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问长安 > 第66章 乌啼屧廊(三)

何处问长安 第66章 乌啼屧廊(三)

作者:不窥园主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2 12:32:42 来源:文学城

长江无风也起三尺浪,更何况有风雨终朝。胡元秉猝然起兵,江永来不及多作思考,火速集结所有可调动的部队东进勤王。他们甫一出川便遭遇留守武昌的楚兵,交涉无果后也顾不得同胞同袍之谊,直接以密集的炮火清扫江面。江永立于船头,眼见热浪将横截江水的铁索道道熔断,激起的吞天白浪被血水浸染,落下时已深无可深。对面的将领在被强弩射落前犹令还击,然而他们的军心比战船更快败退。川军乘胜追击,将楚兵逼上江岸仍嫌不足,为防有后顾之忧,又将武昌重镇团团包围。楚兵仿照昔日铁铉固守济南之计,悬高皇帝及先帝画像于城头,并书二人神主灵牌分置垛口。众将不敢冒犯,纷纷停了炮火。却不料平日里最温文尔雅的江总督态度最为强硬,“神不享非礼,尔等设太(河蟹)祖及先帝神主于炮火之前,悖逆侮慢,莫此为甚!”他慨然而呼,“我父子两代顾命,今将讨贼定倾,高皇帝在天之灵,必将宥我之罪!来人,开炮——”

很快武昌城陷,江永留秦越安抚城中百姓并收编投降的兵士,自己继续率领大部队星夜兼程。胡元秉出武昌、下九江、破安庆,唯一组织起有效抵抗的江西总督袁攸命丧贼手,其余沿线官兵皆如见鹯之雀不敢一击、裹足之羊不能一前。若非元秉暴毙军中、众将各自为营,恐怕未等江永与郑朗前后夹击,南京已沦于叛军之手。然而内乱还未完全平定,北兵已无视和约悍然压境。京师乃国之根本,江永没有收到勤王诏书,只能暂居九江,一面筹粮措饷一面观望局势,寄希望于程言与江北三镇能够击退敌军、挽救危亡。未曾想这些朝廷供养十余年的大军不仅没有将北兵逐出边境,反被他们驱而来往。更有甚者竟如鱼听鸣榔、鸟惊虚弓,未交一战已望风奔溃。短短十日之内,淮、凤、泗、扬先后失陷,大批将士倒戈助逆。程言殉国、景军屠城的消息传到九江,江永手中的毫笔陡然滑落,在请战的奏疏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墨痕。那时的他尚不知宋景迁将在被俘五日后绝食而亡,但明白恩师此次已是凶多吉少。他顾不得悲痛、震惊,以及皇帝重臣的忌惮诋毁,连夜率领壮大后的川军移舟东下。冯渊本应会同应天、安徽巡抚巡防南京上游的江面,果不其然已经临阵脱逃。镇守京口的黄鹏在败局已定后也扬帆东遁,士兵纷纷卸甲鼠窜,令天堑长江顷刻化为通途。操江御史刘孔昭率麾下三千水师拼死一抗,也无非是阻截后续的部队,对已经渡江并向南京十三道门户挺进的北兵全然无能为力。

不应认为是程督师在天有灵保佑江永的援军及时赶到,而是没有屈服的扬州城——慷慨就义的督师程言、力战而死的数千将士、从容赴井的官绅遗老,以及二十万未食景粟的平民百姓,他们用骨肉磨钝了锋刃,血液浇灭了烟焰,为长久被索取、被压迫、被瞒骗的同胞换来了一线生的曙光。从来该走向覆灭的都只是朝廷,炎黄子孙会在这片土地上百折不挠地生生不息!当一股接着一股的北兵披着硝烟仓皇蹿出城门,江永突然这样想到。他让赵煜阳和岳维申入城清剿余孽、恢复京中秩序,自己又与秦越驰马向西,希图尽快追上逃往皖地的林又汲。

赵煜阳从未嗅到过那样重的血气,它们积在密不透风的宫殿中,将空气压至膝下薄薄的一层——若不然,何以众人皆跪在地上垂泪饮泣呢?外城的喊杀声尚在煜阳的脑海中呼啸,他被司礼监的人猝然拉出战场,由风雪之中往燃炉之地,求问原委而不得,容后觐见亦不允。如今见到此情此景,一路积攒的怨气也如衣上冰雪般涣然而释了。

王秉忠从内殿走出来,朝他躬身道,“赵小将军,皇后娘娘召您进去。”

“这……”

王秉忠见煜阳为难,拉过他的箭袖就往殿里拖,“都什么时候了,哪里还顾得这些,”他小声嘱咐,“娘娘……情况不好,还请小将军莫要……还请小将军虚圆应之!”

