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姐没死透又回来了 > 第14章 好久不见,李婉栀

姐没死透又回来了 第14章 好久不见,李婉栀

作者:肉松老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31 21:43:55 来源:文学城

转眼到了年关,夏言贞在太医院已经呆了一个多月。

她人聪明勤奋、踏实好学且为人和善有礼貌,带教女医官马七娘对她甚是喜欢。

腊八那日正是马七娘带着夏言贞在太医院当值,同日当值的还有一位小医士、一位姓杜的男医官和姓李的太医,晚上五人围着班房的小火炉,分吃了一大份八宝饭。

五人中,官职最高的要数李太医,他一边咂摸着嘴一边说:“这食饮居的八宝饭卖相还挺好,就是口味差了点,远不如闲鹤楼。”

杜医官笑道:“食饮居一份八宝饭只要十文钱,闲鹤楼一份八宝饭要二两银子,我们这点而俸禄比不上李太医您,可去不起闲鹤楼哦!”

夏言贞在一旁听着沉默不语,闲鹤楼她过去可是常客,可如今要她细想闲鹤楼的菜品什么滋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一到年关,她最怀念的不是从前红泥小火炉的闲适,而是在岐黄村和爷爷奶奶以及远志围在昏暗灯下吃腊猪肝和腊香肠的日子。

马七娘见她神情暗淡便知道这小姑娘是想家了,开口问:“贞贞,这京城的八宝饭吃着可还习惯?你老家那儿有吃八宝饭的习俗吗?”

“倒是有,不过我自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后来老人家年纪大了注重养生害怕消渴之症,八宝饭吃的倒也少,每年腊八象征性地吃两口意思一下罢了。”

在座的都是医者,夏言贞一个「消渴之症」就像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其他人的话匣子,就着这病便聊了起来。

“这芦亲王你们知道吧,他就患了这病。早在五六年前我就给他开了药膳方子,可人家管不住嘴啊,那得顿顿桂花糕、乳酪酥、糯米粘糕还要配上五花肉和大肘子。好嘛!如今病的更重了,反倒怪我们太医院不尽心。”李太医越说越气,瞅着这八宝饭都不顺眼了,干脆把碗往桌上一放,一个劲叹气。

“嗨,都一样。我前头去王尚书府上给他家老太爷看诊,我说这年纪大了虽然需要养着,但平日里也要多走动走动,五禽戏啊金刚功都练练,对身体好,嘿您猜怎么着”杜医官说到这停顿了一下,等到旁的人投来好奇的眼神,他才继续开口说道:“那老太爷说‘哎呀我年纪大了,不能走动要静卧要静养’,这我能怎么办,只能给他日日开些固本培元的方子,没办法,一点办法没有。”

夏言贞在一旁也跟着叹气,看来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不听从医嘱的大有人在,身为医者确实能救人,可有些人不愿意配合,到头来还要怪大夫没能力。

班房里的叹气声此起彼伏,好在这一夜没有出什么意外,夏言贞也就依偎着炉火和衣睡去。

谁知第二日一早便来了活。

天蒙蒙亮便见着一个带着二皇子府腰牌的宫婢急匆匆跑来,进门就找马七娘:“马医官,侧妃娘娘有请。”

马七娘愣了一下,有些不解地问:“前几日才帮娘娘请了平安脉,一切安好,可是出了什么事?需要我做什么准备吗?”

宫婢摇摇头,凑过来与马七娘耳语了两句,然后催促道:“快些吧,娘娘等着呢!”

马七娘点点头,招呼还没清醒的夏言贞带着药箱一同前往。

那宫婢见着夏言贞眼生,警惕地问:“马医官,这是何人?”

“这是我今日带教的夏医女,这太医院的规矩还麻烦姑娘理解理解。”

宫婢点点头没有为难她,只是板着脸嘱咐了一句:“去了府里别乱看别乱说话,冲撞了贵人仔细你的脑袋。”

说然便带着二人急匆匆地走了。

“师傅,这二皇子府侧妃娘娘是个什么情况?”路上,夏言贞实在好奇,悄悄问道。

“嘘,不该问的别问,去了像往常一样我让你做什么你做什么就成。”

见马七娘如此紧张,夏言贞心里也有了些计较,只怕这二皇子府的水很深呐。

二皇子府在宫城旁边的胡同里,这条胡同里的府邸都是皇帝御赐的,富贵豪华可想而知。

但二皇子府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夏言贞并没有看真切,她从进了门开始便低着头只看脚下的路,走了好半天才来到那位侧妃的院子里。

甫一进院,便闻到了浓烈的栀子花香气,这大冬天还能燃着这么浓烈真切的栀子香,想必这位侧妃十分得宠。

三人在寝殿门口站立,宫婢朗声道:“娘娘,马医官到了。”

“进来吧!”

慵懒软糯的声音从殿内传出,这熟悉的语调和音色让夏言贞浑身一颤,忽然间觉得后脑勺传来炸裂般地疼痛。

那句噩梦般的话在脑子里一遍遍回响——“李婉栀这小娘皮可真毒,对自己的闺中密友也下得去死手。”

马七娘走了两步见夏言贞还楞在原地,忙拽了拽她的衣袖:“发什么呆呢?快跟上!”

