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贾政的觉醒 > 第11章 含凉殿成天子封赏

红楼之贾政的觉醒 第11章 含凉殿成天子封赏

作者:张白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9 10:26:45 来源:文学城

贾政接过信来,看罢,叹了口气。

“老爷,姑爷信中说了什么?”王夫人见贾政神色忧虑,遂问道。

“前几页照旧是向老太太和家中的亲友问好,并附上了礼单。”贾政顿了顿,继续道

“他有意让外甥女进京,由老太太抚育。”

“这不是好事吗?老太太本就思念敏妹,如今由外甥女承欢膝下,也可解了老太太的烦闷。”王夫人说道。

“姑爷说他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外甥女自幼多病,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如今赴京,养在老太太及舅母身前,也是好事,有个依傍。”贾政说道。

王夫人听了点点头,她也很认可林如海的考量。女儿家自幼由地位尊崇的祖母抚养,日后大了议亲,也是好说法。

“姑爷还说他去岁圣上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

此事贾家人都已知道,王夫人便继续听着。

“官位虽高,看起来很得圣上荣宠,只是他信中提及此事时,似是有些忧虑,也许是我多想了。只是我如今看他对独女的安置,与字里行间化不开的愁情,他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怕是身染沉疴···”贾政没有再说下去。

本来在他的计划中,林家这一支亲戚是要好好维系的。林如海深受圣上眷顾,官至巡盐御史,且与贾家又有姻亲。两家已是剪不断的亲缘,若能互相帮衬,肯定是好的。更何况,还有一个黛玉。

贾母的母族史家,如今也没有子弟担任要职,与贾家一样,只是袭了爵位。王家族长已不太管事,王子腾虽官运亨通,但看起来与贾家并不很亲近,贾母过寿时王子腾虽在京城,只是送了贺礼,人并没到。还有一个姻亲薛家,虽是皇商,这几年已经败落不少,也指望不上。

算来算去,如今与贾家最亲厚,且身居要职的,只有林家林如海。但林家子嗣单薄,如今林如海膝下只有黛玉一个女儿。

也许四大家族不用皇帝亲自下手,因为后继无人渐渐也就衰败了。

方才贾政看了林如海的信,又开始思考一件事,也许圣上表面信重林如海,并不是单纯的倚重。也许圣上对林如海,王子腾的倚重,包括后面给贾政升官,都只是除掉四大家族的计策。

大族之家关系盘根错节,真不是那么好分割清楚的。所以皇帝步步为营,看似升官,其实都是外任。林家虽世代列侯,后代又考科举,看似清贵,但与贾家联姻后,怕是也不再是皇帝放心倚重的了。

看来他起初对皇帝对四大家族的看法太浅显了。

贾政在心里又是重叹口气。

“那么要不遣几个京城里有名的大夫去扬州看看?”王夫人建议道。

贾政摇摇头,“我看他更多的是心病,大夫又怎么能治得了?”

王夫人闻言,也不勉强。林如海贾敏夫妇鹣鲽情深,她也早就知道。如今贾敏去了,林如海也病重,这对夫妇情谊深厚至此也不让她很惊讶。

贾敏仍在闺中时,王夫人与她很是亲密。那时王夫人是新妇,贾敏只有十来岁,是再和气可爱不过的小姑子,活泼灵动,深得贾家上下的喜爱。

只可惜,天不永年。

一时间,贾政与王夫人均是相对而坐,唯有叹息声。

“夫人这边先着手安排船只仆人去准备接外甥女。过两日,选个老太太心情好的时候,把如海的信件给老太太看了。你等老太太那边吩咐了,我这边也有一封回信给如海的,从我这里取了信,再安排咱们的人启程。”贾政不再颓丧,开始安排事务。

“老太太肯定是中意琏儿去接的,我常不在内宅,你记得叮嘱凤丫头对琏儿多上些心,最好在银钱上有些控制。琏儿也是个耽于酒色的,不要让他因此误事,若是招了更多麻烦就不好了。”

