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年二月
○己丑朔。升湖广右布政使李昆为陕西左布政使。
○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右都御史陶琰以老疾乞退。上温旨慰留之。
○庚寅楚雄府地震。
○旌表直隶定远县妇女居氏等五十六人,居氏为方淳妻,丁氏方清妻,王氏贾清妻,钱氏郑翱妻,尉氏郑祥妻,沈氏尉栢妻,陆氏汪春妻,袁氏陈浦妻,王氏吴方妻,盛氏陈浙妻,唐氏邹儒妻,汪氏周杰妻,朱氏吴鸾妻,郑氏周添禄妻,吴氏杨钊妻,方氏吴鸾妻,王氏金庆妻,沈氏潘免妻,钱氏郭凤妻,汪氏张福妻,郑氏徐升妻,沈氏徐冕妻,唐氏吴让妻,吴氏方金妻,叶氏徐禄妻,王氏邹奉妻,郭氏方恩妻,陆氏徐礼妻,杨氏许爵妻,金氏徐行母,陶氏孙爵继母,又沈淳、沈举、顾惠、尉海、方铣、吴方、陈恩、吕闰、邓宗、李海、顾铣、张旻、陶松、包易女各一人,方清、邹奉、方忠女各二人,周桂女四人,葛祥妹一人,俱不受贼污而死,有司具实以闻。礼部议谓:“定远兵燹之余,公私匮竭,立坊于门,恐人众不能遍及,宜如近例,刻石于旌善亭,以彰贞烈,人给银三两,以助殓葬。”诏可。
○巡按广东·御史高公韶奏:“韶州故有唐相张九龄祠,景泰中用给事中白莹言,以唐韶州刺史邓文进、宋邕州推官谭必、国朝永丰令邓顒俱入祠配享。窃考九龄子拯为伊阙令时安禄山陷河洛,拯不受伪官,坚守臣节,忠义着闻,而独见遗,似为缺典。”礼部议覆,诏曰:“如拯可谓不愧其父矣,其令从祀。”时部议因及大学士丘浚历官四十余年,惓惓以经世宰物、忠君报国为心,观所着《学的》、《世史正纲》、《大学衍义补》诸书,既于世教有补,晚事孝宗所志亦略见于行,若不崇祀表扬,何以风示天下?今琼州以宋学士苏轼祀于奇甸书院,浚宜附祀。亦从之。
○辛卯云南孟琏长官司·土官母招曩猛并土舍刀派兰差头目康浩等来朝,贡马匹、银器。赐宴,赏彩缎衣物并给赐土官母、土舍紵丝罗各有差。
○以灾伤免直隶、凤阳等府,滁、徐等州并中都留守司所属州县卫所正德九年秋粮有差。
○分守凉州·太监颜大经奏带食茶。户部言:“国家重马政,故严茶法,奏带非例也,宜停罢。”诏准带七百斤。
○巡按监察·御史朱昴劾:“分守居庸关太监李嵩科害军士、勒取客商财物及擅伐应禁山场树木,请取回治罪,而荐守备黄花镇太监郭原清慎,可以代嵩,其黄花镇官军数少,可专令指挥管理,以免侵渔。”得旨宥嵩,止令严束下人,黄花镇守备亦仍旧。
○壬辰升都指挥使**、张谦、王瓛俱都督佥事。林,张雄侄;瓛,张永家人。冒宣大赞画功也。
○提督山西三关都御史陈天祥奏:“雁门、宁武、偏头关,旧有山隘峻险,以扼北虏。近因势豪伐木,居民开垦山坡,渐成通衢,易以冲突。况朔州当宁武之冲,其喇河堡、荞麦川旧无墩台烽堠,虏得径入。宜添设墩堠,使声势相援。其龙泉关、迤南、恶石口等地,俱有径路可通真定、顺德等处,亦宜防禁。”兵部议令总制、提督、巡抚等官以时整饬。从之。
○调大同卫指挥·同知李勇于湖广武昌卫。先是,勇父怀充游兵千总,以虞台岭之败降于虏,诡曰阵亡,勇得袭职。后怀数诱虏入寇,军中号曰猴儿李。兵部请:“下各边募能擒怀者,且招怀许令投首,调勇并迁其家属于南方。若怀三年不归,则置勇于法,以惩叛逆。”从之。
○复副千户汪淮署指挥佥事守备山丹卫,都指挥·佥事 高时守备永昌卫,从总督都御史彭泽荐也。
