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 > 第123章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

正德十年三月

○戊午朔。孝肃太皇太后忌辰。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裕陵。

○升福建·右布政使龚弘为湖广左布政使。

○己未以兵荒免四川西充、蓬溪、盐亭、射洪等县今岁税粮有差。

○都察院覆开封府·知府 贺锐奏言:“王府官有罪,例请旨,有司不得擅逮。今富民纳银为候缺典膳,引礼者遂敢抗违公府,逋租避役。请自今除见任者犯罪如旧请旨,其候缺者,所在官司各得逮治。”诏从其议,仍通行天下有司知之。

○海西亦失等卫女直都指挥·佥事土郝等、建州左等卫女直都督脱原保等各来朝,贡马、貂皮。赐宴,给袭衣、彩缎、绢纱有差。

○赏福建武平县平寇获功官民李豊等四百一十六人有差,镇守太监张俊赏银二十两、紵丝二表里,副使姚镆、佥事邹贤各银五两、紵丝一表里。

○庚申晋府临泉王奇湒薨。王,悼昭王第二子,母妃赵氏,天顺壬午生,成化辛卯袭封,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荣穆。

○升锦衣卫都指挥·同知朱彬为都督佥事,后军都督府带俸。时御史汪赐所报宣大功册,谓:“彬从太监张永于石门儿斩首二颗,例止升一级为指挥使,彬乞并升。”兵部为请,故有是命。

○升赏广东高州府平寇获功官军人等四百五人有差。

○辛酉辽东广宁卫天鼓鸣。

○以署都指挥佥事程汉充右参将,分守燕河营地方。

○癸亥升大理寺左少卿王纯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地方。

○升贵州按察使姚镆为福建布政司右布政使,广东左参议陈伯献为广西按察司副使。

○以署都指挥使张泰充贵州迤西永宁等处右参将。先是,以永宁宣抚司乌撒芒部、云南霑益、广西泗城等处界连三省,羿蛮出没为患,乃设分守参将,后事宁罢之。至是,从巡抚都御史萧翀请,乃复设焉。

○甲子荫南京兵部尚书张澯子朏为国子生。

○先是,民间讹言选女入宫,转相惊疑,虽幼未笄者,亦潜嫁之。亡赖数辈,挟二娼为媒,夜猝入李氏家,强舁其女以去。次夕,复强舁祁氏女,不从,相诟争,为侦者所获。诘其名,乃蔡名、冯玉、吴纲、安亨也。锦衣卫以闻,诏悉以付狱,仍令都察院出榜禁约,人心始安。

○丙寅升福建布政司左参政王子言为贵州按察使,兵部郎中张简为广东左参议。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廷和上疏言:“父春病故,例当守制,及移咨吏部题奉圣旨,令查内阁辅臣丁忧晋用事例,哀苦之际,闻命惊惶。窃谓自丁母忧至今,不得见父者一十四年,累奏归省,荷蒙遣医调治,又令有司存问,感激在心,不敢言私。又时得父手书,欲臣尽心职业,毋负朝廷委任。臣见字画细楷,诲戒谆详,意精力未衰,寿当未艾,而今忽奄逝,恨抱终天。唯得早从礼制,亲视殡葬,庶此心少安。讵意圣情宠眷,令吏部查例晋用,臣知该部自能据礼覆奏,陛下幸能以礼全臣,但凭棺之情,远系万里,奔丧之念,切在一朝。臣今五十六岁,计守制满日,年才六十。礼大夫七十致仕,臣若未即就木,尚有十年堪备任使。是臣以三年报父,以十年报陛下,所谓尽孝之日少,尽忠之日多也。用是不俟吏部查奏,辄敢以情上渎。伏望陛下俯察愚衷,不使臣以哀苦抑郁成疾,岂惟臣心知感,虽父没于九原,亦知感矣。”上曰:“朕以卿春宫旧学,辅导年深,德望才猷,朝野推重,特遵先朝故事,为国晋卿任用,宜免抑内顾私情,以副倚毗至意,所辞不允。”

○戊辰改南京礼部·右侍郎杨旦 为礼部右侍郎,掌太常寺事。

○升通政使司·左参议李瓒为大理寺左少卿。

○升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林近龙 为广西按察司佥事。

○河南·按察使房瑄以病乞休,吏部请如例进阶,乃以太仆寺卿致仕。

○己巳礼部奏:“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廷和父春卒,请如例赐祭葬,并给斋粮五十石、麻布五十匹,仍特遣行人致祭,以示优礼。”诏悉从之,仍加祭二坛。

