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把敌国质子拐回国了 > 第67章 第 67 章

公主把敌国质子拐回国了 第67章 第 67 章

作者:木子非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4 17:25:46 来源:文学城

夏霁派出去追阿静的侍卫杳无音讯。

夏霁一行在茶馆中歇息,她又向守城侍卫问当时阿静被人带出城的具体情况,大山如此模样和身量,很难不让人记忆深刻。

侍卫记起:“他们走后紧跟脚是一个男子,特别高大,甚至都快到半个城墙了。”他怕旁人不信还站起来比量。

夏霁知道是大山,惊慌地问:“然后呢?”

“我搜过他身上,并无不对,就放他出去了。”侍卫怕自己做错事,声音渐弱。

师爷感觉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问向夏霁:“公主,可是有什么不妥?”

夏霁听阿静提过几次大山,以阿静的猜测他并不像北齐人又绝非大夏人,外加他不熟悉中原文字,话说不清,那只有一种可能:他是外族,最有可能是且末人,他们能带走阿静,则来此的绝非等闲之辈。

夏霁大胆说出心中猜测:“浔阳城内外可能有不少且末人策应,还得请县令加强巡逻和城防,以备他们突然袭击,不过这也仅是我的猜测,并无实证。”

如今浔阳第一要事是防洪,若再派兵力城防和抓人只怕人手不足,师爷认真思考夏霁的话:“公主,阿静姑娘被抓走前,可还发生什么异常吗?”

“戏班!祥和客栈旁的酒楼请了个戏班,吸引了很多城内的客商和百姓,可能有异,还请师爷派人去查查。”

师爷带着几个侍卫先回衙门去向县令禀报调查城内且末人,夏霁和其他人在此观察水位。

*

帝姬此时站在河岸,河水波涛汹涌,仿佛一头被激怒的巨兽,向着下游肆意奔涌,浑浊的河水带着树枝、落叶等杂物,翻起一个个巨浪,奔涌而去,发出震耳欲聋的悲鸣,河面不断上涨,水势愈发凶猛,浪花飞溅,拍打着河岸,溅起无数水花,在暴雨的助威下,展现出令人震撼的力量。

河岸两旁的树木被被风吹得摇摇欲坠,仿佛要连根拔起,帝姬问道:“大山他们可都安排好了?”

侍卫:“嗯,在大夏军队赶来之前,已经及时撤离了。”

“好。”

*

北齐皇宫内,赵荣烁端坐于龙椅之上,圣殿空荡,只余他一人,守城三支重军他抽调其二给了沈淮序,他不敢告诉内阁重臣,他想知道自己能否担得起一国之任,但他又怕北齐在他手中覆灭。

先帝做的每一个决定是否也如他一般如履薄冰呢?

“报!”侍卫手握军中急报快步上前。

每一步仿佛一把刀,向他步步逼近,直至令他退无可退,无处藏身。

他和内阁已尽了最大能力调兵抵御西部侵扰,同时布防望京城,若边境仍在激战,则说明他们一举只为强攻边境各城,内地无忧。

但若他们见到北齐援军反而急急撤退,不正面迎敌,则证明袁将军所疑不假,他们以佯攻,实际所谋更大,甚至可能危及望京。

袁将军临走前,让赵荣烁保住兵力布控望京,正是此意。

但他却抽调两支军队支援沈淮序,赵荣烁认真研究过且末近几年的扩张,他们以沿边不起眼城镇为主,虽然先帝极有可能遭他们所害,但若强攻望京,不像他们作风。

赵荣烁望着桌上的沙盘,一杆小小红旗孤零零地插在长江下游。

边境因着常年军事备战,兵力不弱,但能在地理位置上掣肘北齐和大夏的并非边境,而是以浔阳为界的长江下游各镇。

但他不能确定,他在赌,赌西宛和且末此次并非冲北齐而来。

侍卫立在一旁,见圣上未语,抬起眼皮偷瞄。

赵荣烁因过分紧张嗓音低哑:“说吧,如今边境如何,袁将军可有消息?”

侍卫:“武威、敦煌、延洲、酒星各地急报,西宛兵力已退。”

他们确是佯攻,西宛之前遭受重创,如今拼死一搏只为假造声势,几年内估计都不会再生事了。

赵荣烁轻轻松了一口气,但他能赌对吗?

