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贾政的觉醒 > 第13章 问道拜庙慈母心肠

红楼之贾政的觉醒 第13章 问道拜庙慈母心肠

作者:张白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9 10:26:45 来源:文学城

次日一早,用过早饭,贾政建议众人齐去红叶岭赏秋。

“老太太,那边不只秋意浓厚,更有一小庙,名曰无为寺,很是灵验。”

贾母听了,自然连连说好,其他人也都想着既然来了,便去拜一拜。既可赏秋景,又有寺庙拜佛。

富贵人家,几乎个个都喜欢拜佛,每年施舍的香油钱更是无数。不论灵验与否,起码是个事情做,打发时间也好。

仍和来时一样,一行人坐了车马,笑闹着,齐去了红叶岭。

红叶岭距离贾府田庄很近,车行半个时辰,就到了。

正是赏秋时节,西山红叶更是京城八景之一,因此一路上车马不绝,像是庙会那般热闹。

路边有些聪明的商贩早早支了摊子,卖一些农家土产与节庆玩意。

贾母见一路上游人如织,心里有些不太高兴。按荣府以往的做派,不论是入寺拜佛还是游园赏景,肯定要早早请了场,免得家中女眷孩童受了冲撞。

只是看着宝玉一路上兴致勃勃,对游人商贩又很新奇,贾母就按下了心中的不快。况且今日出游是贾政提议的,一片孝心,她也不好表现出不满。

贾母的轿子停了下来,鸳鸯掀了帘子,说道“老太太问,快到了吗?”

贾政早已弃轿步行,他走到贾母轿子跟前,说“老太太,快到了。红叶岭本是一大片树林,也就没有固定的庭院。凤丫头早就备好了一顶轻便二人小轿,供老太太乘坐,既不累人,又可赏景。老太太不若现在就换了小轿吧。”

说话间,王夫人与两个孩子,王熙凤也都下了轿。贾珠身体不好,怕步行多了,禁受不住,王熙凤也为他与李纨备了小轿。

不一会儿,贾府众人都下了轿子,只贾母惜春与贾珠李纨坐轿赏景。

宝玉早就不想坐着了,贾母劝他不动,索性任他自由玩闹。

“二姐姐,三妹妹,你说平日里咱们怎么没有经常来这些乡野地方玩一玩呢?”

宝玉与迎春探春行到一处,姐妹三个叽叽喳喳玩笑着,时而拿着摊贩卖的小玩意,时而跑到路旁田地里,追一只花鸟。

“今日一看呐,做个乡野人家也蛮好的,又简便,又自在,还有这么多可玩可乐的。”宝玉边说话,边弯腰拾了好多叶子,又把它们抛到空中。树叶纷纷扬扬,又落到地上,

“我想,乡野人家虽也少不了烦难之处,但父母子女,日日欢笑,同在一处,不比咱们公府之家要差。”迎春难得出门,此时心里也放松不少,但仍说了这么一句略显伤感的话。她捡了一片枫叶,在手中把玩。

“只是若日日像今日一般游玩,也很快就会腻了吧?况且乡野人家的烦难之处,咱们又从何得知呢?不如还是偶尔来玩的好。”探春又说道。

“这三个孩子,虽然年纪相仿,但性格迥异。”贾政与王夫人走在孩子们后面,此时贾政听了几个孩子的对话,笑着说道。

王夫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仅混在人群中,还要步行,虽然还不觉得累,但她却很不自在。

“一母同胞的兄弟尚且性格各异,性情二字,还是天生的。”王夫人回应道。

“太太,可还走得惯?”王熙凤从后面跟了上来,身边还有平儿与贾珍媳妇尤氏。

“倒没什么,走走也就习惯了。”王夫人笑着回道。

王熙凤掩了帕子,也笑了,“要我说啊,太太若是走不惯,就去发落老爷,这全是老爷吩咐我的。”