吞吞吐吐的话语令赵煜阳愈发疑惑,但他没来及多想,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脚步:皇后仰卧在榻上,虽有锦被遮盖,仍能看见不断涌出的鲜血将床单浸红、浸透,又一滴滴渗进地砖。她像是脱去了薄皮束缚的、软软摊开的机关零件,一缕缕散走生机,只剩下白得发暗的面色与颈间未拭去的发光的汗珠。“臣赵煜阳叩见皇后娘娘!”她的眸中点着将尽的烛火,照向说话之人,又从被中滑出一只手来,颤抖两下召他上前。

“赵爱卿,”夏婉婉气若游丝地唤他,“今后皇子……便托付给你了。”

一名年纪稍长的宫女闻言将襁褓递到他的面前,煜阳看见那人近乎于哀求的目光,又看向那个不成样子的孩子,心下一横,道,“回娘娘,皇子已经不幸薨逝了。”

“什么?”“赵煜阳!”床边久跪的陈公明怒吼道。他还没有扶住猛然起身的皇后,就看她如被剪断提线的木偶一般再次跌到床上。眼睛直直地盯着襁褓,目光炽热异常,像是要拼命燃尽最后一线生机似的。陈公明哭着为她将锦被盖好,见她手臂冰冷,也一道塞回被中,“娘娘,莫听他胡说,小皇子只是……只是睡着了……”

皇后瞪大的双眼黑得吓人,里头的光已经熄了。陈公明伏在榻边涕泗纵横,众人如蒙应允,原本压抑的哭声陡然转响。赵煜阳不忍地将头扭过。他并非铁石心肠,但若果真应下,来日众人发现皇子已死,看护不力的罪名岂非要加诸他的头上?此情甚大,他不能让江永受到牵连,便只能对不住皇后娘娘了!空气又被压紧了些,他愈发感到憋闷,又见皇后白唇微张,“是了,林又汲坏事做尽,老天怎会给他一个孩子?”她将话中弥漫的怨气叹出,轻嘱道,“公明,你将……赵爱卿送出去吧。”

“是。”

“敌兵虽退,南京仍危……你们都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快不成了,别在这里耽误时间。”

“娘娘!”

“去吧,让我安静地待一会……”夏婉婉疲惫地阖上双目,冰凉的泪水顺着面颊缓缓滑下,“我好想……再见一眼爹娘,闻闻爹身上染料的臭味,尝尝娘做的……”

这并不是林又汲的第一次逃亡。家破人亡的旧忆日夜缠绕于他的魂魄,赋予弘光一朝最深刻的情感底色——恐惧,因恐惧而纵乐,因恐惧而荒诞,因恐惧而丧心病狂。所谓生来即有的富贵尊荣,自始至终不过一道高墙——当涌来的流寇打断高墙内的箫鼓,将他卷进无边的时代的海潮,林又汲才知道自己也不过是一只由人欺辱、任人践踏的蝼蚁。那些“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的贼寇已经捣毁了安逸的幻境,逼得林又汲这条漏网之鱼仓皇南下。颠沛流离之中,他又从看似贫弱的百姓身上领教到毫无底线的凶恶与狡猾……当他顶着险些被砍下的头颅、穿着不能掩体的敝袍往依璐王之时,林又汲已暗暗下定决心,他要为自己建造一堵更宏伟、更牢固的高墙,把那些奴才们的身影同气息挡在视听所及之外!

时至今日,他们更加饥寒、更加羸弱,也会更加凶残、更加狡诈!再次逃出高墙的弘光帝在马上如此臆想。他带出的人马不少,足以踏过每一具拦路的尸骨、剿平每一伙图财的匪盗,却不曾想在溧水县遭到大宣官兵的拦截抢掠。弘光帝在残余侍从的簇拥下仓皇奔往当涂(注9),太平府官无法确定他的身份,坚决闭门不纳。饥寒交迫之中,一行人再次起行,终于在芜湖见到典掌三镇之一的郑朗。

