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不用内侍明说刘启已经听到了,显然栗姬的声音还不小,自己在殿内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栗姬在怒骂刘荣,说他不中用,连太子之位都保不住。
刘启只觉得自己早年是不是昏了头,怎么会去宠幸这么一个足够愚蠢的女人呢?还生出了刘荣这么个一无是处的儿子,怎么能和他的彻儿相比!
“罢了,传他们进来吧。”有什么事,这次直截了当的说清楚了,事已至此,刘启也不想玩什么虚的了,他的彻儿,就应该从小被宠到大。
内侍出去传话,不一会儿的功夫,栗姬已经急急忙忙的揪着刘荣进了内殿。
“陛下当真如此狠心,容不下我们母子吗?”栗姬期期艾艾道,太子如果不能登上皇位,那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栗姬闭着眼睛就能想到。
尤其是她正在宫中疯狂的砸东西发泄的时候,被刘荣身边的宫人禀报,刘荣面色苍白的去求见皇帝了,栗姬哪能不知道儿子在想些什么?
不行,绝对不行,绝对不能让刘荣失去太子之位,不然,不仅是荣儿,连她都要姓名不保。
刘启没有理会这个他曾经宠爱非常的女人,不过区区一个女人和不喜欢的儿子罢了,和江山社稷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他似笑非笑的看向刘荣,问道:“荣儿,你也是这样想的吗?”
这简直是死亡疑问啊,刘荣哪里敢回答是?
他的心这下子彻底的沉到了谷底,如果先前还有做戏的成分,想看看父皇究竟是更在意自己,还是一个刚出生没多长时间的毛孩子,那么现在刘荣绝望的明白了,自己终究比不上刘彻在父皇心中的分量。
自知之明这东西刘荣还是有的,现在请辞了太子之位,父皇看在血脉之情的份上还可能给他一个体面,要是到了父皇都不能容忍的地步,别说体面了,生死一念都在父皇的心念之间。
他躬身拜倒:“父皇,儿臣无能,辜负了父皇的期望,请辞太子之位,愿父皇成全。”
没想到当着被儿子背刺,栗姬再也忍不住心底的绝望,尤其是看到听见儿子这番话的皇帝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是恨不得昏迷过去,就当是做了一场噩梦般,凄惨的哀嚎道:“荣儿——”
同一时候,未央宫中的刘彻也想起了当年为他废黜长兄刘荣的太子之位,明明自己身体不好,还是强撑着病体为他加冠的神影。那是他的父亲,对别人而言是威严的父皇,对着刘彻的时候只是温柔的父亲,即使父亲已经去世多年,对刘彻的宠爱依旧让他难以忘怀。
刘彻抱着怀中四岁多的小刘倨,眼里湿润润的。自己为什么对倨儿宠爱有加,应该也有父皇的缘故吧,是父皇的言传身教,让刘彻把父皇传给自己的爱遗传给了倨儿。
他想,自己一定会想父皇和他一样,和倨儿也成为令人艳羡的一对好父子。
刘彻慈爱的捏了捏刘倨的小脸,认真的笑道:“倨儿长大后要乖乖听父皇的话哦。”
卫青因为出身的缘故,从未体会到这样的父子情深,景帝对当今的宠爱他没有认知,直到此时看到刘彻对刘倨的喜爱,才明白父子之间原来真有这么腻歪的相处。不,景帝对陛下应该要比这腻歪多了。
【每每提到废太子刘荣的时候,他都被誉为倒霉的挡箭牌,而这还要从刘荣被立为太子开始讲。
因为某些改编的电视剧,不少人都认为刘荣被立为太子是因为景帝刘启对栗姬爱屋及乌所致,其实并非如此。
栗姬曾是刘启最宠爱的女人,如果刘启真的下定决心立刘荣为太子,早就学着刘彻那样一出生就立太子了,而刘荣呢?直到刘彻被封为胶东王的那年才被册封,很大程度上难让人猜测他的册立究竟是为了给刘彻当挡箭牌,还是为了应付刘启的弟弟梁王。
七国之乱的时候,以为刘启的一通骚操作,皇位之上差点换了人。因为亲娘窦太后更喜欢小儿子,而梁王也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为了拉拢梁王和自己一起对付七国诸侯王,汉景帝就对窦太后和梁王许诺,说是千秋万岁之后传位给梁王。
梁王这么一听,想到保住哥哥的江山就是保住了自己的皇位,自然是十分卖力的和七国死磕到底。
可是谁知道就,梁王大胜而归之后,景帝这个亲哥哥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诺言,任凭窦太后和他如何的旁敲侧击,景帝只道大臣们不同意梁王兄终弟及,一句话,让梁王的努力都成了笑话。而后,飞速的册立了刘荣为太子,彻底的绝了梁王的念想。】
兄、终、弟、及?