贾政有些尴尬,“我是想着咱们既然出来赏景,游人们都是步行,唯独咱们坐轿子,也太扎眼。若是清了场,普通百姓们又去哪里赏景呢?况且昨日已住过了田庄,今日再试试像普通百姓那样步行着,也算是咱们的忆苦思甜了。”贾政早就感觉到王夫人有些不自在,如今趁机就做了解释。

贾政不过是想让这些富贵人家的太太公子小姐体验百姓生活,万一日后贾家真的落魄了,也算是提前做准备。况且,孩子们一直养在蜜罐里也不行,走走路就算苦了吗?

“要我说,这样也蛮好的,就像是小时候骗了家中长辈,偷溜出去逛花市,逛庙会,热热闹闹的,也是一种趣味。”尤氏出身小户人家,这一则是她的亲身体验,二来也是打个圆场,表明自己的态度。

“我家奶奶幼时才是顽皮,不仅要偷溜出去,还乔装打扮,扮作兄长的样子,大模大样骗了门房,出去玩闹呢!”平儿说着王熙凤幼时的趣事。

“你这丫头,哪次出门我没有带着你吗?被老爷太太发现了,我不是回回都帮你挡着板子吗?”王熙凤佯装生气“现在说这些,是要和我清算清算吗?”

“平儿可不敢!”平儿笑着快步走到前面去了,王熙凤与尤氏都跟上前去。

贾政看着她们离去,笑着摇摇头。

“老爷,我也想去逛庙会,看花灯!”宝玉跑到贾政身边,突然说道。

贾政牵了宝玉的手,问“宝玉走得累不累?”

“一点都不累,我还能走两个时辰!”宝玉口出豪言。

旁边的王夫人迎春探春都笑了。

“那么,你今日要一直走到无为寺,也不可以喊累。若是做到了,明年元夕,我就带你们去看花灯,逛庙会。”贾政边走边说。

王夫人牵着迎春与探春走在他们前面。

“宝玉在说大话,我才不信,老爷心疼宝玉,才轻易相信了。”探春故意激宝玉,才这么说。

“路还远着呢,宝玉你快把话收回去吧!肯定走不到的。”迎春是真心劝宝玉的。

“二姐姐,三妹妹”,宝玉突然走到路中间,“咱们三个比一比,看谁先到无为寺。老爷刚才说,顺着大路一直走,一刻钟就到了。”

“有什么彩头吗?”探春问。

宝玉突然愣住了,他提出比赛只是一时兴起,哪有什么彩头。

“谁先到了,我就亲自做一只走马灯送给她!”贾政替宝玉先说了。

“一言为定!”宝玉与探春几乎同时说,迎春兴致缺缺,但也勉强同意一比。

三个孩子先后跑到前面去了,王夫人立刻示意奶娘与丫鬟们跟上。

“老爷,游人又多,路也生,孩子们跑来跑去,万一摔了。”王夫人犹豫一会儿,还是说出了心里话。

“夫人你看,既然来拜庙,越虔诚越灵验。咱们走着去,佛祖看到了,肯定事事都如咱们的意。”贾政岔开话题,忙说道。

他一只手搀扶王夫人,仍是不紧不慢地走着,像是在自家宅院里闲逛。

王夫人一口气憋着,不上不下。这个老爷,年纪越大,越像年轻时那么胡闹了!

众人都很顺利地聚到了无为寺。贾母惜春与贾珠李纨坐着轿子,到的早些。其余步行的人稍晚了一会儿到。

三个孩子早就跑得气喘吁吁,齐齐歇在了寺门外的一处亭内。

“宝玉还小,你让他这么跑,跌了跤可怎么办?”贾母一看到贾政到了跟前,就没有好气地说了一句。

“老太太莫忧,这不是好好的嘛!孩子们常拘在府里,身体也弱些。有机会能跑跑跳跳,也是强身健体。”贾政回道。

小惜春已凑到姐妹身边,与她们笑着说话。

王夫人没说话,坐在了孩子身边,细细看着他们几个是否受了伤。

“老太太,既然咱们人都到了,就进寺里看看吧。”王熙凤说道“方才在路上,我听路过的一对小夫妻说话,他们今日来寺里还愿,去年他们来求子,果然今年就得了一个大胖小子呢!”