○吏科·给事中范洵言:“忠孝,人之大节,有相成之道,无偏废之理。乃者大学士杨廷和有父丧,例应守制,吏部为之上请,陛下特降旨查辅臣丁忧晋用事例。臣愚则以为爱之切,必宜体其心,晋之诚,尤当使以礼。古者臣有大丧,则君三年不呼其门,此礼之经也。大夫士卒哭,金革之事无避,此礼之权也。方今朝廷非有金革之急,则未可望臣以无避之义。昔者鲁公伯禽卒哭而从,金革之事,得以为有为为之。唐以无故而起复张九龄,君臣交蒙其讥。廷和非处伯禽之时,亦岂肯陷九龄之失?我朝惟成化初起复大学士李贤,于时犹使归毕葬事,而后强起之,然贤不竟以此招物议,而不能有其终矣。今廷和闻讣未得凭棺,服衰未得临哭,乃欲使之安然晋于此而恝然忘其亲,岂人情哉!且陛下之晋廷和者,盖欲使之日在朝廷也,臣恐墨衰非所以首班行;将使之时备顾问也,臣恐戚容非可以承天语;将欲其调元赞化也,臣恐哀惧总总之怀亦无展布之地。纵勉强晋之,陛下亦难为之处矣。臣固知廷和迫切之情,当必累疏求退,但知其不可而强晋,则爱之适所以苦之,晋之非所以全之也。此国家纲常之所系,天下政教之所关,万世公论之所在。臣待罪言官,不容缄默,故敢冒死陈之。伏望皇上察使臣以礼之道,将廷和放回守制,则凡廷和得以尽心于其亲者,皆陛下作成之恩,后日得以竭忠于陛下者,又自今日为之地矣。”章下所司知之。

○大学士杨廷和复具疏言:“以先臣故乞守制,蒙温诏以辅导旧学,再四开谕留用,及援先朝故事,申重为国之意,抑臣内顾之私,且特遣近臣临慰。昔人谓有君如此,何忍负之?臣之私心,实类于此。但念人之大伦有二,外则君臣,内则父子。臣自离先臣以来一十四年,皆事陛下之日。今乞归守制,不过二十七月之期。况父子之情,幽明无间,先臣虽没,其情亦欲臣一归以襄大事。伏望陛下俯从礼制,以少伸终天之恨。”上曰:“再览奏,俱悉卿迫切至情。但内阁任重,方赖老成共图治理,卿宜以体国为念,勿再固辞。”

○升严州府知府陈策为福建布政司左参政。

○升云南按察司·副使盛应期为河南按察使。

○户部侍郎韩鼎卒。鼎,字廷器,陕西庆阳人。成化辛丑进士,选为礼科给事中,历转左右。孝庙不置妃嫔,继嗣未立。鼎言:“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所以广宗祀也,宜讲求以备其制。今释不图,而以斋醮祈福,不亦异乎?”因劾太常卿丁永中等以黄冠致位,左道乱政,乞罢黜。又以灾异建言,指斥近贵无所避。擢通政司右参议,转左,俄改南京尚宝卿,寻复左参议,仍注南京。迁右通政,管理河道。进通政使,督理易州山厂。守制服阕,迁户部右侍郎。鼎在科颇有声,南调以后,功名顿损。其迁户部,则刘瑾以乡曲引之,且其子守愚亦附瑾传为庶吉士。鼎时已老病,廷谢仆地不能起,遂致仕。至是卒,守愚乞祭葬。许之。

○月犯轩辕左角星。

○辛未寘鐇之败也,以其孙鼒材托僧大千者兴俱亡,即以家人子冒名鼒材就系。鼒材时年十七,削发之河南永宁之干山,剙庵居焉,更名正奉。未几,大千死,鼒材为土僧所凌,复走故县镇,寓三官庙。久之,鼒材愤懑不胜,遂自诣官言状,乃送之庆府,王厚遇之,与镇巡官皆以状闻。寻传至京师,寘鐇府中旧人在浣衣局者,已不能辨识。法司会多官审讯,鼒材抗言曰:我高皇帝七代孙,义不辱于齐民,归命君上。于是上念鼒材虽在不宥之例,既束身归命,姑从轻,送凤阳高墙安置,仍以书谕诸王知之。