刘恒缓缓转头,默默地看向窦漪房,明明一句话没说,却让窦漪房浑身像被冰雪覆盖了般寒冷刺骨。
“陛下,妾现在还,还没有这么想过。”别说没有了,就算有也不能承认。
窦漪房又不傻,明知道因为某些原因,刘恒根本不喜欢听兄终弟及的话,自己要是真承认了想让小儿子继承长子的皇位,谁知道她这个皇后还能不能有荣登太后之位的一天。
“朕以为,漪房你往日里还是挺聪明的,也希望你日后能一如既往的聪明下去。”刘恒含笑道:“至于武儿,日后你就不用再管了,他也是朕的儿子,朕很是喜欢他,但是不代表朕能容得下他觊觎皇位。”
梁王刘武的封地足有近四十座城池,这是身为父亲的刘恒对小儿子的疼爱之心,但疼爱归疼爱,但是一个诸侯王居然敢公然觊觎皇位,甚至和太后串联,母子二人的行为就彻底犯了刘恒的忌讳了。
“臣妾知道了。”窦漪房冷不防打了个机灵,颤颤巍巍的保证道。
看着母后如此小心翼翼的模样,太子刘启面上没什么表情,眼中却闪过一丝快意,他真是受够了亲娘偏心弟弟的场面了,终于被父皇给教训了吧!
而无论是文帝年间还是景帝年间的梁王刘武都是一副懵逼的表情。
你看这个饼,它又大又圆,弟弟你想不想吃啊?大哥刘启的笑脸拿着一块儿大病在眼前浮现。景帝年间的刘武还好说,眼含热泪,眼眶泛红。
刘启你可真是我亲哥,需要我给你平七国之乱,稳定皇位的时候说什么千秋万岁之后传位给我,现在证据稳定了,诸侯王都被打废了,你直接翻脸不认人,立了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你把老子当什么人了!!!
老子是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么?刘武暴跳如雷,指着天幕大骂刘启不讲信用,无耻小人……
而文帝年间还没成年的小梁王已经“汪”的一声哭成了狗,什么叫飞速的册立了刘荣为太子?你就那么看不上我这个弟弟吗?既然如此为什么要骗我?还是拿皇位骗的。
尤其是之后父皇派来的内侍宣旨让他尽快救藩的圣旨,小刘武直接就是双眼一黑,当即就想进宫向母后告状,却被内侍拦住,劝戒这就是皇后娘娘的意思后,心中再也没有一丝庆幸,只能蔫蔫的指挥宫人给自己收拾行李去封地就藩。
刘荣、栗姬和王夫人都是一脸震惊的看着皇帝刘启,而刘启本人毫无心虚的表情,平静的逗弄着怀里的小刘彻。
“朕当初就是这么想的。”刘启直接一锤定音,敲定了黎苏苏所言的正确性的百分之百。
“你从来就不是朕看重的继承人,立你为太子只是为了绝了梁王觊觎皇位之心,荣儿,你要明白,朕也是为了大汉着想,你的性格并不适合坐在皇位之上。”
刘荣苦涩的笑了笑,和身边脸色惨白绝望的栗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能说什么呢?父皇都这么说了,刘荣除了自知之明的请辞太子之位,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景帝一直都有换到这位栗太子的心思,只是刘彻还没有长大,为了继续让刘荣给刘彻做挡箭牌才一直没有废黜了他,而等到武帝一立住,景帝马不停蹄的就废黜了栗太子。
UP主也不知道这一则传闻是真是假,毕竟因为电视剧改编的缘故,咱们更熟悉的是《汉武大帝》那一版本。
说景帝因为爱屋及乌栗姬所以喜欢太子刘荣,但栗姬实在是个拖后腿的猪队友。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看重了太子妃的位置,想让自己的女儿陈阿娇成为日后的皇后,就想着把女儿嫁给刘荣。
可是因为馆陶长公主时常给弟弟身边送美人,因此惹的栗姬恼恨不已,在馆陶长公主提出联姻的时候断然拒绝,一点面子都不给,让馆陶长公主非常的愤怒。
