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林中燕(黛玉×燕临) > 第126章 番外八 儿女(上)

番外八儿女(上)

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家每户也逐渐忙碌起来,尤其是像忠毅侯府这样的高门大户,人情往来、请客送礼那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如今有了李绮,黛玉觉得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妯娌两个有商有量,事情办得格外妥帖。便是京中各家宴请,两人也是轮流去,不会太热闹,也不会太冷清。

这一日是邢夫人的七十寿诞,她本不想铺张,到底不是公府了。但贾琏凤姐夫妇、尤氏贾蓉和惜春撺掇着,要给她祝寿,顺便请亲戚们热闹一番,邢夫人推不过,也就应了。

探春和黛玉都来了,迎春人没有到,也送了礼来。黛玉和表姊妹们看着小院人来人往,竟像是回到了从前,不由相视一笑。

探春带着安姐儿,黛玉带着欣姐儿,惜春新婚,看着小一辈的格外疼爱,把她们都拢到自己身边。探春和黛玉乐得清闲,凑在一起说些闲话。

贾环的媳妇儿孙氏还是新妇,有些腼腆,还好贾蓉的媳妇儿许氏看出了她的不自在,一直陪着她说话。

又过一会儿,平儿悄悄过来,跟两位姑奶奶道声好。探春见她有话要说,便借口更衣,几人去了里间说话。

平儿关了门,这才说道:“都是为了我们巧姐儿的事,我连我们二奶奶都不太敢说,先问两位姑奶奶,也是厚颜求两位姑奶奶帮着打听。”

探春一听就笑了:“如今巧姐儿都十七了,也该说人家了,你们二奶奶有什么章程没有?”

平儿道:“正是为了这事呢!我们二奶奶托了官媒,周围打听来着。可我们家这情形,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没有根基的,我们二奶奶瞧不上,怕巧姐儿嫁过去吃苦,可是那等做官的人家,又看不上我们,哎,实在为难呐!”

探春道:“如今琏二哥在武库清吏司做个经承,大小也是个官儿。他又与人为善,何不问问同僚中可有合适的人呢?”

平儿面露难色。

黛玉温言道:“你既问到我们这里,就把事儿说明白,我与郡主绝不会外传。有什么妨碍,你直说便是。”

平儿心一横,说道:“我……我们巧姐儿真是可怜的孩子,当年教坊司走了一趟,难免叫人褒贬。这也就罢了,只是当年……巧姐儿在那里遇上了一个人……”

探春脸色一变,问道:“什么人?”她是郡主之身,一旦收起笑容,威严顿生,平儿有些害怕。

黛玉轻轻扯了扯探春的袖子,探春缓了缓,道:“你说来就是。”

平儿吞吞吐吐道:“不过是学唱时遇到一位师傅……听说是太乐署典事,我着人打听过了,人品正直,至今未婚……”

探春听到这里,也没有因为巧姐儿的小心思而生气,淡淡说道:“太乐署典事,也是个小官儿,这么说来,也算门当户对。”

见探春不反对,平儿略略放心,又看向黛玉。

黛玉却皱起了眉头,问道:“他可是姓操,叫操凤鸣?”

平儿连忙说道:“正是这个名字。”看了看黛玉的脸色,心中一沉,忙追问道:“可是有什么不妥么?”

黛玉本不愿说人长短,但事关巧姐儿,只能开口道:“倒不是什么不妥。当年我们沁姐儿说亲的时候,就有官媒来说这位操典事,这些年过去了,他还没有成婚么?”

这……是啊,这条件放在京城也不算差了,为何……

黛玉叹了一口气,道:“当年我就打听过,他一表人才,生得也好,为人正派,并无不妥。只是你想想,这么一个人,教坊司上下多少姑娘倾慕他呢……”

平儿何尝不是担心这一点,哪有千日防贼的?教坊司的女孩儿一茬又一茬的,个个青春美貌,多才多艺,不过就是差在出身。若有朝一日,巧姐儿年华不再,又当如何呢?

“还有一宗,”黛玉索性都说开了:“这位操典事的族叔是太乐署乐正,他没有儿子,视这位族侄如亲子。人人都说,日后操典事是要接族叔的班的……”

血脉亲情加提携之恩,操凤鸣自然要奉养族叔的。那么问题来了,操凤鸣自己还有亲生父母的。也就是说,一旦巧姐儿嫁过去,上面有两双公婆。

自古婆媳难相处,何况有两个婆婆,哪家姑娘愿意吃这个苦?

平儿听得也害怕,心里直打退堂鼓,只想着要劝巧姐儿打消这个念头。

探春说道:“难怪过了这么久,也没找到媳妇儿,倒不是他不好,只是家里事情太多。既然巧姐儿这些年不容易,婚事上就不要再让她经历波折了。挑个简单点的人家就好。哎,若是像四妹妹这般的,就很好。”

黛玉安慰平儿道:“会有的。”

几人回到宴席上,小小的戏台子上在唱《麻姑献寿》,黛玉不爱听这个,春纤挑了几筷子鲥鱼给黛玉,劝道:“少奶奶进去说了半天话,也没吃什么,快尝尝这个!”