郑朗在击败胡靖后便在芜湖修整兵马,于京中变故所知甚少。今见君上驾临,不由惊惧万分,待问明缘由,万分惊惧又化为一声长叹,“陛下死守京城,以片纸召臣,臣犹可率士卒以得一当。奈何听奸人之言,轻弃社稷乎!今进退无据,臣营单薄,其何以处陛下?”他将林又汲安置在军中,请他下诏命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永麾下的兵马勤王。然而萨人在汉奸吕严的导引下进军迅速,不多时便由太平追至芜湖。重兵压境军心摇动,又有吕严现身说法亲自招诱,纵使郑朗多方防范、屡申忠君爱国之大义,仍不免有人心怀异志,与叛将里应外合。那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决战,郑朗率军浴血奋战,气力尽处被暗箭射落马下。郑将军不愿受辱于虏,毅然自刭而死。可悲的是,战场上的数千忠魂并没能挡住萨人伸向林又汲的魔爪。震天的喊杀声比箭矢更先一步钉住林又汲的手足,他瘫坐在帅府中,目光恨不得射穿层层护卫的士兵、墙壁、仪门、屏风,直直砸在朱漆大门前。每吸进一口气,他便担心此门骤开,郑朗携注定的失败的消息而来,每呼出一口气,他又为郑朗迟迟不归、生死未卜而焦躁不堪,他在呼吸间静静推数寿数,不曾想朱门未敞,破命之刃已自身后刺来……

“求求你们,只要放了朕,朕就保你们终生荣华,一切行刺之事皆过往不究……”郑朗麾下的将领田雄、马得功早已暗中投靠景朝,他们请留府中护驾,正是为了寻机挟持弘光,以为余生富贵之由。他们将林又汲带出帅府,田雄负之于背,得功执其二足,无论砧板上的皇帝如何威逼利诱、苦苦哀求、惶极恨生,他们都不为所动。田雄抹了一把后颈被弘光咬出的血,哈哈笑道,“我之功名在此,岂能放你也?”

话音未落,一枚冷箭从侧巷射出,被刺中胸口的马得功大叫一声倒地不起。情势突变,田雄尚未反应过来,又有数枚箭矢直朝他的双膝射来。下肢传来的剧痛令田雄行动失衡,手下的力量也在一时散去大半。林又汲趁机挣脱他的绑缚,连滚带爬地溜进路边一家已经空无一人,却因被小偷光顾而店门大敞的客栈。他蹲坐在柜台后,双眼紧闭,双臂抱头,在耳边灌入的喊杀声中涌出满脸的泪水,伴着眼前摇晃的光影在心里道了千万个“悔”字。这是精心设计的截击,此处距帅府已有很远,挟持他的众人长途奔波,掉队者大有其数,余者亦接近力竭,田、马二人五感迟钝而顾不得阵型散乱,一旦在这条狭长偏僻的小路遭遇伏击便绝无还手之力——然而林又汲最惊惧的地方正在于此,这些伏兵究竟是敌是友?若他们也为争夺自己邀功而来,那他岂非前门拒疲弱之虎、后门进健壮之狼?为前者所俘尚有几日光景,为后者所获恐立速刀砍斧劈之祸!

门外的激战声渐渐褪去,只余袅袅呻吟在北风中盘旋。杂沓的脚步沿着小道铺开,一股急流从中分出,挟万夫莫当之势向客栈涌来。店前的石阶已在经年的踩踏中磨平了棱角,此刻却比最陡峭的山壁还要坚韧——急流拍上去,收了劲,又不约而同地退到石阶之下,只有卷动的杀气不退反进,凝成一把无形之剑飞上石阶、跨过门槛,剑尖朝下,高高悬在林又汲的头顶。

林又汲不可自抑地颤抖起来,他明白这些人正在迎候他们的首长,而这座客栈中插翅难逃的自己,正是需要首长亲自验看的、这场小型战斗的最大战利品。事实正如他所料,不久之后,便有一人踏上石阶,笃,笃,笃,脚步声平稳、利落,无人与之混杂,想来是军中的大人物无疑。他在门槛前停驻片刻,不知想起什么,又折身返回,笃,笃,笃。林又汲听脚步声先近后远,有如头顶之剑在要扎入头皮时陡然升起,如此一进一退,一张一弛,几乎要让惊惧中的林又汲昏厥过去。终于,那人重新踏上石阶,步入店中,踩着他的心跳走到案前,笃,笃,笃……那双素履踏起了空气中的涟漪,一圈圈推进弘光帝的耳廓,纵然早已停下,林又汲仍能听见漫长而慑人心魄的尾音,笃,笃,笃……

布帛翻动的声音扯乱了林又汲的神志,他没空担心太阳穴会不会因上涌的气血爆裂开来,捏紧的手心先因骤降的心脏摊在地上。身侧落下两方水渍,汗水与泪水搅在一起,把积尘染得又湿又暗。

咚。

“微臣江永救驾来迟,恳请陛下恕罪。”