○升广西布政司·右参政童瑞为湖广右布政使。
○癸巳提督边务兵部·左侍郎陈玉条奏边事:“一、山海关至墓田峪诸营堡,原额官军四万九千五十余名,今逃故者七千三百五十有余,宜令提督会巡抚、管粮等官清查还伍,仍摘出各官所役以足原数。其看厂、守城、常操及役占之类,别以余丁补之。一、调兵防守,必人马俱有,庶可济用。若不给马,军士自负盔甲什物,跋涉千里,则锐气消阻而不可用矣。乞勅辽东镇巡等官,遇有征调官军,即给与马匹。一、燕河营所辖边山五百余里,关寨六十余所,非一人所能督理。宜分擦崖子等关、迤西及割喜峰、潘家关营委之参将张铭,以三比、建昌二营军千人与之,令驻太平寨;其罗文峪至将军石关营,另以参将一员管理,驻马兰峪,俟事宁别议。其黄花镇、贾儿岭地方则委密云镇守等官就近提督,庶事体归一。”兵部议覆。从之。
○甲午降总兵官署都督·佥事 刘淮为都指挥·佥事,以言官劾其宣府失事故也。
○镇守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崑辞所加太子太傅。疏入,允之。
○番僧完卜锁南坚参巴尔藏卜遣人朝贡,乞袭封大乘法王。许之。
○丁酉释奠先师孔子,遣大学士梁储行礼。
○戊戌祀大社、大稷,遣成国公朱辅代行礼。
○保安寺大德法王绰吉我些儿,本乌思藏使也。上留之,得幸。至是,欲遣其徒领占绰节儿、绰供札失为正副使,还居乌思藏,比大乘法王例入贡,且为两人请国师诰命,及入番熬设广茶。下礼部,尚书刘春议不可,且谓:“沮坏茶法,骚扰道路。”有旨令复议。春执奏:“乌思藏远在西方,性极顽犷,虽设四王抚化,而其来贡必为之节制,务令各安其所,不为边患而已。若遣僧赍茶以往,给之诰勅,万一假上旨以诱羗胡,妄有所请求,欲因以自利,不从便为失异俗意,从之则无益事兴,其害有不可胜言者。”诏仍与诰命,而罢设茶勅。是时,上诵习番经,崇尚其教,尝被服如番僧,演法内厂。绰吉我?儿辈出入豹房,与诸权贵杂处。及两人乘传归,辎重相属于道,所过烦费,行道避之,无贵贱皆称两人国师云。
○己亥命守备·指挥使陈乾充右参将,分守马兰谷等处地方。
○都督同知朱宁请免锦衣卫军政考选。允之。
○庚子 免江西万年县正德九年夏税。以县新设,从右参政吴廷举奏也。
○辛丑命是月二十二日经筵。
○都察院议:“昌平州及顺义、密云、怀柔三县皆奏役重,县既隶州,亦宜协济。请自今凡黄杠诸役,以十分为率,州出银十四,而三县共出十六。若三县民苦加累,则宜省马夫、陵户之余者,以宽其力。陵户勿令营求替补,脱避徭役。马夫每官止给银四十两,勿以扰民。”诏如议。
○壬寅命都指挥·同知马永守备遵化等城,指挥·同知朱銮守备环庆地方。
○免江西东乡县五十五等都听抚复业人民粮差三年,七十一等都及临川县五十三等都粮差一年。从兵备·副使胡世宁 奏也。
○癸卯礼部尚书刘春以母老乞归。不许。
○刑科给事中徐之鸾劾:“右佥都御史陈天祥为巡按时尝受馈,为兵备时尝妄杀人;太常寺少卿黄堂升官未谢恩,先服金紫,乞并赐黜罢。”下吏部议,言:“虏患方急,天祥未可辄易,堂宜令自陈。”已而俱留之。
○陕西固原州、隆德县俱地震,有声如雷。
○命守备都指挥佥事江桓光左参将分守独石、马营等处地方。
