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38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七

正德三年夏四月

○戊辰朔。享太庙,遣驸马·都尉马诚行礼。

○升刑部·郎中黄清为广西·布政司·右·参议。

○命:“协守·大同·左·副总兵·署都督·佥事 温恭于中军·都督府,带俸。”

○己巳降大仆寺·少卿公勉仁 为都转运盐使司·同知,福建·布政司·左·参政熊达为夔州府·知府,监察·御史李玺为邓州·判官,以勘审罪人,拟断不当也。

○贵州·宣慰使司·土官·右·参政安贵荣遣舍人安宗等贡马,赐锦叚表里等物,及赐安宗等彩叚钞锭有差。

○大同·朔州·马邑县地震,有声如雷。

○辛未升保定·中卫·指挥使陈玺为署都指挥·佥事,领本镇正兵。

○狭西·泾州雨雹,大如鸡卵,渰没人口,及坏庐舍菽麦。

○壬申户部·尚书 顾佐等奏:“紫荆关最为要害。近遣给事中张颙、御史林茂达查盘,本关新城仓粮料,仅足官军一月支用,请发银六千两贮于易州,以备军饷。”诏:“从之,仍令筹画,以瞻后用。”

○癸酉以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 马深充右·参将,分守开原地方。

○甲戌先是,户部请如年例输银,分给诸边。有旨谓:“军屯□□诸粮草,所以供边者,皆有常规,乃复输银与之,且开中引盐,恐有盗取浪费之弊,令廷臣议处。”于是,户部集议言:“各边初皆取给屯粮,后以屯田渐弛,屯军亦多掣回守城,边储始唯□□是赖矣。而其派运之数,又多逋负,故岁用往往不敷,乃以银盐济之,舍此似无长策。今宜令镇巡官月核军马见存,及故物若干,以杜虚报冒支之弊。如纳银赎罪、入监补官诸例,亦听暂行。□□屯粮,俱责限完纳,庶可以少济边饷。”诏:“如议,其各边折粮银两有羡余者,仍责镇巡官稽核奏报。有如前任情浪费者,遣逻卒伺察,及许人告讦。”

○甘肃镇巡等官太监邓玉等请:“开盐茶,以济边饷。”不允,令所司严徵岁逋,且运狭西各府州县在库银一万两济之。

○乙亥令巡抚延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曹凤致仕。先是,有旨令凤回院管事,凤以病赴任迟,故罪之。

○开武职纳银补官赎罪例。提督宣大等处兵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史文贵经略边关诸墩堡,计用银五十万,乃奏:“令在京及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狭西、辽东、宣府、大同、延绥,有愿纳银授军职者,听实授百户一百五十两,副千户二百两,正千户二百五十两,指挥佥事四百两,指挥同知四百五十两,指挥使五百两,都指挥佥事六百两。军于原卫所民人,在京者填注五府属卫,在外者拨附近卫所带衔,俱止令终本身,不支俸。如曾纳银冠带者,许照数减除。如有职欲升者,百户升副千户、副千户升正千户,指挥佥事升指挥同知,指挥同知升指挥使,俱五十两;正千户升指挥佥事,指挥使升都指挥佥事,俱一百两。百户以上升都指挥佥事者,照数递加,俱不加俸。原管事者,仍旧管事。其有罪问发立功者,每年纳银二十两,免其立功,许冠带,仍俟原拟立功满日,照旧带俸差操。”兵部议:“可。”贵又乞开生员入监,及僧道给度牒,纳银事例。礼部覆议:“生员愿入监者,廪膳百五十两,增广二百两,附学二百三十两。在京、北直隶、河南、山东、辽东赴户部,宣府本处山西并大同赴大同,狭西赴延绥,各巡抚官处告纳。又发僧牒二万、道牒二千于在京及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辽东、宣府、大同地方,每名纳银十两或八两,无力者勒令还俗。僧道官缺,其徒纳银五十两送部,准其承袭。”俱从之。

