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枝破墙来 > 第26章 第 26 章

金枝破墙来 第26章 第 26 章

作者:八十八岁虾仁毒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2 23:52:22 来源:文学城

庭院前,秦惊鹤椅在榻上,漆黑如瀑的长发随意地散着,耀眼的阳光轻巧跃下,洒在她的长发上,使之漾起朦胧的光华,几缕黑发沿着她羊脂玉一般的脸颊轻柔落下,她阖着眼眸,睫羽纤长,朱唇微抿,其芳姝明媚,不可言说,院里忙着打理花草的侍从放轻动作,生怕惊扰到她,空中盈满芬芳。

怀夕与杜若安静地守在她身边,束手不言。

秦惊鹤并未真的睡着,她用过早膳后见天气晴好,起了晒太阳的心思,使人将软榻搬到院子里头,她一面想着事,一面被阳光晒得起了困意。

从纸条告诉她,母亲长公主还活着开始,她一点点摸索,心存侥幸时见到了梅影姑姑,欲掩盖的过去被血淋淋地撕开,母亲不知在何处受苦。

死后万剐,亦不足惜,惟愿昭昭,岁岁平安。

秦惊鹤睁开眼。

景瑞帝初入宫时养在端太妃身边,母亲被送去时也才**岁,两个同龄的孩子在同一屋檐下,按道理,应该会玩到一起,文国公口中爱缠着母亲的人会是景瑞帝?为何文国公一口咬定,他一定知道母亲在哪?

她思索了片刻,决定还是要去找端太妃问个清楚。

当日下午,秦惊鹤匆匆入宫,既然进宫,又不好不去看望太后,她进门时,未料在太后身旁见到一个意外的人,秦惊鹤讶异地张口唤了出来:“淑妃娘娘?”

淑妃温和地看着她,笑着跟她打招呼,太后揽过秦惊鹤,上下端详一阵,故作嗔怪:“小没良心的,原来还记得我哪。”秦惊鹤忙不迭卖起乖来,淑妃在一边搭腔道:“臣妾很羡慕母后呢,有永乐这么一个听话又孝顺的好孩子。”

太后笑吟吟的:“你呀就会说好听话,永乐在哀家身前确实乖巧,不过永乐,正好淑妃也在,你帮哀家劝劝她,文国公的孙子,那个叫陈敬之的孩子,当真是一个好孩子,哀家瞧着与永乐很是般配,若能成,多好的一门亲事,哀家也能放心。”

秦惊鹤坐在一边事不关己般专心啃糕点吃,淑妃先是看了眼她,才朝太后道:“文国公的孙子臣妾也听过,母后这般看好他,想来确实是人中龙凤,不过,这到底是人生大事,还是要以永乐的心意为重呀,永乐年纪轻,日后慢慢挑就是了。”

秦惊鹤在心里默默向淑妃道了个谢。

太后叹了口气,到底没再多说些什么,只是捏了捏秦惊鹤的脸,笑得无奈:“谁叫我最疼你呢?慢慢挑就慢慢挑吧,文国公的孙儿纵有千般好,永乐不喜也是无用,日后总能寻到一个合我们永乐心意的好儿郎,横竖哀家暂时还能护着你。”

淑妃接话道:“正是这个道理,母后放宽心便是了。”

太后笑容淡淡。

三人说笑了一阵,嬷嬷捧着每日必喝的药碗进来了,秦惊鹤与淑妃识相地起身离去,她们离开后,嬷嬷关切地注视着脸色瞬间垮下来的太后,低声:“太后,您别再强撑了……”

“好了,话我都明白,只是永乐是我唯一放不下心的,我总得安排好一切才能放下心的。”嬷嬷点头应允,苦涩的药味弥漫在四周。

出了慈宁宫,淑妃喊住欲转身的秦惊鹤:“郡主之后要去哪里呀?”

秦惊鹤正要敷衍过去,看着淑妃温润的笑容,忽然记起之前的一件事,淑妃侍奉端太妃,以至于积劳成疾。

她顿了顿,反问:“淑妃娘娘要去哪?”

“我么?要去看看端太妃,怎么了?”淑妃坦然回答,闻言,秦惊鹤只觉得来全不费功夫,立即端上一张笑脸:“我能跟着淑妃娘娘吗?娘娘也知晓,我在宫里没几个交好的。”说着,她故意露了几分委屈神色。

淑妃等她说完,欣然答应:“当然了,其实我对郡主一见如故呢。”

身后的怀夕与杜若对郡主这拙劣的表演实在有些没眼看,各自扭头装视而不见,秦惊鹤强装没看见淑妃唇角若有似无的笑意,被淑妃挽了胳膊一起前行,淑妃仪仗随之启动。

路上,秦惊鹤与淑妃闲谈着,淑妃提起文国公孙儿,笑问秦惊鹤怎么看不上他,她有些漫不经心地回答:“他确实不错,但那又怎么样,也就这般罢了。”

淑妃颇为赞同地点头,笑着叹了口气:“……还是一样啊。”

“什么?”秦惊鹤看向淑妃。

“没事,哦,等会你记得别碰到端太妃的铃铛,她老人家宝贵得紧。”淑妃嘱咐道。

秦惊鹤稍感疑惑,小心铃铛?难不成挂了一屋子不成?

