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问长安 > 第67章 乌啼屧廊(四)

何处问长安 第67章 乌啼屧廊(四)

作者:不窥园主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2 12:32:42 来源:文学城

“这杨梅疮本非中原之物,西夷跨洋传来,先感于岭表,再自南而北遍及四方,故又称‘广东疮’也。此乃情寄之疡,初发时不过毒气下流、疳久不愈,若未及时医治,则渐生刀枷骨穿、抽筋擢髓之痛,”少年人总对一些不利于孺子之心的事物充满好奇,听赵煜阳问起“杨梅疮”这等隐疾,黄树兴奋地侃侃而谈,“待病至终末,他们或须眉堕落、鼻梁断坏,或心气涣散、癫狂而死,面目之狰狞,情状之惨烈,简直不忍言表!”

“啊,竟会如此!”赵煜阳神色微变,\"若男子在外寻花问柳染得此疾,岂不令家中妻妾遭受无妄之灾?\"

“彩凤随鸦,遇人不淑,又有什么办法?”黄树双肩一耸,语重心长地嘱咐道,“贤弟若要攀折章台之柳,万莫寻那土窑私窠。南京城中,旧院上佳,珠市次之,南市又次。贤弟年少有为,何愁觅不得一位清倌人?”

赵煜阳冷哼一声,“贪财受贿的都说自己是清官,恩客不断的都说自己是清倌人。”

“贤弟此言甚妙!哈哈哈……”

煜阳本不觉得有什么可笑,但见黄树笑得前仰后合,也硬着头皮“呵呵”附和两声。“黄兄,弟还有一事相问,”待室中笑浪平息,他又正色问道,“若女子感染此疾,其腹中胎儿可会受到影响?”

陪坐一旁的岳维申不动声色地踩了他一脚。

“胎儿?这我可不知道,不过父母同害此病,其子应无法安泰无虞。贤弟怎会问起这些?难不成……”

“倒是好生热闹。”自拜别刘孔昭,江永归府已有半刻光景。他见两位少年在书房相谈甚欢,没有立即打扰,只是站在门外静听。等到赵煜阳在谈话中露了马脚,黄树察觉后穷追不舍,他才施施然走进。赵煜阳和黄树看见江永,皆止住话头,起身行礼道,“恒之叔叔。”

“许久未见,阿树真是长大了——不,如今应该称呼‘成森’了,”江永由着黄树将自己搀到案前坐下,激赞道,“强敌压境,人心惶惶,成森组织国子监同学协理治安并襄助城防,于国功莫大焉。来日我定上奏朝廷,为成森请赏!”

“恒之叔叔,国子监好生无趣,就让侄儿随您去打鞑子、灭顺贼吧!”

“学莫便乎近其人(注11)。成森年纪尚轻,应先从云老及夫子博学多闻,待时机成熟,自有用武之地。”

黄家既官且商,实力雄厚,黄树入国子监读书,与其说是圣上恩典,不如说是朝廷提防——既是形同质子,又怎能轻易逃脱?黄树话一出口便知自己莽撞,听江永婉拒了他的请求,也没有强辩,“来日若有机缘,恳请世叔莫忘侄儿!黄树不才,唯愿竭尽自己所能,捐躯赴难、报国尽忠!”

恰有江泰走进书房,在江永耳边通报来人名姓。“先请他去花厅等候,我立刻就来,”江永低声嘱咐,随即又含笑看向黄树,“成森放心,待尔学成出师,朝廷定有以委托贤侄,”他拔座起身,语中微带歉意,“宫里来人,恕永不能奉陪了。崧翰,你陪成森在此稍坐,晚食备好后自会有人送来。煜——景桓,你随我来花厅。”

第一次被称呼表字的赵煜阳随江永走出书房,欣喜的神情还未敛去,已见江永正色凛然,“厂公来了。”

赵煜阳点点头,他早已预料到有这一刻。江永看他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也不觉自己需要再嘱咐什么,转而问道,“四川那边有消息吗?”

“伯贤兄还在同顺朝议和,观其信中所言,大功似将告成,”赵煜阳道,“李鼎初登大位,国中诸事繁杂,不敢贪外虚内。总督弃取汉中之地、许以帝号之尊,换彼出师侧击景朝以解江南之危,论利则各取所需,避免俱伤而两败,论义则共御外侮,征伐大邦之血仇,如此利义两便,和议自当十拿九稳——只是当时情势急迫,李鼎逼求我们承认二帝并列,若来日朝廷怪罪下来,又要如何应对?”