○壬申清明节。遣驸马都尉蔡震、崔元、林岳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文武衙门各遣官陪祭。方祭裕陵时,天忽雨。户部右侍郎候观谓:如祭大社遇雨,止于门下跪拜。众从之,为紏义官所劾。诏:“陵寝祭祀,国之大事,观首倡谬说,以致众官行礼差错,其停俸一月,余宥之。”

○遣仪宾周钺祭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

○大学士杨廷和言:“比者再流守制,荷皇上悉臣迫切之情,见于省览之下,载念责任之重,假以老成之褒。切念入仕以来,服膺先臣之训,誓以报国为心。况遭际圣明,宠眷优渥,援引故事,勉晋再三,心非木石,敢忘报称。但臣兄弟六人,臣为长子,先臣之丧,臣当主祭。送终之礼,人子大事,少有缺失,不可复补。身为长子,而不思主祭之职,当此大事,而致有缺失之悔。言念至此,肝肠寸裂。凡人之情,必志定而后能处其身,心安而后能审其事。臣今形神俱丧,心志荒迷,万一临事眩惑,不惟上负陛下图治之心,抑且自负臣体国之念。况既已悉臣迫切之情,忍使臣日夕西向,抱痛不已,郁而不伸,将为心病乎?伏望圣慈矜察,容归守制。”上曰:“卿累乞守制,情苦词切,今暂准奔丧,写勅给驿,遣行人一员护送,葬毕即来供职,以副委任。卿弟杨廷仪亦令驰驿去。”

○癸酉升山西布政司·左参议陈卯器为云南按察司副使。

○升通政司·右参议柴义为左参议,右参议张瓒以服阕复除原职。

○增设西路总领紫荆等三关兵备副使一员,真定、保定二府通判各一员。初,西路因山险阻,设官少于东路。至是,提督军务都御史陈玉请暂设兵备副使一员,填注山西按察司,驻易州,总领三关事宜;真定、保定二府各增通判一员,保定者以紫荆关隶之,真定者以倒马、龙泉二关隶之,俟虏患宁息议革。兵部覆奏,从之。

○夜,月掩犯亢宿南弟二星。

○甲戌升顺大府府尹杨廉为南京礼部右侍郎。

○丙子升礼部署郎中刘金为山西布政司右参议。

○丁丑以署都指挥佥事张奎总督直隶扬州等处备倭。

○戊寅升云南右布政使李充嗣为顺天府府尹

○己卯命镇守大名等处总兵官卻永移镇宣府。

○庚辰录贵州程番府平贼功,升赏有功及阵亡官军田锦等一百六十八人有差,镇守太监沈泰加禄米十二石,巡抚佥都御史陈天祥升俸一级。时御史邝约所报功籍又有官舍钱明等百二十人,皆中官及权幸子弟,不在原奏劳之数者,兵部亦依违以请,悉得升赏。内廖铠者已革为民,复以冠带舍人冒升去。

○宁夏卫地震有声。

○辛巳升辽东苑马寺卿赵文奎为云南右布政使,保定府知府舒晟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降宣府前卫纳级都指挥·佥事 李升四级,治指挥向涌等罪有差,以虏入杀掠,不能守御故也。

○癸未补荫兵部·尚书 陈洽玄孙琅为国子生。

○监察·御史徐盈劾奏:“丁忧都御史王缜巡抚苏松间,母丧不即奔赴,乃于行台受吊赙,乞罢黜。”吏部议缜历任无失,且以母丧即日驰归,盈之言恐出风闻。缜寻亦奏辩。事遂寝。

○鲁府邹平王庶子当潩、当凉争袭王爵,廷议封当潩为王,当凉为镇国将军。至是,当凉奏乞补给未封禄米,且谓:“其子女长成,该府教授不为选配,因乞凡事俱隶鲁王兼领。”下礼部议:“禄米难以补给,凡事欲隶鲁王亦非例。但其兄弟衅隙似未尽释,子女婚配,宜暂令长史司摄之。仍贻书鲁王,戒谕其兄弟各敦和睦。”从之。

○礼部·尚书 刘春以广东左布政使罗荣、按察使陈雍及安庆知府马文来朝,各陈言守臣进贡之害,因覆奏举累朝停革贡猷诏旨,且言:“召公之告成王曰:珍禽奇兽不育于国。又曰:不宝远物,则远人格。唐太宗嘉李大亮不献名鹰,明皇纳倪若水罢采鵁鶄,德宗听李德裕停造银盝子装具织绫,前史载之,至今以为美谈。今四方水旱频仍,盗贼充斥,军士苦于调发,百姓困于转输,上廑圣虑,时勅守臣蠲租减税,加意抚绥。为守臣者,正宜仰体德意,深恤民艰,而乃辄称旧例,采取珍禽异兽,苛索军民,骚扰道路,贡于上者甚微,而害于下者实大。乞一切停免。如违例进贡,听抚按官劾奏,其司府曲意奉承者一体参问。”报曰:“此事朝廷自能酌处。”