○兵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史文贵复请借太仓所贮者,以济急用。户部执奏,诏:“特与太仓银三十万两,及太仆寺马价银十万两。待义民、僧道、农民、生员输银补还。”贵迎合刘瑾,意欲毁古墩台而更筑之,内造箭窗铳眼以伏兵制虏,而其实无用。传者谓:“所借银尚未出京,而入瑾之门者,几四分之一矣。”

○鲁王为东阿王 阳镖请封其庶长子当滰为长子。礼部言:“考之《祖训》,止开亲王与正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并无郡王生前请封庶子为长子之例。”上特允之。

○命:“府军·前卫·带俸·都指挥·佥事 高鸾于耀武,坐营管操。”

○以陕西·行都司·署都指挥·佥事 芮宁 充右·参将,分守永昌地方。

○是日昏刻,月犯轩辕右角星。

○丙子赐镇守·大同·总兵官·署都督·佥事 温恭蟒衣一袭。先是,边徼重地,多以侯伯出镇,间有蟒衣之赐,其后边帅夤缘得用。于是,陈乞纷至,而飞鱼蟒衣之赐,不胜滥矣。

○丁丑起用太子·太保·南京·礼部周经,辞免礼部·尚书新命。上曰:“卿累朝耆旧,学行老成,特兹起用,岂可固求休仕,所辞不允,仍赐,令驰驿赴京。”

○命南京·国子监·司业罗钦顺为民,以送亲违限,故也。

○给事中安奎、监察·御史张彧奏:“查盘陕西边储,亏折数多。”并劾:“节年督粮·右·参政李思明、安惟学,右·参议张勋,佥事 贾时,指挥·同知王钦,固原·兵备·副使高崇熙、胡经,巡抚·陕西·右·副都御史孙需、张泰、曹元,左·副都御史杨一清,右·佥都御史刘宪,各情罪不一。”户部议覆:“多迁官去任,及见提等项。”会一清等亦各奏辩,诏以“思明专理,惟学、经接管,一清总制,俱难辞责,各逮系鞫问。勋、崇熙 俟鞫审当逮,以请。”时宪俟前狱结正,并以上闻,需、泰、元、钦,非久任专理,宥之。

○旌表鲁府·镇国将军阳钺妾周氏,仍许附葬。周氏,以民家女入侍阳钺,谨慎温良。阳钺卒年,甫二十一,亦自缢而死。事闻,乃旌为“贞烈”。

○戊寅初,遣太监韦霦 至两广查盘银两。总督·军务·右·都御史陈金等奏:“梧州府见在盐粮军赏银四十余万两,及广东布政司库贮银三十七万两有奇,乞量留以备急用。”有旨:“止解五十万两入京,寻解监粮银二十八万两。”至矣,霦 奏报:“广东库贮银,视前多二十七万。”户部复以请。命霦 于已解之外,仍解五十万两,各府历年收贮钱榖,仍命霦 备核其数以闻。盖瑾欲检括遗利,尽归京师。于是,天下仓库多空虗矣。

○降府军·前卫·左所·正千户王得清为百户,以当操三犯在逃,故也。仍令自今三逃者革职,永戍边卫,遇赦不宥。

○太监李荣传旨:“以都知监·左·监丞高奈守备永平太平寨、青山营地方。”

