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珍突然被醍醐灌顶,走的时候都有些恍惚。
罗以娇不咸不淡的把真相给戳穿,跟个没事人一样,先把院子大门给关上,也转回去准备烧午饭了。
现代人随手关门早就养成了习惯,现在跟以后不同,现在别说村里没有随手关门的习惯,就是城里家属院里,大家也没有这种习惯,邻里之间没有了门窗遮挡,家家户户关系更近一点。
按以后经历过这个阶段的人讲的,这个时候“人情味”多一点,以后虽然生活条件更好了,吃喝更方便了,但总是觉得少了“人情味”,觉得人跟人之间不如现在紧密,关系太淡漠了。尤其是住在高楼大厦里,早出晚归,回家门一关,连旁边住的是男是女,住了多少人都不知道。
不过罗以娇都习惯了,要是她不关门,反倒还不习惯呢。也没必要因为现在大家都不关门,为了融进去,也跟着不关门,她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做事的。
一个人的饭菜是最好做的,不用考虑别人的喜好,做得不好也能将就一下,要是多做哪怕一个人的,做得不合心意了,可能还会被摆脸色,说什么“连饭都做不好”之类的。
罗以娇上辈子经常遇上,这个说她做慢了,不够勤快,那个说她做的饭菜甜了、咸了、淡了,总是被人找到机会说上几句,指挥得她忙得团团转,等摆完脸色,一顿饭也吃完了,别人拍拍屁股就下桌子了,她还得收拾留下的一堆狼藉,打扫家里,一天下来,里里外外的,累得腰酸背痛。
她也不能说苦,一说就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女同志都是这样过来的”,上工挣钱,伺候家里,一件都不少,罗以娇认真回想了下,觉得说得没错,她们这个年代的女同志可不就是说的这样么。
按以后的话说,就是女人当男人用,费心操劳还得不到好,在家庭里的地位,还不如人家干保姆的呢。罗以娇重来一回,可不想再听见这样的话了,所以她躺平摆烂,谁爱做谁做。
一早她熬了点粥,分了一盆在水里凉着,这会儿盆子带着凉意,但里边的粥只有微微的冷意,正适合入口,再炒一个青瓜就足够了。
炒青菜、青瓜这类菜,用猪油来炒是最香的,何况现在的菜可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添加,保留了蔬菜的原汁原味,本身就很清爽了,再用猪油一炒,味道不比肉差。
反正罗以娇吃得很香,吃完饭,她顺手从锅里勺了热水,把碗筷给洗干净。
炒菜也就是两把柴火的事,炒完菜把火一灭,余下的火星子都能把水给烧热,不用重新添柴烧水了。
青瓜是她一早去大伯家的菜地里摘的,罗永德家的菜地就在附近不远,种了好几块地,各种蔬菜都有,现在这个时节正是蔬菜大批量成熟的时候,几天就能结一回,大伯母几个都是勤快人,把菜地打理得整整齐齐,地里连点杂草都看不见,青瓜在架子上挂了好多,表明上不显,一扒开叶子到处都是。
罗以娇怀疑,就菜地里的那些蔬菜,光是大伯一家根本就吃不完。除了青瓜,还有别的像黄瓜、豆角、茄子之类的,她看也挂得满满登登,硕果累累。
大伯家人口看着是不少,但就现在蔬菜成熟的速度,他们吃的速度赶不上成熟的速度,吃不完的都有老的了。
就这,他们还想让她种菜呢。
她一个人,吃的菜就更少了,吃不完的都得烂地里了。
中午没什么事,罗以娇睡了个午觉,醒了都快下午两点了。这会儿太阳毒着呢,都照到大门口来了,罗以娇只能搬了根凳子在堂屋门口坐着吹吹风,放松放松心神,可惜她这会儿手边没有什么收音机之类的,不然这样的日子再听个电台听听戏多美啊。
收音机是大件,一台得上百块,还得要票,器件厂家属院里也没几家买了,梁永民和梁兰兰同志对这些电器不感兴趣,家里最值钱的大件就是自行车了。
梁永民和梁兰兰同志两个人对自行车很爱护,平时都不怎么骑,大哥罗卫星结婚后,大嫂赵萍娘家资助了一张自行车票,小两口又买了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平时上工下工都是骑着自行车去的。
罗杰倒是提出来过买一台收音机,原因是他们班上同学家里有,罗杰去别人家里听过,同样都是工人同志家庭,别人家里都有,自己家里也能买——
提出来后,罗杰挨了一顿训,收音机也没买成。
家里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这种想法,在罗杰挨了训以后,就没人再提了。罗杰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平时罗永民和梁兰兰都向着他,这一回,非但没如愿,还教他不要跟别人攀比,狠狠批评了他的坏作风。
罗以娇一下坐直身体。对啊,罗杰买不成收音机,但是她可以啊。
她有钱啊!