在刘孔昭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前半生中,美衣美食美人枕,金玉金樽金屋堂。他一面嘲笑追逐功名的同龄人在寒窗下读呆了脑袋,一面倚仗祖辈的遗荫轻松平步操江御史之青云。他自以为荣华无尽,福禄绵长,却未料四方洪水涌入九州,泡烂了鲜花的根蒂、浇熄了烹油的烈火,世袭而来的高位重权反倒成为百忧之端:求入内阁不得,催练兵马不得,请缨出战亦不得,他屡屡遭人排挤,被人利用,做人笑柄,进退狼狈之处,方知功名之学远在四书五经外……胡虏南伐,存饮马长江之志,群臣或畏葸不前,或心怀侥幸,唯他一力向前,率单弱之师与劲敌决一死战。其志也壮而其败也忽,刘孔昭还未湔雪前耻,已见江上火逐风飞、败兵如水,他心知大势已去,也从容跳入水中……

当殉国未遂的他被赶来的川军捞上战船,一时不知应掩面称窘还是扶额称庆。他由杜延年安排的人员严格看视,直到舱外的风声吹散杀声,才被允许下船。身后的水师继续在江上追击残虏,刘孔昭打马急行,重入京城时已是暮色四合。

刚将弘光接回皇宫的江永正坐在路边,夜色如雾水裹上街道,让人一时看不清他的面容。刘孔昭通过一旁侍立的江泰认出了江永,快速整理了衣襟,上前作揖道,“久未谋面,江公一向可好?”见对方不应,又兀自往下说道,“孔昭无能,未斩吞海之长鲸,险做俎上之鱼肉。幸蒙杜将军相救,留得贱命来见江公。先前孔昭有眼不识泰山,言行之间多有冒犯,望乞原宥海涵为盼!”

江永的神情与思绪都沉浸在夜色中,对来人长篇大段的忏悔依旧不作回应。刘孔昭心下惶急,不由提高了音量,“眼下江北尽失,萨人兵锋仍锐,京城虽暂得保全,犹陷于覆巢之危,正所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恳请江公不计前嫌、万事以大局为重。阁下但有所托,孔昭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江永一直没有应声,刘孔昭以为他有意拿乔,言语间添上几分埋怨,“若江公仍感愤怫难遏 ,怒气且向孔昭来。在下任打任骂,绝不还手!”

“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百官职司虽异,报国之心则一,诚意伯又何过之有?”墙壁上的人影总算有了一丝拖动,江永开了口,沙哑的嗓音中微带湿意,“抱歉,在下刚刚得到消息,恩师宋景迁公在扬州壮烈殉国了。”

“啊,”刘孔昭低呼一声,这一次轮到他接不上话了,“抱、抱歉……”

师生之情诚挚而厚重,如今阴阳两隔,却是连舍一片痛楚予旁人咀嚼都不肯。江永扶膝缓缓站起,不动声色间已将话题变换,“虏患未靖,人心浮动,城内治安托于厂卫驻军,至于江防之事,尚祈诚意伯多加费心。”

刘孔昭的三千水师如今十不存一,而江永携全川战舰东下,一路虽折损严重,然并楚镇,合赣勇,收残兵,麾下之师已至万余,若要接管江面,无人敢有置喙,但江永还是将操江之职归还于他——这就不仅仅是高风亮节了。刘孔昭感激于江永释放的和解的善意,拱手拜谢道,“江防之事关乎重大,孔昭无众星之明,尚求假江公日月之光(注10)。”

“固所愿也,非敢请耳。”江永还以一礼,同刘孔昭朝大路走去。大乱刚过,城中动荡的痕迹犹在,犹如一副精美的市井长卷,揉皱只需一瞬,抚平却要许久,然而就算技巧、时间、气力三者兼用,也无法完全消除那一瞬的毁伤。他们走过相枕路边的流民、喷散腐臭的井口、破败空洞的房舍,一面用大段的沉默掩饰心中的悲恸,一面又用间或的议论点缀言语的空白。待二人即将行至中军都督府,江永忽然停下脚步,对刘孔昭说道,“如今陛下初归,皇后新丧,宫中诸事亟需在下料理。不知诚意伯可愿亲往杭州,接太后回朝?”

奉迎太后不仅有金玉蟒袍之赐,更得圣眷优渥之荣,京中之士谁无此念?然而至今无人动身,皆以江永功劳最著而观望其态度之故也。如今他将这份功劳拱手相赠,刘孔昭如何能不铭感五内?他的眼睛不由一亮,“那孔昭便即刻启程,星夜奔赴太后驾前!”

却未料江永淡淡摇头,低声道,“且待几日。”

注9:当涂是太平府府治。

注10:借鉴自曹丕《与吴质书》: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6章 乌啼屧廊(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