王夫人应下了。

几日后的傍晚,众人正陪着贾母在花园中逛着。王夫人见贾母身心愉悦,趁大家坐着饮茶时,就把林如海来信的事情告诉了贾母。

贾母看罢信后,先是低沉了一会儿,很快便高兴起来。就要吩咐王夫人与王熙凤打点仆人,去接黛玉进京。

“老祖宗,就是扬州林姑父家的黛玉妹妹吗?”宝玉好奇道。

“她与你和探春年纪相仿,若是来了,你们三个又有了一个好玩伴。”贾母抱着宝玉,喂了他一颗樱桃。

“那么黛玉姐姐快些来吧,林姑父的女儿,肯定是一个小才女呢!”探春也很高兴,说道。

迎春和惜春没说什么,只是笑着坐在一旁。

园子里罢了之后,王夫人便叫了王熙凤一起商议。

仆人船只她们先前已经打点好了,王夫人也把贾政叮嘱的事情告诉了王熙凤。

说罢正事,王夫人见王熙凤对贾琏离京一事有些不满,就又说道:

“你和琏儿正是新婚夫妻,趁着浓情蜜意的时候,先生下子嗣,自己也有个保障。”王夫人也是真心心疼侄女,因此说得直白恳切。

“我能看得出来,琏儿像了他父亲,也有几分耽于酒色,只是他年轻,还能收敛些。”王夫人见王熙凤听了此话有些低落,就把她揽到怀里,一手轻轻摸着她的脊背安抚着,又继续说道

“我知道你性子高傲,从来不肯伏低做小,只是夫妻之间相处,不在于争个输赢。若是能相处得好,那么偶尔低头认错也没有什么。你明白吗?”

王熙凤听了隐隐有些落泪,她为人刚强,从不在外人面前示弱,只是今日王夫人言语慈祥,像极了她出嫁前母亲的模样。

“姑母,我知道了。”王熙凤哽咽道,用的是儿时的称呼。

“好孩子,我也是为了你好。”王夫人拿着帕子,为王熙凤轻轻拭去眼泪。

“这次老太太寿辰,我也看出来了,咱们王家并不能指望得上。你父亲人品好,但已不管事,你叔父还做着官,但这次竟然自己也没过来,想来也许是与贾家有了嫌隙。你哥哥也是不中用的,以后不来麻烦你就不错了。”王夫人说到这里,也有些难过,

“还有一个薛姨妈,她信中说了,怕是你姨夫不太行了”王夫人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

“只怕以后也要来京城投靠咱们。”王夫人自己也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二老爷前些日子说的话你也知道了,圣上对几大家族早就不满,只是隐忍不发。其他人都指望不上,咱们母女俩既然还能在贾家管家,就做好分内事,不要惹了麻烦,日后也能对亲戚们帮扶一二。”王夫人又劝道。

王熙凤慎重点了头,很是听进去了。

贾政这些日子与王夫人相处中,已经把好多自己的想法说与了王夫人。王夫人自觉虽然在外面帮不上忙,但在家事上还是能帮衬贾政,于是也就想着与王熙凤好好谈谈,做些改变之事。

“太太,你说得我都明白了。”王熙凤冷静下来,又称呼王夫人为太太。

“好孩子”王夫人见王熙凤听话,也很高兴。又揽着王熙凤说了一些夫妻之间相处的事情来。

“你看二老爷如今处事还算方正,却不知道他年轻时也是个喜欢胡闹的。”王夫人笑说道。

“这可是想不到的事情。”王熙凤惊讶道。

“我们刚成婚时啊···”王夫人捡了一些故事说与了王熙凤听。

贾母寿辰后半个月,贾政所主持的工事也顺利完工。

此时京城已经入秋,但白日里暑热仍甚。

“大人,咱们这边竣工了,天气还热,说不定圣上这几日就会过来小住呢?”袁三保这几个月来实在辛苦忙碌,此时终于能松口气了。

“你是盼着圣上封赏了?”贾政笑着调侃。

二人在含凉殿内信步走着,检视着这几个月来的工作。

袁三保不好意思地搓搓手,笑着说“下官这么多年来官运一直不顺,现在年纪大了,也还是想着能升一升。”几个月相处下来,袁三保已经熟知贾政的为人,因此在他面前也就毫不避讳。

“你放心吧,我已经和李郎中说过了,此次事成,无论圣上封赏与否,他都会提拔你做营缮司内一科主事。”贾政说道。

袁三保多年来只是个工部不入流的小官,日常公事最多,最累,却很难升官,如今贾政亲口说了,让他做主事,他很是激动。

“下官先谢过大人了。”袁三保俯身作揖。

“只是大人方才说的话”袁三保顿了顿,又说道“大人认为圣上不会满意含凉殿?所以也不封赏吗?”

