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盘点历史,开局为始皇澄清谣言 > 第38章 文景武帝

盘点历史,开局为始皇澄清谣言 第38章 文景武帝

作者:云深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2 23:12:42 来源:文学城

【刘恒是知道皇位的来之不易的,从他继位后下达的第一道圣旨,就是任命自己的心腹守卫皇宫,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来看就知道了,他还没有忘记用软硬兼施的手段来巩固自己当时并不稳固的皇权。

周勃、陈平等拥立他的功臣都得到了赏赐和封爵,曾经被吕后下令贬斥的诸侯王们也得到了赦免和复爵。而且文帝登基后以安民为本,减省租赋,废黜过关用传的制度,有效的利用了商品的流通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后期对于一些尾大不掉的诸侯王们,也快速有效的镇压了叛乱。

司马迁曾评价文帝刘恒: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於今。呜呼,岂不仁哉!①就可看出文帝的名副其实,也难怪后世的许多帝王都把文帝当成了明君的标杆。】

刘邦蹭的一下,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稳了,稳了,继承人有着落了!

“皇后啊,这才是真想要的继承人啊,你明白吗?!”刘邦摸着下巴赞赏道。

和刘恒一对比,刘盈算什么?能力不足的失败者早就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虽然自从黎苏苏短短几句的讲述中了解到了只言片语,但刘恒的表现完全让刘邦看在了眼里。

刘邦不喜欢薄姬,不过是他后宫里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只是宠幸过她一次而已,谁知道薄姬就这么好运的给他生了个好儿子,让刘邦捡了个漏,这可真是好大一个惊喜啊!

被后世明君视为标杆,好家伙,比他这个当爹的排场还大啊,不知道有没有后世的君王视他刘邦为明君标杆的,他这个皇帝做的也不算差吧?!

刘邦扪心自问,看来日后要把老四放在眼前自己观察教导了,这么个好苗子,可不能被人给轻易的解决了。

说的就是你,吕雉,刘邦斜眼瞥向吕雉的方向。

吕雉镇定自若的轻笑一声,说道:“臣妾自然明白,只是陛下这话,戚姬和赵王明白吗?”

呵,难道就只有她有野心,戚姬和赵王刘如意就都是单纯的小白兔吗?

吕雉是想过把所有姓刘的都杀了,如此皇位自然就是她儿子的了。可她知道自己做不到,如果她随便找借口杀了刘邦的儿子们,有把刘家子孙全部诛杀的想法,就会被刘家的其他诸侯王群起攻之,要知道汉初的诸侯王们可都是有封地有兵权的,吕雉是疯了才会让他们师出有名。

况且,藩王、外戚和功臣集团三方鼎力,吕雉不会轻易去打破这个局面,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们都不是好惹的,吕雉可以用情分让他们支持刘盈,然而一旦吕雉起了诛杀刘邦其他子嗣的想法,居安思危之下,勋贵集团也都胡集体反抗的。吕雉闭了闭眼,沉下心来,不让自己再胡思乱想。

听吕雉提起宠爱的戚姬和儿子如意,刘邦轻咳两声,知道之后戚姬肯定会和自己脑,顿时觉得头疼的很。

女人还是聪明些好啊,在这点上,戚姬就比不上吕雉了,只是个会跳舞讨自己欢心的玩意儿。

【和文帝比起来,他的儿子景帝刘启也颇为不俗,咱们后世人最熟悉的就是“大汉棋圣”的这个称号,后世因此诞生了许多的梗,比如说:哪有人下棋不戴头盔的?不怕小命不保吗?

或者:不愧是棋圣啊,懂得怎么下棋的,对手人都没了还怎么赢他?

再此之前,谁都不知道下棋还有这么个物理氏的下法,而刘启这大汉棋圣留给后人的阴影从何而来呢?还得说起他和吴王太子下棋,两人不知因何起了争执,刘启抄起棋盘就给吴王太子开了瓢,让吴王太子命丧当场。

而这,还不是他第一次骚操作,多年之后,为了给儿子报仇雪恨的吴王掀起了席卷大汉境内的七国之乱,虽然刘启当时差点耗不住,但到底解决了诸侯王的割据问题,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曾经和人下棋输了但是又不想认账的刘邦表示:学到了,学到了,学到了!!!

以后下棋谁敢赢朕,朕就可以拿棋盘砸对方的脑袋,真是个万无一失的赢棋办法。

和刘邦下过棋的大臣们顿时瑟瑟发抖起来:行了,明白了,以后下棋再也不敢赢陛下了。

有这么个无理式致胜的好孙子,谁知道刘邦会不会有样学样,臣子们一致决定,再也不和刘邦下棋了,就算下棋也是能输就输。

输的幸福,输的光荣,输的真好,总比赢了没命好多了!