李飞暴毙、养侄李鼎继位之中蹊跷颇多,顺朝的新帝急需这份和议稳定边陲、凝结军心,而江永擅自做出妥协,虽得实利,却大有损于名分国体——大顺皆悖君负国之贼,戕我黎庶,乱我河山,结此仇者不共戴天,岂能与他们讲和?庙堂之上朽木为官,燕雀不敢与鹰隼计较寸土之得失,便衔泥滓筑巢殿陛,与同类争夺容身之所。此番大乱,有如灶突炎上,玉堂半焚,立足之地更狭而簪缨之身更危,见此有违名教之事,便可真如溺水逢舟,无论如何都要拼死一搏了,“若不能拉人下水,他们岂有上船的道理?”

煜阳犹自惴惴,江永已习以为常。天下熙熙,为利来往,少不得争短竞长,然而人生四十年,见识过太过世事之艰辛,人心之凶恶,便是恐惧也恐惧惯了,何况只是不屑,“不必担心,待我入宫觐见,自会设法说服皇上,”他拍了拍煜阳日渐宽厚的肩膀,半作严肃半是嗔怪道,“眼下急需解决的,倒是你惹下的另一桩‘麻烦’。”

此前东厂落了百般事,令陈公明朝不遑食、夕不遑息,这几日事务轻减,他的眉间反比往日锁得更深。“我就是一头负重百斤的瘦驴,被鞭打着上了山,便只能埋头走路。只要一晃神,摔下来就是粉身碎骨。”当义子劝他稍事休息时,公明这样说道。他无法放过自己,一旦飞转的思绪出现停顿,浓烈而绝望的情感就会长刀一般插进心隙,将他的记忆、理智、思想切割得支离破碎。这柄刀刃代替自己掌管了这副躯壳,一反常态地打骂手下、违反规纪,着意甚重而人心丧,用力极多而见功寡。等到陈公明重新掌控身体,他只有忙不迭地认错追悔,然而无论如何挽回,有些事情有如坠崖之马,亡羊之牢,再也无法复原如初了。

“让厂公久等了。”

陈公明停下蹀踱的脚步,快步迎上去,朝江永躬身施礼,“夤夜打扰,倍感不安。实是公明有罪未请,不敢俟终日,恳请江总督和赵小将军海涵!”

“厂公无需多礼。正所谓人无疵则不可与交,厂公愿以真性相待,江永铭感万千,”江永示意三人同坐,说话间已换上更熟稔的称呼,“何况我等亦有事情隐瞒,待一会道明,尚祈公明莫要怪罪为盼。”

臣有臣道,奴有奴道,道不同者心意亦难相通,陈公明不觉有异,自顾说道,“先时南京被围,兴宁伯夏友三临阵脱逃,被部下告发、系捕入狱后理当处以极刑。然而友三乃先皇后之父,先前不过一染坊掌柜,岂有带兵之能?皇上南巡,重臣窜逃,令其守城本就强人所难,今将刀刃加身,又是何其无辜?”他忆起皇后至死不瞑的双目,泫然流涕道,“更何况皇后娘娘临终前饱受生子丧子之痛,牵念父母,至死犹然。公明自知私情不逾公法,然而皇后待我至厚,在下宁负皇朝,不能负她!”他朝江永“扑通”一声跪下,“公明已将夏友三及其夫人释放、转移,所有罪责我愿一力承担,还望江公……还望江公垂怜!”

东厂向为皇帝心腹,任捕任释,从不为刑法律例所束。何况区区一乍贵乍富的伯爵,是死是活,并无太多人在意。江永见陈公明因此谢罪,不觉气愤,反而动容,“这真是折煞江永了,快快请起!”他语气温缓,如聊家常般问道,“出京之后,打算去往何处?”

南京外城十三门皆由赵煜阳的部下把守,因其搜查车马甚严,夏家至今还隐匿于城中。听江永语含放行之意,陈公明眼睛一亮,“皖南多山,易于躲藏,我打算先将他们送到那边躲避一阵,待局势稳定,再另寻一清静康平之地安置。”

“此番北兵纵横抢攘,皖中备受其扰,所谓穷山恶水,如今皆成山营水寨,车上老弱病幼齐全,恐怕不是个好去处,”因沈家长居桐城,江永对皖南的局势颇为关注,他不以公明之方案为然,转而提议道,“近期正好有一批人马要撤回四川,如若不弃,不如与之随行。我会亲笔致信将官,请他沿途对夏家多加照顾。”

“啊,这真是不虞之恩!江公,我已不知要如何谢您!”

