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121章 玉郎气度明月朗照

何处飞来双白鹭 第121章 玉郎气度明月朗照

作者:韶华过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5 14:10:52 来源:文学城

不过一怔之间,余若时已经走到了东次间,娉姐儿姊妹二人避无可避,只能以团扇半掩着面容,上前问好。

余若时虽不认得二人,但见二人衣着与妆饰一模一样,很容易便猜到是小姑母家中二房的那对双生姊妹,便也彬彬有礼地问好:“二表妹、三表妹有礼了。”语毕微一点头,也不仔细端详二人的形容,径自走了出去。

那光彩照人的明月终于完全隐身于层层云霭之后了,只是曾经沐浴过明月的清辉之人,依旧沉浸在起伏的心潮之中。

过了半晌,娉姐儿方率先回过神来,叹道:“从前见过两位嫡出的表兄,也未曾有这样惊艳的时候,倒是没想到余家竟有如此风姿卓绝的郎君。”

婷姐儿心道:或许余三太太正是知道自己膝下这位庶子一出来,便要将一双嫡子比到沟壑里去,才鲜少将他带出来见客罢。

她按捺住嘴角将要翘起的一丝讽意,慢慢告诉娉姐儿:“何止是风姿卓绝呢,余家三房这四位表兄,唯有时表兄一人同我们大哥哥一样,有生员的身份,可见他于读书一道上也极有天分。”

可惜,读书再有天分,都囿于这庶出的身份,处处要比嫡子矮了一头,偏生他的序齿还夹在两位嫡子之间,余三太太要连着相看三门亲事,也不知能不能为他说一房有助益的妻室。

这似乎恰好解释了余若时眉宇间的一抹愁绪,想来是原本兴兴头头地闹洞房,见松哥儿春风得意,猛然想起自己的亲事悬而未决,这才失了玩笑打闹的兴致。

念及此,婷姐儿心念微动,想起余若时庶出的身份,又暗自叹了一声可惜。再拿眼去看娉姐儿时,见她眼中是一片光风霁月的纯粹欣赏,便不再深思。

此时新房中又隐隐传来动静,原来是松哥儿打躬作揖,终于将闹洞房的几位表兄弟请了出来,娉姐儿与婷姐儿见一大波表哥走了过来,连忙退出次间回避。出了新房,眼看外头肴核既尽,身为未嫁女也不方便在外面逗留太久,便干脆把扒着院门凑热闹的娟姐儿牵走,姊妹三人一道回了西府去。

次日一早,便到了新妇认亲的时节,娉姐儿与婷姐儿自是高高兴兴地到春晖堂里凑趣,预备接新嫂嫂的见面礼。

柳氏挽起长发,着一身大红色的石榴纹长身褙子,较之昨日的青涩,面上新添了一层娇艳的光辉,拜过象征殷老太爷的空椅子,又恭恭敬敬地向花老太太敬茶。花老太太笑得满面慈祥,拉着孙妇的手殷殷叮咛:“好孩子,你进门之后,岁寒馆中就热闹了,祖母把松哥儿交给你了,你们好好过日子,他若欺负你,你只管告诉祖母,祖母拿拐棍子揍他,替你出气。”一席话说得柳氏脸都红了,花老太太又笑眯眯地问松哥儿房中的管事妈妈李氏:“礼成了没有?”李妈妈笑容满面地应了一声,又将手里捧的匣子拿给花老太太看。

娉姐儿在一旁好奇地踮起脚尖窥探,倒是婷姐儿先明白过来,知道里面装的是染了元红的巾帕,满面通红地拉了姐姐一把。娉姐儿这才会意,再去看松哥儿时,发现他耳根子都红透了。

花老太太便吩咐金桔拿了见面礼出来,娉姐儿见金桔将匣子抱得很低,便知里面沉重,同婷姐儿咬耳朵道:“祖母好似很喜欢嫂嫂呢。”婷姐儿微笑着小声答道:“嫂嫂这样的人品,家中上下,就没一个不爱的。”

拜了祖母,柳氏又向翁姑敬茶,比起花老太太的打趣,余氏的叮嘱就一板一眼得多:“侍奉长辈,伺候丈夫,养育儿女,打理庶务,尽了本分就好。”柳氏一一恭敬地应下,余氏便也吩咐绿荑给了见面礼。

柳氏便接着见过殷萓沅与姚氏,作为叔父婶母,就没什么训诫之言了,姚氏满面堆欢,说了许多动听的吉祥话,将柳氏夸得天上有地上无,接过柳氏敬奉长辈的针黹,便也将自己预备的见面礼给了她。

接着便是归宁的桃姐儿,松哥儿议亲之时桃姐儿虽然已经出嫁,但一直很关心弟弟的人生大事,余氏相看之时也常常与桃姐儿鸿雁传书,互相交流看法,最终说了柳氏,个中也有桃姐儿的认可。此时再看这位弟媳,桃姐儿的神情便带着几分亲切。

