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37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

正德三年三月

○戊戌朔。孝肃太皇太后忌辰,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裕陵。

○大亦辖等族·番人容中锅等来朝贡马及盔甲等物,赐宴并彩叚绢钞如例。

○南京·工部·尚书 韩重奏:“太庙殿宇,孝陵墙垣,及武英等殿,当修理者,工役烦多,请行南京法司,将一应赎罪米,仍旧送部折收料银,以备支用。”从之。

○太监高凤传旨:“勋卫张宗说升锦衣卫·都指挥使。”

○巩昌府阶州,地震有声。

○己亥镇守·宣府·太监陈贵等勘报:“顺圣川、东城、新城、马房,焚毁仓廒料豆,实震而灾。”户部奏:“请免究。”遂宥之。

○户部请如例,以银送诸边备。正德四年,籴本及折支官军俸粮,大同、宣府俱五万两,辽东十万两,宁夏、延绥、甘肃共五万二千八百七十五两。诏:“不许。”谓:“各边既设屯田,又有各司府岁输粮草。天顺以前,初无户部送银之例,其例始于成化二年。盖或因警报,或以旱潦,事变相仍,行权宜接济之术耳。而其后遂为岁额,且屡告缺乏,得无盗取浪费之弊耶?户部其会多官,查究事端,从公议处,经久长策,以闻。”

○庚子上御奉天殿传制,遣宁阳侯陈继祖、崇信伯费柱、建平伯高霳、应城伯孙钺、成安伯郭宁、恭顺侯吴世兴、镇远侯顾仕隆、宣城伯卫璋、武安侯郑英、遂安伯陈鏸、平江伯陈熊 为正使,中书舍人陆爰、牛纲、刘皋,行人孟洋、陶骥、涂敬、曹仿,太常寺·寺丞纪世梁,鸿胪寺·寺丞聂友忠,兵科·给事中白思诚,翰林院·编脩湛若水为副使,持节册,封襄简王·第二子·光化王祐櫍为襄王;崇简王·世子祐樒为崇王,妃李氏为崇王妃;徽庄王·世子祐台为徽王;沈王·庶长子·西阳王 诠钲为沈世子,妃宋氏为沈世子妃;岷王·嫡长子誉荣为岷世子;周府·上洛·庄惠王·嫡第九子安瀼 为上洛王;庆府·庆王·弟台濠为寿阳王;秦府·保安·庄简王·庶第五子·镇国将军诚漖为保安王,汧阳·安裕王·庶长子·镇国将军秉楱为汧阳王,夫人稽氏为汧阳王妃;晋府·宁河·安宪王·嫡第三子奇沄为宁河王;鲁府·安丘·荣顺王·长子健朴为安丘王,夫人孔氏为安丘王妃;钜野·恭定王·长子当为钜野王,夫人孙氏为钜野王妃;监生萧本正长女萧氏为岷府·黎山王妃,西城·兵马·副指挥杨世清长女杨氏为崇府·庆元王妃,东城·兵马·副指挥邓钺长女邓氏为周府·博平王妃,南城·兵马·副指挥卢镮长女卢氏为周府·莱阳王妃,南城·兵马·副指挥高纶长女高氏为宁府·瑞昌王妃,西安·右获卫·纳粟·副·千户杨仁 长女杨氏为秦府·宜川王妃。

○降中书舍人阴盈为直隶·晋州·判官,以守制起复违限;勒进士陈璋、陈定之致仕,以养病违限也。

○辛丑命:“养病·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雍泰复原职,仍提督操江。”

○命:“分守延绥·左·参将·都指挥·佥事 叶椿充副总兵,镇山西,兼提督三关地方。”

○壬寅升湖广·武昌府·知府 陈晦 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仍掌府事,以郡人奏:“晦 治有异迹,屡为上官旌荐,欲借留以慰民望。”故也。

○诏:“修会稽汉孝女曹娥庙。”从巡按御史杨滋 请也。

○甲辰给楚府·故·镇国将军均镠夫人赵氏,养赡米岁五十石。

○陇州·知州官伦 到任违限。诏:“免逮问,降二级,边方叙用。”