片刻后,确实如此。

望着满屋子的铃铛,秦惊鹤呆滞了一瞬间,淑妃带着她向坐在软垫上闭目养神的端太妃问安,一头白发的端太妃回过头,一看见淑妃身边的秦惊鹤,神色突变,颤声喊道:“乐游?”一旁的侍女赶忙扶起她。

秦惊鹤的心一紧,上前注视着端太妃,语调冷静:“太妃娘娘,我是秦乐游长公主的女儿,秦惊鹤。”

她走上前来的时候,端太妃已然回过神,边听着她的话语边打量着秦惊鹤,须臾后,方才笑道:“是永乐啊,都长这么大了,你别怪我,我老了,有时记不清事。”

秦惊鹤摇摇头:“太妃娘娘照顾过我母亲,这份恩情,永乐不会忘。”

淑妃亦出声:“是啊,娘娘您无须多虑的。”

端太妃朝秦惊鹤招了招手,待她来到跟前,感慨:“多少年的事了,何必拿出来说,我身子不好,过去那些年也没去看过你,想想真是不该。”

淑妃在一旁安抚端太妃,秦惊鹤则观察起整个房间,各色各样的铃铛悬于各处,令人心惊。

她再度看向端太妃,心头不由冒出一个疑问,她为何要绑上整整一房间的铃铛?不嫌吵么?

思虑间,淑妃拉着她坐下,自有侍女端上茶水,端太妃前些日子小病了一场,眼下已大好,瞧着人亦硬朗了许多。

几人随意谈话,秦惊鹤有意无意将话题往长公主身上引,出乎意料的是,淑妃似是不时帮着她维持话题。

也不知端太妃是因见着秦惊鹤心神震动还是怎么着,倒真的说了不少多年前的旧事。

由她口中,秦惊鹤了解了许多。

譬如说,当时端太妃刚失了一个孩子,先帝将四皇子给了她,四皇子刚来时瘦得跟竹杆子似的,对谁都不信任,总是沉默地待在角落,叫端太妃很头疼,正拿人没办法时,太后把乐游送来了,长公主从小便是公认的讨人喜欢,听话乖巧,笑起来简直可爱得要人命,她的心思下意识在长公主身上多放了些,没怎么理会跟块石头没区别的四皇子。

也不知过了多久,宫人告诉她,曾看见长公主跟四皇子一块玩秋千,端太妃心想两个孩子玩得好些也省些事,没多管,又过了几日,太后病愈,将长公主接回去了,前后不超过五个月。

秦惊鹤表面浅笑盈盈,实则内心惊涛骇浪,如此一来,与文国公所言对上了一大半,也就时间短了些。

不过,若想见面,私底下不行吗?就跟她与祝朗行一般。

接下来的时间,秦惊鹤一声不吭,只时不时陪着笑几声。

天色渐晚,秦惊鹤赶着出宫,与淑妃一同告辞。

晚间,风一吹,满屋铃铛一齐乱响,似是谁在风中呜咽,端太妃正在吩咐人给在府上养病的皇儿送些补品,闻得此声,突然呆若木鸡,一边的嬷嬷见状,情知不妙,将宫人赶走后,她抱着浑身发抖的主子,不断安慰:“她已经走了,娘娘,你别怕。”

端太妃脸色惨白:“不,不,她今日来找我了,我看见了,她问我为何要那样对她。”边说边打着哆嗦缩成一团。

嬷嬷心疼不已:“不是的,今日来的只是永乐郡主。”

“她跟乐游长得太像了,你也看见了吧?对吧?她来找我,一定,一定是知道了什么,她要向我报仇了!”端太妃失声尖叫起来。

嬷嬷无法,耐心地劝道:“那不是娘娘的错,与娘娘无关,是他们做的。”

端太妃靠在她怀里,忽然笑了起来:“是他们,也是我,是我们,我们,我害了她,也害了我自己。”

嬷嬷一时垂泪。

屋里的铃铛依旧响个不停。

次日。

秦惊鹤得知了一个震动朝堂的消息,闭门不出的静和为此专门来到长公主府,一脸凝重地告知给她,听说,景瑞帝龙颜大怒。

青州叛乱,当今庆王,即五皇叔,生死未明。

静和的脸色是从未有过的慎重,她低声:“青州叛乱势头极大,为首是个姓张的贼子,他手上有三万人,青州的官军拦不住,递了折子求援,眼下关头正该速速发兵平叛,但二三党竟又争个不停,中书令李敏主张派人与叛军谈判,争取招安,程与序则一力要求从速发大军平叛以示朝廷威严,两派互相攻讦,搅得朝廷乌烟瘴气。”

秦惊鹤拧起眉:“都到了这个时候,竟还在闹事?”

静和亦忿忿不平,她厉声道:“若依我,这两人都该斩!只知党争,只顾个人利益,该杀之以谢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