○乙卯致仕·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王恕卒。恕,字宗贯,狭西三原人。正统戊辰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授大理评事,历左寺·副,条陈刑罚不中六事。出知杨州府,屡折疑狱,岁饥赈济,多所全活,扬人立石颂之。天顺中,擢江西·右·布政使,转河南·左·布政使。成化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南阳诸郡流民。以母忧去,会襄阳盗起,诏起复。会兵剿平,转左·副都御史,巡抚河南,迁南京·刑部·左·侍郎。丁父忧服阕,改刑部,巡视河防,复改南京·户部。值云南多事,遂改左·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劾镇守中官不法事,没其部下所得金宝,勋戚咸惮之,使人至夷,方无敢索其赂者。居云南九月二十,上言皆剀切,由是直声动天下。进右·都御史,寻改南京·都察院兼督巡江。又改南京·兵部·尚书,为同事者忌,复以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巡抚南直隶。会苏松诸郡灾伤,请停织造、罢贡献,奏免税粮数十万,劾中官王敬、千户王臣科索,罪敬被收,臣枭首于市,中外快之。复南京·参赞,时刑部·员外郎林俊、经历张黻言事下狱,恕力救之,因请罢永昌寺役。寻加太子·少保,左右有嫉之者,俄有旨,落太子·少保,以尚书致仕。孝庙在东宫闻恕名,即位首遣使,召为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在吏部,抑侥幸、奖名节,振拔淹滞,人不敢干以私。有内批传升,恕辄言:“天下官,以待天下材,奈何狥私戚,妨公义。”有建白,或内批:“业已行之。”则曰:“天下事,设未当。虽十易,何伤?”识者以为名言。恕,遇事辄论不合,即引疾求去,每恩诏勉留。会大医·院判刘文泰阿当道意,诬奏恕,恕辩,下 文泰狱。事既白,而恕求去益力。上允之,命驰驿还乡,赐宝镪、三千贯,有司岁给禄米人。夫今上即位,遣行人赍敕存问。至是卒年,九十三。讣闻,上辍朝一日,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端毅”,给葬祭如例。恕,方严伟特,扬历中外,四十年以身负天下之重,屡时政多所匡救,大臣完名终始如恕者,盖不易得云。恕,子承裕,今为户部·右·侍郎。

○庚辰令南京·吏科·给事中陈伯献为民,以守制违限也。

○总督·浙江备倭锦衣卫·都指挥·佥事 魏文礼 得请,给旗牌。都给事中赵铎等劾:“文礼 冒请,侵主帅之权,乖祖宗之制,渐不可长。”诏:“业已给矣,置之。自今有违例妄乞者,令所司参究。”

○辛巳巡按·狭西·监察·御史张彧奉敕清理宁夏等卫屯地,新增四千四百余顷。诏:“该部,从轻议处。”遂转彧为户部·主事,在彼专理屯事,毋得辄迁。既而户部议:“边境地土,多山场沙碛,所收甚薄。前地岁入,宜视旧再减,亩徵银一分,草一束徵银二厘。有抛荒者,亟召人佃种。”从之。

○壬午调延绥·副总兵姜汉分守凉州地方。

○癸未仁祖淳皇帝 忌辰,奉先殿行祭礼。

○升礼部·郎中许淳为为山东·布政司·右·参议。

○升应天府·府尹沈锐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甲申命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缺,吏部会准提督操江南·右·副都御史雍泰、巡抚甘肃等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才宽、南京·工部·右·侍郎张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瀚,两以名上,俱不允。至是,复推瑄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纶,乃以命瑄焉。

○令武进伯朱洁 子本袭父爵。

○升四川·按察司·佥事 唐希介 为狭西·副使。

○夜,月犯南斗杓第二星。

○乙酉初,荆府军校以荆庶人见潚故,改属武昌卫者四百人。后厚烇袭封,累请复之。于是,许以其半给役焉。

○陇西县雷雨冰雹,平地尺余,伤田禾禽畜。

○丙戌令吏科·右·给事中丘俊 致仕。始,俊 奉敕清理延绥粮储,以疾乞致仕。及行勘,复奏病愈,欲还朝。先奏缴敕,故有是命。

○都察院·养病·右·佥都御史王璟乞致仕,许之。

○命:“狭西·都司·署都指挥·佥事 侯勋 充副总兵,协守延绥地方。”