○乙巳户部·左·侍郎韩福以奉命湖广整理粮储,上言:“湖广每年运送京通二仓粮米,约三十余万石,脚耗等费倍焉。及运贮二仓,军士苦支领之难,或以贸银仅得三钱有余而已,乞尽留前米每石折收二石,以给本处军士月粮,乃别处银两每石折五钱解送太仓,而给之京营军士,仍将起运南京之米,亦如此例折兑,则彼此俱便,而两无所妨。”诏:“许之。”

○楚府·缙云王 荣淋 薨。王,楚王庶第二子也,母宋氏,弘治四年正月二十五日生。十五年正月,册封。至是薨,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怀僖”。

○丙午中宫千秋节,命妇朝贺。

○巡抚·云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林元甫卒。元甫,福建莆田人。成化乙未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弘治中,进礼科·都给事中,历升山东·左·参政、云南·右·布政使、狭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已而改巡抚贵州,寻改云南。正德元年,乞养病还。至是卒,赐祭葬如例。元甫,长身美髯,眉目朗秀,襟度阔大,不见畛域。为给事中数谏诤,占城册封,有旨遣元甫矣,以言事忤旨,竟罢不遣。德府妃营葬,欲大治茔域。元甫时为参政,坚执不可,卒易人董之。历官三十余年,家无厚赀,平居惇行孝友,未尝启口及人过失,僚友尝被诬以身家保之,竟亦不使之知也,盖一时长者云。

○丁未岷王奏:“本府狭陋,欲乞雍王所遗空闲府第,徙居之。”工部议:“王府建立分封,自宜世守,未有无故而迁者。王厌旧图迁,劳民费财,恐诸藩效尤,骚扰军民,宜治本府辅导官罪,以为后戒。”得旨:“王府府第,祖宗分封已定,岂容轻议迁徙,承奉长史等官不能以礼启谏,诚宜罪,姑宥之。”

○戊申诏:“增蓟州等处操备军士月粮,为一石。”先是,月粮止八斗。镇守·太监王宏以军士戍守劳苦为请,乃增之。

○己酉改服阕·南京·刑部·尚书 周经为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如故,仍命移文取之。

○庚戌赠司礼监·太监刘瑾父荣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母刘氏一品夫人。瑾本姓淡,冒刘姓,自称赐姓云。

○辛亥命:“故·清平伯吴琮庶长男杰袭爵。”

○命:“吏部申明禁例,仍令抚按官询访在外官吏贪酷者奏黜,廉能守法者旌擢之。”先是,有邹平县民孙淮援诏书进言:“天下多贪官污吏,已犯而罢黜者,以财请寄,仍得复官,贿赂公行,此弊政之大者也。乞遵高皇帝之法,警谕中外,革故鼎新,然后天下可理。”下吏部议,以为“法禁固明,久而生玩,淮言 不为无理。”故有是命。

○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焦芳、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鏊、都察院·掌院事·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屠滽、太子·太傅·兵部·尚书 刘宇、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杨廷和、太子·少保·吏部·尚书 许进、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 梁储、户部·尚书 顾佐、刑部·尚书 王鉴之、工部·尚书 李鐩、通政使司·通政使王敞、大理寺·卿张銮,充廷试读卷官。”芳以子黄中,宇以子仁 提调官,礼部·尚书 刘春以从子鹤年,皆与试,当避嫌。上允 春请,而令芳、宇仍供事。

