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罗珍来看她,知道了这件事,笑得前仆后仰的:“你真的把菜苗当青菜给吃了啊?”村里没人这么干过,菜苗金贵,大家都舍不得,连小娃都知道,菜苗是要种进土里的。
罗以娇无奈的点点头。
这也不能怪她,她是知道罗永民两个打着让她回村“吃苦受罪”的想法,来之前她就想好了,他们的想法是他们的,她肯定是不会照办的。
像什么回村种地之类的,她坚决不会做。
大伯让她去下田干活,她当场就提出来,她不肯干,大伯他们也不能逼着她,就算罗永民同志两个知道也没办法,她把这些都想到了,唯独没有想过他们会直接把菜苗给她准备好,都没给她机会反对。
昨天她才刚到村里,也太急了...
老爷子给她菜苗的时候也没给她说一声啊,她哪儿知道这是让她种的,正好她下面条的时候缺一把青菜,可不就正好用上了么。
罗珍接二连三的追问:“那菜苗是什么味道啊?二嫂说什么了?”
罗以娇想了想:“就是青菜的味道啊。”至于梁娟,在知道了菜苗的去向后,罕见的沉默了一会,然后干巴巴跟她说了两句后就回去了。
那一捆菜苗其实还剩了点,她本来想跟嫂子梁娟说的,没来得及。
这个话题再说下去,罗以娇觉得对自己太不友好了,趁着罗珍还没来得及问,连忙转了话题,悄咪咪的说道:“你前天跟我说让我小心点,我已经遇上了。”
罗珍张了张嘴,果然不继续追问菜苗的事,目光略带怜悯得看向罗以娇。
刚回来,什么事都给遇上了,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运气好”吧。
罗以娇把事情说了说,有些好奇:“他们经常会这样打架吗?村里就没有人管一管吗?”
罗珍一言难尽的撇撇嘴:“谁管啊?”
罗勇和施大芳结婚已经三十多年了,生了一子一女,儿女都已经结婚成家了,这对夫妻其实一开始感情不错,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就动起手了。
一开始的时候,罗家和施家两家的亲戚、村里的长辈都会帮着劝一劝,就算看在孩子的面上也应该以和为贵,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这里还要说一个河西村流传下来的习俗,从前因为不能宣扬封/建/迷/信,老一辈的人就算心里迷信也不能说出来,只是背地里神神叨叨的念几句。
其中有一条是家里不能吵架,因为一吵架就会把家中的“财”给吵走了。
家里天天不安静,闹哄哄的,哪会有“财”愿意进门的?
对于这个说法,别人信不信不知道,但年纪稍长的人心里都是十分认可的。看在一个村的份上,大家也不想看到罗勇家因此“破财”,纷纷上门来给他们夫妻做调解。
别人家都在争取把日子越过越好,奔小康,奔富裕,不像他们把日子越过越窄。
一开始的时候,调解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这对夫妻在村干部、妇女主任和亲戚们的面前,都表示后悔,不该因为一些小事动手。
罗勇一个男同志,还主动给施大芳认错道歉。
施大芳也顺着台阶下了。
双方还在长者们的面前保证了绝对没有下一次了。
没有下一次了...才怪。
罗以娇心里了然,没有下一次,只会有无数次。
一旦动手,那就跟心里的闸门被打开,那些阴暗的心思被释放了出来,但哪怕动过手后当时后悔了,这道闸门也已经关不上了。人之所以会动手,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本身自制力太差,情绪不够稳定,一时的后悔并不能让人的控制力变强,所以当以后面对事情后,相同的场景就会重复出现。
不过说实在的,在罗以娇听过的大部分故事中,都是夫妻当中其中一位情绪不稳定,没想到他们两个人都有问题。
可能当真是天定缘分,才能促成他们成为一家人吧。
罗珍:“别看他们当场保证得好好的,没过多久就变了。”
第二次动手,村干部、长辈和亲戚都来了,仍是重复着前一回的流程,把两个人先分开,再好好劝一劝,在这么多人的劝诫中,两个人又意识到了不对,也同样表示出懊悔,保证不再犯。
可是,没用。
有了一次两次,必定有第三次,多来几次后,大家就知道劝说没用了,反正这夫妻两个半斤八两,谁都没吃亏,也都不愿意登门给他们做调解了。像罗永德家离得近的,就是被闹烦了,干脆趁着建新房子的时候离他们远远的。
其他的村民们,没有建新房子的,一听见摔摔打打的声音传出来就知道又闹起来了,都当没听见。跟罗家住这么近,罗家不进“财”就算了,别连累他们也沾上了。
罗以娇若有所思,问道:“那他们家的儿女呢,不说说?”村民们住得近都被吵到了,他们家的儿女住在一个屋檐下,还能睡得着?
“罗洋和罗青早就不在村里了。”罗珍跟罗青是好朋友,从小就听罗青说过家里的事,因为罗勇夫妻常年吵闹的原因,罗青兄妹俩都不大愿意回家,每次都磨蹭到天黑了才回去。
罗青才二十岁,刚到了法定年龄,就找了个人把自己嫁出去了,她嫁到隔壁镇,就是想离他们远一点,她哥罗洋早几年结婚,一结婚就跑到媳妇家住着,现在连房子都盖在媳妇娘家,给岳家做事干活,除了逢年过节不回来,所以罗勇家现在只有他们夫妻两个。
哦,这就对上了,儿女都不在家,更没有顾虑了。罗以娇对刚刚罗珍说的习俗有些好奇,“那他们都吵这么多年了,把家里的“财”给吵走了吗?”
