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随处可见的红枫银杏,把北京城点缀得浪漫且温柔。看到风吹落满地金黄,傍晚的阳光洒在行人身上,伊可想,10月的风一定会吹来好消息。
半个月前,伊可接到法院打来的电话,说温月柠的案子即将开庭,她便回了北京,一直住在公司给徐澄租的房子里。几天前,陈曦新剧杀青,也住了进来。
自从陈曦跟徐澄所在的经纪公司签约之后,她的一切事宜就交由徐潜负责。这是伊可夫妇想的两全之法,既能报陈曦之恩,又能帮陈然摆脱两难之境。何况,陈曦的专业、容貌无可挑剔,徐潜的地位、能力又今非昔比,他们合作不过是互相成就而已。
不忍袁沐阳的才华被埋没,也希望他能早日还清债务,和伊可厘清关系,徐澄一直让徐潜暗中帮他联系剧组和节目组。好在,袁沐阳终于在苦难中成长,有勇气走出舒适圈,顺利和一个地方卫视达成了长期合作,跟何慧一起搬到了新的城市。
鉴于多方起诉温月柠,均涉及同一事实,法院决定合并审理。开庭那日,关于《云知南》盗稿案的话题早早登上了热搜,大家都坚信,正义绝不会缺席!
果然,法院当庭宣判,认为温月柠侵犯了伊可的著作权,要求她公开道歉,归还原作者小说发表和影视改编的全部收入共计370万元,并赔偿损失50万元。同时,也判定侵权者与第三方签订的合同无效,全部损失由侵权者承担。
温家痛快表示服从判决,不仅愿意承担全部赔偿,还保证此后决不上诉。伊可当然明白,温家此举就是为了息事宁人,希望赔偿之后,能让温恒、温月柠全身而退。可她更加清楚,若是没有温家,她这本半成品根本赚不到这么多钱。既然如此,她也该识趣些,得饶人处且饶人。同时,她也决定和原出版社、影视投资方继续合作,把第三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那日徐澄发了一条微博,写着:“恭喜徐太太胜诉。感恩一切,永远相信爱与正义!”
没过多久,陈然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特意打电话来感谢伊可,说多亏了她和徐澄,自己才有机会跟聂盈再续前缘。得知有情人终成眷属,伊可感动得直掉眼泪。她始终觉得,人活一世,和爱的人在一起,才不算对生命的辜负。
一切尘埃落定,人人各得其所,如此甚好。伊可想,这个世界还是可爱的,念念不忘终有回响,所有的善良都有回报。只要你愿意等,等熬过那些颠沛流离,总会和好风景不期而遇。
徐先生在大理买了一栋别墅,面朝洱海,大大的院子里种满了山茶花,这是他送给徐太太的新婚礼物。他说,他想和伊可在前世相遇的地方,共度今生。
“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艺考时,伊可的自备稿件就是席慕蓉这首《白色山茶花》,只是那时候,她还没有见过山茶,无法投入真情实感。
“感情真挚,字正腔圆,徐太太还真是多才多艺呀!”徐澄赞美道。
不得不说,走过那么多的地方,伊可最爱的还是大理。醒来便是春暖花开,趁着风吹动发梢,揽爱人入怀;朝看万丈阳光洒遍洱海,朵朵璀璨的浪花向岸上打来;暮有晚霞的红混着天空的蓝,处处充满油画的美感。还有那红嘴鸥去了又来,闲坐花海看着苍山发呆,都让伊可无比热爱,再也不忍离开。
一年后,伊可辞掉了瑜伽馆的工作,在家里全职写作。
“《云知南》总算写完了,明天我就把它传给杂志社,重新发表。”历经四年曲折和一个多月的修改,伊可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快给我看看,说好了我要做第一个读者的。”正在修剪树枝的徐澄赶紧凑到电脑边。
伊可用双手挡住屏幕,故意气他:“那是你说的,我可没答应!”
“好,不给我看是吧,一会千万别求我。”
“你要干吗?好啦好啦,给你看就是了。”见徐澄准备挠她痒痒,伊可赶紧收回手,抱紧自己。
“乖啦!”徐澄笑着捏捏她的脸,刚要点开第一章,突然开口问道:“你把别人的故事都写成了书,那我们的呢?”
“我是准备写的,只不过一直没想好书名。”
“我倒是有个创意,不如就叫《你是人间善与光》。因为从遇到你的那一刻起,我才开始相信人间至善,生命有光!”徐澄显然是有备而来。
“这个名字我喜欢,看来你这两年的书还真是没有白读。”徐澄的回答让伊可感动万分,其实他又何尝不是自己生命中的光。
“真的吗?我也觉得我近来大有长进,要不我来跟你一起写这本书吧!咱俩的笔名我都想好了,就叫‘一颗鲜橙’。”
徐澄一直都很羡慕南毅和周思云的故事能被撰写成书。他觉得,就算他和伊可的故事不能改编成电视电影,只要能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由儿女一代代地传承,也不失为一种浪漫,一种永恒。
“一颗鲜橙?亏你想得出来。不过,听起来还挺甜的。”伊可忍不住笑出声来。
“代表我们两个,当然要甜了,而且橙子健康又有营养,充满了阳光活力。这么说,徐太太同意了?”
伊可点点头,认真地回答:“徐太太永远都不会辜负徐先生的用心良苦。”
“那我们现在就写!”徐澄迫不及待地动笔。
他们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阳光照的到处都暖暖的。看着徐澄认真的侧脸,伊可越来越坚信,过往种种的苦难,皆是上苍对自己的偏爱。定是老天爷想把最好的爱情留给她,又怕她不懂珍惜,才会以苦难之名,不动声色地把徐澄送到她身边。
所幸她从未认输,才能挣脱黑暗,得见人间善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