○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刘洪卒。洪,字希范,湖广安陆人。成化戊戌进士,授阳谷知县,征为御史,升浙江副使、广东按察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四川,寻升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入掌南京院事,守制归,卒于家。诏赠刑部尚书,赐祭葬。洪仪观修整,性度醇实,与人言,表里洞达,巡按得宪体。在贵州时,米鲁余党煽乱,洪劾守臣之邀功开衅者,乃帅兵讨平之。在四川,松潘夷弗靖,洪申严法令,边人赖之以安。在两广,潮、惠二府,獞贼出没为患,洪出师,俘斩甚众。兵部尚书刘大夏尝以正大荐之。
○甲辰升广西布政司·左参议杨玮为四川按察司副使。
○命南京工部·右侍郎俞深致仕。南京·给事中潘棠等劾:“深贪污,尝通属官员外郎曹山贿赂,又纵子宿娼,乞罢黜。”吏部议如所言。诏:“深致仕,山冠带闲住。”
○哈密·忠顺王速坛拜牙即差使臣伴送撒马儿罕等番王头目速坛把卜儿等所遣火者哈新等来朝,贡?马、方物。赐宴,赏彩缎衣物有差。
○总督甘肃都御史彭泽以疾乞休致,且言:“陕西一省而有总制总督,恐牵制误事。今甘肃稍静,延宁无警,宜止令总制都御史邓漳处置夷情。”得旨:“朕念卿忠勤体国,多效贤劳,方切委用,不允所辞。边方事情,兵部议拟以闻。”
○兵部奏定京城内外及通州、涿州捕盗升赏例:“巡捕把总守备官缉捕至百名者,升署一级,二百名者实授一级,部下领队官积五十名者升署一级,百名者实授一级,俱世袭。其不及数并军快人等,俱给赏。”从之。
○守备宣府都指挥使都勋、把总指挥胥镇等以虏入葛峪堡,下巡按御史张经按状。镇等逮治,勋以迁官宥之。
○总制军务·都御史丛兰劾:“总兵官刘晖于山东驿递滥用马匹车辆,至易州虚报声息,调取官兵防护行李,至镇城乘轿,尝于帅府面诘其非,而晖即称病不出,乞命医验其虚实,及戒饬各边,治妄报声息、滥役军士者罪。”晖亦引疾辞。诏番之,仍令巡抚遣医疗治,晖俟愈,亟出治事。
○丙午海西并建州等卫女直·左都督等官褚养哈等来朝,贡马及貂皮。赐宴,赏袭衣彩缎如例。
○总制军务·右都御史邓璋 言:“延绥、宁夏等镇边报屡闻,陕西布政司所贮京运银十万两,拟供甘肃用兵之费,而陕西、河南所解事例银不过二万两,支用已尽。乞下户部,再发京库银十万两及开中淮浙盐二十万引,以备军兴。”户部覆议:“陕西起运粮料,岁至七十七万余石,专给三边,郎中张文锦近报催完各边粮料,已八十七万余石。甘肃用兵以来,运送银至十八万两,及山东事例银一万四千两、开中淮盐二十五万引,俱令总制官随宜处置,以足各边之用矣。今京库见银数少,无可运送,淮浙盐引无可开中,宜行巡抚侍郎冯清备查前银,通融支给。其开去淮盐,果报中尽绝,奏闻区处。”议入,从之。
○丁未恭仁康定景皇帝忌辰,遣仪宾杨淳祭陵寝。
○遣户部尚书祭京都太仓之神。
○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给事中王爌劾奏:“南京兵部尚书张澯先任户部,建议查征积欠,将以媚逆瑾也,乞削其秩。”吏部议:“澯素有才望,一事之失,难尽掩其平生。况近改参赞,士论称其风采。”上然之,令澯如旧尽心供职。
○南京礼部·尚书 乔宇上疏乞休,温旨慰留之。
○监察·御史曹倣劾:“南京吏部·尚书 孙需 仕途延久,风节不闻,冒掌铨衡,不分淑慝,乞罢黜。”吏部议:“需清慎无过,似难轻弃。”上是之,令用心供职。