○丁亥晓刻,月犯罗偃中星。

○戊子令清平伯吴杰,仍如父琮禄米八百石,米钞均支。

○升山西·平阳府卫·指挥·同知钱清为署都指挥·佥事,守备靖虏地方。

○己丑仁祖淳皇后忌辰,奉先殿行祭礼。

○司设监·太监吴海请添给各卫所幼匠二百五十九名,布一疋,绵八两,香烛匠二百五十六名,米一斗。户部执奏:“不当滥与,以开例端。”有旨:“咸给之。”

○初,河南民贾斌与再从兄凯,谋杀再从弟泽。按察司坐尊长杀卑幼,律俱论绞,而凯已死于械系。河南道·御史开具狱情,送大理寺审录。掌寺事·工部·尚书 杨守随疑二兄俱坐过重,驳行再问。左·寺丞王鼎、寺正魏讷、评事 林富,皆列署姓名。既而,按察司改拟,斌杖罪。巡按·御史房嬴从之,以闻。都察院又疑拟杖过轻,以请。内批:“欲从厚拟,令清军御史马骙 再鞠。怒守随等轻出入人罪,并瀛俱逮问。”时守随已致仕,鼎已升少卿,富已谪县丞矣。至是,狱具,鼎谪远方知县,瀛夺俸五月,富仍行巡按御史逮问,守随罚赎罪米千石输边。盖刘瑾怨守随故,因事中之。惟讷以巧佞与瑾合,既得升通政司·参议,仍听其辩置,不问。

○昏刻,火星犯右执法星。

○庚寅户部·尚书 顾佐等覆奏:“漕运粮岁四百万石,京通二仓止收三百六十五万石。除各卫官军岁支三百六十一万二千余石,所余无几。又所在因灾徵银,致亏国赋,请继今全运原拟之数。”从之。

○命:“工部遣官脩造上清宫。”弘治八年,宫毁于火。正一嗣教·真人张彦頨以请,命内官监差官,会同镇巡官依式盖造。给事中王缜 等言:“盖造宫观,财力甚多,必待年豊乃可。”时适脩盖宁、益二王府,孝庙是其言,命待二府脩讫,举行。至是,彦頨累以请。工部请:“行江西会勘王府工程,已完与未,且度岁时民力,可否兴工。”得旨:“宁、益二府脩盖,年久不完,其究所司误事者以闻。上清宫,如前旨差官盖造。”

○辛卯赐武举中式安国等六十名,宴于中府。

○太监李荣传旨:“御马监官、勇士、旗军,系禁兵重务。其令太监谷大用、提督太监杨春,同都指挥夏明等,坐勇士营。太监李堂,同都指挥田忠等,坐四卫军营。”

○壬辰升四川·左·布政使李善为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初,副都御史缺,吏部以右·副都御史崔岩、右·佥都御史王质请,诏:“令再推。”乃以善补焉。善,瑾乡人也。

○升通政司·右·通政黄宝 为应天府·府尹。

○哈密使臣写亦虎仙 等来朝贡方物,不与通事 皮俊 等偕来,自持边镇,文移投进。鸿胪寺·大通事 王永,请究治奸弊。上命礼部看详以闻。至是,写亦虎仙亦 奏:“永有所需求,且妄加凌辱。”礼部言:“哈密乃边境籓篱,既已向化入贡。所遣使臣礼宜怀辑,倘失其心,恐生他衅。”时永方在豹房供奉,实恃宠横恣。有旨:“令勿穷治,特戒永后宜加慎,以全大体。写亦虎仙,命礼部并大通事善谕之。”然写亦虎仙 实夷方巨蠹,构结诸番,大启边衅,被逮至京,复为权奸所庇,随扈从南行后,竟毙于狱云。

○发陕西·布政司银一千五百两,给庄浪卫·都指挥·佥事 鲁经买补马匹。以土军艰难,蠲其追补也。

○癸巳升山东道·监察·御史汤沐于湖广,刑部署·员外郎·事主事 陆健于贵州,松江府·同知金山于四川,俱按察司·佥事。四川之缺,吏部拟升凤翔府·同知翟敬,而以山陪。敬,在弘治初,尝以翰林检讨供事亲籓,坐累落职。寻蒙恩宥免起用,瑾矫旨责吏部狥私反覆数十言,令凡有落职谪戍者,皆不得狥私起用。

