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贾政的觉醒 > 第12章 京郊赏秋其乐融融

红楼之贾政的觉醒 第12章 京郊赏秋其乐融融

作者:张白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9 10:26:45 来源:文学城

秋天,是京城最好的时节。树叶开始变得半黄半红,天空高远而明亮。温度宜人,秋风和煦,正适合出游。

贾政想带几个孩子去京郊赏秋,并在庄子上小住几日。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的安排。

他先与王夫人商议了一下。

“那么不如先禀告老太太,老太太肯定也想去。珠儿这几个月也好起来了,可以出门换换心情。还有大老爷那边,琏儿不在家,凤丫头一个人也无聊。东府那边看老太太怎么说,若她心情好,也可带着珍儿媳妇去。她是新媳妇,跟着去也热闹热闹。”王夫人听了贾政建议,已经开始盘算有多少人去,准备多少车马了。

贾政对内宅的事情有时候确实不太周到,此时经王夫人提醒也立刻同意,

“还是夫人想得周到,等明日早晨请安时,我向老太太说。”

次日早晨众人在贾母处用罢饭,贾政就把出游的事情提了出来。

贾母还没说话,就看到宝玉两眼圆睁,已是雀跃难耐了。

“你这个主意出得好,合该咱们一大家子出去赏秋,在庄子上小住几日,就像寻常百姓那样。”

“凤丫头,这次又该你打点行李车马了。”贾母笑着看向王熙凤。

王熙凤笑着应了,又问“东府那边要不要叫珍大嫂子同去呢?”

“叫上,与你做个伴。”贾母也很体贴王熙凤,她知道贾琏不在家中,王熙凤也寂寞些。

贾母又看向了李纨,问道“珠儿身子已经大好了吧?”

“回老太太,大爷好得多了,等我一会儿说与他,他定要跟着去呢!”李纨笑道。贾珠身子恢复得很快,只是贾母心疼他,不让他早晚过来请安。

贾母见贾珠李纨也去,心中也是高兴。她最喜欢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场面。

“老祖宗,我们也要去!”宝玉见贾母说了半响都没有提到他,有些着急了。

宝玉毕竟年纪还小,想不到贾母出门游玩怎么可能不带着他呢?

“忘了谁也不会忘了你这个小鬼头!”贾母笑着搂过宝玉。

“你,迎春,探春,惜春,你们四姐妹当然要跟着去了。”贾母又笑着说,在旁边的迎春等人也很高兴,难得有机会出府游玩。

打点车马与仆人的事自然落在了王熙凤身上。

最近因为贾琏去了扬州,王熙凤做事有些懒怠。平日里她的一颗心一半在家事,一半在贾琏,如今贾琏不在,她感觉空落落的。

又因为前些日子王夫人对她说的那些话,她在内宅事务上就没有先前那么张扬。不再想着处处要露脸,好让别人夸她,也就不再锋芒毕露。虽然对下人管教仍很严格,只是旁人倒没那么畏惧她了。她的确记住了府里行事不可奢侈靡费,因此也很是花了心思在改变。

王熙凤身边的大丫鬟平儿是最乐意看到王熙凤这样改变的人了。她与王熙凤自幼一起长大,情谊与别个不同。平常她总是想着法子劝王熙凤行事柔和些,只是没有很好的效果。

深夜,主仆二人才把出游的事务安排妥当。王熙凤斜靠着软榻,眼睛微眯,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平儿,你说咱们管着这一大家子的事务,落了几分好呢?”

平儿凑上前,轻轻为王熙凤揉着头与肩颈。

“奶奶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吗?”平儿轻声问道。

“倒也不是,只是这些日子以来好似突然醒悟了一般。”王熙凤轻声说着,宛如呓语。

“我只觉得奶奶自己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紧要。管不管家,只是白添一份劳累,还总被人说长道短。保养好身子,关起门来过日子才是自在呢。”平儿自己并不看重什么管家权力,只是她也知道在内宅,若是突然失势,也少不得被那些捧高踩低的奴才们欺辱。

“我去和太太说不管家了”王熙凤声音很低,平儿差点没听清楚。

听罢,平儿失笑摇了摇头。她才不信这话,王熙凤最爱权力,怎么可能主动放手。

“奶奶睡了吗?”