汉帝刘恒想到当初替儿子收拾局面的场景,顿时无奈的轻笑,怎么可能是因为下棋这么个荒唐的理由呢,吴王太子既然死了,就是有他该死的理由,如此宣之于众,不过是真实理由不能外传罢了。但他们这些老狐狸,谁不知道谁呢?

这也就难怪他驾崩后,吴王敢掀起七国之乱了,还是给他的教训不够啊。想到此,刘恒的眼眸黑沉沉的,一闪而过的精光看向吴国的方向,寒意渗人。

汉帝刘启顶着周围大臣揶揄的目光,轻咳两声,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那都是年少轻狂时候的老事了,提它做什么,不知道人要往前看吗?

“哎,当初吴王太子下棋输给了朕,却耍赖不承认,朕本想给他一个教训,没想到他就这么没命了,真是天可怜见的。”

老天看他太可怜了,所以把他给收了,这不关朕的事,错更不在朕身上,所以你们明白吧!刘启眼神四射,传递出的理由荒唐的让人不忍直视,不过所有被他目光横扫过的大臣纷纷低下了头颅,赞同称是。

“陛下所言极是。”

刘启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心里还在不停的腹诽:让你不认账,活该你坟头草都一米多高了。

一个藩王太子居然敢跟朕相争,想什么呢?所以说,你不死谁死!

【但比起以上两位皇帝,后世人更熟悉的汉朝皇帝就是接下来这一位了,著名的汉武帝刘彻。

不知从何时开始,后世把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并列,合成为龙凤猪,龙自然指的是始皇帝,祖龙。凤指唐太宗李世民,因为他曾写过一篇《威凤赋》自比凤凰,至于汉武帝为什么会被叫做猪,就和一篇小说《汉武故事》有关了。

据说汉武帝的生母王娡本来是燕王臧荼的亲孙女,但臧荼被杀后嫁给了一个普通人金王孙,两人生下了一个女儿。后来有一个相士给王娡看相,说王娡是大贵之相,可为天子之母,于是王母大喜,从金家接回了女儿并送入宫中。

怕不保险,王母送了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进宫后都得到了当时的太子刘启的宠爱,只是王娡的宠爱更甚。刘启登基后,王娡被封为夫人,在继生下了三个女儿之后,终于生下了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刘彻。

《汉武故事》中甚至给刘彻的出生营造了一个不亚于刘邦的神话传说。里面是这样记载的:王夫人得幸,有娠,梦日入其怀,景帝亦梦高。高祖谓己曰:“王夫人得子,可名为彘。”意思是,王夫人怀武帝刘彻的时候曾经梦到太阳投入了怀抱,同时,汉景帝也同样的梦到了汉高祖刘邦,刘邦告诉他说,这个孩子可以取名为彘,也就是猪的意思。

和后世认为猪上不得台面不同,汉朝时期的野猪之类有勇猛和财富的意思,很是得当时的人们的喜欢,拿来做名字也不稀奇。这个字看起来还挺吉祥的,而且现在大家一说起存钱罐,最先在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只小金猪的画面,多么喜庆啊。

当然,这个故事在正史上并无记载,所以UP主觉得大家听听就好,野史么,不一定保真,但一定够野,一切还是以正史为准的。】

刘启:朕什么时候梦到高祖了?

王夫人:谁在胡言乱语?不过还挺有趣的。

刘彻:M的,胡言乱语!

刘邦:好小子,乃公怎么不知道乃公还有死后托梦这功能!

他拖着下巴想到,要是真能死后托梦,乃公想干什么不可以,怎么偏偏就入了刘启那小子的梦里,起个叫彘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吗?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是被作筏子了。

刘彻已经气的浑身颤抖,这一刻,非常的想全天下搜捕写下《汉武故事》的作者,他想杀人。

朕不要面子的是吗?刘彻不爽的拍桌子,好似把桌子想象成了某人,《汉武故事》是吧,朕记住了!这书没写还好,如果已经写了,朕一定会把它给烧的灰都不剩。

帝王将相的出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异象并不奇怪,他娘梦日入怀才生下他也算正常,但后面那什么意思?谁TM的是彘?别让他找到作者是谁,否则朕一定让他知道彘是怎么生活的。

只要一想到自己被后人称呼为猪,就觉得脑子里的火气蹭蹭蹭的往上冒,他觉得无论是天幕里的黎苏苏,还是那些给他起这外号的人,都是在针对他。

而后,刘彻若无其事的收回拍疼了的手,不动声色的看着低头的重人,见他们都认认真真的垂头不语,这才满意的收回目光。

不错,不错,这沉着淡定的模样,才应该是我大汉的肱股之臣,让朕省心的很。

写下《汉武故事》的作者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蝉,把书藏得更隐蔽了,老天保佑,写书只是他的一个不足于外人道的爱好而已,他现在躲在家中都不敢出门了,希望别被大汉皇室的人给找到了,他还不想死!!!

