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家小娘子的奋斗日常 > 第66章 蜜红豆

农家小娘子的奋斗日常 第66章 蜜红豆

作者:椰椰布丁麻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3 01:04:01 来源:文学城

牛乳难得,卢二郎只觉得手中的双皮酥酪更加珍贵了,小口小口地将雪白的酥酪送入口中,不急着咽,让舌尖充分感受酥酪浓郁的奶香和爽滑的口感。

卢晓晓吃了一碗,总觉得原味的双皮酥酪有些单调,缺些什么。

“二哥,我出去一趟。”

卢晓晓到粮铺,买了些红小豆,若说什么与双皮酥酪最配,当属清甜绵软蜜红豆。

回了铺子,将杂质挑拣干净,再将坏豆捡出,只留颗粒饱满的豆粒,接着用清水洗净,放入盐水中浸泡。

快晚食的时候,卢二娘子见灶房里泡了一盆的红小豆,问道,“晓晓,灶房泡的红小豆,可是要做澄沙团子?”

“原打算做些蜜红豆,配着双皮酥酪吃,娘是想吃澄沙团子吗?这要如何做?你给我说说,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没有的事,年底事多,就不费那功夫了。吃食方面,娘听你的,这蜜红豆什么时候能吃上?”卢二娘子道。

“今日泡上一夜,明早煮好,再泡上一天,明日晚食就得吃了。这放到双皮酥酪里,保管好吃。”

“什么双皮酥酪,姐又做了什么好吃的?”从学堂回来的卢三郎问道。

“快洗洗,先吃饭吧,你姐用牛乳做了酥酪,吃过晚食再吃。”卢二娘子道。

一家人欢欢喜喜吃了饭。卢晓晓把双皮酥酪端了上来,一人一碗温热的双皮酥酪,吃得人熨帖得很,各人又好一顿夸。

到了第二日,卢晓晓将浸泡好的豆子从水中捞出,沥干水分,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用勺子去除表面的浮沫后,加入糖块,改小火炖煮上半个时辰。煮好后,又继续浸泡在糖水中,让红小豆继续吸收糖水。

临近年关,来铺子吃食的人更是少了,过了今日,卢记食坊就要歇业过年了。客人少,赵杏花百无聊赖,把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

到了中午,一辆青色布幔的马车停到了巷子口,赵杏花远远望见,元大少爷从马车下来了,一同下来的还有个年岁略长的中年男子,赵杏花赶紧到后边的灶房唤卢晓晓。

卢晓晓洗罢手,来到铺子前头,元大少爷和同行人正好进门,卢晓晓见状赶紧迎了上去,把人往后院的厅堂带。

“元大少爷,真是有失远迎,今日来小店,工坊可是出了什么事?”

“卢小掌柜,工坊未出什么事,只是我找你有事相商。”

几人在厅堂坐下,卢二娘子端了茶过来,放下后,又出了去。

元大少爷这才说明了来意,道,“今日来是为了两件事,这头一件是工坊的事。卢小娘子可知道醉香坊的李师傅?”

“宋府老太太寿宴时,打过照面,不甚熟悉。”提起这人,想到被偷学去的蟹酿橙,卢晓晓很是不齿。

“看来卢小掌柜不太看好这人,前日有工坊的伙计给管事报说,有人寻他套粉丝的做法,这人正是李师傅的侄子。”

卢晓晓先问一同来的是什么人,元大少爷道是家中的心腹管事,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卢晓晓才直言道,“这人实在太过可恨,一点厨子的品行都没有,真是辱了我们厨子的名声!不瞒元大少爷,这人此前就盗过我的一道菜,宋府老太太寿宴那日,我做了道蟹酿橙,谁知没两日,那醉香楼就买起了这道菜,还说是汴京传来的。”

“看来这人的品行确实不行,不过粉丝这事应是醉香楼东家的授意。咱工坊的粉丝如今在江南两路,乃至汴京都挣下了名气,这寻常人拿到方子,只小打小闹,肯定比不过咱,这只有能办得起工坊,又有销路的人这拿到这方子才有大用,想来想去,便是醉香坊在汴京的东家了。”

“这可如何是好,咱虽说做足了准备,可总有疏漏的时候,世人皆向往汴京,若是被他把方子偷了去,在汴京又开了工坊,咱的名气迟早被他吃了去。”

“我们也是有此顾虑,才来与卢小掌柜相商的,我们想趁着目前的名气,去汴京开间工坊,一来是把青阳粉丝的名气做大做实,二来咱能供货的范围就更大,往后这汴京工坊的货就供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五路。”

“这样甚好,不知道在汴京开工坊要多少银子,元大少爷意欲让我占几分利?”

“按照先前的约定,我们若是在别处开铺子,方子的利占两成,余下八成的利按投入的本钱分成,卢小掌柜若是有意,我们能再让两成利。”

卢晓晓若是能给这两成利对应的本钱,那便能占四成利,元家合作的诚意很足了。

元大少爷又道,“至于这本钱,我元家是这样打算的,办工坊用的宅子还是我们准备,只需每个月从工坊的盈利中扣租金,这样一来,置办加人工,再加上初期要做的宣传,本钱打算先准备一千二百两。”

“是该这样,汴京寸土寸金,宅子的费用也是要算上的,那这两成利对应的本钱就是三百两?”