接下来便轮到小辈了,娉姐儿领着一个兄弟和两个妹妹,按照序齿排成一排,今日要认亲,姐妹俩的穿着便不再一模一样,特意错开,方便柳氏认人。接过柳氏给的见面礼,是一个大大的荷包,娉姐儿忍不住捏了捏,感受到荷包下面硬物的形状,估摸着是个首饰,不是手钏便是项圈,暗暗点了一回头。婷姐儿拿到的定然是一模一样的。再看好哥儿拿到的,是一套文房四宝,也是再妥帖不过。至于娟姐儿,因着庶出的身份,必然要减一等,这样才不会被姚氏挑剔,不过无论柳氏送的是什么,娟姐儿都必然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也实在是无趣得紧。

见过至亲,余氏便又领着柳氏走到旷怡斋,在那里吃筵席的堂客们看见一位穿红的年轻妇人,便知是新妇,纷纷上前认亲。柳氏一面努力记着余氏介绍的辈分和称呼,一面微笑问好,态度落落大方,余氏在一旁瞧着,觉得这个儿媳妇资质堪为宗妇,心中更添几分满意。

认亲之后,柳氏便留在旷怡斋陪亲眷们说话,余氏正欲回去侍奉花老太太,一转头却看见松哥儿愣头愣脑地立在旷怡斋门口,要进不进的。余氏忍俊不禁,便走到旷怡斋外问他:“你不去议事厅陪贺客们说话,走到妇人堆里做甚?”松哥儿期期艾艾道:“我……就是过来看看。”

娉姐儿闻言,从余氏身后探出一个脑袋:“大哥哥放心,我替你陪着嫂嫂呢,不会有人欺负她的。”她一语说中松哥儿心事,松哥儿脸上更添窘迫之意。余氏见状,不由回想起领着松哥儿去通州柳氏祖宅那一日,他归来时魂不守舍的模样,再次露出笑容,推了推他道:“你放心,怀柔性子稳重,况且有你的姐妹们作陪,出不了岔子的。你只管安心到前头去罢。”

吃罢午膳,柳氏又被兴致勃勃的姚氏领到西府游览一番,到半下午才得闲,得以回到岁寒馆整理嫁妆,见过松哥儿房中的下人。

隔了一日,便是三朝回门。余氏对这个媳妇是一百个满意,回门礼自是筹备得周全,杂色丝绢二十四疋,猪一口鹅一对,酒四瓶,扎了红绿彩绸,盖上销金盖袄,并各色果品攒盒,满满当当装了一车,一道送到了柳家的祖宅。

娉姐儿爱热闹,恨不得跟了哥哥嫂嫂到通州去,若非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简直要将马车送到大门边,再隔着门槛目送一番。

托松哥儿新婚的福,西府的几个孩子这几日都不必去德馨室读书,娉姐儿闲了下来,请安过后,便也不急着回去,而是留在物华堂陪姚氏说话,婷姐儿亦打点了针线,一面同母亲、姐姐说话,一面动手做几张绣帕。

自好哥儿搬去崇阿馆后,姚氏觉得偌大一个华宝堂好生冷清,今日见一双女儿过来作陪,心中自然高兴,便从松哥儿的亲事说起,津津有味谈讲了半日。说罢柳家,话题便顺理成章地转移到婚宴的宾客上。

“就是这时节,便能看出人丁兴旺的好处来,咱们家东府西府都只有一个独子,关系亲近的人家子嗣也都不丰:譬如熙惠太子妃娘娘,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安成公主亦是如此。你们外祖父家倒是好得多,你们两个舅舅膝下各有儿女,这一来便是乌泱泱一家子。余家就更了不得了,三房子息,繁衍出多少孙辈来,怪道人家都说多子多福呢。”

娉姐儿便言笑晏晏道:“娘说得很是,余家真是人才辈出,我听婷丫头说,好几位余家表哥,身上都有了功名呢。”婷姐儿听见说到自己,便抿嘴一笑:“我也是听伯母与余家太太们寒暄时提到的。”

语毕,又自悔失言,姚氏一向不大喜欢西府的人与东府走得太近。婷姐儿便有些紧张,小心地看了姚氏一眼。姚氏倒是不疑有他,觉得婷姐儿之所以接近余氏,是受了自己的吩咐,在学管家的时候有意探一探东府的底,便接话道:“真个?那些身上有功名的,都是余家哪一房的子弟?”

婷姐儿见姚氏没有介意,松了一口气,连忙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姚氏便蹙眉道:“余家大房那几个,都已经成家了,倒是二房年纪相当……”又仔细问了二房的序齿。

娉姐儿回想起闹新房那一日邂逅的余若时,心中微动,便忍不住多说了几句:“听说五表哥同大哥哥一样,已经过了童生试。”婷姐儿也接道:“余二太太同大伯母说,五表哥在书院的先生说了,今岁秋闱,便如探囊取物一般,稳稳当当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