此时二人已经走出宫殿,行至了水车前。贾政见水车缓缓转动,他眼神黯了黯,说道“圣上之心难以揣测,咱们做臣子的,只管做好分内之事就好了。”

贾政心里还是担忧林如海信中的话。若是含凉殿主事仍是刘怀义,那么想必圣上多少会有所封赏,毕竟宫殿建得又快,设施又巧,这一点贾政还是有信心的。

但现在主管却成了他,不知道圣上会不会不做封赏,反挑错处呢?也许圣上可以借此机会免了他的官也说不定。

只是,也可能给他升官。升得越高,也就,跌得越惨。

事情都没有朝着贾政的猜想去发展。

竣工那日,工部尚书封严和工部的一些郎中,员外郎,都来检阅过,圣上没传什么消息来。

封尚书见宫殿修的简约又不失大气,内饰也毫不铺张,但丝毫不减皇家气派,对贾政很是满意。

“存周这次公事完成的很好”封严难得展颜一笑,边说边拍拍贾政肩膀。

诸位同僚们也是纷纷称赞,道贺。

次日早朝,封尚书上了折子,禀报大殿已经竣工,圣上随时可以去避暑纳凉。

皇帝只是简单赏了工部尚书,郎中与贾政一些金银物品。没有多说。

同僚们都为贾政隐隐遗憾,他们谁都知道这座宫殿实在用了苦心。

外面赤日炎炎,人在殿中,如处冰室。依山傍水,风景极佳。实在是避暑的好去处。

他们都以为贾政会因此升官,没想到圣上的反应却是不咸不淡。

贾政本人却很平静,没有升官对他来说,不是坏事。其他人见贾政神色淡淡,也就以为他们勋贵人家,不在乎加官晋爵。

大殿竣工一个月后,宫里的元春升了女史。

元春入宫两年,本来一直是静妃宫中的司簿。她在宫中处处谨慎,因此皇后的谕旨传来的时候,她隐隐有猜测。便在几日后,找了机会又往家里去了一封信。这才彻底弄清楚了。

此事在贾家传开后,除了贾政与元春,其余人都很高兴。

元春自然知道在宫中做事,职位越高危险越多。

贾政却知道了皇帝的用意,他是借着给元春升官,表明自己对贾家的态度。

那含义也很明显:你们若能好好做事,我会顾念着老臣旧情,留着你们做事。

若是不安分不听话,那么好好想想自己和后代的命运吧

明白这一点的贾政反而放了心。起码他知道了此时皇帝对于四大家族,还不是预先杀之而后快的态度。

皇帝步棋,也是想看看这些人的反应,若不识相,反而更猖狂,那么留着也没用。

若是识眼色,做事也看得过去,那么也可以先留着用用。

他既不想这些家族中有人位高权重,但也不介意先把那些不识相的人捧到高位,再狠狠处置。

所以说自古流传的俗语有些总是有道理的,伴君如伴虎啊。

贾政自来到红楼世界,就忙着公事,此时终于松了口气。可以好好歇几天,考察考察府内可待改造的事情。贾母寿辰已过,此时正可以开始他的改造。

只是,贾政观察几日后,发现贾府上下已经有了不小的改观。

他觉得奇怪,就问了王夫人。王夫人便把自己与王熙凤说过的告诉了贾政。

这的确出乎贾政的预料。没想到他影响最大的人竟然是王夫人。

倒也很好理解。贾政提的建议总与元春的话不谋而合,王夫人担忧女儿在宫中的处境,也就对贾政的话很上心。

再加上她认识到了王家靠不上,薛家势微,也就想着自己要与贾政同心协力,不让贾家倒台。元春在宫中如履薄冰,贾珠前途已经断送,宝玉还小,现在她必须站到丈夫这边,将贾家保住,保全子女的靠山。

说到底,也是出自一片慈母心肠,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就是王夫人现在这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