○降户部·主事 戴冠为广东乌石驿·驿丞。

上疏言:“立国以人,聚人以财。今京师势要之家,子弟家人往往苟窃朝廷爵赏。上者冒名奏册,坐取军功,今锦衣如林,大抵此辈;次者系籍勇士,影射食粮,辄家十余人,少亦不下四五人。又有无籍游食,夤缘投充各监局匠役名色。计其所入,月钱无几,而每日所支,则至终身,此皆国之蠹也。国家漕运每岁四百万石,一岁所入,足供一岁之用,尚有赢余。近以水旱盗贼之变,所入不及前数,而官军岁支乃踰四百万石,此辈所去,实当三分之一,陛下何忍以赤子之膏血而养此无益之蠹哉!乞敕所司将冗食官员、勇士、匠役清查裁革。”又言:“逆瑾之败,所籍财产以百万计,陛下不归之有司,而贮之豹房新库,以为私财。乞体王者无私之义,尽付所司,以助军需。”疏入,诏以其掇拾奏扰,乃降外方杂职。

○甲申升湖广布政司·右参政曹崑为辽东苑马寺卿。

○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 张澯乞罢,且言:“给事中王爌劾臣承望逆瑾风旨,追征税粮,但其事实先任尚书所议者,臣因相代,以盗贼蜂起,仓廪空虚,乃掇拾行之。况征逋逮负,固有司之职,而其所负者,皆已征在官之数,没于豪民赃吏之手,不可付之不闻者也。据此公事而直指为阿附逆瑾,不已过乎?臣尝力辨,幸赖洗雪,不足与较。但今日病体日惫,伏望皇上哀臣愚衷,俾得赊龄于桑梓。不然,当累疏连章,呼天以请,虽获重谴,亦甘心不辞也。”上曰:“卿长才重望,舆论攸归,况年力未衰,岂可累次引疾求退?宜即出供职,以副委任,不必再辞。”

○闲住南京工部·尚书 毕亨卒。亨,字嘉会,山东新城县人。成化乙未进士,授吏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升顺天府府丞。坐事左迁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同知,寻升运使,转湖广右参政、浙江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所至益办任职。进南京工部右侍郎,会河南、湖广二省饥,命兼右佥都御史往赈之。寻改北,升尚书,赐玉带。逆瑾之败,亨惊叹于座,为言者所论,因改南部,随罢归,至是卒。亨,通傥有才能,气岸高亢,不轻下人,及瑾用事,心附之,故晚节益损云。

○乙酉吏部·右侍郎毛澄疏言:“当考察之期,臣佐铨部辨别贤否,实非其人,乞罢归。”上谓:“澄学行老成,不允休致,令仍旧用心供职。”

○赏广西北流等县斩获妖贼有功汉土官舍旗军人等徐锺、韩愚等二千五十五员名绢布钞有差。

○升和州·知州孔公才为山西按察司佥事。

○丙戌升庆阳府·知府张天相、平阳府知府郭桂为布政司右参议,天相湖广,桂山西;夔州府知府吴潜为云南按察司副使。

○命提督四川等处军务总兵官时源镇守大同地方。

○太师英国公张懋卒。懋,字廷勉,其先祥符人。父辅,死正统己巳土木之难,其嫡子忠有废疾,忠子杰又以所出贱,疑非真子,不得嗣。懋,庶长子也,故嗣焉。景泰初,懋以幼免朝参。成化甲午,掌中府事,提督五军营,加太子太傅兼太子太师。弘治辛亥,以监□□宗实录成,加太师,兼职如故,提督十二营,改掌后府,寻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正德己巳,复以监修孝宗实录成,有金币鞍马之赐。癸酉,以病免。再踰年,卒。谥:恭靖。追封宁阳王。子锐早死,孙仑嗣。当弘治时,四方鲜有兵革,孝宗颇优礼懋,每扈从车驾,止令佩刀,不衣重甲。而懋乃日事淫佚,侍妾百余人,服饰奢僭,至侵削军士以充其欲,累为言官所劾。懋为百官班首五十余年,未尝一经行阵,优游福履,老死牖下,莫不荣而达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