若非江永及时扶住他的双臂,陈公明定又要下跪拜谢。江永转头看向煜阳,见他会意走出花厅,才又拉着公明坐回原位,“《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守城抗敌本非贩夫走卒之责,江永不过依理从事,既非徇物,又非市恩,公明何需谢我?”他轻言拂去公明心上的包袱,略微思考片刻,笑道,“更何况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便算有违军纪,永也心甘情愿。”

夏家居市井、着布衣,顶天不过一名不副实的伯爵,何能谈到“君臣之义”?陈公明不解其意,只是怔怔看他。“弘基故去之时,秉忠曾来吊唁,当时他一口三舌令人颇觉烦扰,未曾想办起事来却能滴水不漏,”江永将语气放得更加和缓,“公明,皇后娘娘还活着。”

仿佛有北风穿过遮风的照屏、驱寒的炭火,将对面瘦削的身形吹得猛然一晃,“什么?”

那日拜别皇后娘娘,二人走出坤宁宫,陈公明向西,赵煜阳向南。沉重的悲伤与歉疚坠在煜阳心底,他越想寻理由为自己开脱,步伐便越被拖曳得滞重,“战场上每天都有人牺牲,只不过无常簿上再添一笔,有什么想不开的?”他同自己赌气,思绪已近乎无理取闹,“就算恒之叔叔怪罪下来,我也没有大过!分明是她们——”

“赵小将军!赵小将军!”背后的高呼叫停他的脚步,煜阳转过身,眼见王秉忠奔至面前。他好意提醒道,“王公公,厂公不曾与我同路,他已经往西华门去了。”

“奴婢……不是来寻……厂督的,奴婢是奉娘娘之命……将此物交予将军,”王秉忠弯腰喘着粗气,“娘娘吩咐,请将军务必将此物转交江总督!”

黄绸在秉忠手中上下振颤,煜阳接过,只一握便大概猜出包裹的物什。他瞪大了眼睛,“这是?”

“将军莫问,收下便是!”

不远处响起细碎的脚步声,赵煜阳忙将黄绸揣进怀中。那枚玉玺撞在心口,逼他不得不有所报偿了。他把突然冒出的想法在心头掂量片刻,又搁在嘴里咀嚼几番,见对面转身要走,心一横道,“王公公,可否帮在下一个忙?”

“将军请说。”

“在下军中有名医师最善止血治伤,士兵中有箭矢穿胸者、双股齐断者、肚烂肠露者,皆仰其医术存活。煜阳欲将其请至宫中为皇后看诊,然而此举一恐不合宫禁礼法,二恐难收微末之效,不知公公能否通融——”

“将军麾下有此神通,何不早说!”王秉忠失声惊呼,随即又将声音快速压下,“娘娘生命垂危,延医入宫甚为繁琐,如何来得及!”

煜阳无言以对,只看着秉忠在道旁来回踱步。污黑中泛着血红的雪水撵着他的鞋跟,在灯下飞溅如星。秉忠跺了下脚,身后的水洼猛地跳起,星光未落,北风已同那人一齐朝煜阳扑来,“宫中有早已备好的马车,何不立刻将娘娘带到宫外诊治!”

赵煜阳大为震骇,“那宫里……”

“宫里自有我来打点!”王秉忠紧拽着煜阳的衣袖往回跑,生怕一松手那人就会消失不见,“若是……还请将军在两个时辰内将娘娘送回!”

江永握着陈公明的手臂,担心他苍白如纸、挂满泪珠的脸会突然变色昏厥。

“那后来呢?”询问的声音在不存在的寒风中栗栗颤抖。

门前有两道脚步声接连响起,江永转头看向来人,道,“正好煜阳来了,让他亲口说吧。”

“这位夫人难产失血,五藏虚羸,送来时已是命如转烛。此番若非遇到我杨禹,恐怕早就魂归九泉了!”