○赐建州·右卫·都督尚哈纻丝蟒衣,从其乞也。

○广西忠州等州县·土官遣族目人黄绍等来朝贡马,赐宴并彩叚宝钞有差。

○壬子上御奉天殿,亲策诸贡士,制曰:“朕闻人君所当取法者,惟天惟祖宗。唐虞三代之君,皆法天法祖以成盛治,载诸经可考也。其有曰代天、曰宪天、曰格天,有曰率祖、曰视祖、曰念祖,同乎?异乎?抑所谓法祖,为守成而言也,彼创业垂统者,又将何所法乎?汉唐宋以降,法天之道,殆有末易言者,何以能成其治乎?抑亦有自法其祖者矣,何治之终不古若乎?朕自嗣位以来,兢兢焉惟天命是度,祖训是式,顾犹有不易尽者。天之道,广矣、大矣,不知今日所当法,何者为切?《传》有谓:‘刑罚以类天震曜,慈惠以效天生育’者,果可用乎?我太祖高皇帝之创业,太宗文皇帝之垂统,列圣之所当法以为治者,布在典册,播之天下,不可悉举。不知今日所当法,何者为先?且急史有谓:‘正身励己,尊道德、进忠直,以与祖宗合德’者,果可行乎?兹欲弘道行政,以仰承眷佑,延亿万载隆长之祚。子大夫应期向用,宜有以佐朕者,其敬陈之毋忽。”

○命:“两广州县传送安南陪臣阮铨等柩,还其国。”时铨等以朝贺来,至龙州物故。陪臣杨直源等,奏乞传送还葬。从之。

○命:“守备张家口堡·都指挥·佥事 田琦 充左·参将,分守延绥西路地方;以开平卫·指挥·佥事 刘忠节代琦 守备。”

○甲寅改狭西·行太仆寺·寺丞陈玑为太仆寺·寺丞。先是,玑在狭西,与镇守都督·佥事 曹雄有隙,雄挟瑾势,摭奏玑罪过,遂逮赴诏狱。及狱具,玑得复职,与雄俱夺俸两月。玑因求改任,吏部拟改南京·太仆寺,复特命补在京之缺,盖玑因是亦厚结于瑾矣。

○总督·苏松·粮储·都御史罗鉴请给符验。兵部议:“予之。”上令查宣德间例,兵部覆:“符验之领,始于成化七年都御史□□□(□□□)□滕昭后,遂为故事。”得旨以为“纷更,不许。”

○冠带舍人廖鹏自陈公差过祥符 擒截商巨盗六人,乞录其功。兵部·尚书 刘宇为请于上,得锦衣卫·实授·百户。滥赏冒功虎而傅之翼,鹏之恶,自是张矣。

○乙卯赐吕楠等三百四十九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太监刘瑾奏:“各边粮草缺乏,马匹罢惫,皆由官不得人,是以开中商课接济银两,终岁不息。至使权豪兜揽,肆无忌惮,而粮草秕烂不堪。今后商人必验殷实之家,方许报纳,秕烂者照数追偿,仍枷号重治,罪及经收之人,州县解纳者,如之。其兜揽者,谪戍极边。至于马匹,不许滥收不堪,以致羸损。镇巡官常加巡视,诸镇年终扣筭造册,缴部照刷。每年春后,差科道官,查盘点视。若互相容隐,一体重治,仍差人缉访,及先行榜谕禁约。”事下,兵部议:“瑾所言筹边急务,不可少缓。但各边查点文册未至,有碍差官。待年终九月,会户部并奏差科道等官。庶事归一,而人易守。”报:“可。”时上寓新房,而瑾盗弄威柄,无所顾忌。凡军国重务,未有不先白瑾,而辄敢奏请者。府部大臣,鲜与之抗。至有阴使子拜为父,而不耻以自骄。固此令既出,边域震骚,道路恐恐,不敢言有所闻,以目相授。自是天下,不复知有上矣。

○丙辰赐进士恩荣宴于礼部,命英国公张懋 待宴。

○命兵部·左·侍郎文贵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提督宣府、大同、延绥等处军务。时北虏临边住牧,蔓三十余里,久而不退。兵部议:“推大臣素有才望,久历边务者,暂往经略。凡边防一切兴革,得以便宜行事。镇巡官以下,俱听节制。”廷议推贵,遂以命之。

○戊午赐状元吕楠朝服冠带,及诸进士宝钞。

○械送巡抚·辽东·都御史张鼐、马中锡、邓璋,分守·参政冒政、参议方矩、管粮·郎中刘绎、王荩,监收·知州赵瑾、章英于辽东,巡抚·大同·都御史周南、管粮·郎中孙禄于大同,令各该镇巡等官,监追粮草,而趣其纳毕,仍解送镇抚司,奏请处治。鼐等以任内所收粮草有浥烂者,逮系诏狱,责令其家属往任所陪偿。至是,奏乞容家属还乡,鬻产偿纳,而躬赴任所监候,事乃可完,故有是命。二狱逮系朝绅颇众,中外骇震,人不自保,瑾权盖日炽矣。