平儿见王熙凤双眼已完全闭上,半天没有动静。于是轻轻推了推她。

见没有反应,平儿不禁觉得好笑。

从小到大,王熙凤都是这样。在外人面前总是很刚强能干,私下里有时却迷迷糊糊。

平儿轻轻扶起王熙凤,她仍没有醒。平儿就把王熙凤安置到床上,为她除下头饰衣服鞋袜,盖好被子。

做完这些,平儿自己和衣躺到了屋里的榻上。今晚由她守夜。

王熙凤总是事事安排得妥当,这次也不例外。

贾府出游那日,天气晴好。

因为是家里人出去游玩,排场也很简单。这一点贾政见了很是满意。

贾母坐了一乘八人大轿,她牵着宝玉与她同坐。

贾赦与邢夫人没去。贾政与王夫人,迎春,探春坐一台轿,惜春有奶娘带着坐轿。贾珠与李纨一乘,王熙凤平儿与贾珍媳妇尤氏一乘。另外各人的嬷嬷奶娘丫鬟媳妇人也不多,坐了三顶轿子。因为要在外住两三天,还有两辆车马专门驼行李。

这在公侯之家来说,算得上是轻车简行了。

多是女眷,不常出门,因此一路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贾家这次去的庄子在京城北郊,距红叶岭很近,此时正是观赏红叶的时节。一路上遇到的车马还不算少。

轿内,贾政随意拿了本书,读了一些诗句给孩子们听。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行至郊外,秋景已很分明。探春耳边听着贾政读的诗句,眼前缤纷的树叶簌簌落下,突然口中冒出了这么一句诗。

“探春莫不成以后想做个诗人吗?”贾政见探春出口便引用了名句,于是开口调侃。

“太太,老爷总是调笑我!”探春有些不好意思,把头埋进王夫人怀中。几个月相处下来,探春对贾政不再畏惧,很是亲近了。

王夫人只是笑着抚摸她背,没说什么。贾政见探春害羞,就没再逗她。

一旁的迎春却很惊讶探春与父母亲如此自然亲昵的相处,一时有些黯然。

贾政知道红楼中的这些女孩子们个个满腹诗书,能写会画。只有迎春在其中略显平庸。

“迎春,可觉得轿子颠簸吗?”贾政柔声问道。

迎春很少与贾政相处,此时不免拘谨。只是恭敬答道“尚可受得住”

“迎春,你也来我怀里,我搂着你们两姐妹。”王夫人边说话边一手将迎春拉到她怀中。迎春自幼是她抚养过的,她也心疼迎春。

探春看迎春拘谨,就向她做了个鬼脸,惹得迎春轻笑了一声。

贾政见母女三人搂抱着,两个孩子都已困倦,又大声说了句,“看外面的树叶多好看呢!”

引得探春嘟囔了一句“老爷成心不想让咱们睡觉。”

贾政笑了一声,一路上再没有打扰她们母女。

一行车马走了两个时辰,到了京郊别院。

田院不像是普通农家那样一个大院子,也分成了几个小院子。容纳贾家这些人完全没有问题。

院内各处有许多果树花卉,只是样子粗陋些,比不得京城。

宝玉一下车就看到果树,嚷着要去爬树摘果子,被贾母止住了。

随后贾政的轿子也到了,宝玉见父母姐妹都在,也就没有那么挂念果子,与姐妹们去摘花玩了。

潘武很有能力,两个月已成了大庄头乌修业的得力干将。这次贾家来这里小住,乌修业自然亲自接待。贾政一眼就看到了潘武站在乌修业身侧,满意的点点头。

等众人各自安顿好,打理好行李屋子,已经傍晚了。

潘武已经将晚饭布置好,就等着主子们吩咐开饭。因为主子们不多,晚饭只摆了两桌。

贾珠身体刚恢复,又因为路途颠簸,有些疲乏,就没过来。李纨在旁服侍,王熙凤已吩咐人把饭菜送过去了。

“都是田里种的瓜果蔬菜,老爷太太们不要嫌弃。”潘武边吩咐人上菜,边说道。

“我还就爱吃农家种的这些,比城里买到的味道要好。”贾母笑着说。

“还有这些鸡鸭鱼肉,一应也都是庄子里的。府里吩咐要过来小住几日,小人早就选好了最肥嫩新鲜的肉菜,预备好等着老太太呢!”潘武又说道。

“我尝了尝,这鸡肉做法虽然粗糙,吃起来却肉香浓郁,确实不同。”王熙凤浅尝了一块鸡肉,笑着对贾母说道。“老太太也尝尝。”说着话自己又开始为贾母布菜。

“潘武,你先下去吧。有什么事情,我再叫你。不用一直在旁边伺候。”贾政见贾母与家人们都很满意,就让潘武先退下了。

用罢晚饭,天色已晚,众人舟车劳顿,也都有些困乏,就都回房歇息了。

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一间屋子,在贾政隔壁,宝玉仍是在老太太那边安置。

此时,几人都聚在贾政的屋里,孩子们围着炕桌玩数独游戏。

“宝玉,你听,外面是什么声音?”探春忽然说道。

一时间,屋里的人都屏息静听。

待走近了,只听“喵喵”两声,原来是只猫。

宝玉已经开了门去看,门口窝着一只黄色狸花猫,肥嘟嘟的,神态慵懒。应当是附近人家养的猫。

“宝玉,不要用手摸,小心被抓了。”王夫人见宝玉有心要摸,忙制止道。

宝玉仍有些不甘心“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你们快来看!好肥的猫!”

