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杨露电话时,徐澄正在客厅喂鱼。
“她在做晚饭,手机放客厅了。怎么可能!放心吧,家务都是我做,你也不是不知道,她不喜欢刷碗。你该不会专门打电话抽查谁做家务的吧?”徐澄一边讲电话,一边朝缸里的几条小鱼做鬼脸。
自从搬到这个院子以来,徐澄可谓是大有长进,不但修花除草不在话下,连日常琐事和家务也能处理得像模像样,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大明星了。尽管大部分都时间都只能靠伊可自己打理,但只要他在家,就总会主动揽下全部家务,让伊可得以安心创作,没有后顾之忧。
当然,在生活方面,徐澄还是做不到井井有条,偶尔还会搞得一团糟。就好像他常会忘记晾衣服,用完的东西不会放回原处,做菜的味道一言难尽……就在昨天他还失手剪秃了伊可最爱的那株山茶。不过,伊可从不会和他较真,她觉得与其为既成事实而争吵、因非原则问题斤斤计较,倒不如省点力气睡个好觉。反正花还会再长,衣服再洗一遍也无妨。
更何况,他们一直聚少离多,每次见面彼此都积攒了足够的爱和思念。仅凭这一点,就足够让他们忽视那些小小的美中不足。
“可可,杨露找你。”徐澄边喊边朝厨房走。
“你问她什么事啊?我现在手抽不开”。伊可正一只手扶着盆,另一只手戴着手套,拌着凉菜。
“说是婚礼的事,你忙你的,我拿着你听。”
“婚礼?谁的婚礼?喂,露露,你说。程功吗?他结婚怎么是你通知我?”
凉菜差不多抓拌均匀,伊可抓起一小块喂给徐澄,徐澄品尝后点了点头,朝她竖起大拇指。伊可心领神会,回应他一个笑容,接着便熟练地把凉菜装盘,摘掉手套和围裙,从徐澄手中接过了手机。
电话里的杨露滔滔不绝,大瓜一个接着一个。
饶是伊可穷尽一个作家的想象力,都想不到自己的大学同学,会嫁给前男友学弟的亲哥哥。不仅如此,杨露的堂妹还是程功的发小,他们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
缘分当真妙不可言。杨露的丈夫程仁竟然是程功的亲哥哥!
据杨露说,是程功看到了徐澄认干女儿的微博后来问她原因,他们才知道彼此跟伊可还有这段渊源。只怪她这公公和小叔子都是不让人省心的,他们俩一前一后结婚都是临时通知家人,弄得杨露焦头烂额、手足无措,都顾不得跟伊可闲谈八卦了。刚好今天帮程功准备请柬又提起这事,她这才趁机跟伊可稍诉近日压力。
程家的事伊可略有耳闻。前阵子她在跟果果视频的时候,发现女儿口中多了个奶奶和姑姑,便猜到杨露那边出了事。但这毕竟是程家家事,她不便过问,只能耐着性子静观其变。事实上,问了也是白问,杨露对他们这些事都是一知半解,这才整日提心吊胆,想跟伊可倾诉都不知从何说起。
傍晚的风细碎温柔,繁花轻舞,处处生香。吃过晚饭,伊可和徐澄在洱海边牵手散步。
自接到杨露电话后,伊可不胜感慨,便说起有关程功的事。他们边走边聊,忽见路边一大丛白花开得极盛,徐澄忍不住上前细瞧。
“这花洁白如玉,叶子又格外青翠,阳光照着,美得像幅油画。闻着还挺香的呢,可可,这是什么花呀?”
伊可凑近,见那花长得极其茂密,白色重瓣,形似蔷薇,茎上有刺,叶边有锯齿,叶面上有清晰纹理,不觉心下一沉:“怎么还没到四月,这荼蘼花就开了?”
“荼靡?就是《红楼梦》里说的那个末路花吗?”徐澄隐约有些印象。
“嗯,可它不是春末夏初才开花吗?”
