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七情敌(下)
两人用过酒膳,燕临一看天已黑,赶紧催着黛玉洗漱。黛玉无奈,泡了一会儿澡,出来之后,又在南窗下写着什么,等燕临也出来了,她赶紧把东西收了起来。
燕临眼尖,自然瞧见了,不过他这会儿心思转到别处去了,抱起黛玉往榻上去,一路亲个不停。
黛玉偏过头去,密密麻麻的吻又落在她的侧颈。她实在佩服燕临几年如一日的热情,无奈道:“你急什么?!”
燕临停了一下,看向黛玉,圆圆的眼睛眯了一下,泛出水光,声音也有些喑哑:“要是你喜欢桌上……”
黛玉有些慌了,勾住他:“这里就好。”
燕临犹豫了一下,还是顺从妻子的心意,反正有了新思路,慢慢来。冬日夜短,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可以浪费。
待他餍足,黛玉已经累得不行,眼睛都睁不开了。燕临精神头很好,又亲了两口,黛玉往被子里躲。
燕临无奈,替她盖好被子,起身又往南窗下来。随手一翻,就找到了黛玉刚才藏起来的东西。燕临本以为是诗稿,扫了一眼,竟是话本子。
发现有“大理寺密探”这几个字,燕临来了兴趣,细细读了起来,主角叫严潮生,是大理寺评事,擅长侦查、推理和断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探案高手。
黛玉文笔极佳,用词简练而精准,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案发现场诡谲迷离的气氛,而一个个嫌疑犯又真真假假、难辨虚实,实在引人入胜。
燕临看得兴起,结果下面……没了。他又看看故事的开头,是第四回了。他又找了找,前面的三回不见踪影。
燕临百爪挠心,凶手到底是谁啊?他又回去看已有的线索,这次跳过情节,只看几个嫌疑犯的供述,想要找出矛盾之处。
忽听榻上传来一声嘤咛,黛玉浅浅翻了个身。燕临赶紧把文稿整理好,又放了回去。一回榻上,黛玉就靠了过来。她冬天怕冷,很容易手脚冰凉,这两年才好点。燕临抱住她,握住她的手,将她搂得更紧些。很快两人就都睡着了。
第二日,燕临去衙门应卯,还想着关于“大理寺密探”的话本子。你看,那个主角姓严,而他姓燕,主角心思缜密、断案如神,而他也不遑多让。
所以……黛玉写的应是他吧!
黛玉喜欢听燕临说案子,又总夸他心思缜密,对案情的分析抽丝剥茧,说他天生就该做这一行的。
他虽身在锦衣军,但也与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打交道,平时也要接圣上派下来的、其他衙门不便接手的案子,所以这些年来燕临对律法、讼狱、刑名、勘验、侦讯等都极其上心,也确实算是一个“衙门里第一精干的密探”吧!
这本子里虽然没有太多的外貌描写,但“品貌不凡”、“芝兰玉树”总是说他长得好吧!大概是黛玉羞涩,又或者恐人看出来,所以没有细写。
对,一定是这样的!
哈哈哈!燕临大笑三声。
心情大好的燕临来到衙门,看谁都顺眼,对着上司蔡广仁态度恭敬,对着喜欢与他争锋的陆仲武也颇为谦和,看着忙前忙后的属下,还出言指点几句,道声“辛苦”。
众人看了看燕临,等他走了,又问他的妹夫黄维坚:“燕大人最近有什么喜事么?他媳妇要生了?”
黄维坚也是一脸莫名其妙,心里直犯嘀咕:没有啊,没听说嫂子又怀孕了。要不,还是让沁姐儿回去问问吧!家里还能有什么喜事呢?
早早从衙门回家,燕临跟父亲请了安,回去就开始找那话本子的前三回。燕临先装模作样地问春纤:“少奶奶呢?”
春纤回道:“少奶奶去二少奶奶那里了,二少奶奶那里新得了一只鹦鹉,想看看他和八哥处得好不好。”
……
燕临无语:老二媳妇儿是不是有些傻?含羞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养了一只八哥还不够,还养什么鹦鹉。夫妻间的私房话让它听见了可怎么好?
燕临当初得了八哥,嫌麻烦,就送给了燕航,没想到他弟弟真的喜欢这种扁毛畜生。现在可好,把弟媳儿都带傻了。
不过黛玉不在,他正好可以肆无忌惮地搜索一番。
一会功夫,翻遍了正房,除了原先他看过的第四到第六回,什么都没有找到,想来东西在前院。燕临又转身来到乐歌居的前院。书桌、柜子、抽屉翻了个遍。
“爹爹在找什么呢?”一声清脆的童音突然冒了出来。
燕临一转身,看到了神出鬼没的欣姐儿,这孩子真是的,天天跟金鳞混在一起,走路一点声儿都没有。
燕临捏捏女儿的小鼻子,笑着回道:“我在找一些……诗稿。”
“诗稿?”欣姐儿似懂非懂:“我帮爹爹一起找吧!”
