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怜香伴 > 第7章 五月·关于爱情

怜香伴 第7章 五月·关于爱情

作者:梅清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1 22:50:24 来源:文学城

临近高考,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无止境的忙碌。经过了互赠书信,以及学校外面河堤散步时候的谈心,慧心与晚晴已经互许知音了。虽然忙碌,高考前两个人还是约着一起去了一趟大石门。

大石门这个地方,是慧心和晚晴所在小城里新开发的一个景点,里面有农庄、博物馆、还有大片大片的樱花,听说都是从日本移植回来的,在这个温暖的四月天里开得繁盛而肆意,像她们两人的青春。不过慧心和晚晴最想去的地方还是大石门后山上那座小小的寺庙。

山顶上耸立着一座小巧精致的寺庙,是朱红色建筑,很像西藏僧人身上穿着的绛红色袈裟。寺庙建筑不大,却耸立在后山最高处,要爬过上千级阶梯才能抵达。

从山脚向上望去,寺庙很高,近千级阶梯虽然难以攀登,但还是有许多人带着各种夙愿虔诚地爬上去了。寺庙周围的松树上绑满了密密麻麻的随风飘扬的红色许愿带,诉说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的执着和愿望。

慧心和晚晴两人一路往上爬、一路说着话,两个人实在是有太多的话想说,特别兴奋,倒也不觉得累了。

“晚晴,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对佛法感兴趣的?”

“我有一个姑奶奶是在家居士,她家里供奉了小小的佛堂,小时候去她家里玩儿,觉得姑奶奶有一股特别的吸引力,就悄悄地跟着她。看她念经、打坐、焚香,心里就觉得特别安定。日常里,心中烦闷的时候,听佛教音乐,比如大悲咒,就会觉得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后来姑奶奶就给了我一些佛经,有《心经》《坛经》《金刚经》《楞伽经》……我虽然读不懂,但会经常拿出来在太阳底下翻一翻。”

“你姑奶奶为什么会是在家居士呢?”慧心忍不住好奇就追问了原因,从前她对佛法的了解仅限于书本和大石门里这样的小寺庙,今天听说晚晴的姑奶奶竟然就是修行人,便忍不住好奇心。

“唉”,晚晴叹息一声,“说来也是个悲伤的故事,我姑奶奶的丈夫在外面有人了,闹着要离婚,姑奶奶是个有骨气的人,毫不犹豫地就离婚了,后来觉得自己多年来为姑爷养儿育女、操持家务没什么意思,索性就带发修行,做了在家居士。”

“唉”,慧心听罢也是一声叹息,“这世间大多数婚姻都是不美好的,大多数人都不过是在将将就就、蝇营狗苟,真正美好的婚姻和爱情是可遇可不可求的。”

“是啊,就像徐志摩说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两个马上就要高考的高中生,两个从来没有任何恋爱经历的女孩子竟然就这样津津有味地谈论起爱情婚姻来,而且,听她们的语气,对爱情和婚姻好像并没有这个年纪里该有的热情和向往。

“晚晴,我前几天读了王实甫的《西厢记》,书中说‘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是多么美好的祝福呀,‘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大概是对于相爱之人最美好的祝愿吧。可天下虽大,有情的人到底是少数,‘有情’指的是是要有爱,要懂得爱他人,有给予爱的能力,而非索取爱。但可惜的是,世上的大多数人爱自己都来不及,哪里还会爱他人呢?少数的有情人能相遇、能成为眷属又是多么难得呀。”

“是啊,就像伦理道德的悖论一样,道德领域越缺少什么社会就越提倡什么,爱情和婚姻也是一样的道理,《西厢记》这样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能广为流传,文末的那句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所以那么令人向往,就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情人太少了,能成为眷属的更少。”

慧心和晚晴的这番话算是很深刻的了,两个十几岁的从未经历爱情婚姻和人生百味,且一直处于应试教育之下的小姑娘能对爱情婚姻有这么透彻的理解,除了因为她们两个偷偷看了很多课外书,从书中增加了许多人生经历外,还因为她们平日里就善于观察,对身边亲戚朋友的婚姻,尤其是老一辈的婚姻生活太过了解了,又因为内心敏感多情,故而看得多、想得更多罢了。

爸爸妈妈的爱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慧心心中对美好爱情所期待的模样,她曾经在老家的庭院里陪爷爷喝酒煮茶时听爷爷奶奶闲聊过无数次。妈妈是爷爷看上的儿媳妇,爸爸妈妈那一辈人不仅对结婚有着近乎信仰般的不容置喙,而且对父母的安排也都乐于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当年,慧心爷爷在慧心外公家做家具,看上了外公的女儿,爷爷跟外公一商量,两人一拍即合,外公就答应了下来。外公曾经见过慧心的爸爸,对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人颇有好感,于是两家大人一合计就安排着慧心的爸爸、妈妈见了面,两人见面后彼此印象都不错,大人们就把这婚事定下来了——一年定亲,三年结婚,婚期就定在了三年后。两个人同年,20岁定亲,23岁结婚,一切都刚刚好,恰如其分。