二人走进殿内,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那位侧妃娘娘此刻披着貂裘斜倚在美人榻上,手里抱着鎏金暖手炉。她没有挽发髻,乌黑的长发垂在颈肩,衬得肌肤雪白,红唇妖冶。

“不必多礼。七娘今日又带了个人来,是太医院新来的医女吗?”

她开口,只是简单的问话都能叫人酥了骨头。

“回娘娘,正是。”

“抬起头来让我瞧瞧。”

夏言贞别无他法,只得认命得抬起头,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握拳,远远看去整个人都在轻微颤抖。

是她,二皇子的侧妃,就是李婉栀。那个曾和自己情同姐妹,后来又着人要了她性命的李婉栀。

李婉栀瞧着眼前瑟瑟发抖的小医女,轻笑一声,问道:“怎么,本宫有这么可怕吗?让你一直发抖。”

马七娘见状赶忙开口:“回娘娘,夏医女是从西南小地方来的,今年才十七岁,年纪尚小,又是第一次道贵人府里来,没见过什么世面。娘娘天人之姿怎会可怕?还望娘娘莫要怪罪。”

师傅的话让夏言贞猛然回神。是了,如今自己的处境不比从前,必须将那些情绪全部都藏起来,否则走错一步便会粉身碎骨。

她定了定心思,向李婉栀行了个大礼,怯懦地说:“民女头一回进这么大的宅院,头一回见到娘娘这样如仙女般的人儿,一时紧张失态,还望娘娘恕罪。”

“无妨,念你年纪尚小又是初犯,本宫不计较了。碧心,去门口守着吧,闲杂人等一律不许进来。”

李婉栀这话让马七娘有些不解,平日里来请脉或者看诊,都无需避开人,怎得今日这么神秘?

随着婢女们的离开,寝殿里更显空旷,只有李婉栀和她的心腹侍女红袖以及夏言贞师徒二人。

“七娘,我入府也已经两年多了,虽说先前被那人残害滑过一次胎,可如今我也调养了这么久,为何还是未有身孕呢?”此时的李婉栀不复方才的矜贵,言语间充满委屈,着实让人心疼。

“娘娘莫着急,容我先帮您看看。贞贞,你先为娘娘请个脉。”马七娘吩咐道。

夏言贞应声,从药箱里拿出手枕和丝帕,跪在塌前探上了李婉栀的脉搏。

过了一会,她回到马七娘身边,轻声道:“娘娘脉搏平稳有力,身体平安无恙。”

马七娘轻轻瞥了她一眼,又起身上前再次为李婉栀把脉。

“夏医女年纪尚轻,有些脉诊得不得当,还望娘娘莫要怪罪”马七娘说完又转头对着夏言贞说:“寸口脉微,阳气不足。阳虚则阴气乘之,阴盛则寒1。”

夏言贞疑惑地看着马七娘,见对方一个劲对自己使眼色,当下便明白她的用意,低头说道:“是我医术不精,多谢师父教诲,还望娘娘莫要怪罪。”

李婉栀倒无所谓这个小医女说了什么她直起些身子问马七娘:“你说这我倒是听不懂,你告诉我应该如何调养就成。”

“阳虚则体寒,体寒则不易有孕,娘娘平日里还需多注意御寒,我再给您配些吉祥丸2,日常配合着药膳慢慢调理。”

李婉栀点点头,让红袖记下。见状马七娘也不再多留,起身带着夏言贞告退。

二人一路无言,直到回到太医院。

眼见四下无人,夏言贞终于说出了心里的谜团:“师傅,方才我探了娘娘的脉,并没有您说的那种情况啊?我是哪里出了差错呢?”

马七娘叹了口气,说:“你没错,侧妃娘娘的脉象确实没有任何异常,如此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问题不在她,二就是有人不愿意让她生。高门大户后宅里的事,可不是我们能沾染的,你以后若是留在太医院,还要记得事事明哲保身啊!”

夏言贞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她从来未曾想到李婉栀竟然会进了二皇子府成了侧妃。

从前她与自己同是未出阁的姑娘家,二人因为都喜欢素雅清丽些的装扮故而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今日一见她雍容华贵哪还有半点从前的影子?

她为何要杀自己?为什么又成了二皇子的侧妃?这一切与朝中党争是否有关,与夏家惨案是否有关?

一整夜没好好睡觉,又紧接着去二皇子府走了一遭,还见到了杀害自己的李婉栀。

这接一连串的事儿让她心力交瘁,眼下只要一动脑子,后脑勺原先伤到的地方便似钝器敲击一般疼痛。

马七娘见她脸色不太好,以为是累到了,连忙劝她快回去休息,谁知话音刚落,夏言贞整个人便一头栽在地上,昏了过去。

1.脉象内容出自《伤寒论》(东汉)张仲景

2.吉祥丸【益肾助孕方】:主治女子婚后多年不孕。天麻一两,五味子二两,覆盆子一升,桃花二两,柳絮一两,白术二两,川芎二两,牡丹一两,桃仁一百枚,菟丝子一升,茯苓一两,楮实子一升,干地黄一两,桂心一两。

以上十四味药均研成细末,用蜜调和,制成豆子大小的丸,每次空腹用酒服下五丸,中午一次,晚间一次。——药方出自《千金方》(唐)孙思邈,卷二,妇人方上。

——————————————

祝大家新年快乐~2024身体健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好久不见,李婉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