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把敌国质子拐回国了 > 第66章 第 66 章

公主把敌国质子拐回国了 第66章 第 66 章

作者:木子非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2 17:37:33 来源:文学城

阿静的身子软软倒下,被她身后的大山接住,他扶着阿静,对一旁的人说:“撤。”

在酒楼门口值守的侍卫本该一天换两次岗,但念着现在生病的人多,多是一人一天。

夏霁怕阿静受寒,取了自己所带最厚的一件衣服,下来寻她,见门口无人,她问向掌柜的:“同我一同来的姑娘呢?”

掌柜的停下手里算盘探头:“刚才还在这站着呢?奇怪了。”

夏霁上楼喊了四名侍卫,让他们赶紧去附近寻阿静,她抱着衣服坐在大厅,希望不是她多想罢。

寻阿静的侍卫已去了半日仍毫无所获,雨势越来越大,夏霁坐不住,站在门口不停张望,吹进客栈内的雨水把她半个身子打湿,湿发贴在她的脸上,仿佛风一吹便倒了。

最后一名侍卫赶回客栈,无奈地摇摇头,阿静失踪了,在白日能把她带走之人武功绝对不低,甚至不止一人。

夏霁拿起伞,带上侍卫:“走,随我去县衙。”

浔阳县衙内乱做一团,衙役们扛着沙袋搬到门外的马车上,步履匆匆,甚至都未顾及来此的夏霁一行,县令坐在大堂之上愁眉不展,师爷看到夏霁,迎上前:“不知姑娘因何来县衙报案?”

夏霁亮出公主令牌,县令从座位上站起,师爷俯身刚要跪下,被夏霁示意身旁侍卫拦下:“不用拘礼,如今西部进犯,我身边一名暗卫不知被何人带走,浔阳城可能不安全,还请县令多做防备。”

县令弓着身子,语气低沉全是愁绪:“多谢公主提点,但县衙里人手短缺,浔阳附近水位暴涨,若继续下去浔阳城只怕要被淹了。”

夏霁问道:“那县令可有何打算,我这还有些人手,可以帮忙。”

县令看过她身后带的侍卫,说:“这雨势继续如此下去,酉时若还不停雨,只怕要先安排城内百姓撤离,我已经派衙里的人去城外堆砌防洪墙,哪怕雨小一些,也该能度过。”

夏霁看着衙役们的身影,防洪事关一城的人,若再让他们帮忙寻阿静,只怕耽误大事。

她只留了两名侍卫保护她,其他侍卫随着衙役帮忙,夏霁一众撑伞而来,为了行动便利,师爷又拿出几件蓑衣给他们,夏霁上前拿起一件,换上蓑衣和油靴跟在队伍之后。

县令本以为公主要走,但见到她在搀扶下上了出城马车,慌忙上前拦住:“公主,这是去城外布防的马车,下官再另派一辆送您回去。”

夏霁:“我知道,你们人手不足,我也无事,可以一起,不用理会我,一会我便同他们一起回来。”

县令本还想拦,师爷劝阻道:“还请公主保重,平安归来。”

夏霁随着众人向城外前去,阿静失踪后她便派人问过守城侍卫,侍卫彼时未见到有人出城,但城内又遍寻不到,他们无法挨家挨户巡查。

但她在城外一方面可以帮助防洪,另一方面亦可以随时观察出城人员,若发现阿静,也可以及时拦下。

车外哗哗的雨声隔绝周围的一切声音。

此时,浔阳城外。

“站住!干嘛的?”守城侍卫拦下一辆马车。

驾车的车夫带着斗笠,递上一锭银子,雨声太大,侍卫只得上前凑到他耳边,只听闻:“军爷,浔阳这几日大雨,我闺女身子不好,在这又治不好,想带她去遥城看大夫,顺便躲躲雨,这雨太大了。”

侍卫撩开车帘,阿静昏睡在其中,旁边还有一个老妇人,向侍卫低头问候:“官爷行行好吧,我这闺女再不去看病,只怕熬不过今晚了,我们今日必须赶到遥城。”

妇人声音并不大,侍卫并未听到她所言内容。

“行了,”侍卫放下手,回到一旁站着,“路上注意安全。”

“多谢官爷。”

马车驶出城外,大山穿着蓑衣跟在后面走着,侍卫拦下他,仰头望着他令侍卫难受,他指挥着大声喊道:“你靠后站站,干什么的?”

大山退后几步,用他仅会的几句话,蹦出几字:“出城,躲雨。”

侍卫检查了他身上包袱并未发现异样,心道:怕不是个傻子,摆摆手:“行了,走吧。”

出城后不久,在城外接应大山的人接上他:“下一步我们该如何?”

大山看着远处的浔阳城。

山雨欲来,城后昏沉的天空仿佛吞噬一切,猛涨的河水汹涌澎湃,裹挟着无法抗拒的力量一点点向浔阳席卷而去:“等着。”

*

沈淮序拿着令牌和赵荣烁的圣旨去军中调派军马,军中将士迅速集结,快马加鞭往浔阳城赶,这一路有些地方下雨,但雨势不大,大多是晴朗无云,一路畅行并未有难,沈淮序问道随行副将:“若照此进度,何时能到浔阳?”

