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123章 谢女其姝卫姓联姻

何处飞来双白鹭 第123章 谢女其姝卫姓联姻

作者:韶华过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7 15:02:18 来源:文学城

余氏闻言,心中几乎要拍案叫绝,这个柳氏,实在是太会说话了!

不仅借着谢握瑜回家,娉姐儿、婷姐儿觉得寂寞的时机,顺理成章地以“陪伴嫡姐”为由提出让娟姐儿进家学读书,替自己解决了一个时机的问题,还说得这样巧妙。

大家子弟开蒙都早,四五岁入泮的比比皆是。娟姐儿七岁进学,实则已经很迟很迟了,如果直言相告,姚氏难免挂脸,觉得长房的人是在委婉地指责她这个嫡母不慈,没有及早送庶女读书识字,有失职之嫌。

可柳氏的说辞非但不嫌娟姐儿读书晚,还反过来说她年纪太小,这样就让旁人觉得,姚氏这个嫡母是心疼庶女年幼,怕她入学太早吃苦,而非粗心忘记。不仅起了婉转劝告的作用,还给姚氏脸上贴了金。

也难为她才过门几天,刚接手家务,就摸清了家中上下的性情、喜好,还理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又懂得察言观色,自己不过是对着娟姐儿露出了一个有些焦虑的眼神,她就猜到自己在为什么事情忧心。

此女实在是秀外慧中,便是自己的桃姐儿在场,论应对裕如的手段,也只能说是伯仲之间,再不敢托大了。

再看姚氏时,果见她神情得意洋洋之余,渐渐露出丝丝缕缕的恍悟之色,接话道:“侄媳妇说得很是,倒是我……”想说自己混忘了,因着人多,总有些丢脸,忙咽下了,“倒是我一味心疼娟姐儿,险些溺爱了!”又笑眯眯地问娟姐儿:“娟姐儿想不想同姐姐一道读书呀?”

娟姐儿见问,自是立马套上了一张满面渴望又受宠若惊的面具,细声道:“想——等娟姐儿识了字,就能绣好书法了,到时候给父亲母亲绣一幅滕王阁诗。”

殷萓沅欣赏王子安的作品,乃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娟姐儿这话说得讨巧,既应下了姚氏的话,又表了孝心。一众长辈听见,自是欢悦,三言两语便敲定了娟姐儿入学的事情。请过安后,柳氏便陪着余氏到边上的回事厅处理家务,吩咐人开了库给娟姐儿预备入学礼,又打点了束脩,准备到德馨室同许先生说项。

流丹阁中,万姨娘知道女儿即将入学的消息,亦是受宠若惊,接了大房送来的入学礼,又听闻是柳氏婉转谏言提醒了姚氏,倒是念了几句佛,将柳氏赞了七八声的“好”。

又隔了一日,许先生膝下便新添了一个小学生。只是娟姐儿与娉姐儿、婷姐儿差着年纪,功课学不到一块去,身份又差了一层,性格更是迥异,虽在一处读书,却也说不上几句话,并未起到陪伴、宽慰的作用。娉姐儿与婷姐儿对谢握瑜的思念依旧深切浓重。

好在柳氏信守承诺,夏至送节礼的时候,代为传达了姐妹俩的思念,送节礼的仆妇回来时,便转达了谢家的谢意,还领了一位谢家的管事过来。

那妇人四十来岁年纪,大大的眼睛,言谈爽利,满面是笑:“我们家老爷太太谢过贵府的节礼,一并向老太太请安,问大老爷、大太太、并二老爷、二太太的好。”又向松哥儿、柳氏为首的小辈致意,寒暄过后,便继续道,“奴婢前来,一是带了谢家的回礼,问候贵府夏安;二是前来报喜,我们家二姑娘已经说定了亲事,我家太太知道贵府的太太、奶奶、姑娘们都很关心二姑娘,特意打发奴婢来知会亲戚们一声。”

余氏闻言,便露出关切之意,忙问道:“不知姐姐为瑜姐儿说定了哪户人家?”她问毕,非但娉姐儿、婷姐儿凑了过来,悄悄竖起小耳朵,就连花老太太和姚氏也一脸关心,身子微微前倾,等待对方的答话。

那仆妇便答道:“是我们家大少爷的上官之子,姓卫,也是一位青年俊彦,说起来,与贵府也是拐着弯的亲戚……”说着便将个中的亲缘关系解释了一遍。

原来,卫家祖籍川渝,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户。卫家发迹要追溯到与谢握瑜议亲这位卫家郎君的祖父一辈,出了一位阁老,曾任东阁大学士,门生遍布,一时权倾朝野。这位东阁大学士是卫郎的伯祖父,卫家在其荫蔽之下,子辈、孙辈亦不乏经世济邦之人才,卫郎之父便是其中之一。

