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市井经商养崽日常 > 第18章 第 18 章

古代市井经商养崽日常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叁一无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04:16:29 来源:文学城

“我去他娘的,”房进利怒骂一声,“什么时候走的?”

“回官人,走了有……有小两刻钟了。”何大赶忙笑着答应。

“走哪去了?”

“这,这小的不知。”

“不知?”房进利打量他一眼,把那笞杖在手心敲了敲,“你不也是卖桐油的么,你们是同业,摊子都摆在一起,会不认识?”

“哎哟哟,官人这可就冤枉小的了,小的今天是头一回来这里摆,与那个女娘也是第一回见,不认识,真不认识。”

何大笑着,抬袖擦了擦额角渗出的薄汗。

他的桐油都卖光了,本是要收摊的时候,还想着收了摊,去问问那旧书铺的店主,能否让他也把招牌挂到竹竿儿上去,怎料突然来了这尊大佛。

他看着那碗口粗的杖有些害怕,心中暗暗叫屈。

怎么房锦儿在的时候不来,偏生现在来了?还带这么多人,昨个也不见带这许多啊。

房进利脸色阴沉得紧,显然对何大这番回答不太满意。

“第一回来?”

“是是……”

“那你一来,她就跑了,嘶,难不成是你这人太晦气,挡了本爷的好事?”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何大吓了一激灵,连连摆手,“就,就是巧了而已。若是小的知道官人要来找,定使出浑身解数把她留住,不让她走。”

“巧了?”房进利挑眉笑笑。

何大还以为自个说在了对方心坎上,也赶忙赔笑:“巧了,巧了。”

哪知房进利满肚子火气已经忍到了极限,突然拔声道:“那本爷怎就巧不了?来啊,这人包庇违律摊贩,给我打。”

“哎哟,官人饶命!”何大登时吓得魂都散了。

七八个持杖的捕快围拢过来,惊得何大一屁股坐在地上,连呼冤枉。

他边呼边拿眼睛四处求救,哪知他此刻运气实在背极,先前买油买货的书生早散得一个不剩,左右空空落落,连书馆门前都寂寥无人。

那旧书铺的店主也像消失了一样,连个动静都无。

气得他抱头暗骂这群酸驴,捡了便宜桐油,却一个个见死不救,怎地昨日房锦儿遭难,就有那么一大帮人替她出头?

“慢着。”

就在那笞杖快要落下之时,忽然有人拦住。

“房爷三思,抄摊儿容易,不过是不是太便宜他了?不如留着他,教他当个生蛋的鸡。”荣永新看着何大,凑到房进利身边耳语。

“什么意思?”房进利不解地皱了皱眉。

荣永新低声:“房爷忘了?税务归咱们街道司管。”

“你的意思是,让他……”

“让他交,”荣永新提点道,“只要他想支摊儿,就得房爷您点头。至于您堂妹么,咱们再去找便是,她要吃喝,总不会不露面做生意,没准儿明日就来了。”

“你小子,有点儿东西。”房进利竖起食指,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露出个满意的笑容。

“你,可知在此设摊要交坐税钱?”房进利过去踢了何大一脚。

何大一骨碌跪起来:“知道,知道。”

“那税凭可有?”

何大有些疑惑:“官,官人不打小的了?”

房进利“嘶”一声:“你还想挨打?”

“不不。”何大头摇得像拨浪鼓。房进利不耐烦道:“那你废什么话,税凭拿出来。”

何大只好乖乖把税凭从袖里摸了出来,递给房进利。

不过按理说,只有在商市摆摊才需税凭,他还是头一回见在街上设摊也要查验的,心中难免觉得奇怪。

但转念一想,这一行人气势汹汹,应该本就是来查房锦儿那女娘的,只不过倒霉让他给遇上了。

兴许只要给了税凭,就能放他走呢。

房进利接过税凭看都不看,直接递给荣永新。荣永新看了看:“你叫何大郎?”

何大点头称是。

荣永新便朝房进利道:“房爷,是他的没错。”

何大闻言谄笑:“官人你看,我虽头一回来,可原本就在坊里商市卖桐油,是懂得的,税凭都有,不敢违律。倒是官人要找的那个女娘,偷奸耍滑,定没有税凭,官人定要把她抓起来,以示惩戒。”

“是么?”房进利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突然笑道,“你税凭在哪?”