副将答:“不出半日,不过到浔阳需要绕路,最快也得未时。”

太慢了,他还要再快一些。

笼罩在天空的乌云慢慢聚集,越往南,天色越暗,已完全见不到太阳,厚厚的云层笼罩,雨越来越大,路也愈发难走,一部分马匹陷在泥沙中,阻碍了他们的进程,未免耽误行程,沈淮序留下他们几人,带着大队人马往浔阳赶。

*

浔阳守城的侍卫仿佛泡在雨中,斗笠四周流下的水像水幕一般,守城侍卫见迟迟无人出城,跑到街边的茶馆里坐下,要了壶热茶。

远处几辆马车急驰而来,侍卫认出是县衙的马车,放下茶杯,带着斗笠跑出喊道:“快,开城门。”

夏霁描述阿静的模样,问侍卫:“刚刚可有如此的女子出城?”侍卫凑上前,待听清后,立刻想到:“刚刚出城,一个老翁驾车,车上就有你说的女子和一个妇人。”

“他们走了多久?”

侍卫回忆:“得有半个时辰了。”

夏霁向他们借了几匹马,让两名侍卫去追,留下更多的人随她一起垒抗洪墙,衙役们从马车上将沙袋搬下,夏霁便抱着小一些沙袋去填。

县令终归不放心,让师爷来看,黑压压一排戴着蓑衣的人忙个不停。

河水已经涨至脚踝,刚刚垒起的低矮一些的沙袋很快又被水没过,公主的个头比他们瘦小,一眼便能认出,师爷拿着伞跑上前,撑在夏霁头顶:“公主,雨太大了,您先回去吧。”

夏霁脸上已被水打湿,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她用手擦擦眼睛:“师爷您先回去吧,这人手不足,我能干一些是一些,无须担心我。”

师爷将伞放下,加入到队伍中,经过近两个时辰的努力,垒起又被河水冲倒的沙袋墙经他们用绳子、木板加固,终于能勉强支撑住。

虽还未至傍晚,但天黑沉沉的,只能看到附近几米范围内的光景,一道闪电瞬间照亮天边,他们的衣服全都湿透,手被水泡的发皱。

夏霁脸色惨白若纸,师爷担心她有个闪失,先带着人马去茶馆歇息片刻,茶馆老板见如此多衙役们和师爷,听闻他们一直在城外抗洪,赶忙上了热茶:“快歇歇,今天这茶不收钱。”

众人坐下后,夏霁仍遥望着城外,他们会追回阿静吗?阿静到底被谁带走,她一直在自己身边,在宫内无其他故交,莫不是之前在北齐她们分开后,她遇见的那人?

阿静此时坐在马车中,还未苏醒,大山因身量高大,并未和她同乘,老妇人看着眼前的阿静,小声嘀咕道:“为何军长非要冒死赶回浔阳带走这女子,帝姬若知道此事,只怕会怪罪。”

车外的雨声将她的话语掩下。

阿静的眼皮微微动了动,她并未立刻睁眼,感受着四周环境,她应是在一辆疾驰的马车上,手脚被缚,无法动弹。

大山将她带走了?

未久,马车悠悠停下,车外的雨声渐小,阿静不知是浔阳城雨小了,亦或是她们已经出了浔阳。

车夫下车小解,车上的妇人起身,把阿静靠在一旁,也下了车。

渐小的雨声让阿静更敏锐感知四周环境,待妇人下车后,阿静试探性地睁开眼,打量四周,幸亏她的衣服没换,她弯着身子从靴子边摸出她必备的暗器,把绳子割开但并未割断,伪装好后,恢复刚才的模样靠在马车边。

不久,妇人上了车,马车继续前行,阿静瞄准时机,挣开绳子的一瞬间,抬手将妇人打晕,妇人发出的声音被她捂住,她拿绳子将其绑了,扔在一旁而后掀开车帘的一角,看到了大山。

公主有危险!

阿静顾不得多想,她身上的刀剑被收了,只有随身藏下的暗器,她瞄准大山,估算着马车和他骑马的速度,向他掷去,嗖嗖两道寒光忽闪,大山侧身躲开,阿静在一瞬间从马车上飞出,落到一旁。

她抬头对上大山的目光,他们此行只一辆马车、一名车夫、大山还有同行者三人皆骑着马,见他醒了,除大山之外,其他人皆亮剑对着她,但并未出手,等待大山的命令。

众人余光瞥向大山,但大山并未言语,他们冒险救出此女子,这女子定非同寻常,但却不知是该杀还是该保。

阿静观其模样皆是一顶一的高手,此时不能恋战,若想赶紧赶回,她必须拿下一辆快马。

雨小了,落到阿静身上蒙了一层水雾,她一手摸上腰间最后一枚暗器,像一头猎豹一般,猛地发起冲击,冲着队伍最后一名小将杀去。

*

沈淮序这方骑马奔驰浔阳,他带领的都是北齐精锐,不惧风雨不怕作战,但人可以硬扛,马在风雨交加路上却频频有误,加之雨天看不清前路,很多马负伤,若继续赶路,只怕坚持不到浔阳。

副将提议:“前面有个小镇,我们不如先去休息片刻,看看镇上有无卖马和修理的铁匠。”

沈淮序虽然心急,但无领兵打仗的经验,多听这些良将的建议总没错,他号令:“全军先去前方休息,副将带十人去镇上找卖马和休整的店家。”

他们在镇上的一家酒楼歇脚,吃了些东西,沈淮序凝眉望着如墨的天空,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