但很快的,罗以娇又朝后一躺,叹了口气。
有钱没用啊,得有票啊。
她手上确实有票,但都是一些粮油票,买副食品能用,像买收音机这样的大件是需要工业票的,她还记得当初家里买那架自行车的时候,就是罗永民同志刚升了小组长,厂里给他的奖励里就包含了一张工业票,就是用这张工业票家里才买上自行车的。
如果要购置大件,手头上又没有工业票,就需要找人去换,要么就从别人手中买。结婚准备下聘礼的人家就是到处去问人换到票置办的。
罗以娇没有什么熟人,从前在省城读书的时候大多是独来独往,跟同学们交情一般,回渠县后,还没有进厂里工作,没有发展人脉交际,压根不知道谁手头上有工业票。
不过罗以娇很快想到了一个人,顾雨。
她的小学同学顾雨,拿着她的分配工作证明应该已经进了螺丝厂工作了,正式成为了一名工人同志,她走得急,还没有好好跟顾雨道喜呢。
她们是老乡,又有小学读书的交情,现在还有工作交接的情分,完全可以把这条路子走起来,培养成她在渠县的唯一人脉。顾雨之前打听工作的时候,渠县市面上的事大都清楚,像工业票的价格什么的肯定一清二楚。
想到这儿,罗以娇决定给在渠县的顾雨写封信问问情况。写完信,时候也不早了,阳光已经从大门口退到院子里去了,罗以娇这才把院子门给打开。
院子里边空荡荡的,墙角四处的缝都被补好了,又打扫过,现在只有靠着房子的角落里堆着一根一根据好的木头。木头应该是要劈成柴火的,劈好的木柴烧起来更方便点,往灶膛里仍两根柴火就够了,不用人一直看着添火。
烧过火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夏天,灶房本来就热了,还要一直坐在灶膛前添火加柴,更是闷人,一顿饭下来,背心都打湿了。
罗以娇才烧了两三顿饭就有这种感觉了,烧菜的时候还好,她都是围绕着锅转,烧饭的时候难一些,要看着火,添火,感觉整个人跟在太阳下晒一样。
早上的时候天气凉爽,烧饭倒没事,中午和下午烧饭就不一样了,她烧一个人的饭都觉得不舒服,像大伯家那样好几口人,烧饭的人更辛苦。
趁着这会天还没黑,罗以娇看了几眼木头堆,转身锁了门,去旁边的临近家借了刀劈柴。
去的时候,她抓了把糖果,选的是住在她家后边的一户人家,年长的女同志是王婶,跟他们罗家关系不错,以前在老房子的时候,王婶还端过家里炸的糕饼给他们送来过。
她说了来意,王婶二话没说就把柴刀借给了她,村里人做事就这样,互相借点东西再正常不过了,王婶也不怀疑,罗永德一家修补房子的时候她还去看过,还给罗以娇说上几句经验:“是该劈点柴火用,夏天的时候烧木头,人不用受累,到了冬天再烧别的柴火,守在灶膛旁边当烤火了,现在没人愿意当烧火匠,等到冬天了都抢着去烧火,赶都赶不走。”
罗以娇想了想王婶的话,觉得好像确实是这样,现在天气热,都不愿意守在灶膛边,到冬天就不一样了,烧火匠就是一个抢手的活了,难怪从前他们回村的时候,灶膛下边烧火的位置一直不缺人。
只是,王婶目光落在罗以娇瘦弱的手腕和白皙的肌肤上,又有些迟疑:“闺女,你会劈柴不?”
这话王婶都是往好听了的问,她本来是想问罗以娇能不能拿得动柴刀的。
城里的姑娘们娇滴滴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一把柴刀都快好几斤了,以前也不是没有人看着别人劈柴觉得简单,结果一上手,差点把自己给砍到了。
劈个柴火都能把自己给劈到,这多稀罕啊,但确确实实就差点发生了。
罗以娇一脸正色:“婶,这我必须会啊!”
罗以娇又不是真的小姑娘,她也是经常干活的人,怎么可能连一把柴刀都提不动的,当着王婶的面,罗以娇把柴刀握住,准备学着劈柴的样子做给她看看。
第一下,刀劈歪了。
这也是罗以娇一时忘了,她虽然心智上不是真的小姑娘,但她现在的身体和力气确实是个没干过什么重活的小姑娘,但很快,她调整了注意力,把力气都放在手上,又劈了几下,虽然不大像有劲的样子,但看着还是有模有样的。
王婶放心不少,还是婉转的说了句:“劈柴需要不少力气活呢。”
罗以娇嘴比谁都硬:“婶,我有的是力气!”
她做了一个秀肌肉的动作,王婶不明所以,但还是点点头:“好好好。”
“行,那我先回去了婶。”罗以娇把自己带来的糖果递过去,王婶不收,没办法,罗以娇只好把糖果往王婶家桌子一放,提着柴刀就跑了。
王婶在后边喊了两声,罗以娇走得更快了,王婶只好把东西收下。
提着柴刀回了家,罗以娇兴致勃勃的就要准备劈柴。
罗以娇从前见过堂兄们劈过柴,但自己劈柴还是第一回。
她抱了一根木头放到地上,木头一头用其他的细木头垫着,一脚踩在木头上,举着柴刀,用了全身的劲狠狠劈下去,柴刀劈在木头上裂开一条缝,脚心一麻。
这跟罗以娇想象的其实不大一样,她想象的应该是跟堂兄们一样,一刀劈下去后木头直接分成两截儿,但是想象跟现实始终是有差距的,而且这差距还不小。
别人的直接劈成两半,到她这里只劈出一条缝。
不过罗以娇不是轻言放弃的人,她给自己加了加油,她比不上堂兄们也是正常的嘛,第一回劈柴谁能保证劈好?她使使劲,把柴刀拔出来,又连着劈了好几下,终于把木头劈成了好几截。
一根木头劈好,力气也耗光了。
劈出来的柴火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罗以娇不得不承认王婶说的,劈柴确实是一件体力活,一般人干不了这件事。
有了第一回的成功,本来应该打铁趁热的,只是罗以娇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心,双手红通通的,因为太用力,这会儿还有些发抖,她看了看柴堆,有些犹豫起来。
古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不是还有吃得苦中苦,还有更多苦么。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罗以娇抿抿嘴,把柴刀往旁边一放,不干了。
劈柴前:
罗以娇:我很行。
劈柴后:
罗以娇:我不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我必须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