○赏云南师宗州、豆温乡等处获功官军·指挥·佥事 王晟等,纱绢布疋有差。

○锦衣卫·左所·正千户石文义,南京·守备·太监岩之侄也。岩病,文义乞驰驿往省,许之。

○迁汤王庙于汤原里,庙故在山西荣河县北四十里,濒河附汤陵,陵为河所,而祭所屋宇卑陋。太常寺卿乔宇,请拓地脩盖。事下,工部移山西镇巡等官,会勘汤原在县治北七里,古有汤祠,宜迁庙于此。从之。

○甲午升山东·布政司·右·参政李禄为四川·右·布政使。

○衡王奏:“原赏平度州白埠泊荒地三百余顷,为州民赵贤等占据。”诏:“令户部·左·侍郎王琼 等往勘之。”琼 等奏:“原地皆卑湿荒芜,每年税银四百八十两,皆柳民陪纳。傍有未税地四百八十余顷,宜权拨本府为业。其初开垦民人三百七十九户,每佃地一顷,须量免杂徭一丁。先是,陪纳地税民人一千六百八十二户,皆宜除豁。庶百姓不纳无地之税,王府得收有田之租。”诏:“从之。”然续拨地亩,亦多夺民之产,且仍杖贤等一百,戍之边卫,人不堪其冤焉。

○宁化王府·革爵钟鈵子奇浚诣阙言:“其父谪居凤阳,乞加恩宥,并请赐冠带封号。”有旨:“遣人送还。贻书晋王,严为之钤束,寝其奏不行。其设谋及与偕来者,令巡按御史究治,仍令此后诸王有私越关来者,幽之凤阳。宜移文各府长史司,俾知之。”

○守备龙门所等处·都知监·右·少监孟山请改守备为分守,许之。

○革山西·庆成王府·仪宾胡世福职,坐恃强买物,欧打平人罪也。

○乙未增造御乐库房库,在东公生门之南。时乐官臧贤交结权奸钱宁,为上所喜,故特允其请。

○赐庆府·安化王 寘鐇母妃杨氏坊名贞节,并与之敕。杨氏,故恭和王 邃墁 妃也。邃墁 死,杨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与之同死。至是,寘鐇奏,故有是命。

○丙申升吏部·文选司·郎中刘永为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

○宁王 宸濠初以伪餙孝行,荷褒赏殊典。至是,复乞追奖先德。上命翰林院撰文谕祭其先王,且令各府不得援以为例。

○以《御制文集》、《孝顺事实》、《四书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诸书,赐宁王 宸濠。

○古北口等处官军各添月粮二斗,每年以草束折豆放支一月。以镇守太监王忻等言:“边军艰窘,草束积久浥烂。”故也。

○秦府庶人公钟、公铸,与承奉贾能构隙,讦奏:“王长子惟焯庇。”能奏:“公钟等欺其年幼,不遵约束。”诏:“公钟、公铸有违 祖训,幽之凤阳高墙。”其所奏两词,俱置不问。

○丁酉升狭西·按察使潘楷为四川·左·布政使·直隶·保定府·知府 董杰为山东·右·参政。

○命:“贵州·新添卫·都指挥·佥事 史勇守备永宁地方。”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本卒。本,字孟端,浙江钱塘人。成化乙未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累升知府,历襄阳、青州、吉安三郡。吉安,多巨室豪族,本绳以法,不少贷。历广东参政、湖广·右·布政使,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以盗起不能抚捕,为言官所劾,乃致仕归,至是卒。本,性况鸷,遇事敢为,故治郡有能声,及其为巡抚也,名少损,盖其局量褊浅,展布为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