古语云,荼靡花开春去了。荼蘼花开,预示女子青春的终结,还有即将失去刻骨铭心的爱。伊可心想,自己早不在意青春一说,刻骨铭心的爱更是多年前就失去了,这花就算真那么灵,也只能应在旁人身上了。想到这,伊可骤然想起杨露那通电话……
“兴许是这里气温升得快,春天来得早吧!可可,可可?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我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一个男人放弃自己爱了很多很多年的女人,转眼就另娶他人?我在想,如果爱了那么多年还要分开,那过往经历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我在想,他们那么相爱,为什么不能走到一起?是不是相爱太早,就注定会分开?”
在伊可眼中,程功既不同于袁沐阳的外热内冷、心口不一,也不像于思辰是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他对待感情,理应是全心全意、执着专一的。结果到头来,他也没能坚守住曾经的诺言,还是辜负了自己苦追多年,誓要共度一生的姑娘。
“你说的是程功吧。”见伊可轻轻点头,徐澄又缓缓开口:“年少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相爱是在一起的唯一条件,直到长大了才明白,其实相爱只是门槛,跟合适的人相爱才有长久可言。这个合适不仅是指性格、爱好、三观,还包括经历、学历、家庭、工作、人生规划,等等,各个方面。合适的地方越多,矛盾就越少,感情就越稳定长久。相反的,两个人再相爱,但是不合适,生活中会有许许多多的矛盾,能磨合的还好,要是磨合不了就只能凑合着过,等到连凑合都不愿意的时候,就只能分道扬镳了。”
徐澄说得没错,两个人在一起,仅靠相爱维持不了多久。
他这番话让伊可豁然开朗。以前,她总是将“合适”等同于看物质条件,觉得它影响了爱情的纯粹,对其避之不及。可是现在想想,自己和徐澄之间,无论是性格、爱好、三观,还是家庭、工作、人生规划都是那般契合,也正因有了这份契合,她才有了足够的底气,放下年少的执着,和他走入婚姻。相比之下,年少的爱情无异于抽盲盒,不尽人意的结果占了大多数。
“你倒是想得通透。”伊可这才展露笑颜。
“其实这些道理你都懂,只是你眼里的一切太美好了,难免会把爱情理想化。可可,我不敢保证,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情都有好结果,但我会尽我所能,守护好你对爱情的信仰,一生一世、一心一意。因为,那也是我的信仰。”
徐澄的目光温柔深情,灼热万分。伊可红着脸,低下头莞尔一笑,心中又是羞涩,又是欢喜。徐澄笑而不语,只是趁势一搂,将她抱在怀里。
香甜的风从洱海吹来,他们伴着晚霞、鲜花,紧紧相拥。
“徐澄,你的心跳好快啊!”伊可的侧脸贴靠在他胸前,她闭上眼睛,感觉有段美妙而急促的旋律,正一声声从自己的耳朵往心里钻,害得她的心也随之乱了节拍。
“你也是啊!”
“你怎么听到的?”伊可仰起头,明亮清澈的眼眸里写满了好奇和期待。
徐澄浅浅一笑,轻吻了她的额头:“我的心听到的。”
相比乍见之欢,伊可更看重久处怦然。尽管她与徐澄不曾涉足彼此的青春,但此刻的心意相通,远胜过所有的年少心动。
伊可记得,《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曾说,幸福是两双眼睛看一个未来。以前她一直认为,所谓的未来,就是两个人终成眷属、相携白头。直到和徐澄走到一起,她才明白,这个未来并非是个抽象目标,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具体到,今天的早餐吃什么,接下来要读哪一本书,这部戏该不该接,工作之余的时间怎样安排……每一个看似细小的决定,都会影响未来的走向。爱人之间,如果无法保证步步同频,那同一个未来的愿望,难免会沦为梦幻泡影。
好在,他们足够默契:伊可只要心安无憾,此外别无所求;徐澄愿意给她空间,只要有她陪在身边。唯独有一件事,伊可有些隐隐担心。这件事曾经与徐澄毫不相干,可如今,却成了他人生中举足轻重的大事——孩子。她早就决定了不再生育,不管徐澄同意与否,她都不会做丝毫让步。但徐澄有权利说“不”,他那么喜欢孩子,没准还会怒不可遏,甚至坚决反对。她实在想象不到,百般柔情的丈夫发起火来会是什么样子,她也不敢去想,只能继续把这件事埋在心底。看起来,徐澄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她又何必没事找事,破坏眼前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