侍卫继续回禀:“袁将军还未至酒星,得知前线无忧已在回城路上。”

赵荣烁摆摆手,幸好天佑北齐,哪怕并不如他所想,袁将军回城便多了一份把握,他悬着的心渐渐落下,只愿淮序那边无事。

*

浔阳这边,师爷派衙役去酒楼问过,戏班子的人三日前被人花重金聘请来此唱戏,戏班众人的身份没问题,皆是土生土长的大夏人。

若不是那人给的价钱实在太高,任谁也不会冒着如此大雨赶来此处,而且他们只负责唱戏。

县令写下一封急报派人快马加鞭给宫中送信,又派了一名侍卫去隔壁城镇借兵救援,将城中所有兵力调到城门布控,严格审核出城人身份,千万不能让且末人跑了,他起身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一切都太巧了,浔阳恐生变动。

“开门!我们要出去。”百姓涌上街头,推攘着往城门涌。

夏霁和守城卫兵在城墙上观察雨势,一开始出城的百姓并不多,卫兵们检查身份无误后便放人出城,而后从街头巷尾涌来的人越来越多,士兵阻拦不及,险些和人发生口角,守城卫兵接着关闭城门,两方人马拉扯起来,百姓在城门前哭喊。

“救命啊,杀人了,浔阳城要淹了,这帮狗官居然还不放我们出城。”

“县令贪生怕死,没准早带着一家老小跑了,想把我们困死在此。”

“还是北齐好啊,若是在沈将军的统治下,我们怎会如此。”

人群中冲在最前的几个男子大声呼喊,夏霁在城墙上看着他们,故意挑拨离间,煽动众人情绪,她吩咐手下侍卫:“去,把那几人抓了。”

她走下城墙,安抚民众:“大家莫急,城外已加固了防洪墙,并非故意不放大家离开,城中有且末奸细,只要大家排队,由卫兵检查身份无误便可出城了。”

为首的一名男子上前:“你是何人,你说加固就加固,有本事让我们出城看看,你们不过是在拖延,妖言惑众。”

话音未落,夏霁身后的侍卫便出手向他而去,他咋呼着:“大家快看啊,官逼民反了,我不过说了几句实话,他们便要杀人灭口了,救命啊!”

刚才同他一起的其他两人趁乱溜了,其他人在他的挑唆下更加激动,上前去拦抓他的侍卫。

侍卫被人团团围住,一些过激的人拿起石头砸向夏霁一行:“快放我们走。”

侍卫站在夏霁身前护住她,官兵们不敢贸然和百姓直接动手。

且末奸细和百姓混杂在一起,人群中有人被绊倒在地,瞬间被四周的人潮淹没,只能挣扎着发出无人知晓的呼救声。

夏霁高高举起手中令牌:“我是大夏昭和公主,大家不要慌,县令更没有离开,我们会放大家安全出城。”

霹雳的闪电在她身后炸开,短暂的寂静后,人群又恢复躁动,天空仿佛被撕开一道口子,倾盆大雨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百姓们只顾着逃命,对夏霁的话置若罔闻,只偶听得一两句小声嘀咕:

“你说是便是了。”

“公主怎会跑到如此穷乡僻壤,不过是拖延罢了。”

县令听闻城门暴动,带着师爷从县衙里匆匆赶来。

但已来不及。

侍卫不敢对百姓动手,乔装成百姓的且末奸细上前一刀捅死两个守城侍卫,把城门打开,百姓见城门开了口子,相互推搡,争先恐后往前跑,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追赶他们,场面一度失控。越来越多的人涌上前,城门被彻底冲开,人群如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

夏霁被人流簇拥着赶到一旁,侍卫们护在她周围。

突然,冲在最前的人惊呼一声,大步往后跑,话还未来得及说,已被汹涌奔流的河水淹没,最先冲出城门的人瞬间被河水冲散、淹没,几个且末奸细已将防洪墙推翻,接着飞身跑入城内。

刚刚急着出城的人,转身撒腿往回跑,身后是奔涌而来的河水,如一头猛兽般,在电闪雷鸣中奔涌,呼喊声被无情的暴雨吞噬,一个阿婆摔倒在地,夏霁跑上前还未来得及搀扶,她便被水冲走,夏霁伸出的手还悬在空中,她大喊道:“救人。”

她手下侍卫大步跑上前,随着水流去拉水中的人。

防洪墙被推倒的一瞬间蓄积的河水冲倒众人,但河口尚未决堤,随着水流分散,侍卫和衙役们救下大部分百姓,大家或多或少受了伤,哎哟哎哟地叫着,早已顾不得逃跑。

县令和师爷正巧赶来,看到这一幕,县令吩咐部分衙役带着伤员先去医馆,他在人群中遍寻不到夏霁的身影,问向周围衙役:“公主呢?”