“好!”燕临开心,女儿懂事的时候可真是叫人疼。
“是母亲写的诗稿么?”欣姐儿也这里看看,那里翻翻。
“对!”燕临不假思索地答道。
“母亲的诗稿,她同意给爹爹看了么?”冷不防欣姐儿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燕临转头看向女儿,她一脸天真地看着燕临。再仔细一瞧,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里竟透出一丝丝狡黠。
“好啊!”燕临蹲下身:“小坏蛋,你讹我!”
燕临一把抱起女儿,放在书桌上。欣姐儿看着父亲甜甜地笑:“‘讹’是什么意思呀?”
燕临“哼”了一声,不回答,又四处查找。见父亲不理自己,欣姐儿快乐地唱起歌来,仔细听,有什么“在呀在哪里”之类的歌词,想是她自己编的。
燕临转身,又盯着女儿,问道:“你知道?”
燕临认真的时候,眼神太有压迫感,欣姐儿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勉强答道:“对,我知道!”
“在、哪、里?”燕临一字一顿地问道。
欣姐儿顶住压力:“我若告诉父亲,父亲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燕临慢条斯理地问道:“什么条件?”
欣姐儿迫不及待地说道:“我要一匹马!”
欣姐儿才三岁,骑马太危险,他不过是看忠兴伯家的小五有了马,所以她也想要。人家到底已经七岁了,学习骑射也有一段时间了,这才得了一匹小马,俨然成了“孩子王”。
“我得考虑一下,你身量还不足,得了马也骑不了啊!”燕临一边说话,一边观察女儿。
很多人知道证物的藏匿地点,眼睛就会不自觉地瞟向那里。
也有例外。
比如欣姐儿!
她知道东西在哪里,会故意不往那里看,避免引人注意。在和父亲、母亲的斗智斗勇中,欣姐儿已经学会了很多,都是她自己偷摸总结的。
不过她视线快要扫到一处,会立刻停住,然后转头,如此几次,就叫燕临发现了大致方位。竟然是在一套精装版《千家诗》里头夹着。
哼!
玉儿绝不会把本子藏这里,肯定是欣姐儿捣的鬼!
燕临怒视女儿,女儿冲他扮个鬼脸,立马开溜找祖父撑腰。哎呀,原来她想讹母亲的,不想父亲撞了上来。
不过没关系,父亲不好意思揭穿她的,他也是没有经过母亲同意的,嘿嘿!
想明白这点,欣姐儿放慢脚步,看到祖父就已经没了慌张,好像是专程来看望他老人家的。所谓隔辈亲,燕牧一看到孙女,疼得跟什么似的,就算孙女犯了错,他也不会计较。
再说燕临,找到话本子,也就无心管女儿了,赶紧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果然,前三回就讲了第一个案子,引出了故事的主角——严潮生,而他是壬子年传胪。传胪是什么?殿试第四名!
天塌了!
黛玉的男主角居然是个读书人!
这说明什么?
黛玉更喜欢读书人!
想到冯紫英说的什么“翁婿两探花”,又想起那个该死的史麟,燕临只觉得糟心,哦哦,原来这不仅是史麟的遗憾,也是玉儿的遗憾。
那他算什么?
燕临浑浑噩噩回到正房,就这么傻傻坐着。黛玉回来,见他神色不对,连忙上前推了推他,问道:“出什么事了?”
“玉儿,你是不是想嫁给读书人?”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但黛玉很快推理出了前因后果,当然,细心如她,也早发现自己放在正房的文稿被人动过。
她知道是燕临,也不在意,甚至打算与他讨论一下案情。谁知道燕临竟问出这样的问题。一时之间,黛玉啼笑皆非。
“你想哪里去了?!”黛玉说道:“读书或是习武又有什么关系,女子嫁人,首重人品。夫君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都无可指摘。再让我选一回,我还是愿意嫁给你!”
短短几句话,燕临从地狱来到天堂。
“果真么?”燕临喜出望外。
“你是不是傻?”黛玉嗔道:“除了你,还能有谁?”
燕临一想,也是,当初史老太君拒绝了保龄侯夫人的提议,并未安排黛玉与史麟相看。黛玉又怎么会把史麟写成男主角呢。
“那这个严潮生……?”燕临疑惑道。
黛玉笑了:“其实我父亲特别喜欢这个,他从前有一套《狄公传》,是他友人所著,他经常翻看。后来我听你说案子,就想起我父亲来……”
原来如此!
如海……潮生……
哈哈,他跟岳父大人吃什么醋啊?!
燕临一开心,抱着黛玉追问:“后来呢,谁是凶手啊?你快点写呀!”
黛玉:烦人,怎么有人当面催文的啊?!哈哈哈,周四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5章 番外七 情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