“果然这么灵验?”谁不喜欢灵验的寺庙?贾母如今长寿多福,唯一略有遗憾的就是贾家子嗣还不够丰。要真如此灵验,少不得要让王熙凤,尤氏,李纨这几个年轻媳妇都好好拜拜。

“那可不是嘛,咱们一行快进去吧。午间寺里还有斋饭,我早与主持说过,添了一笔香油钱,就把今日的斋饭都供给咱们,不让外人进来了。”王熙凤笑着说,边亲扶起贾母。

众人都笑笑,整整衣裳,往寺里去了。

宝玉姐妹几个故意走在后面。

“老爷,方才说的可算数?”宝玉轻轻扯着贾政的衣袖,问道。

“你们谁先到的?”贾政问。

“自然是···”宝玉话没说完,探春就接了一句“自然是二哥哥先到的。”

“说过的话自然作数的。”贾政分别摸摸孩子们的头,微笑道“过几日我闲了,每人给你们做一个走马灯好不好?”

“明年元夕节,也带你们出去玩!”

孩子们都没想到真的有如此好事,嘻嘻笑着应下,又在一起玩闹去了。

“锦屏,看好孩子们,进了庙里,要庄重一些。”王夫人嘱咐丫鬟道。

无为寺不算大,但胜在清幽雅致。门前还有一株据传已有六百多年的古柏。

历经日晒雨淋,仍是簇簇一片墨绿。

门口两根大红门柱镌刻两联: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无为法”

“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中间匾额高悬,金字已然斑驳,镌刻了“无为寺”三个大字。

古刹清幽,佛像庄严,梵音阵阵,檀香屡屡。一行人进了寺庙都是神色庄重,细细看着。

大雄宝殿供奉了一座庄严佛像,有一桌案,摆着香炉并两个签筒。

待屏退了闲杂人等后,鸳鸯代贾母先行拜过。

贾政不拜,随后该王夫人了。她挥手让开了丫鬟,亲**香叩拜。

“我佛慈悲,保佑贾家富贵不衰,老爷官运亨通。元春在宫中能平安顺遂,早日出宫团聚。珠儿身子康健,多子多福。宝玉,探春,迎春和惜春四个孩子都能平安长大,嫁娶良人,福寿长久。”王夫人恭敬拜了三次,口中默念着她的愿望。随后插好香,退了下来,她没有求签。

之后尤氏拜过,仍是恭敬三叩,求了一支签。

李纨代贾珠与自己拜过,也求了一支签。

王熙凤没有拜,平儿紧跟在李纨后面,也焚香三叩,求了一支签。

离开大雄宝殿,众人分散着又在寺内转着看了看。

“夫人刚才许了什么心愿?”贾政与王夫人跟在贾母身后,走到了禅房,有一小沙弥阻拦,他们又转了回头。寺院不大,一会儿功夫已经逛完,他们几个就在一处凉亭歇了下来。

贾政问罢,王夫人便细细说了。

“所谓心诚则灵,我们方才走了那么远的路,虽说没有三跪九叩,但诚信可表日月。佛祖定会应允的。”贾政笑着宽慰。

王夫人点点头,笑了笑。

贾政走到贾珠身侧“珠儿今日身体可受得住?”