黛玉怕腥,先闻了一下,才夹到嘴里,明明没有异味,她却觉得腹中有股气在涌动,连忙用帕子按住了嘴巴。

春纤一惊,莫不是这鲥鱼有问题?也是,从前家里都做酒酿蒸鲥鱼,一点腥味都没有。凤姐让人弄了个新做法,糟香鲥鱼还是第一遭。

黛玉摆摆手,说无碍。

紫鹃在一旁本来一脸忧色,又想了想,低头问黛玉:“少奶奶,莫不是……?”

黛玉点点头,紫鹃露出喜色来,又拉过春纤小声说了。春纤立刻喜笑颜开。

等她们回到侯府,紫鹃连忙跟蒋嬷嬷说了,然后去请了太医来。太医一诊脉,就知道今天的赏钱少不了。

“少奶奶有了身孕,三月有余,要小心些!”太医笑眯眯地说道。

“哎,晓得了!”紫鹃开开心心应了。

等燕临回府,王嬷嬷和张妈妈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燕临得意一笑:“我早知道了,一直没有跟你们说。”

与欣姐儿的到来不一样,这个孩子是燕临和黛玉商量的结果。孩子年龄相差太大,怕她们玩不到一起,若是年岁太近,黛玉身子肯定受不起,所以一直等到了欣姐儿三岁多。

欣姐儿知道家里有了喜事,便打起主意来,趁着父亲高兴,抱着他撒娇:“前儿个遇到安姐姐,她也有了小马,爹爹,我也想要!”

燕临一高兴,果然答应了。

黛玉瞪了他一眼,但是燕临已经答应,黛玉不能反悔。父母应是一体,同一口径,并且不能失信于儿女。燕临和黛玉一贯如此。

知道心心念念的小马终于有着落,欣姐开心得要疯了,抱着黛玉左亲一口,右亲一口,最后一口亲到黛玉的肚子上。

大伙儿都笑得不行。

黛玉也不再拦着了,抱着欣姐儿郑重说道:“那你骑马时千万要小心一些,不可叫娘担心!”

“娘,您就放心吧!”欣姐儿立刻举起三个手指起誓:“我一定小心翼翼如惊弓之鸟入樊笼……”

黛玉还没有回过神来,紫鹃赶紧抱着欣姐儿逃走了。燕临在一旁讪笑:“这些日子我在教孩子学成语……”

黛玉“哼”了一声,就不说话了。

燕临做事一向谨慎,虽请了太医瞧过,但还是邀了京中最出名的符郎中来,再给妻子诊一诊脉。

符郎中瞧过之后,也说少奶奶有了身孕,孕相也好。

丫头婆子们都松了一口气。

符郎中看了燕临一眼,燕临便送符郎中出去。一出二门,燕临急忙问道:“如何?有什么不妥你尽管说!”

符郎中问道:“请问世子,府上或者亲族中可有双胎的先例?”

燕临心中一沉,道:“有的!我们燕家每一代都有双胎,也是奇了,娶进门的有生双胎的,嫁出去的姑奶奶也有生双胎的,甚至祖上有一位叔祖奶奶,生的是三胎,可惜……”

符郎中一见燕临的脸色,就知道他都明白,还是尽责地叮嘱道:“既如此,当用心些。也不可大补,否则……”

燕临叹道:“我明白。”

回到乐歌居,燕临神色如常,陪着黛玉用了酒膳,又哄着女儿睡觉,随后就钻进了书房,默默写起了信。

又过几日,燕临休沐。他拉着黛玉来到家中祠堂,自黛玉嫁入燕家,很少来这个地方。白天进来,发现这里古朴静谧,祖宗的牌位依序排列,黛玉在心中轻声问好。

燕临又拉着黛玉看起一块块牌匾,这是谁的字,那是什么意思。尽管燕临是成年后才来到这个世界的,但还是对家族的历史了解得非常详尽。

过了没多久,燕临在一块牌匾前驻足。黛玉见他不出声,便来到他的身旁,抬头一看,是“贞夫”二字。

黛玉看了一会儿,问道:“这是何意?”

燕临叹道:“这是世祖皇帝赐予我祖父的。他老人家在三十不到的时候,成了鳏夫,一手抚养我父亲长大,二十多年一直没有续弦,连妾室通房都没有。他六十岁的时候,朝廷旌表他的义行,这两个字是世祖皇帝亲笔所书。”

黛玉吃了一惊:“我只知朝廷会给节妇建‘贞节牌坊’,却不知世间原来还有‘贞夫’牌坊。”

燕临道:“若不是遇上意外,我父亲也当有一块。这些看着是朝廷的嘉奖,但其中的孤苦只有自己知道。”

他转身握住黛玉的手,一双美目隐隐有泪光:“玉儿,勿要抛下我!我们此生此世白首到老,不,不,不仅仅是这一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要在一起,生同衾、死同穴,永不分离!”

黛玉看着他双眸中如海般的情意,不由得应了个“好”。

明清两代真的有“贞夫”、“义夫”的旌表,不是我瞎掰哈。下周一见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6章 番外八 儿女(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