○改注司礼监·太监萧敬侄都指挥萧仪于延平卫。敬,延平人,请以仪护视祖莹。许之,仍令驰驿以往。
○分守大同东路·参将张輗奏带官旗叶宏等十五人,兵科以輗违例妄奏、宏等营求,驳之。下兵部议,请寘于法。诏:“许带三人如例,而宥輗与宏等罪。”
○兵部尚书 陆完辞免提督团营操练,以授都御史彭泽。诏:“完炤旧提督,泽待哈密事情奏报至日以闻。”
○戊申巡抚蓟州等处都御史王倬等奏:“请裁革峨嵋山、黄崖口、鮎鱼石、滦阳营等处守备内臣,并省二员,以靖地方。”兵部议覆,不允。
○革提督潮河川都指挥·佥事 李琮、古北口·指挥使李秉,各回原卫带俸,以巡按御史劾其不职故也。
○己酉兵部议覆监察·御史马陈图所言五事:“一、专委任。宜令各边总制、提督、巡抚、镇守、总兵官协谋戮力,以济危急。巡抚发摘奸伏,镇守、总兵毋得阻挠。一、明赏罚。官军获功,不许势豪抢夺。领军官员遇贼退怯者,明正其罪。一、选将帅。庸软者率以贿进,而勇略投诸散地,宜下总制、巡抚官访保职卑或被谪之有才能者。一、练军旅。各边军士宜按食粮册清查,其冒闲占役者俱编之行伍。一、用筹策。夷狄连岁入寇,累变奸计,以取胜中国,岂可守常以待之!宜集群谋,酌量施行。”得旨:“今后各镇巡等官务同心协谋,共图成功,余如议。”
○升河南按察司·佥事 李天衢为陕西右参议。
○命广西布政司正德十年以前在库赃罚等银,存留本处备用。以地方急缺粮储,从守臣奏也。
○固靖等处游击将军都指挥·佥事张桓、守备云州纳级都指挥·佥事廖纶,坐四川东卿之役部下御贼有死者,逮问,俱赎杖还职。
○庚戌以管理南京粮储·右副都御史崔文奎为南京工部右侍郎。
○分守大同西路·参将李淳奏带军舍秦恭等六人,兵部亦以踰例请治罪。诏如例予之,淳勿治。
○命指挥佥事后启守备张家口堡地方。
○辛亥注冠带总旗李岳、王滋于锦衣卫,不为例,以太监李嵩、王刚奏带冒宣府功也。
○云南大理府地震。
○甲寅升应天府·府尹白圻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管理南京粮储。
○兵部·右侍郎丁凤乞致仕,不允。
○总兵官卻永奏带千户李珍等二十六人,亦为兵部所劾。诏宥永罪,止许带五人如例。
○发太仆寺寄养马一千五百匹给宣府,一千匹给大同,从镇巡官请也。
○乙卯贵州金石番长官石承隆与其从弟承玺谋劫其兄承暹杀之,遂紏苗贼作乱,守臣擒之。承隆死狱中,磔承玺以狥,仍令举石氏族属可承袭长官者以闻。
○虏入延绥、宁夏地方,陕西镇巡以闻。兵部议:“甘肃渐宁,宜令总督都御史彭泽将原调延宁、固原人马发回本处防御。”从之。
○蓟州镇巡官勘奏:“虏入小江口等处,失事者守关指挥高梧等三十八人。”俱逮问,参将陈勋、张铭俱夺俸两月,守备太监徐顺,少监梁?,监丞王鉴、高柰,奉御陈璋俱宥之。
○丙辰河南巡按·御史许完劾奏:“通政司·参议吴玉荣贪淫凶狠,以进士为尚书王继治葬开封,索其子谢金,后以给事纪功河南,又私通余王亲女乐,赠以赃骡,故时有‘余素娥,一匹骡’之语,其廉耻扫地,乞削夺官秩。”上谓:“完阴讦,本当逮问,姑宥之。”
○丁巳升湖广·左布政使黄瓒为应天府府尹。
○云南楚雄府地震,声如雷。
○南京国子监·祭酒吴一鹏乞致仕,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