“杨先生大恩,容煜阳过后再报!如今情势急迫,还请先允在下将夫人送回——”

“外面风雪连天,她的身体如何承受得了?若将军本意要她丧命,又何必让老夫耗竭心力将她救活?直接扔到门外的雪地里,保准她活不过一炷香!”

“煜阳岂敢存此心念!实是此中确有隐情,在下不得不——”

“此事容不得商量!”杨禹见煜阳还想反驳,加重语气警告道,“你非医者,不知病人状况之危。她虽暂复生机,却未完全脱险。稍有差池,后果便不堪设想——就算你能安全将她送回府上,往后谁来日日遍诊看护,谁能及时调整用药?”

“老先生?”

“老先生忙得很,可没时间去!”杨禹没好气地冲煜阳一甩衣袖,“要么留此活命,要么送她去死,赵大将军自己抉择吧!”

“宫中风凉水恶,是个吃人骨、噬人心的地方,娘娘既已逃出,不回去也好,”王秉忠明白这句话背后不可估量的责任与风险,他咬紧牙关,努力不让自己因为恐惧而发抖,“皇后已经薨逝。宫中诸事由我打点,也请赵小将军管好都督府,莫要走漏消息!”

两道目光交汇处,协议很快达成。赵煜阳掩住眸中的顾虑、惶惧、无奈与一丝几不可识的兴奋,拱手拜道,“定不辱使命。”

“秉忠公公回宫后,皇后娘娘的丧礼一切如常进行,文武百官易素服,衙门望阙设香案,众人皆确信皇后崩逝,”煜阳坦然交代,“至于大殓如何完成,梓宫如何奉安,在下就不得而知了。”

江永嗔怪道,“你们真是胆大包天。”

陈公明用手指死死扣住桌角,眼眶像是被泪水割出了血。他把腮颊咬得发白,说不出话,只让茶盖与桌腿“咯咯”地帮他哭。

“杨先生,皇后娘娘现在如何了?”

方才得知病人身份的杨禹冷眼扫过江永和煜阳,拈着胡须不说话。

江永无奈地笑笑,“想来娘娘已无大碍,”他瞥了眼杨禹,见他没有反驳,便知情况如自己所料,“公明,等娘娘醒了,我们一道去探望吧。”

杨禹冷哼一声,“还有一道药,喝完再去。”

“谨遵杨先生嘱咐。杨先生看诊辛苦,还请先用江永的一杯茶……”

江永将手从陈公明臂上移开,起身向杨禹行礼。话未说完,忽听身侧的公明失声痛哭起来。权倾天下的东厂提督双手捂脸,泪水不断从指缝涌出,“你们不要骗我!”他像一匹失群的幼狼,独行风雪之夜而乍见同类之影,内心极渴望又极恐惧,于是颤抖地嗥叫着,“求求你们,不要骗我!”

夏婉婉觉得自己像是染坊架上的布,被血染红了,被刀捅烂了,被拧皱了,被撕碎了,被遗弃在雪里。风一吹,雪冻成了冰,布也跟着硬了。冬日长得夜连着夜,她不知在竹竿上挂了多久,不知何时被人取了下来,清理、修复又悉心地收好。如今木炭在她身边安静地燃烧,没有风来打搅,有人踮脚进来,有人悄声离去,他们一道道遮住柔和的烛光,把影子留在墙壁上跳舞。夏婉婉痴痴地盯着看,只觉得这般生活宁馨得仿佛在下一世。

“微臣江永拜见皇后娘娘。”

“你就是……江永?”

“臣就是江永,如假包换,”五省总督笑得令人安心,“眼下北兵概已撤退,南京转危为安。还请娘娘先在中军都督府中安心静养,等到局势稳定,厂公和在下会设法将娘娘一家送出留都,从此远离这片是非之地。”

夏婉婉听说自己可以离开,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那宫里……”

“圣驾回銮,已下旨为‘皇后’发丧。如今阖宫举哀、满城素服,众人皆知皇后仙逝,还请娘——夫人放心。”

夏婉婉点点头。她长舒一口气,落下心中有关城破国亡的一切悬想。无边的怨恨与痛苦重新漫上来,用泪水将她卷入床角的阴影中。江永望着墙上的影子,大部分是床架和被褥的,只有夹在两者之间的圆形凸出勉强能看出人脑袋的模样,然而夏婉婉很快把头伏进被中,彻底让阴影连成一体。床边的灯烛快燃尽了,火焰剧烈地跳动。影子打起抖来,既像是冷成那个样子又像是疼成那个样子。江永不忍再看,刚把头向旁边扭去一分,又听床上之人咬着牙关恨道,“他怎么还不死。”

