觉得他的父皇在世的时候对他那么好,两人父子情深,如果不是长兄有对不起父皇的地方,父皇怎么会那么冷酷的对长兄?
还有,刘彻可以肯定的说,刘荣绝对绝对不是父皇逼死的,他是犯了错,所以自尽的!
如果可以像后世之人那样通过天幕广而告之,刘彻花多少钱都愿意给父皇洗清冤屈。
景帝之前的时空,所有人都不敢相信,沉浸在瞠目结舌当中,满满的一头问号。
不是他们要匪夷所思,而是不敢相信这世上居然会有如此愚蠢的人。他们没有怀疑黎苏苏话里的真假,因为不止是黎苏苏讲述的《汉武大帝》的故事,连《汉武故事》和《史记·外戚世家》中都是如此记载,相比听着像野史的故事,后面两个几乎明晃晃的在告知你,这是正史了。
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不慕名利的人吗?
你早说啊,此刻,冷宫中的薄皇后发出了呐喊:栗姬你既然不要后位,为什么要争宠?
为什么要让儿子被封为太子?你是真的觉得儿子成了太子,皇位就一定是他的了不成?!!
【虽然刘启因为此事寒了心,对栗姬的嫌弃无以复加,但因为身体的缘故,刘彻也还小,并没有彻底的坚定废掉太子刘荣的心。反而因为栗姬的刺激,刘启竟然垂死病中惊坐起,一下子全身的病都好了。
之后,就有朝臣在王夫人的暗中推动下上奏,建议立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这下子,直接戳到了刘启的肺管子,让刘启龙颜大怒。
刘启接受不了如此恶毒的女人当皇后,不但废掉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改立为临江王,将大臣王恢论罪处死,更是将栗姬的家族赶尽杀绝。
公元前135年,景帝刘启立王夫人为皇后,胶东王刘彻为太子,栗太子刘荣的时代彻底成为过去,再无人提及。
所以啊,老话说的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种智力不行到,皇帝亲自下场都带不动的亲娘,做儿子的刘荣注定是夺嫡之争的失败者。】
王夫人惊疑不定的悄悄抬头,作为暗中使用手段的筹谋者,她真的很怕皇帝觉得她过于阴险而教坏了刘彻。但这一下让她心下彻底安定了,因为刘启的神情十分的平静,好像根本没有听到自己对栗姬和太子暗中下黑手一般。
固然啊,还是利益最重要,这是她早就懂得的道理不是吗?只要你能给出的价值足够大,就能得到所有的偏爱,在皇帝的身上得到印证也丝毫不奇怪。
尤其是在看到刘启轻轻地捏了捏刘彻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心里,温柔却又坚定的说道:“彻儿,父皇把大汉交给你了,可千万别让父皇失望啊!”的时候,王娡彻底的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