王夫人不知从何处得到了这个消息,直接找上了馆陶长公主,说是愿意让刘彻和陈阿娇联姻,于是两人联手,将刘荣来拉下了太子之位,栗姬也被景帝彻底废弃冷落。
为了让自己如愿以偿的把女儿送上皇后的座位,从那开始,馆陶长公主不遗余力的在弟弟面前夸赞刘彻,同时又说些栗姬和刘荣的坏话,另景帝愈发的对蠢笨的栗姬和刘荣感到厌烦。
栗姬到底容华老去,不如年轻貌美的王夫人受到皇帝从宠爱深厚,景帝越看太子刘荣就越是不顺眼,甚至一开始馆陶长公主说刘荣的坏话,景帝还转移话题,不想听下去,但是慢慢的,次数多了,景帝也觉得姐姐说的非常的有理,一颗心那是彻底的偏向了刘彻。】
王夫人下意识的浑身一抖,抬头看向皇帝,却发现他仍旧是在逗弄着怀里的刘彻,好似根本没听到她和馆陶长公主合谋陷害栗姬和太子刘荣一样。
倒是栗姬此时紧咬牙根,恨不得把王夫人这个贱人给掐死,刘启怀里的孩子她暂时是不敢动的,可如今的栗姬什么都做不了,也不能做,为了儿子和她的命,为了她身后的栗氏一族。
但她心里的怨毒却比往昔更胜,不停的咒骂馆陶公主和王娡。两人居然会联合起来对付她,这是栗姬如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至于吗?不过就是拒绝了你联姻的提议罢了,你居然想把我和我儿子置于死地?
刘荣确是越发的沉默了,阿母不聪明他知道,但是从没想到人还能蠢到如此地步。
原来,自己这个太子之位还真是从未做稳当过,一直摇摇欲坠的,他却从来没有发现,还自得其乐,认为没有犯错父皇多久不会废自己,没想到只是皇帝废黜一个儿子而已,只有想不想,哪有能不能的?
栗姬低下了她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头颅,王夫人却毫无幸灾乐祸之心,她知道无论她做没做过,至少现在她还没和馆陶长公主合谋陷害太子,但这事既然被后世之人说出来,哪怕只是写在一本不知名的小说中,也会被认定为她做过。
毕竟,无风不起浪,谁叫她的儿子刘彻真的登上了皇位,刘荣也确实失去了太子之位,这里面要是没有她的痕迹在,王娡也是不相信的。
还好,还好,看后世之人所说,她的儿子刘彻会是名流千古的汉武帝,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她的彻儿聪慧非常,没有辜负他父皇的期待,让自己这个亲娘也与有荣焉。
汉武帝,汉武帝啊,可真是一个好谥号啊,彻儿啊彻儿,你可真是娘的心肝宝贝,王夫人眉眼含笑,温柔的勾起了唇角。
馆陶长公主此时也被吓得不轻,别看她总是给弟弟送美人,希望她们能帮自己吹吹枕头风,如果有受宠的那就更好了,让她拿捏弟弟更有胜算。
可对于皇帝弟弟的忌讳馆陶也十分的理解,此时更是胆战心惊的准备进宫请罪,希望母后也能帮自己说说话,看在自己还没开始行动的份上,弟弟能别跟自己计较。
元光年间,刘彻抱着刘倨的手僵硬了片刻,对于当初母后和馆陶大长公主如何谋算的,他不敢兴趣,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太久太久了,当时的刘彻对这个姑姑还是心怀感恩之心,也是爱着表姐阿娇的。
但是时光荏苒,再多的爱意也在两人日复一日的争执中烟消云散,刘彻爱过陈阿娇没错,可这都不能和大汉的江山安稳相提并论,他是大汉的皇帝,不能没有子嗣继承皇位,所以陈阿娇必须被废。
馆陶姑姑的政治手腕不是卫子夫能应付的了的,所以阿娇现在退居长门宫,但一应待遇奚如皇后之时,如此,刘彻觉得自己也算是对得起这一场夫妻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