眼睛可以不去看,耳朵却是关不住的。低声的呜咽从耳孔钻进来,扎得人心又酸又痛。江永不晓后宫之事,却深知林又汲可以刻薄寡恩到何种境地。那是位将“且尽今朝醉,无论明日愁”的信条浃沦肌髓的主,他用饿殍的头骨制成酒杯,满饮成河的鲜血,用百姓的脂膏熬成蜡烛,点亮富丽的华堂。他不断将无望的胚种埋进妻子的小腹,只因罹患情寄之疡而戚戚自怜,全不顾那些种子是如何耗干皇后的心力,侵吞她的气血,交予她接连生子丧子的无尽痛楚。女儿出生时,江永一直陪在沈蔚身边,他知道那是种怎样的灭顶之痛,然而若在一场场剧痛的终点见不到那个小小的襁褓,又该要如何噬心蚀骨!江永握起负在背手的右手,强行收回泛滥的思绪,随即侧转过身,将定在门边的陈公明拉至榻边。

适才陈公明哭满了整整三刻钟,眼仁和脸颊都疼得厉害,却不妨碍他继续陪着哭泣。

“公明?”夏婉婉没有回头,对着墙壁唤道。

公明连忙应声,哭腔从嗓中溢出,将刚刚擦干的眼角重新染上绯红。

皇后转身望向他,“那个孩子……”

“小皇子太小,无法入葬皇陵。奴婢已经将他安葬在灵谷寺的禅林深处,有得道高僧日日诵经超度,定会让小皇子来世健康长乐……”

孩子的母亲半边脸埋在枕窝里,旧忆摄走了她的元神,徒留一双眼眸木然流泪。陈公明哭了很久,早把心拧干了、肝揉皱了,如今夏婉婉的泪水渗进来,蜇得他五脏六腑都酸酸涩涩地疼。公明张张口,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却见她突然侧坐起身,让他绵绵软软地抱了满怀。发间的香味,唇上的药味,衣领里汗泪交混的气味,连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气,一股脑儿全灌进他的胸口,挤得他心脏几乎要从嘴里跳出来。他劝着自己,骂着自己,恨着自己,终于还是双臂交叠,紧紧、紧紧地搂住了她……

一声婴啼打破了房中的静谧。不知什么时候离开的江永又回来了,他站在门外,本不想打扰,奈何怀中小儿不耐,张开小嘴催他进屋。夏婉婉将公明轻轻推开,目光黏着那枚粉色的襁褓,从门边一路移向近前。江永把襁褓中的女婴呈至二人面前,笑道,“煜阳率部下入城勤王之时,有士兵在井边捡到了这个孩子。彼时她脐带未断、双目未睁,似是出生不久即被抛弃。好在她的家人终留一线仁慈,仓皇逃命之前未忍将她投掷井中,”江永将孩子放进夏婉婉忙不迭伸出的臂弯中,继续说道,“军中之人举止粗莽,不惯照料婴幼,送来我处又实是所托非人,平白令她受了一番折腾。不知夫人可愿为我等解此燃眉之急,悉心养育此女,将她抚养成人?”

怀中的小不点如同一枚稀世的珍宝,嫩红的皮肤,茸茸的胎发,半睁的眼皮下一双瞳眸闪着水光,静静打量着面前清丽的女子——她其实被照顾得很好。小儿两只小手分明蜷在唇边摆弄,却像是一下下抓进夏婉婉的心里,她立时泪流满面,“好孩子,你乖乖睡,今后娘亲会照顾好你的。娘亲会陪你慢慢长大,和你一起……”

心意相通一般,那个孩子小小打了个呵欠,果真乖乖睡去了。

“公明。”夏婉婉轻声唤他,生怕吵醒熟睡的女儿。

陈公明连忙收回痴心,顺目坐回床边,“奴婢在。”

“便取雨后初晴之‘霁’字,陈霁,你觉得可好听?”

公明震惊地抬起头来,看见久濯泪水的莲花在他眼前盛放。它亭亭立在曾经将她玷污的淤泥中,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仿如画中仙子,美得直叫人动魄惊心。

注11:引自荀子《劝学》,意为: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7章 乌啼屧廊(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