“卢小掌柜不仅厨艺好,这算数也不错,这样快就算出来了。但有一点也要说好,我们也是初次去汴京做生意,若是本钱不够,还得再加的,卢小掌柜若是同意,咱就签协议。”

“要多谢元大少爷照顾了,想得这样周全,不过这三百两对于小店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只能出一成利的本钱。”

卢晓晓算了算,要凑齐三百两怕是要用光全家人的积蓄,汴京又远,生意也不是稳赚不赔的,不若把钱留一些,将后院的雅间办起来,才更实际。

“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想必卢小掌柜也猜到了,是为了年礼中的冬蓉酥而来。”给点心铺子的东家送点心,那真是送得人心痒痒。

“元大少爷觉得冬蓉酥不错?”

“我们都合作这样多回了,就直说了,卢小掌柜可愿意把方子卖给我们?照着莲蓉月饼的价格,我们还愿意出一百五十两。有了这钱,你也能在汴京的工坊中多一份利。”

“元家想在汴京开知味斋?”卢晓晓试探道,莲蓉月饼已让知味斋在青阳县扬名,商人逐利,元家还要花大价钱买冬蓉酥的方子,那定是所图更大。

元大少爷只笑不语。

卢晓晓又接着道,“方子是不打算卖的,若是元家要在汴京开知味斋,我愿与元家再合作,三道点心方子换汴京铺子的两成利。”

“卢小娘子好大的口气,三道点心方子就想吃下两成的利,你可知我铺子里卖的点心有二十好几样。”和元大少爷一同来的管事开口道。

“可铺子卖的这些点心,方子能值一百五十两的应该寥寥无几。我做的点心却是道道不同,道道不一般。”卢晓晓笑道。知味斋的点心主打用料扎实,样式却不新颖,多是普普通通的糕饼点心。

接着又道,“也到饭点了,不若两位赏脸尝尝店里的手艺,再好好考虑。”

两人应了下来,元大少爷此次来拜访很是仓促,铺子里只有寻常卖的菜,卢晓晓让准备了一锅腊味瓦煲饭,一份烤鸭,一碗麻辣烫,还有一碟子熏鱼。

卢晓晓在一旁陪着,一边介绍一边吃,说的比吃的还多,见两人吃得差不多,出去了约摸半刻钟。

回来时,两人已停了筷子,卢二娘子来收了碗碟,又重新上了茶。

尝过卢记食坊的菜,两人对卢晓晓的信心似乎又足了些,管事道,“另两道点心是怎样的点心,小娘子能否做出来让我们尝一尝?”

“我还未想好,但我保证每道点心都是这市面上没有的。”

“口空白话,小娘子就要我们两成利不好吧。”吃过饭,元家谈话的人就变成了那位管事。

“这就看您如何看了,汴京的知味斋如今也是空口白话,三道市面上未见过的点心,指不定就是知味斋立足汴京的关键。若是你们不同意,我也可以把方子留着自己开铺子,又或是卖给别家。”

“小娘子知道,自己开铺子又或是把方子卖给别家,都远比不上要的这两分利。”

一时间,屋里的气氛凝重起来,三人不再言语,都在斟酌,如何能在这场博弈中占上风。

忽然,咚咚咚的敲门声,打破了室内的寂静,卢二娘子端了两碗雪白凝脂的双皮酥酪进来了。

“元大少爷、这位管事,家中没什么招待的,尝尝我们家的酥酪,饭后甜甜嘴。刚刚晓晓特地做的,边吃边说。”卢二娘子笑道。

酥酪在普通人家是稀罕物,在他们眼中却很是寻常。

元大少爷不经意地尝了一口,手中的勺子一滞,接着又连吃了几口,不对,这酥酪与他往日吃的都不同,要更香、更醇、更嫩。还没待他想明白,就有人开口了。

“那就如小娘子的意思,小娘子的三道点心方子换汴京知味斋的两分利!”

“不知管事说的话可能作数?”卢晓晓望向元大少爷。

“哈哈哈,自然是作数的,我就是元家的当家人。振业一直说卢小娘子有本事,我还不当回事,今日见了,小娘子果然是不一般,小小年龄就这样沉稳,手艺更是不用说,一碗寻常的酥酪都比旁人做得好。”

“是小女无状了,没想到您竟是元大老爷。”卢晓晓又起身,行了个礼。

“快坐下,快坐下,做生意就该有这样的魄力,不如我们再说说合作的细节?”

屋里的气氛一时间其乐融融,等三人谈好细节,那更是热络得像一家人了。

“那醉香楼我们就这样放过吗?两位可有法子?”讨论完正事,卢晓晓又想起那让人不齿的李师傅。

“我们也很是恼恨,却也没有办法。”元大少爷无奈道。

“我倒有一法子可以治他们,两位可愿听一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