卫青面含微笑,不着痕迹的眨了眨眼睛,没想到陛下还有这么可爱的时候。其实他觉得猪也挺可爱的不是吗?但这话当着陛下的面可不敢说,谁知道会不会被迁怒,没看到陛下现在已经气的拍桌狂怒了吗?

【而刘彻也没有辜负自己身上的异象,从小就天资聪颖,被汉景帝很是宠爱,甚至不顾当时太子刘荣的颜面,在册立太子刘荣的同年册封刘彻为胶东王,王夫人为胶东王太后,还不用远赴救藩,一直带在身边教养。这是就连太子刘荣和昔日的宠妃栗姬都没有的待遇。】

既然最后是刘彻登上了皇位,看来那个太子刘荣怕只是个炮灰了。

刘恒似笑非笑的看向身边的太子刘启道:“你和朕还真是亲生父子啊。”

窦皇后心里咯噔一声,不知怎的,想起了自己初到皇帝身边的日子,谁又能想到后来经历了那般惊心动魄的生活,最终走到最后高位的是她呢?

这一招和他当年是多么相似啊,别看刘恒表面上一副谦谦君子模样,他的心机、谋略样样不缺,手段用的比儿子刘启要熟练多了。

刘启镇定的回视父皇的目光,眼神坚定,声音铿锵道:“无用的东西自然最先被抛弃,刘盈是,刘荣亦是,父皇是大汉的皇帝,儿子也不过是一脉相传而已。”

“呵呵。”刘恒温柔的笑了笑,柔声道:“朕也没说什么,只是觉得你做的很好,当皇帝的人就该如此。”

薄情寡义,刻薄寡恩对普通人来说是恶劣的批判,但对于皇帝们就是赞赏的评价了,只要让百姓的生活过的好,谁管你皇帝是谁?性格如何?

汉帝刘启抱着刚出生的宝贝儿子,一脸宠爱的摇啊摇,那表情就差唱一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了……

让王夫人这个把刘彻当宝贝命根子的亲娘都有些受不了,嫌弃的低下了头,不敢直视。

因为宠爱王夫人,刘启对刚出生的刘彻也是十分喜欢的,但肯定不及他和王夫人最先生下的孩子,毕竟谁知道这个男孩儿会不会长大成人,毕竟刘启后宫中出生没长大的孩子真有不少。

但是现在,既然是被后世之人认定的有为之君,能和秦始皇并提的存在,刘启对刘彻的喜爱程度直接暴涨。

别看他们大汉黑秦始皇黑的特别的厉害,但其实始皇帝的能力谁不羡慕、嫉妒。横扫六国、暴打匈奴的战斗力一直让大汉从建国起就羡慕不止,谁能想到呢,老天有眼啊,他们大汉终于出了一位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皇帝,至于后面的什么唐太宗?

刘启表示,风太大,他没有听到,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他的宝贝儿子刘彻了。

彻儿啊,你饿不饿?渴不渴?要不要父皇来喂你吃饭饭?

那一脸傻笑的傻爸爸表情,脑子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和现代产房里抱着孩子的父亲如出一辙,尤其是被誉为女儿奴的那种。完全忘了此时的刘彻还是个吃奶的孩子,刘启要怎么喂他吃饭。

突然,一名内侍过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刘启挑起眉头,疑惑问道:“不见,让太子回去吧。”

刘荣过来做什么刘启猜也能猜出来,不过现在并不是个好时候,虽然因为后世之人的暴漏的消息,让刘荣继续做他挡箭牌的目的彻底曝光,但刘启是什么性格的人?

他是绝对不会错的,有错的从来都是别人。皇帝大多唯我独尊惯了,刘荣此时的行为在刘启看来更像是威胁一般。

然而内侍还没退出去,又匆匆跑过来一名内侍,这名内侍张嘴而出的话就让刘启黑了脸。

“启禀陛下,栗姬娘娘也来了,正在殿外和太子殿下争执。”

①出自《史记·孝文本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8章 文景武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