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都没有听懂贾政的言外之意。
贾政也没解释,他拿出一封信,递给了王熙凤,又笑着说“琏儿接了外甥女,一个多月前就从扬州出发了。”
王熙凤接过信,细细看了,又说给众人听。
“这封信是五天前二爷在驿站寄的,那时已到了山东。算算日子,就这几天到京城。他说本来可以早些回来的,只是林姑父舍不得女儿,打点行李就废了好多时间。”王熙凤边走边说。
话说完,王熙凤走到了贾母身前。
“只是,有一件事让我很担心。”王熙凤故做愁容,还拿了手帕轻轻擦了眼角。
“你这凤丫头,有什么可担心的。”贾母将王熙凤揽到怀里,安抚道“琏儿也才走了三个月,要是回来染上了什么毛病要欺负你,有我为你做主呢!”
王熙凤仍语带哽咽,说道“我不是担心那个,我是担心老太太。”
“瞎说什么,我怎么你了?”贾母也察觉出不对劲来,笑着说。
“家里已经有一个玉儿,小仙童似的,又来一个玉儿,仙女一样的品貌,老太太眼里更没有我了!”王熙凤说到这里,实在忍不住笑,离了贾母的怀抱,大笑了起来。
“你这个凤丫头,真真是一张利嘴!叫你是凤辣子,可一点也不冤枉你!”贾母手指着王熙凤,笑道。
贾琏从京城出发,一路很是悠闲,简直如同皇帝下江南一般。
再没有人管他,时间也充裕,他完全放松了自己,纵情声色。一路上经过各大市镇,他都要停了船,凡是有名的酒楼花楼,他都要去。从京城至扬州,他彻底领略了什么叫富贵地,温柔乡。
慢慢悠悠,到了扬州竟然就花去了两个月。惹得林如海好生奇怪,怎么贾府两个月前就来了信说已经启程来接人,却现在才到。
林如海第一眼见了贾琏,并不喜欢,直觉就能看出这是个膏粱纨绔。只是见他说话行事还算妥帖,也就暂时放了心让黛玉随他回京。
除了黛玉,还有她的老师贾雨村也想进京谋一份差事。林如海为报恩,应了贾雨村,并修书一封给贾政,让内兄帮忙打点。
后日就是约定好启程进京的日子,林如海看着昏黄灯光下女儿乖巧可爱的面庞,不禁老泪纵横。却害怕被黛玉看到了,自己转身悄悄擦了。
人老多情,他以前也不常作如此姿态,只是与独女分别在即,自己身体也不好,只怕一别之后,再无相见之日。
“玉儿,过来,父亲再交待你一些事情。”林如海对黛玉柔声说道。
黛玉年岁只比探春略大,只是因为自娘胎出来就体弱,常吃着药,看起来身量要小一些。
黛玉肖母,虽还是孩童面庞,但已经渐渐显现出了那种文雅与纤柔齐备的气质。眉蹙春山,眼若秋水,她是江南烟雨滋养出来的所有灵秀气的集合。
林如海将黛玉抱到怀里,看着她的脸庞,又想起早逝的妻子,心中更痛。
“父亲不要难过,玉儿也不想去外祖母家,只想陪在父亲身边。”黛玉伸了手,想要为父亲抚平紧蹙的眉。
“玉儿,还记得父亲之前怎么说的吗?”林如海按下愁情,笑着问。
“玉儿记得,父亲说玉儿从小没有母亲教养,现在去了京城,养在外祖母身边,才能学到大家闺秀的做派,以后也是依傍。”黛玉细声说道。
“只是玉儿舍不得父亲,父亲身体不好,玉儿怕···”黛玉说到这里,眼中水波盈盈,就要落泪。
“玉儿别哭。”林如海为女儿拭去眼泪,“你先去京城待一年,若是觉得无趣,或是想父亲了,父亲便派人接你回家,好不好?”林如海只能这样宽慰女儿。
黛玉不很相信,只是父亲答应过她的事从来没有反悔过,因此也就勉强自己不要再哭。
哄着黛玉睡了,林如海又亲自去检查一遍启程给女儿打点的东西。满满放了两间屋子,他细细查点,直至夜深。
回到自己屋子,林如海仍没有睡意。他从抽屉里拿出贾琏那日带来的,内兄贾政的书信。
又读了一遍。
他熟知贾赦与贾政的为人,贾赦是个荒唐的,林如海与他没什么交际。只有贾政与林如海相知相交,贾政虽然古板一些,但为人却端方正直,是贾家为数不多的正人君子。这也是林如海愿意让女儿去京城久住的原因之一。
