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家打工人日录 > 第11章 第十一章 亏空

皇家打工人日录 第11章 第十一章 亏空

作者:八个柠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21:50:27 来源:文学城

“老身来晚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正厅沉郁的气氛瞬间打破,许业暗暗呼出一口气,再次瞥了一眼长史的方向。

苏记起身,目视前方,左手不经意般伸出三指,正要迈步,一团黄色已经蹿了出去。

“嬷嬷安否。”李桢扶住要行礼的赵嬷嬷,笑嘻嘻问道。

赵嬷嬷也不客气,借力起身,环视一圈,满脸堆笑,“殿下安康,老身好,老身好。”

“嬷嬷哪里去了。”李桢扶着赵嬷嬷进入正厅,见嬷嬷打扮的彩绣辉煌,头上戴着翡翠八宝髻,绾着金丝挂珠钗,穿一身繁复大袖衫,与平日素净简单全然不同。

赵嬷嬷配合着慢行,“老身入宫与娘娘请安去咯,这不,见了明娘子,娘子爱老身的紧,晚膳后才放老身回来。”

送赵嬷嬷坐于苏记对面,李桢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诸人随李桢再次落座。

“却不知,嬷嬷可曾带了点心归家。”荀真用大袖掩面,不好意思的笑道。

赵嬷嬷啐了一口,“你这猴儿不知哪里去耍,未曾使唤你赶车,还要上点心了。”接着说道,“点心没带,归路与小宫女闲聊,倒是得了大消息。”

“是何消息。”李桢好奇,他不太想回忆之前反腐反到亲哥头上的事儿,很想找点乐子,让大家都放松放松。

赵嬷嬷再次环望一圈,见苏记眉目低垂,也不卖关子,痛快说道,“宫中婢女皆言,太子殿下情深似海,亲自照看已故太子妃娘娘最爱的花房,冬日竟也盛开。正是感天动地之,花神青睐也。”

李桢如遭雷击,面色通红,如盛开桃花,呆呆问道,“宫中可是传遍了。”

“娘娘的脾气,殿下当知,若非宫中皆明,怎会任由小宫女学舌。”赵嬷嬷喝了一口茶,悠哉悠哉,秦王长相不似贤妃娘娘,脾气也不像,想来是像陛下。

李桢呆了片刻,眸中透出几分无措,拉住苏记的袖子,“述之,明日我要入宫,这定是奴婢讨好太子,方才挪用了炭火。此事关系太子清誉,不可怠慢。”

拿掖廷宫人用的炭火养活花草,必然不被父皇所容。用老子养宫妃的炭贴补儿子的花儿,前朝非议必要甚嚣尘上。且太子清正,此事绝非出自他的授意,由太子揭开此事,先认错再狠罚,随后补上亏空便是。

李桢今晚接收的信息量有点大,脑袋瓜子嗡嗡,有点超载,这就想要连夜进宫。

见天色已晚,苏记温声劝阻,“宫门下钥,此事不可大肆张扬,岂能夜扣,明日早早入端本宫便是。”

对,此事决不可泄露出去。老四狗一样的东西,他手下那群犬,都盯着太子大兄的错处呢。

“殿下,秦州有一句名言,若是在粮仓外发现一只硕鼠,仓中必然已有无数老鼠屎。”秦嬷嬷插话,“若殿下肯听老身一言,此事蹊跷之处甚多,当慎之。”

李桢恍然,智商强行上线。怎么偏偏是今日赵嬷嬷就听到了风声。即便长公主府内人才济济,可如此轻易就从老翁处抓到木炭监马脚,似乎也太儿戏了。

这背后之人,是否正等着他往太子大兄处去。

“殿下,此胥吏三日休沐,吾等只需在此三日内探查其余炭库,即可真相大白。”荀真起身说道,“花房所用,松香一库足矣。若是其余炭库同样空荡,则恐非此一事。”

前太子妃节俭,赵嬷嬷多次前往拜见,所见花房并不大。

“城外近库勿用看,往周边县域储库,分批出城,四方散去,快马来回,三日足矣。”家令许业起身,“请殿下下令,明日,我等乔装出四门。”

炭库不比粮仓,冬日之外,炭贱,储备炭库多在山林近处,胥吏巡查并不严密,好手轻易便可探查。

李桢下意识望向述之,见其微微点头,立即转回,声音嘶哑,“正该如此,此事便托付于敬之、远之了。”

