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 第127章 番外八 儿女(下)

番外八儿女(下)

且说符郎中来过之后,燕临就一直心神不宁的,他又领着黛玉去了宗祠,说了那么一番话,黛玉自然心中起疑。

这一日,她请了柳嬷嬷来,直截了当问起此事:“二伯家生的是双伴儿,不知二伯母什么时候走的?”

之前在湖州的时候,大嫂朱氏提起二伯母总是含糊其辞,黛玉也没有多问,如今想来,二伯母莫不是……

柳嬷嬷讪笑了一下,答道:“二太太生产的时候艰难了些,后来身子一直也不好,没多久就故去了。”

又一想黛玉如今还怀着身子呢,千万不要吓着她,连忙补了一句:“咱家祖上有位姑奶奶,生的是三胎,两女一男,个个儿康健,她自己也活到了七十三!”

黛玉点了点头,说道:“咱家的女孩子,也多有习武的,身子骨结实,想来生孩子的时候也有劲儿。”

黛玉看着窗外和金鳞一起撒野的欣姐儿,心中涌起一阵热潮:就算是为了欣姐儿,她也要好好的。她父母早亡,吃了多少苦,只有自己知道。她还有舅家可以投靠,当时外祖母还在,而欣姐儿呢?!她绝不能让自己的女儿走她的老路!

“正是!”柳嬷嬷赶紧给黛玉鼓劲:“这几年少奶奶身体越来越好了,还跟着世子练蹴鞠,上次不是还赢了南安王府么?”

黛玉笑了起来。两府在一起玩蹴鞠,南安王府原是上峰,又是王府,燕临有意相让,王府女眷也看出关窍,到了她们比试的时候,就故意收着些,倒让黛玉拿了头彩。

黛玉长这么大,万万没想到能在蹴鞠中拔得头筹,不由得喜出望外。她虽然嘴上谦虚,其实祭祀父母的时候,一五一十地都说了出来,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柳嬷嬷见黛玉没有惊惧的样子,放下心来。

燕临其实有些后悔,早知道怀的是双胎,他宁愿黛玉不生了,如今又不能让孩子憋着不出来,赶紧往云南和江南发了两封信。

燕升回信说,吉神医去了南洋以南之地,短时间内应不会回来了。燕临看了不免失望。好在远在姑苏的英莲,知道此事,毫不犹豫地答应,她会赶在黛玉生产前来京城,并且还写了不少孕期需注意的事。

这几年英莲凭借一手医术,在江南声名鹊起。她最擅长妇科、产科和儿科,几乎成了妇孺的大救星。

端阳佳节,英莲果然如约而至。见黛玉一切都好,英莲放心不少。丫头婆子们围着英莲啧啧称奇:“哎呀,你如今竟成了妇科圣手……”

“待会儿替我也瞧瞧吧!”

“听说吉神医传了你金针秘术……”

蒋嬷嬷上来解围:“好了好了,甄夫人要在我们府上住上一些时日,不必急于一时……”大伙儿这才散去。

黛玉见到久违的英莲,打量一番,见她竟似换了个人一般,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不由生出亲近和信任来。

“这一路还好么?”黛玉笑着问好:“我才知道他竟请了你来,这么大动干戈的,我实在过意不去。”

英莲亦笑道:“我一直记挂着你,想要上京看望你们,可惜一时也不得闲。又正好我男人要去安国采买药材,收到信后,我们一合计,就定了日子。多谢世子想着我,我一直想要报答你。你若想不起我,我才要难过呢!”

“学医、行医都是辛苦的!”黛玉道:“我看你,竟有些瘦了。”

英莲道:“我倒不怕苦。你是知道我的,若是想学什么,一头扎进去了,便什么都不知道了。吉神医愿意教我,父老乡亲信我,让我诊治,我高兴还来不及。”

说着,英莲给黛玉诊了脉,发现她果然身子不错,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紫鹃和蒋嬷嬷看了也就心中有数了。

替黛玉诊完脉,英莲很快就被李绮请了去。原来李绮嫁入燕家三年了,一直没有动静。燕牧和燕航都不在意,她自己着急了。李婶娘和李纹也替她急,寻来了好多偏方,但都没有奏效。

李绮虽然也请过鹤年堂的符郎中,但对着一个男人,她都不好意思说什么。她的丫头月影和翠竹都是在室女,一个嬷嬷年纪大了,不怎么管事儿,也难怪娘家人操心。

英莲和李绮在大观园中有过一面之缘,如今再相见,都觉得亲切。英莲问她话,李绮也不扭捏了,一一答了。

“这么说,燕公子每月大半数的日子要值宿禁中?”

“正是!”

英莲刚问了李绮癸水的日子,估算了起来,随后问道:“那初五到初八?”

“他在家中。”

嗯?前七!

英莲扶额,又问:“二十到二十三?”