只是多年不见,贾政竟然能看得这么通透,思考得这么长远,也让林如海很是吃惊。
贾政书信中言辞恳切,首先让林如海放宽心将玉儿送到京城,他与贾母都会善待玉儿。其次就是嘱咐林如海切切保养自己身体,放下忧虑,对世事看开些。
“你以为自己可以放心向贾家托孤,却不知道贾家如今也是内忧外患。你若走了,日后贾家又遭了难,外甥女可怎么办呢?”贾政在信中这样写,的确说进了林如海的心里。
贾家的富贵长久不了,林如海早就看了出来。只是他作为女婿,离得也远,说的话没人听。
信中贾政还详细分析了自己对于四大家族命运的看法,又简略提了几句皇帝的态度。
林如海科举出身,为官多年,仍是不改文人风骨。他生来就心思细腻,偏好自省,这一点也遗传到了林黛玉身上。圣上钦点他做巡盐御史时,林如海就猜到了圣上这是有意弱化四大家族在朝中的势力。
林如海作为贾家的姻亲,虽然看起来是升了官,只是官位高了,如履薄冰,前途更是艰险。且他没有后嗣,与林家族人来往也少,来往亲密的只有贾家。圣上这是把他与贾家划到了一起。
他细细摩挲着信,很高兴二内兄如今能如此清醒地思考家族命运。
眼睛看向快要燃尽的红烛,他又想到自身,忽然没有那么心存死志了。
黛玉启程那天,扬州下着雨。秋天的雨细细密密,下起来便不知什么时候结束。
林如海牵着黛玉,为二人打着伞。
渡口,一应行李,仆人早已上了船。贾琏见林如海只是牵着黛玉,迟迟不吩咐启程,有些不满与焦急。天气这样不好,又浪费时间,不知道能不能按时赶到驿站。
林如海蹲下身子,为黛玉紧了紧披风,摸摸她头,轻笑道“玉儿放心去吧,别担心父亲。”
黛玉哭着抱住父亲,眼泪再也止不住,不忍与父亲分离。
“父亲要常常寄信给我。”黛玉哽咽道。
林如海郑重点了头。
贾琏来时悠闲,返程时却紧张了起来。只因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求官心切,日日来贾琏的船舱,询问何时能到京城。
贾琏老是被他监督着,也没有办法去寻欢作乐,只好加快行程,凡不必停留的馆驿都没有停留。如此下来,二十天就到了京城。
贾府那边早几天前就派了管家仆人日日等着,以防他们早到了。
因为贾母特意吩咐过,王熙凤就派了管家周瑞夫妇亲来迎接。
下了船,林黛玉坐上轿子被周瑞夫妇与仆人们接走。贾琏带着贾雨村,两人骑了马,先走一步,去见贾政。
到了贾府,贾琏去了贾母那里回消息。
贾雨村在外书房等着贾政。这是平时贾政与清客相公们议事的地方,只是贾政后来遣散了清客相公们,办公也常在院子里的小书房,这里也就空置了。
贾雨村茶已喝了三杯,还不见贾政,心里焦灼,忍不住起身在屋里踱步。
“先生请坐”贾政匆匆进来,走到贾雨村跟前笑道“我来迟了。”
贾雨村行过礼,客套一番后,拿出了林如海写的表荐书信,递给了贾政。
贾政早就知道会有此事。他拿过书信,认真看过一遍,神色却有几分为难。
贾雨村瞬间心慌,感觉这一个月来的美梦算是白做了。
“先生莫急”贾政安抚道“我只是一时想不到哪里有空缺的要职,又怕职位太低,配不上先生的才华。”
贾雨村略略放了心,回道“学生不拘什么职位,都听大人的。”言语中很是恭敬。
“那么这几日先生在京城住下来,我替先生在吏部留了名帖,预备着复职侯缺。想我荣国府亲自去办,吏部若有了好差事,肯定第一个想到先生。”贾政缓缓说道,神色十分诚恳。
“那么就谢过大人了,事若办成,贾雨村来日必定结草衔环,回报大人知遇之恩。”贾雨村神色恭敬。
“只是近日府上有些不方便,本该留先生在府上下榻的,还请体谅。”贾政神色中几分赧然,似是对自己招待不周贾雨村,很不好意思。
