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辗转三天之久终于曲海燕一家回到了河南,曲海燕母亲年迈的身躯经过几天的折磨已经站不起来了,只得步履蹒跚的拖着脚行走。苏婴一路上不停的咳嗽,曲海燕每次要抱她的时候她都会像一条小鱼似的从母亲的怀中脱开,理由是她可以自己走了,不需要母亲那么累了。曲海燕心想,什么时候妞妞能给我烧杯热水我就满足了。
微官共有田园兴,老罢方寻隐退庐。
栽种成阴十年事,仓黄求买白金无。
先生卜筑临清济,乔木如今似画图。
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
来接曲海燕的是曲海凤和她的新婚丈夫,曲海燕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衣服朴素破旧却洗的干干净净,丹凤眼高鼻梁十分俊朗,可是他曲海燕问好的时候曲海燕才发现他的一口牙参差不齐的像鲨鱼一样。
一行人搭了大巴车来到了乡下,在车上曲海燕得知弟弟妹妹和爸爸妈妈在被苏北攀的人接到山西一个乡下村里以后就不管他们了,曲海凤给了村长八百多块钱算是有了个住的地方,过了一个月那个人再也没来过,曲海凤想着也不会有什么事了就带着他们回来了,曲海凤给苏北攀打了很多电话他都没接,给曲海燕打提示音说拨打的是空号。终于前段时间给苏北攀打通了电话,苏北攀说苏婴生了重病撑不了多久,曲海燕妈妈当即就收拾了东西准备去昆明看孙女,海凤海涛也要和妈妈一起去却被妈妈拦了下来,妈妈说她一个人去就行了,家里还要有人守着防止那些讨债的人追到家里来了。
曲海燕突然想到自己来到云南换了电话号码却忘了通知一下家里,此时她懊悔的不行,她发觉自从来到云南就是接二连三的灾难,好像她真的没有关心过家里。
曲海凤一见到苏婴就禁不住的哭泣,苏婴却好奇地打量着每个噙着泪水的男人女人。
大家都不喜欢我吗?为什么见到我的阿姨叔叔都皱着眉头呢?明明我手里的糖果可以分给他们呀。
曲海凤身旁的男人一直沉默着,他很懂规矩,大家说话的时候他从不插嘴,等大家哽咽默声的时候他才讲起了他和曲海凤相识相爱结婚的经过。原来他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和曲海凤是初中同学,后来她考上了大专而他没参加高考退学去全国各地打工,做过服务员,扛过水泥,几年过去还是身文分文,他偶尔听工地上的工友说道他家的亲戚退伍回家了,不仅有国家发的奖金还可以直接进警局上班。
当兵苦,再苦也没有乞讨的生活苦。他毅然决然的参军了,退伍回来后他如愿以偿的进了警局当上了民警,工资不高但也算是稳定。
他姓贾,单字真。
曲海凤进了计生办,每月拿着两百块钱的工资在当地已经算是高工资了。
他们住的是计生办分给曲海凤的发那个字,破旧但好在宽敞,也带了一个院子。
当曲海燕卸下一身行李的时候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是身体还是心理,也许都有吧。
曲海涛去河里抓鱼了,他知道大姐爱吃鱼,早上天没亮他就叫上伙伴拿着水桶跑到池塘那里,他们站在池塘上的石板桥处大喊:“你姥爷!俺姥爷!跳下去的都是爷!”。
他们一个个的学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姿势从桥上一跃而下,歪七扭八的身体以一种十分怪异搞笑的姿势重重的拍在水面上,溅起的浪花泼到了一旁正在捶洗衣服的少女。
曲海涛正值青年,高壮的身形圆润的脸,黝黑的皮肤是有福气的代表。
午饭做了白菜炒肉,海带炖猪皮还有蒸得稀稀软软的红薯,大家狼吞虎咽的吃着,就连吃不下饭的苏婴也吃了两根红薯三张猪皮。酒饱饭足之后曲海燕的父亲小口的咂着酒,眼睛忽闪忽闪地打量着苏婴。
“海燕呐,妮儿的身体还是不中吗?”父亲说道。
曲海燕停下正在收拾碗筷的动作,说道:“这几天还行,也能吃下一点饭,拉肚子也不是太严重了”
父亲说:“嗯,咱是河南人,妮儿也是河南人,河南的人吃不惯外乡的饭”。
“大姐回来就行,在家里待上一段时间妮儿肯定能好”曲海凤说道。
曲海涛把鱼脊骨上的肉一口吸掉,抹了一把嘴说:“就是,咱家过不惯外乡日子,多吃两碗面条身体准硬朗得跟我一样!”
曲海凤哈哈大笑起来:“咱妮儿可是个美人坯子,你可不准带她去桥上跳水啊”
苏婴环顾四周,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笑容,她也跟着笑了起来。
曲海燕想再喂苏婴吃碗小米粥,苏婴推开了妈妈的手说可以自己吃饭,大家全都注释着苏婴看她自己端着碗一口口吸着浓香的小米粥。这时曲海涛一口酒呛着了喉咙连连咳嗽,大米饭直接从鼻孔喷了出来,这一下让所有人都捧腹大笑,苏婴也跟着咧着嘴笑,笑着笑着她就手舞足蹈起来,一碗小米粥就盖到了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