贾珠起身笑着回答“烦扰老爷忧虑了,今日出来走走看看,只觉得身心舒畅,浊气全无。”

“我们父子俩去那边走走。”贾政示意过贾母后,就与贾珠一起离开了凉亭,李纨也没有跟着。

“兰儿会叫爹了吧?”父子俩行至了寺外的那株古柏前。

停下来之后,贾政问道。

贾珠想起此事,眼中满含温情“不仅会叫爹爹,还会叫妈妈,祖母了呢。”

“这样的日子你可喜欢?”贾政又问。

“儿子好像现在才明白过来,能与家人同喜同乐,是一件多么简单,又多么幸福的事情。”

贾珠说起这话时声音柔和,满满都是对家人的眷恋。

“那么今后···”贾政顿了顿。

“老爷不用为儿忧虑,我早就想好了。”贾珠说道。

“其实前些日子太太也劝过我。太太已不年轻,还要时时为我这个不孝子担忧,说起来是我的不孝顺。”

“宫裁没有劝我,但我最懂她的心。太太因为差点失去儿子以至于难过至此,宫裁可能失去的不止是丈夫,还是他儿子的父亲与依靠。”贾珠仍低低说着。

“在病床上,想着前半生苦苦求学,真宛如梦幻泡影。以前觉得重要的事情好像一瞬间就成了尘土。真正对我重要的不是前程,而是家人。”贾珠说到这里,抬头看了贾政一眼。他有些担心自己这么说,会让贾政不高兴,觉得自己胸无大志。

贾珠听罢,点点头,笑道“你生在这样的家庭,既享了福,本也应该尽一点责任。只是之前我逼你太甚,让你伤了身子,这是父亲的不对。”贾珠见贾珠有意说话,摆了摆手,仍继续说

“况且,大家族中,其实也分不太清什么算是尽了责任。对父母长辈来说,你如今只要身子康健,平平安安,那便是千金难换的好事。”

“你不要忧虑家业,万事还有父亲在,你们兄弟姐妹只要好好的,父亲定会想办法护住你们。”

贾政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有意整顿组学,倒不是仍想让他们读书考科举,只是想着让贾家的子弟学一些经世致用的实际事务,日后哪怕家族落魄,也不至于无立足之地。等你身体好起来了,可以去族学中,教小一辈的读书习字。日后便做个富贵清闲的田舍翁吧。”贾政拍拍贾珠肩膀,温声说道。

另一边,王熙凤与平儿走累了,也歇在了亭内。

“平儿,你方才求了什么签,给我看看?”王熙凤笑问道。

“奶奶不是向来不信什么阴司鬼神报应的嘛!何必来看我的签?”平儿一步迈离了王熙凤。

“你这个丫头!”王熙凤佯怒道。

“凤丫头你自己不拜,现在又来看人家的签,何苦来的!”贾母也打趣她。

“平儿,宫裁,咱们一起去解签。”尤氏也想逗逗王熙凤,故意拉着李纨与平儿走了。

“你这个凤丫头,还在这里生闷气嘛?快去看看斋饭准备好了没有。”王夫人见王熙凤兀自坐着生气,就让她去看看斋饭。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斋堂与禅房一墙之隔。一应菜蔬都是寺里的和尚亲自种的,也算是清爽可口。

贾家人坐在斋堂,安静用了斋饭,又在寺中给香客提供的屋子休息了一会儿。

回程时,已是傍晚。来时路远,回时路短。他们都坐了轿子。

寺庙的屡屡香火伴着晚霞勾勒出一副山景图画。晚钟杳杳,古刹也洒上了余晖。

“太太,其实今日比赛是三妹妹赢了,他与老爷那样说,是怕老爷责罚我。”宝玉窝在王夫人怀里,已很困倦,轻轻说着。

王夫人怜爱地摸摸他头,柔声说“宝玉睡吧,元夕咱们一家人仍像今日一样出去玩。”

宝玉得了承诺,甜甜睡去,嘴里还说着“走马灯···”

迎春与探春姐妹俩被锦屏一左一右抱着,也都睡熟了。

贾政与王夫人听了宝玉的呓语,相视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