“大人多虑了,我本来也想在京城四处走走看看,住在府上,进进出出,也多有不便。”贾雨村很是体恤贾政。
“那么先生便去休息吧,养精蓄锐,等着好消息。”贾政拍拍贾雨村肩膀,却没说让贾雨村去哪里休息,也不派人帮他寻找下榻之处。
贾雨村早就激动过头,真心信了贾政的话,哪里会因为这点小事惹贾政不快。
离开贾府,他先是去京城有名的花楼好好享受了几日。清醒过来后,才拿林如海给他的钱在京城租了一处小院子,安顿下来。
贾雨村纵情享受了一个月,还不见贾政的消息传来,有些心急了。再加上他这些日子以来夜夜笙歌,银钱也所剩无几。就选了一个日子,又去贾府拜访。
仍是熟悉的外书房,贾政接待了贾雨村。
“先生,好消息啊!我正要派人去找你呢!”贾政见了贾雨村,仍是笑着上前。
“有眉目了吗?”贾雨村声音激动,暗自庆幸今天来对了。
“凉州知府缺出,先生去了,就是父母官,掌管一方要事。”贾政捋捋胡须,说道。
凉州吗?贾雨村暗自思考,可不是个好地方,这与他的预期差远了。
贾政见贾雨村犹豫,继续说道“吏部那边职位很缺,皆因圣上隆恩,起复旧员。许多像先生一样经历的人都早早在吏部找了关系,谋了职位。这一个月来,为了先生的事。我是几经奔波,动用了无数关系才谋到的这份差事。”
贾政顿了顿,抿了一口茶,又说道“先生若是不满意也无妨,我在吏部那边继续观察着,若有了要职,仍旧第一时间留给先生。”语气很是诚恳。
贾雨村听罢,却不敢再犹豫了。谁知道再等下去又要多久呢?现在他已经囊中羞涩,再等下去,连房租也付不出来,难道还要像从前那样,摆摊卖字画为生吗?
凉州就凉州吧,虽是外官,但从四品也不低了。
贾雨村想到这里,马上换了神情,满是感激。他起身朝贾政作了揖“多谢大人提携”,又要说什么结草衔环无以为报的话,贾政实在不想听,扶住他双臂,打断了他接下来的话。
“先生无需如此,咱们同属一姓,理应互相帮扶。我相信日后先生飞黄腾达了,定不会忘记我的。”
贾雨村郑重点了头,又要许诺,贾政又打断他:
“先生不要再耽搁,快拿上名帖,去吏部,领了文书,好上任去吧!”
贾雨村神情振奋,离开了贾府。
贾雨村一走,贾政也不再装了。吩咐小厮撤下了贾雨村用过的茶杯。
林如海没有认清贾雨村的为人,可贾政却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个贾雨村就是个忘恩负义的畜生。
这也是他此番故意戏耍贾雨村的原因。林如海有嘱托,贾政不好完全不管。也不想真的给他找个好差事养虎为患日后恶心自己。凉州知府?贾政轻声念到,等贾雨村雄心勃勃地去了就知道什么情况了。
黛玉初到贾府那日,贾政会罢贾雨村,就回了院子。见王夫人已经穿戴完毕,带着探春三姐妹,准备去贾母那边。
“你们母女先去,我若去了,老太太与外甥女也不方便细聊。”贾政说道“想必一会儿在那边见了后,老太太定要让你领了外甥女来见我。”
王夫人点头应了。
“探春想不想见林姐姐?”贾政又问探春。
“听说林姐姐模样好才情也好,我早就想见了,林姐姐来了,园子里又要热闹了!”探春期待地说。
迎春也微笑着,而惜春却已眯了双眼,很是可爱,贾政忍不住摸了摸惜春的小脑袋。
“老爷,你说外甥女来了,老太太肯定喜欢的不得了。但是宝玉那孩子又爱玩闹,两个孩子若是常常吵架,闹得不和怎么办?外甥女初来乍到,定会不自在了···”王夫人有些担忧。宝玉是老太太的掌上明珠,自小就爱玩闹,时而痴傻时而疯癫,怨不得王夫人担忧。
“放心吧,老太太在呢。”贾政安慰道,其实心里想的是,你儿子巴不得与林妹妹日日待到一处,这就叫一物降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