“也在家中。”

哦,后八!

英莲一时无语,偏偏李绮日子很准,偏偏就是如此凑巧,她无奈问道:“那,可否让二公子调休呢?”

李绮也有点明白了,脸上泛红,轻声道:“自……以后,石将军统兵甚严,谁敢随便调休?再说了,这是调休一次,一定就能……成的么?”

这倒是!

英莲想了想,道:“如此只能用药,将小日子往前推,或者往后挪。”

李绮郑重道:“都听你的!”

迎着李绮恳切的目光,英莲顿觉责任重大。

且说英莲在忠毅侯府住下,帮着两位少奶奶调养身子。英莲素来信任黛玉,还拿出了自己的写的《妇科千金问答》,是一位成年妇人与自己女儿关于生长发育的一问一答,以这种形式教导女子该如何注意卫生,并进行一些基础的调理和保养。

英莲解释道:“有一些是从前吉神医口述的,还有一些是我这些年行医的心得。那么多女子,平日里小毛小病很多,却都是忍着,要么不好意思开口,要么家里的钱都紧着丈夫孩子使,唯恐给他们添了负担,等到拖得久了,却已是大症候……”

黛玉翻看一遍,为她的悬壶济世之心而感动:“难得你仁术仁心,用词也简单,譬如从前乐天写诗,先念给老妪听,你写的这些也是普通女子,亦能听懂的,于千千万万的妇女而言,实在是一桩大功德。”

听黛玉这么夸她,英莲又是高兴,又是惶恐:“还没写完呢,其中必有疏漏之处,所以也不敢外传,以免误导他人。”

黛玉热切鼓励她:“不急,待你有把握了,便找经纬坊刻印,再传播到各地,造福天下女子!”

英莲听得眯眼一笑,随即问道:“经纬坊?”

黛玉便把凤姐和惜春在做的刻坊生意跟英莲说了,英莲拍手叫好:“果然是二奶奶,就是聪明。如此四姑娘那一手画技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黛玉连连点头:“正是!”

两人说了一会子话,英莲嘱咐黛玉歇个午觉,然后就起身走了。蒋嬷嬷送她出去,踌躇片刻,道:“甄夫人别怪我多嘴,您既然精通妇科,为何不为自己打算……”

英莲接口道:“我如何不知嬷嬷的好意。我也是想的,只是我嫁的是我表哥……”

蒋嬷嬷不解:“表哥有什么说法?”

英莲叹道:“从前还讲究‘姑血不回流’,如今却是‘表兄表妹好做亲’,仿佛亲上加亲才是好事。可是据我看,事实并非如此。血缘太近,孩子多病,更有甚者,生育上头也有些艰难……”

蒋嬷嬷吃了一惊:“竟有这样的事么?”

英莲知道这与世情相悖,连忙找补:“也可能只是江南一带是这样,到底天下有这么多的夫妇,我也没都见过……”

“不不!”蒋嬷嬷想了想,喃喃道:“人都是一样的,何分江南与外省?”她想到湖州老家五房的小李氏与八少爷是表姐弟,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体弱多病,与燕家其他的孩子大不一样,荣国府的宝二爷和宝二奶奶成婚多年没有孩子,他们亦是表姐弟。

“可惜天下的婚俗,非一日可以扭转的!”蒋嬷嬷回过神来,对英莲说道:“甄夫人一定要将这书刊印天下,这不仅救了一家,是为了天下无数的人家!”

英莲点头应了。

再说小石桥那边,凤姐和惜春知道英莲进京,连忙遣人邀请英莲去玩。英莲寻了空去了,见到旧日闺中朋友,英莲高兴坏了。

听说如今英莲行医救人,她男人又是做药材生意的,惜春立刻生了一个主意:“前日郡主还和我说呢,安姐儿长在王府,五谷不分的,竟把狗尾巴草当成麦穗!哎呀,我想着画些田间作物,又或者草药给这些孩子们瞧瞧。你懂这个,回头我画完,你替我校对,可好?”

英莲道:“这可巧了。我师父他老人家游历各地,收集了好多新的药草,我正发愁如何记录下来呢。”

凤姐立马拍胸脯:“到我们这里印。这样的善事,我分文不取也要做的,就当是为自己积德了!你放心,我们经纬坊印的书,没人不说好的!”

惜春笑道:“这样的书肯定要好多卷,才不是之前的小儿科呢。不过没关系,要是太费事,咱们找京里的各家书商凑份子。再说了,林姐姐肯定不会坐视不管,郡主也会出手的,有了她们起头,印这大部头的医书也不是什么难事!”

英莲疑惑道:“小儿科?你们印了这个?可以给我瞧瞧么?”

众人一愣,随即哄堂大笑起来,原来过了这么多年,她还是那个呆香菱哦!

周四见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7章 番外八 儿女(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