何大诧异抬手去指:“这不在那位爷手上……”

只见荣永新把纸笺淡淡然塞进袖里:“什么税凭?我没收到啊。”

他说罢正色转向房进利:“房爷,您可别被他诓了,依本朝大律,凡偷、逃商税者,杖三十,没收全部货物,罚税金五倍之数。我看这厮是偷逃坐税的惯犯了,还想蒙骗过关。”

-

“阿姐,给。”进逸从怀里掏出一条帕子给房锦儿。

房锦儿揉着鼻子:“哪儿来的?”

“湘娘娘缝的,缝了三条,给咱们一人一条。她昨夜缝的时候被我瞧见了,她瞧我喜爱,就让我先带着,等回去再让她把图样绣完。你和锦云的今日就应当绣好了。”

薛湘当真一双巧手,房锦儿把那帕子左右翻着看了看,是拿她带回去那篓碎布头拼的,针脚细腻得几乎看不出。

“昨夜?她没睡?”

“没睡,说是想她家阳哥儿了,我就陪了她一会。她说那篓碎布头除去三条帕子,还够做枕头跟荷包呢。”

薛湘和吴顺是有个小子的,说是和进逸同岁不同月,只不过正年后跟着阿爷阿奶去了乡下,到现在还未回盛都,他们也就没见过。

房锦儿高兴道:“那赚了啊,等枕头被褥都做好了,咱们再搞钱买些木板,打两张床。”

草席太薄,睡觉硌得背疼。

进逸想起刚才算卦的事:“阿姐,你方才是怎么看出许郎君要算月考学绩的?”

“这还不简单?他未背书箱,未拿油瓶,说明既不是刚下学,也不是专程来买油。他来时走的是坊东那条道,走路时面带愁容,我闻了闻,发现他周身一股檀香味。你想想,这可说明什么?”

进逸努力思索:“坊东的道是出坊才走的,檀香……是寺院?”

“不错啊,”房锦儿表示赞许,“离咱们坊最近的寺院应当是楚国寺,那你连起来想想,一个刚刚结束月考的书生,为何要去楚国寺,他想求什么?”

“求月考学绩得甲!”进逸眼睛一亮,“那你怎就知道他一定能得甲?”

他回想着房锦儿方才给许纵卜算的模样,一个“甲”字说得胸有成竹,要是不准怎么办?

房锦儿满脸无所谓地耸耸肩:“猜的。”

“啊?”进逸像只漏了水的小舟,“什么根据都无么?”

“那倒也不是。”房锦儿道。

她还想赚许纵答应的那笔灯油钱呢,要真是一点不靠谱,她也不敢那般狮子大开口。

“我是看他衣着简朴,买灯油却舍得,说明经常彻夜用功,而卜卦不问别的,只问学业,甚至肯为此付以重金,说明对学绩极其在意。如此,一个平素用功、为月考付出极大努力之人,月考应当也不会太差喽。”

“哦——”进逸满意了然,“那为何不收他卦资,反倒要他答应买油?”

这就是房锦儿的私心了:“你看他付过油钱,荷包都扁成什么样了,卦资能有几何?还不如买油来得多。况且咱们刚换地方,兴许他能带来些老客。”

姐弟二人边说边走,转眼就上到了文德学馆附近的山坡上。

时辰不早,下山采买的书生早都已经去了,此时坡上并无行人,微风簌簌,将一片青林吹得沙沙作响。

房锦儿带着进逸,围着学馆转了三圈,才碰到零星几个温书的学子,上前问了,皆是摇头,说不要灯油。

房锦儿只好把主意打到那守门的门子头上。

“这位小郎君,值守一天,当是累了罢,”她悄摸递过几枚铜钱,“不如去膻堂休息休息,吃几碟小菜?”

“去去去,”那人轰她,“何处来的女娘,竟敢此举辱我?快走,免得我以律相待!”