夏霁站在防洪墙后,抬着沙袋,和衙役们重塑刚刚被推倒的墙,愈来愈多的水涌入,他们人手有限,刚刚垒好的墙,接着便被水冲倒。

一股水流冲着夏霁迎面砸去,河水涌入她的口鼻,她脚下失重,被猝不及防地被冲倒,身子向后倒去,衙役们口中的“公主”与河水一同灌入她耳中,她伸手去抓周围东西,试图借力不至被水冲走。

一个有力的手掌贴在她背后,用力一撑,将她扶起,夏霁伸手抱住前方的沙袋,待站稳身子后,用手抹去眼前的水,才认出救她之人正是刚刚急着出城的一个中年妇人,她长得高大,因整日务农,身上一股用不完的力气,她扶起夏霁,并未多言,只低着头帮忙抬沙袋。

看着夏霁娇小模样,似是放心不下,她又从身后包袱里掏出两个枕头,递到她面前:“绑在腿上。”说完还不待夏霁反应,她蹲下身子用绳子给她绑好,低声道:“公主得罪了。”声音虽轻,但被夏霁捕捉。

夏霁:“谢谢。”

妇人抿着嘴冲夏霁点点头。身后县令安置好伤员匆匆赶来:“公主,此处已不安全,您不能在这了。”

夏霁回望着远处河水,莫说浔阳,整个长江下游百姓只怕都不安全,她问向县令:“近几年泄洪防水工程可能抵御如此大雨?”

浔阳近几年经两国争战,部分城内百姓走了,城内多流动往来之人,多是一些冲突争执,县令对城中事务都无暇分身,更莫提防洪一事,且长江上游沿岸有其他小国,他们也无权管顾:“下官记得城外十五里有一处堤堰,只是年岁久远,还不知能否抵御。”

只在浔阳城外堆砌防洪墙,虽然能暂时阻挡洪水,但雨势丝毫未减,雨水早已没过膝盖,若上游决堤,只怕会牵涉更多。

夏霁:“县令能否给我些人手,我带人去城外。”

师爷上前说道:“公主,莫以人力对抗上苍啊,浔阳城就这些人手,照顾城内伤民已然不够,能保下浔阳着实不易,城外的堤堰只怕早已坍塌,事已至此,纵使去了也无法修补,无济于事啊。”

师爷自有他的考量,夏霁是夏明帝和皇后杨芷最疼爱的小女儿,举国上下无人不晓,若是她在浔阳出了意外,他们哪怕能躲过天灾也躲不过皇威。

天灾面前,人各有命。

夏霁见师爷和县令迟迟未动,不便为难:“那兵分两路,你们带着浔阳百姓从城西出城吧,我带着侍卫去堤堰。”

夏霁身边除去身体有恙和去寻阿静的侍卫,能用的人还有十余名,她带人上了马车。

车外传来一句:“等等!”

刚刚的妇人站在马车外:“我同你们去,公主这小姑娘都不怕,俺怕啥,一个个糙老爷们还不如一个姑娘有胆色。”

周围刚才忙着堆沙袋的其他人也站出来:“属你嘴快,你怎知俺不去。”

众人纷纷应和,一时竟聚集了二十余人,既有浔阳城内百姓、也有外地客商、戏班子老板也在其中.....

县令带着十余名自愿留下的衙役,将自己令牌递给师爷:“我已同周围其他城镇报信,但不知他们是否已离开,你带着城内百姓先走。”

师爷并未犹豫,接过令牌带着一部分衙役疏散百姓离开。

事不宜迟,夏霁、县令和众人尽可能多得带上沙袋和抗洪装备,往城外赶去。

及至河边时,眼前的景象不由得让他们双眼睁大,倒吸一口凉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