卫父与谢任重既是同侪,又是惺惺相惜的忘年之交,很是欣赏谢任重的人品学识,可惜卫家没有女儿,即便有,谢任重又有了妻室,不能将他夺过来做个东床快婿,便转而打听起他家可有妹妹,总之一番热忱,定是要与谢家结两姓之好了。两家来往频密,也算是通家之好,谢任重与卫郎结交,亦觉得他人品贵重堪为良配,便与家中高堂提了一嘴。

谢太太虽然对卫家印象良好,彼时谢握瑜年少,身为女家理当矜贵,再加上长幼有序,谢载盛还未议亲,遑论妹妹,便也没有过分热络地打听。谁料前些时候又有别家听闻谢氏美名,有意来往,几番请谢握瑜上门做客,起了相看之意。卫太太眼看自己相中的儿媳妇将要被别家求去,着急上火,恨不得拉着谢太太的手把信物交换了,将两个年轻人锁死,谢太太这才火急火燎地把女儿接回家,问她本人的意思。仓促之间,谢握瑜甚至来不及亲自同两位表妹告别。

至于卫家与殷家的所谓亲戚关系,实则扯得有些远了——殷家的昭懿皇太后,是孝武帝发妻景元皇后的儿媳,而景元皇后母家是黔国公府沐氏,这一代的黔国公夫人娘家姓卫,正是卫郎的堂姐。

这亲戚关系堪称错综复杂,就连余氏这位掌家的宗妇,也是绕了一会才理顺,倒是花老太太最先明白过来,笑道:“真是喜事。也难为卫家、谢家家大业大,子孙繁茂,一根红线牵起的一双小儿女,竟都未曾错了辈分。”

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高门大户枝繁叶茂,多的是辈分与年纪不匹配的情况,譬如前些时候姚氏还同殷萓沅议论过两朝的公主与好哥儿的年纪、辈分关系。如今的黔国公夫人卫氏从前出席过桃姐儿的及笄礼,还曾担任摈者,与桃姐儿正是同辈,她的娘家堂弟与桃姐儿的表妹谢握瑜结亲,确实未曾错了辈分。

当然,实则真错了辈分也无妨,两家的亲戚关系拐了这么大的一个弯,远在五服之外,错了辈分也就是殷家在场的时候称呼有些尴尬,并没有别的妨碍。

大家纷纷道喜,谢家仆妇喜气洋洋地应了,又说了一会,便笑道:“奴婢想向大太太讨个恩典:待奴婢完了差事,想去绿荑姑娘那儿坐坐——不瞒大太太说,奴婢是余家的家生子,绿荑正是奴婢的嫡亲侄女儿。”

这位仆妇是谢太太的陪嫁,绿荑的父母则是余氏的陪嫁,两名下人都出身余家,虽然一家奉谢氏为主,一家奉殷氏为主,彼此却联络有亲,也是大家大族的常事。有脸面的仆妇借着差事顺道走走亲戚,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余氏自无不允,干脆放了绿荑半日的假,让她同姑母说说话。

谢家仆妇虽然下去了,殷家的众人依旧在春晖堂盘桓了一阵,议论了一番谢握瑜的亲事,这才各自散去。

出了春晖堂的门,娉姐儿一时不想回去,大眼睛转了转,便向婷姐儿道:“咱们到岁寒馆找嫂嫂说话去?”

婷姐儿笑道:“嫂嫂管着家,忙得很,此时多半在预备给瑜表姐的添妆,咱们就不去添乱了罢?”她倒也不是不想亲近柳氏,柳氏亲切温和,很有长嫂风范。只是姚氏对大房的态度若即若离,一时埋怨一时讨好的,婷姐儿便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娉姐儿道:“正是因为嫂嫂将要预备添妆了,才更要过去呀,刚好与嫂嫂商议一番。”婷姐儿无奈,便被娉姐儿拖了去。

在柳氏那儿坐了坐,聊了几句,便有管事的仆妇进进出出地请示各种琐碎事体——看看时辰也正是柳氏坐镇回事厅的时间,只是被谢家仆妇的到来耽搁了。娉姐儿与婷姐儿见柳氏实在忙碌,倒也不好多叨扰,便告辞出去。

将柳氏送到回事厅,姐妹俩正欲回西府,可巧看见绿荑自寸心堂出来。她是余氏身边的大丫鬟,在宁国公府一向很有脸面,便是娉姐儿、婷姐儿这样的小姐,也很尊重她,便上前打了个招呼。

婷姐儿眼尖,看见绿荑眼下脂粉一片腻滑,还微微有些红晕,似是才刚哭过,仓促补了脂粉,并未抹匀,便面露诧异,想要询问,又怕绿荑为难,不免显得欲言又止。

绿荑方才应该在招待谢家仆妇,难不成是两人有了口角,惹得绿荑哭了?两人是嫡亲的姑侄,又是许久未见,能有什么龃龉?

倒是绿荑察觉了婷姐儿的神情,面露赧然之色,掏出帕子擦了擦眼角,笑道:“奴婢仪容不整,在两位姑娘面前失礼了,勿嗔勿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