“郎君莫恼,”房锦儿怕他呼喊引来旁人,赶忙一把拉过进逸,“是我这可怜的幼弟,从小聪慧好学,可惜家中贫苦,上不起私塾学馆,我便想着,能否来此替他寻个境遇相仿的举子,替我幼弟开蒙,也好两相解困,彼此成全。”

她说得实在诚恳,门子犹豫了一下,看向进逸。

进逸哪能想到他阿姐有这信口雌黄的本事。

或者应当说,知是知道的,但不知道能行云流水到这般地步。

他见那门子打量过来,容不得犹豫,也只好立时摆出副可怜兮兮的表情,拱手道:“是我求阿姐来的。”

那门子踌躇了半晌,终是道:“好罢,但我只能许你们一刻钟,且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搅扰课堂,至于寻不寻得到良师,就看你们的运气和本事了。”

“多谢郎君。”房锦儿把几枚铜钱往对方手中一塞,生怕他反悔,拉着进逸小跑进了学馆。

这学馆里头的人气就旺多了。

房锦儿不熟悉地方,不好乱闯,也不能吆喝,但只沿着围墙馆舍略略走了一会,便截胡了几个正发愁今日放堂太晚,买不到油的学子。

“才六十八文一斤,甚好啊。”

几个学子十分惊喜,每人一斤半斤地打,房锦儿背下来十三斤油,卖去许纵八斤,也就剩五斤,一刻钟许,正好卖得还剩个底儿。

出学馆的时候,那门子已经换人了。

房锦儿掂了掂油罐里剩下的,约莫一斤。

馆外坡上空无一人,时间也不早,这一斤油恐怕不好卖了,想到锦云今日还独自在家,她决定先背回去,明日再卖。

姐弟两人便趁着落日下山回城。

行到山坡半路时,忽听林中有动静,房锦儿竖起耳朵,听见有人道:“郎君,这山坡我真的都找过了,来来回回翻了四五遍,山上的树有几颗我都能背下来了。”

另一个声音道:“那你背,背不出我就当你撒谎。”

“……我骗你作甚,我还没吃午食呢。”

“不好好找,你暮食也别吃了,明日朝食也别吃。”

“说真的,郎君,咱再买个新的不行么?我,我把我月奉贴你。”

“我要你那几个臭钱?你莫要啰嗦了,快些找,你去那头,我往这边,一会坡顶见。”

房锦儿心里一讪,臭钱?

作为一个生意人,她向来将对钱尊重当做最起码的修养,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小钱虽轻,却是经商立业之本,所以哪怕一个铜子,她也从来都看得重比泰山。

能无故说出“臭钱”这种话的,定也是“臭人”。

难怪连饭都不让人吃。

她顿住脚步,倒要看看这人什么模样。

说来也巧,说话声一消失,道旁青林安静一瞬,紧接着就突然钻出个身着黑衣的少年,差点和驻足的房锦儿撞了个正着。

两人都怔了一息,那少年皱了皱眉。

房锦儿退后一步,借着余晖,看清了对方的样貌。

只见这少年箭袖黑袍,玉簪革靴,腰带上镶着宝石,香囊玉环垂在腰侧,手中还握了把折扇。

“借过。”顾济一赶着去找扇坠,语气不大客气。

房锦儿将头一低,取下背篓抱在怀中,粗糙的大麻花辫在肩头晃了一晃:“郎君可要灯油?还剩个底儿,给郎君算便宜些。”

灯油?

“不要。”

顾济一不明所以,开口想要拒绝,他还是头一回在这坡上见着卖东西的小贩,也是头一回有小贩敢同他说话。

房锦儿坚持:“还剩最后一斤了,便宜卖给郎君,卖完我便可带着幼弟回家,买些吃食。”

顾济一这才看清了面前之人,是个年纪同他相仿的小女娘,还带着个七八岁的幼弟,两人都瘦得像野草一般。

小女娘手中抱着个比她还宽的陶罐,仿佛一阵风刮过便能使她栽倒。

顾济一低眼看了看那陶罐里,如她所说,确实还剩一些油。

罢了,他摸出荷包:“几何?”

房锦儿看着他的眼睛,面不改色:“最后一斤,就算郎君一百六十八文罢。”

哈哈哈终于跟小顾见面啦,撒花~

两人现在都是十四岁的年纪,大家不要觉得小顾很凶啊,他其实很好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