“喏。”两人应下,大步出门准备。

赵嬷嬷口称年老,留下书信一封,退回后面去了。

她老人家直来直去惯了,再待下去,没词儿了可不好。

主簿顾叹言道尚有文书,司马王秀则去寻爱交朋友已无踪影的舍人崔惟,两人皆退出正厅。

“述之,此事恐怕要连累府上了。”李桢如何还不明白,这次算计大了,虽不知是何方所为,但牵扯到国本,即便是长公主府也吃不消。

怼天怼地,不能怼上太子。

苏记摇摇头,拍了拍李桢搭在自己臂上的手,“两府如一,岂分你我,殿下今日仁慈英武,已折服了这帮子军汉。”

李桢闻言眉开眼笑,他最喜欢的就是述之永远正向的肯定。

“这是明娘子的文牍,殿下不若与我共观之。”苏记拿起赵嬷嬷留下的书信,是熟悉的绿蘭笺。

李桢摇头说道,“明娘子少才学,所言皆白话,吾不读也。”说罢,他起身要去后头苏记的住所,睡火炕去了。

苏记拉过他耳语两句,李桢一惊,“这样也行?”

“维宁可信我。”苏记微微一笑。

入桂宫后,李桢便疏散了,常常想着,若有人能帮他将琐事全权打理,留他在前面光鲜亮丽就好,述之就是最好的托付之人,“自然信,此事便托付给述之了。”

李桢出得门外,快步往后走,鱼士良提着灯笼追赶,一众太监立即匆匆跟上。

摇摇头,苏记也不勉强他,叫司马进来吩咐。

一炷香后,王秀领命去了。

今日,齐王派来的大号螳螂们被黄雀盯死,不得而知内情,自然传不出风声,只说宴会之景罢了。

苏记自行拆开火漆,取出三折文稿,珍而重之。

片刻后,茶杯落地,浸透了地毯。

翌日

推来膳车的小宫女与点绿叽叽喳喳,说是咱们殿下新收了武林县五十炭户,特意送入宫中木炭,都是松香炭,说专给娘娘赏人使得,好几十大车呢。

“只给咱们宫里吗?”点绿好奇。

小宫女喜气洋洋说:“哪能啊,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各处都得了,醴泉殿都有呢。”

宫中炭火贵,今年尤其冷,也尤其贵,还涨价。小宫女们拿银子换炭,银子还不如宫外头铜钱禁得住使。

难得殿下惦记她们这些下贱人,特意送了木炭进来,专是给她们使得。松香炭是三等炭火里最好的,等闲小宫女一月分不到两斤,几日便烧没了,再往后要么买,要么就得烧再次一等的。

李桢叫自己老父亲咳了一顿,就给轰出来了。说他不会办事,孝顺都不到点子上,收的三等炭户,占了府下工匠名额不说,三等炭上赶着往宫里送。

李桢嬉皮笑脸,私下嘀咕,这么看不上,也没见您老把炭还回来。等着吧,等着吧,等三日后揭了盖子,您老人家大朝,保不齐二等炭都烧不上了。叫那些叽叽歪歪的山东官儿都冻着,冻的流鼻涕,大不敬,看他们还说不说老子坏话了。

皇后娘娘那里礼数周全,因娘娘病着,只连声叫赏,就开始咳嗽,李桢不敢多打扰,连忙说要去端本宫送木炭,这就走了。

端本宫李桢没去,因为太子上朝去了,他就故意不想跟太子碰面,才选择大朝前进宫求见老父。鱼士良领人与端本宫大太监马占香见面,大庭广众之下,互相叫了哥哥弟弟,亲热一番,交割了炭火就走了。

端本宫大太监撇撇嘴,这要不是六殿下巴巴送来,这等玩意儿都进不了门,叫拉去花房后面备着。

最后来了老娘这里,贤妃夸赞儿子懂事,懂的体贴宫人疾苦,是好事。李桢终于舒心了,又蹭上迟到的早膳,翘着嘴角出宫了。

暗处,有心人怀疑秦王的智商,虽然这秦王不聪明是出名的,但莫非这么明显的事儿都看不出?