却不曾想,婚事中途发生了变故。

爷爷家的日子并没有外公家富裕,但好在爷爷一家的声誉极好,几次交往下来,外公也觉得爷爷家是值得信赖的,而且两家又离得近,知根知底的,毕竟女儿嫁远了几乎就相当于没了这个女儿,因此外公对这桩婚事颇为满意。但是外婆与舅舅却不高兴了,她们嫌弃慧心爷爷家没有她们家日子好过。外公有一手酿酒的好技术,在村里开了酒坊,虽然是农村人,却不依靠种地生活,比一般的农村人家里自然是富裕一些,外婆和舅舅因此心比天高,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在外婆心里,女儿是要高嫁的,她一心想要慧心妈妈嫁一个城里人,又怎么能同意这门婚事呢?

外婆姊妹八个,五妹妹嫁到了邻省,据说嫁的是城市里的有钱人,外婆于是就托五妹妹给慧心的妈妈说媒,说是嫁得远一点也没关系,只要嫁一个有钱人就行了,连哄带骗地把慧心妈妈骗到了邻省。

慧心妈妈原以为去投奔五姨妈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打工挣钱,到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母亲的真实意图。更没想到的是,五姨妈竟然是个认钱不认人的东西,要把自己的亲侄女儿卖给当地一个瘸腿的城市老男人。买卖妇女这种事即使在21世纪的江浙沪大城市都屡见不鲜、见怪不怪,更何况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时的三线小城市。慧心妈妈知道真相后想走却已经脱不了身了,她又害怕又无奈,那个时候她谁也不信,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给慧心爸爸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爷爷奶奶不知道,爸爸妈妈也从未说起过,但慧心的爸爸看过信后抡起一把斧头装在包里就毫不犹豫地去找慧心的妈妈了。

爸爸后来成功地把妈妈带回来了,据说当时五姨妈和瘸腿老男人派了好几个土匪似的人去追他们,但爸爸凭借着一把斧头硬是把妈妈救出来,带回了家。

回家后爸爸妈妈很快就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完全没顾忌外婆的反对。后来没多久就有了慧心,生下慧心后,一家三口就跟着打工潮去了外地打工。她们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爸爸在外面工作养家糊口,妈妈在家里照顾孩子、做家务。

爸爸妈妈的这段故事慧心不厌其烦地听爷爷奶奶讲了无数遍,一直以来,那就是她在经验世界中最初感受到的美好的、堪称跨越生死、不离不弃的美好爱情,一点都不比电视剧里面的爱情故事差。可没曾想,等她长大了,爸爸妈妈的感情就变了模样。

慧心记得,后来的爸爸曾经在饭桌上豪气干云地说:“男人和女人结婚不就是相互需要、相互利用嘛,还能有什么?哪有那么多爱不爱的”。这话瞬间打碎了她对父母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她也还记得,爸爸在她眼中一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男人,既能在外面挣钱养家,回家了也会帮妈妈洗衣做饭,对妈妈很是体贴周到,可是他喝醉酒后却埋怨妈妈整天呆在家里不工作、不挣钱,妈妈花钱花多了或是花钱花错了,也会被爸爸训斥,爸爸还会经常说妈妈头发长、见识短……这些事情慢慢就打破了她心中关于爸爸妈妈爱情的神话。

那时候的慧心还太纯粹,容不得美好的事物有哪怕一丁点瑕疵,对于父母的爱情更是如此,因为父母爱情破碎这件事,她还伤心了很久呢。但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等她真正长大了,会破碎的事情又岂止是爸妈的爱情,小时候认为美好的事情、相信的人、坚守的真理,长大后都会一一破碎。“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很残忍,却很真实。

“晚晴,你有喜欢的人吗?或者说,你以后想跟一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余生?”想起父母爱情的破碎,慧心有些怅然地问到。

“其实真正的爱情只关乎心灵,跟性别、年龄、身份地位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跟灵魂有关。”

慧心听后简直惊呆了,她们两个怎么能如此相像?

“啊,晚晴,你真是我的知音,我也这样觉得,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灵魂的共鸣之上的,跟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等等这些完全没有关系,真正的爱情是非常纯粹而圣洁的。”

“哈哈,是的呢,希望我们以后都能遇到这样一个人吧。”

“嗯。”慧心笑着点了点头,但是她心中却在想,她应该已经遇到了这样一个人。

世俗的婚姻她们不要,她们期待的是真正的灵魂的契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