○太监高凤传旨:“分守·宣府·万全·右卫·御马监·太监宋彬调镇守甘肃等处地方,而以守备黄花镇·都知监·左·监丞张鼎代彬,御马监·左·监丞范棋 代鼎。”

○己未状元吕楠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升太仆寺·少卿刘玑为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馆。玑,本佳士。刘瑾以其同乡,故拔自外郡。甫一年,已再迁矣。

○管粮·户部·郎中刘乾及知县郭议、通判田泰、指挥李英,以永平·滦阳驿烧毁草求。命巡按御史逮问,乾恐废事,请遣官代管。户部议奏,乃命御史械系乾等入京,送镇抚司考讯。盖触 瑾之怒也。

○湖广·容美·宣抚司并石梁下峒等长官司遣通把 张世宗等贡降香方物,赐宴并绢疋钞锭有差。

○庚申状元吕楠率诸进士,诣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辛酉命:“武昌·左卫·带俸·都指挥·佥事 于钦 备御广西地方。”

○南京·内官监·太监刘琅等奏:“本监工作浩繁,各匠逃故者多,宜如在京例收取千名,及行江西拨谙造琉璃者百名,分廪于南京诸卫以备用。”工部议:“南京工作较之在京颇少,况收充旧无例,宜将物故者佥补,在逃者挨拏。其琉璃匠,令在监谙晓者教习,不必取之江西。”得旨:“特许收七百名琉璃匠,止令本监教习。琅等擅创例,再来奏扰,必罪之。”

○壬戌增狭西、河南等处,乡试解额。初,给事中赵铎奏:“今天下人才日多,而限于制额。如河南隶七郡取八十人,山东六郡七十五人,狭西八郡三边、山西三府五州仅六十五人,不无遗才之叹。臣以取士之额,河南宜量增,而狭及山东西俱如河南之数。”礼部议覆,命:“仍会翰林院多官议处,分派地方,广狭以闻。”于是,狭西增三十五名,为百;河南增十五名,为九十五;山东增十五名,山西增二十五名,俱九十。议入,报:“可。”且以会试分南北中,卷额数不均,自今中卷内四川解额,亦添与十名并入南卷,其余并入北卷,南北均取一百五十,著为定规。刘瑾,狭人,居中蛊政,手职御批。铎之奏,其风指。而大学士焦芳欲并增河南之数,又阴附和之,变乱旧章,此其一云。

○癸亥授第一甲进士吕楠为翰林院·脩撰,景阳、戴大宾为编脩。二甲第一名焦黄中、三甲第一名胡缵宗,俱为检讨。旧制,黄榜赐第之后,惟一甲三名,即授官。在二三甲者,或改为翰林院·庶吉士,越三年,学有成效,二甲乃授编修,三甲乃授检讨。是岁,焦芳为大学士,必欲拔其子黄中为一甲,而所对甚劣。同事以芳故,不得已寘二甲之首。芳乃言于刘瑾,廷试录并刻黄中、缵宗策。及吏部奏:“选楠等。”遂内批,特授黄中官,又并及 缵宗。时议以芳之官,非瑾不进,而瑾之权,非芳不张。既谋其身,又汲汲其子孙,废廉耻,隳法制,辱科目甚矣。

○升河南·彰德府·知府 刘聪为太仆寺·少卿。

○命:“兴化府立祠祀宋 陈王□赞、陈文龙 叔侄。”文龙,宋咸淳状元,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广州乱,充闽广宣抚大使,开阃兴化,制二大旗,书其上曰:“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出入前导,以矢无他意。后林华以城降元,文龙 被执,唆都等往来诱胁,不为动。过杭谒岳武穆庙,大恸不食而死。王□赞,文龙之从父也,以布衣召募义勇,三千人功杀。林华复兴化,献馘于朝,遂命为兴化·同知,战守备。至元将攻围,日急力屈,唆都执而欲降之,骂曰:“吾家世忠义,宁能从尔胡狗求活耶?”唆都大怒,车裂以徇。至是,福建·左·参政熊达、大理寺·评事 徐元稔,各请立祠,以表其忠。礼部议覆,上曰:“陈氏叔侄,死于宋季,忠节可嘉,其令有司立祠,春秋致祭。”