在他们看来,秦王即便不入东宫,也该传上一封书信,不该如此悠哉闲散,还有心思到处送炭火。赶紧,回去禀主子。

大朝散了,今日苏记没被点名来,李桢也就没等人,与南门值房闲话两句,自顾自出了宫门,带着一班护卫回长公主府玩耍去了。

路上想起铺子有几日未去,走了东西两市,又去南城,避开卖身葬父少女一名,捉拿抛竹竿行刺少妇一名,折腾到晌午,才算消停,寻了酒楼坐下,吃喝一顿,回了长公主府。

苦了盯梢的,换好几拨轮换。

进府后,李桢盘坐在火炕上,得知苏记在忙,便请了主簿顾叹进来陪聊,一坐就不下来了。

顾叹年纪大,最是潇洒之人,笑呵呵与他在几案上用了膳,嬉笑怒骂,抨击时事,快意恩仇,与这位小殿下很投缘。

苏记确实在忙,却不是忙李桢所想的木炭亏空之事。

他将自己关了起来,取出明娘子的两份折子,仔细对比,从笔迹、行文风格,确定是同一人所为。

先时是秦州石炭,再到左近石炭,明娘子每一步都踩在他的神经线上。

火炕送秦王入少府,石炭帮秦王在少府立下根基,她是在帮贤妃与李桢?

火炕送了河东人一个极好的涨价理由,再有无尽石炭在后头挺着,先扬后抑,使之疯狂后,再一举砸死,她是与河东有大仇?

苏记本不予大动干戈,适可而止,既能完成陛下之命,也不至于伤己根基。明娘子偏生送来了极好的助燃物,反倒让这把火烧起来便不能停下。

这下,真能重重的打上一番了。

明娘子是想暗示······

做绝?

陛下面前,决不可与政雠留下余地?

嘲讽他苏记与人做狗,还敢瞻前顾后留余地?

有一种被小看了的羞耻感,苏记捏着折子,捏出了褶皱。

回神后,他骤然松开手,沾着清水,小心翼翼将褶皱抚平。取出工具,细细将第二封稿子装裱起来,包上深紫色的蜀锦封皮。

苏记手指修长,指腹、虎口、手掌均有厚茧,做针线活时,架势如持刀剑,偏生针脚细腻的充满违和感。

午膳后,正殿送来了炭火,一车四箩筐,共计二十斤,说是分与四绿的用度。

托了明娘子的福气,她们这些陪嫁宫女都是殿内二等待遇。

深绿带着几人归置起来,这月不用发愁买炭的事儿了。少府那边黑心,还老断货。

屋里,明娘子继续写大字,还别说,练上赵嬷嬷传授的动作,效果立竿见影。

扎马步时间长了,吃多羊肉不上火了,人舒坦了,心也踏实。

清洗衣裳,擦拭灰尘,打扫院子。

完事后,浅绿、点绿对口帮扶深绿,碎绿起头开练,每日上午下午晚上各半个时辰,强身健体。

尚衣局来给明娘子量体,还说比上月高了,嫁衣又得放出一寸。当然,这个应该是这个月自然生长,明媚毕竟还小呢。

宫女,冬季难熬,多在炭上,次在衣裳,一旦用到药,就离挪出去不远了。后殿四绿是多少人羡的,吃饱穿暖,出门拎着手炉,回屋守着暖炉,比娇小姐也不差了。

若是下了雪,宫女太监们就更叫苦了,主子爱雪景,宫女怕天寒。

大冷天出门扫雪,回屋一身湿水,没个换洗冬衣,再没炭火,这人要是身体扛不住,第二天基本就没了。

点绿朋友多,她平日爱找别人帮个小忙,一来二去熟悉了,旁人才好拉下脸求上门。她们四绿穿小的衣服没少往外借,说是借,也就是给。深绿说,能救性命,是积德了。

明娘子身份受限,不能伸手,她们底下姐妹情深,却是可以互帮互助的。

因了这个,各处都知道这里能救命,托人来求的也多,点绿朋友更多了。她也不是啥样的都搭理,非得对脾气的才行。

这个小不点有主意,看人也准儿,目前还没有哪个相处过的是白眼狼儿。

如今炭火多了,娘子有了银子就手松,总说银子就得花,还爱宠着小不点儿玩儿,答应木炭也可以外借。

她们这后殿小院的,本是身份尴尬,经营下来,名声不显,人缘不差。

因着这托人托关系的外借,点绿的盆友圈已经从两殿辐射出去,悄悄在掖廷各处宫室最底层有了口碑。

正如秦王在外的名声败坏,是因为老百姓没有话语权。这些洒扫上的贱奴今日有明日无的,根本无人在意。所以,慈悲如神佛的明娘子与点绿姑娘,在宫内也还是小透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