待迎春与探春刚下地看了一眼,那狸花猫突然就跑远了。宝玉小孩心性,追到了院子里,也没找到。有些颓丧地回来了。

“不要难过,兴许明天白日里能再见到呢!”探春牵了宝玉的手,把他拉到炕边坐下。

“明天我们一起在附近找找,碰巧就能找到了。”迎春也安慰宝玉。

宝玉新鲜劲过去的也很快,马上不再难过,几人又玩闹了起来。

贾政见孩子们玩得热闹,就没有打扰,悄悄出了门。王夫人看见了,也没说什么。

“我吩咐你的事,调查的怎么样了?”此时贾政坐在潘武屋中,捧了杯茶。

“回老爷,已经有些眉目了。”潘武恭敬说道。

“细细说来。”贾政闻言打起了精神。

“贾府在京中的田庄,三分之二是荣府的,又有三分之一是宁府的。其中荣府的由大庄头乌修业主管。”

贾政点点头,示意潘武继续说。

“去年,荣府的田庄忽然将地租翻了一倍,惹得下面的佃户纷纷不满,只是也不敢闹事。他们没了办法,只好转去租了其他家的。”

“那么为何突然涨租呢?”贾政问道。

“说是那边圈了几片山要给宫里供应木炭。碳薪司的人去年就来调查过,那边的树木适合烧制成碳,就建了山厂。”潘武继续说道。

荣府在京中的田庄的确集中在西边,北边这处因为距香山与皇家猎场近,就购置了下来,虽然不方便管理,但也一直留着,以备贾府主子们赏秋或是伴驾便利。

潘武继续说“那附近还有一些山,林木也多,材质也好。乌庄头也盘下了几片,用来做木炭生意。他为了盖炭窑,住工匠,方便运送木炭材料,就涨了地租,不再把田庄租给佃户。也是为了不让贾家知道,炭窑里请的都是偏僻村子的河北人。”

“那么说来涨租与几次天灾全然没有关系了?”贾政又问。

“小人家也在京城郊外,前两年虽则有旱灾有蝗灾,只是都很轻微,并没有太影响了田地产出。所以我一开始就不相信乌庄头上报的理由,就暗中调查。他们也藏的不很隐蔽,大约没想到有人会来查。”潘武说到这里,也是愤愤不平。

贾政听了,怒极反笑。“潘武啊,这就是我非要招你一个猎户来帮我管田庄的原因。贾家上下的蛀虫实在太多了,这么光明正大地中饱私囊,竟没有一个人知道的。”

“老爷预备如何处置呢?炭窑那边路线我都熟悉,若是要抓他们人赃并获,明日就可过去。老爷假借在这边赏景,偷偷溜去炭窑,保管乌庄头意想不到。”潘武建议道。

贾政眯了鹰眼,细细思索。

“不可,这几日老太太与太太们都在,若是那乌修业在老太太跟前示弱祈求,老太太说不定会顾及旧情轻饶了他。”贾政想了想,又说

“过几日,等老太太们都启程回去那日,咱们突袭炭窑,杀他个回马枪。”

入了秋的乡间,夜晚已经很冷,贾政一边走,一边搓着有些冻僵的双手。

王夫人还没睡,屋里留了灯。

贾政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吱呀”一声,王夫人推开了门。

她见贾政只着单衣,忙走上前,给他披了一件夹袄,关怀道“郊外风大,更深露重,书文这么不细心,也不提醒老爷多穿几件。”

“我只是随意出去走走,没想带书文。不成想却迷了路,这才有些晚了。”贾政笑着说道。

他又接过王夫人递来的热茶,喝了一大口。

孩子们已被王夫人安置好,宝玉回了老太太那边,迎春三姐妹在隔壁也熟睡了。

“夫人,明日我们去红叶岭赏秋,我听潘武说那边山脚有一小庙,很是灵验。”

二人已躺到床上,贾政突然开口。他知道王夫人平日里喜欢求佛拜庙,因此特意问了潘武。

王夫人点点头。她很是困倦,不一会儿就进了梦乡。贾政在黑暗中伸出食指,轻轻抚平了王夫人的眉头,又不禁勾起一个笑容。

一夜好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