○行人刘王□赞奉命往周府,掌行镇平王丧礼,还任愆期。诏:“以王□赞不瑾,调为浙江桐乡·县丞。”

○命:“绥德卫·署正千户赵福子宗汉袭升署指挥·佥事,仍食正千户俸。”初,达虏入寇,福挺身御之,为所得支解。至是,宗汉应袭。兵部议:“宜特加升,不为常例。”从之。

○命:“守备·平虏城兼管西路援兵·都指挥·佥事 姜义于大同城坐营,而以都指挥·同知林宽代义,守备阳和城·指挥·佥事 徐俊 守备大同,左卫城·指挥·同知刘继两易其任。”从大同守臣奏也。

○甲子户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史韩福以被命湖广整理粮储,建议:“请令两京府部诸司,当该及办事吏典,纳银免考候选,以补湖广今岁所留京储之数。湖广及附近浙江、江西、两广、四川、福建、南直隶诸处良民,许充承差、知印、吏典。各府州县阴阳、医学、僧道官缺,许其生徒及仕宦子孙选补。军民人等授以正七品而下散官,或冠带荣身,各纳银有差。舍余及军民许补武职,百户七十两,千户以上至指挥使,每一级递增五十,定与卫所闲住。原有官者,每升署一级,纳银五十两,俱止本身。又军职袭替未比试,总小旗未并枪,俱许以纳银免。又请度僧六万人,预给度牒分派两广、福建及江南北诸郡,其银俱类解湖广,及留湖广岁解缺官皂隶赃罚银两,以济急用。”事下,所司俱议从之,惟度僧以正德二年已度三万八,令减其数之半;承差、知印、吏典,亦以二年,工部已奏请开纳,至是止行于湖广、江浙、南直隶四处云。

○乙丑是日,大雨雷电雨雹。

○丙寅命:“故·武定侯郭良子勋 袭父爵。”

○给正一嗣·教致虚冲静承先·弘道真人张彦頨诰命。

○招抚肃州·叛番且卜苦 等,还居沙州等城。先是,番族互相仇杀,其部下 剌麻朵儿只并绰儿吉等先后叛去,扰我边境,蔓引日张,累招谕之不从。至是,甘肃镇巡官才宽等遣抚夷百户董杰往谕抚之,会刺麻朵儿只绰儿吉等皆死,其弟侄男且卜苦帖木哥等听招。杰随轻重以所赍布帛、羊酒等物犒赏之,不足至捐私藏以助其费,又为补修阿丹旧城、广沙州城,各令居之。奏至,兵部以杰功可嘉。得旨:“升杰二级,俸一级,仍以玺书奖励之。”

○下景州·致仕·判官张兰狱。初,兰为父副都御史玮乞祭葬。礼部议请,诏以“兰父,致仕年久,辄来奏渎,下镇抚司治罪。”故事,京堂三品以上经考满者,俱应得祭葬。兰之请,不与例违,而文致罪之,亦 瑾之招掌也。

○丁卯升直隶·河间府·知府 陈珂为福建·布政司·左·参政。

○甘肃镇巡等官奏:“永昌当虏冲,旧选西宁、山丹、凉州、庄浪四卫游兵二千人,统以游击将军,专驻永昌,有警应援,其后调御庄浪等处,而永昌单弱,且山丹、庄浪、凉州亦不可无备,宜还其游兵于各镇。惟西宁去虏差远,旧所选游兵,宜仍留驻永昌。其游击将军徐谦 乞改为参将,以守其地。”兵部议:“宜从其请。”诏:“别选堪任参将者以闻。各卫军既选为游兵,即以余丁补缺,务使足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