罗以娇的印象中,从小大家都说的是根正苗红,早些年还背过语录呢,可没人敢说这些,但这些带着玄幻神秘色彩的话题天然就是十分吸引人的,罗以娇心里勾得痒痒的,还小声问着:“咱们村还有什么流传下来的习俗没,你再给我说说?”河西村都变成了咱们村了。
罗珍被问得有些懵,不知道该回答哪个。
是啊,罗勇夫妻两个吵架动手这么多年,他们家的“财”破了吗?
罗珍想了想,觉得没有,在她看来,罗勇夫妻跟以前没有区别,但又想着家里长辈们说过的话,回道:“我妈说的,说他们现在年轻力壮,还能吵能动,但等他们年纪大了,儿女又都不在身边,那时候就要吃苦受罪了。”
“财”指的不光是钱,还有一些隐形的东西,比如罗勇夫妻要是个好的,罗洋娶了媳妇,留在他们身边,家里劲往一处使,自然有钱财进家门,现在儿女都不在,他们挣的钱财都进别人家的门了,也、也算破财了吧?
至于别的习俗,罗珍看了看罗以娇,她倒是还听说过一个,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习俗,就是村里人闲聊的时候说的八卦,她也不知道真不真:“有、有说二叔的。”
罗以娇没想到吃瓜还吃到了自己家头上,不过这也不妨碍她好奇,问道:“说什么了?”
罗珍:“说二叔当初被人说不是富贵命。”
前些年这些什么命可不敢说,也就这两年风气好一点,没事的时候,村里人偷偷摸摸说起来,也没什么依据,你一句我一句的,混杂着各种夸大其词的。
说是罗永德兄妹三个当年出生的时候,有瞎眼老婆子神神叨叨的念过一句,他们兄妹三个都没什么富贵命,一辈子也就只是个泥腿子。结果谁想到二十年后,罗永民走出了乡下,还在城里扎了根,吃上了商品粮,当上了工人,称得上一句“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有人就说给算错了,他们附近的村里也只出了罗永民这一个,明明应该是富贵命才是,又有人接口,说谁谁算得肯定准,有认识的去看过,人家什么都给说准了等等...
罗珍挠挠头,冲她笑:“差不多就说这些。”
罗以娇对这些只是笑一笑。
在她看来,罗永民同志的飞黄腾达跟是不是富贵命没关系,他只是正好天时地利人和遇上了,才有机会留在了城里,如果这几样都不占,那他肯定是没有机会的。
他刚好读书认字,有一点学问,又在那个时间点去了县里,碰上了厂里缺人招工,这才留下来了,他们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哪怕厂里要招工,都不用贴告示,厂里的工人同志就先知道了,回家里一说,沾亲带故想进厂的就知道了。
至于那个算命也好推论,他们祖辈往上数三代都是泥腿子,到了他们这一代,家中也没有门路,按照规律来说,大概率也会当个泥腿子。
她就算不算命也能估摸个大概出来。
这其实就是概率,概率有重复性、可知性,通过概率得知推断,不止能用在这里,通过家庭背景推断出大概,其他的像恋爱、结婚、经济都能涉及到概率。
其中最容易理解的还有天气预报、地震预报等等。
概率学这门知识被掌握,其实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概率来推断,就像提到的命理,如果罗永民同志没有遇上天时地利人和,那推断得出的“不是富贵命”的说法也是成立的。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概率也是,除了有确定的现象,还会出现另一种随机现象。
罗珍楞楞的看着她:“听不懂。”
罗以娇皱了皱眉,用她能听懂的说法给她解释:“大概,意思呢就是不要过分封/建/迷/信,相信科学。”
比如她,如果让人给她算,肯定会说她是富贵命,毕竟她是城里人嘛,又读过书,还有分配的工作,没有其他的意外,这辈子就是端铁饭碗,跟她爸妈一样是工人同志。
但结果就是她放弃了铁饭碗,成了概率的另一个面,这其中说明一个道理,选择才是影响最重的。
罗珍一听她说这些听不懂的,脑子都快要胀痛了,连忙说道:“我相信,我相信。”
他们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本来也不大相信这个的。
罗珍其实昨天就想来找她了,但她家里都说罗以娇才刚来,还要收拾家里,怕她过来添乱,把人给拦下了,今天算着她快收拾好了,这才让她过来。
罗珍中午还得回家烧饭呢,坐着说了会话就准备回去了,今天只是先来看一眼,以后过来的时间还多着呢。
罗以娇也不好留她,给罗珍口袋里塞了一把糖果让她带回家,罗珍笑眯眯的,推了两下还是收了,快出门的时候还不忘叮嘱她,指了指隔壁的方向:“他们经常晚上闹,你去找找有没有棉花,晚上塞耳朵里,要是没有,我回家给你拿两团来。”
就像她妈说的,一个村住着,只能忍一忍,等他们晚年就有苦日子了,村干部和村里的长辈们都登过门,实在奈何不了。
罗以娇摊摊手:“他们两个年轻的时候吵也吵了,打也打了,没忍着没憋着,还闹得周围的邻居忍着、憋着,年轻的时候都爽/过了,到老了吃几年苦有什么关系呢?”
罗珍:“...”
真的,说得好有道理啊。
罗珍:其他人才是冤种!
罗以娇:是的,没错。
已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不要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