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把敌国质子拐回国了 > 第68章 第 68 章

公主把敌国质子拐回国了 第68章 第 68 章

作者:木子非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4 17:25:46 来源:文学城

堤堰已被河水冲出一个巨大的缺口,还未倒塌的石墙上业已裂缝斑驳,在暴雨中摇摇欲坠,若不是由这半坍塌的堤堰扛着,只怕河水早就决堤了。

天空如同被激怒的巨兽,乌云铺成一片墨黑,翻滚着不详的暗色。雷声在云层中轰鸣,如同战鼓齐鸣,风狂野而肆虐,带着不可一世的力量,撕扯树木,卷起浪花,天地间一片混沌。

暴雨仿佛天空落下的重锤,狠狠敲打着大地,发出密集急促的声响,河流在暴雨中愈发狂野,水位仍在上涨,汹涌澎湃的怒吼发泄着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

刚才在路上仍勇气满怀的人们不由得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一脸沉重。

夏霁虚置地看着远处河水,开口打破了人群中的沉寂:“大人,堤堰已破,可还有办法?”

县令不敢抬头只轻轻摇头,似在宣告最后的结果。

该如何能阻止眼前的洪水?

夏霁拼命地从脑海中探寻曾经学堂之上,夫子的教授。

夫子的书本落到她头上:“公主,可知若发生洪水,该如何?”

夏霁的美梦被夫子打断,揉揉眼睛抬起头,眼还未睁开便随口说道:“当然是跑咯。”

学子们哄堂大笑,夫子压下心中怒火,用戒尺敲打着桌面:“肃静,肃静.....”

从小到大她的身边总有无数人簇拥,她永远被保护在其中。

若是皇兄和父皇他们在时,又会如何呢?

人群中冒出一个怯生生的声音:“把那块墙堵起来就行。”

水位仍在飞涨,用何堵墙能又快又稳妥地堵住呢?

这一句话炸开众人话口,大家伙儿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我家还有盖屋的砖瓦。”

“这水如此大,你用什么糊起来?说得倒是轻巧。”

其中不免有相识几人,开起玩笑说道:“平日你吃得最多,我看你站在那窟窿里,正好可以堵住。”

“你这体重赶我俩,你怎么不上,大水肯定冲不走你。”

他们留意到大家目光落在他们身上,打趣的声音渐小。

这确是个办法。

现下水位上涨,再弥补只怕不及,此处并非最上游,长江在此分道虽然已减缓些压力,但无奈雨水太大,夏霁用目光丈量着河宽,若十几人手拉手组成人墙,也许可以一试。

其他人似乎也意识到这点,但扛扛沙袋也便算了,若被这河水冲走还不知会飘去哪儿,众人缄口不言,没人敢冒头。

夏霁知道他们为难,她更无权要求他们,她低头看看自己,若是平日再多吃些、再吃胖一点便好了。

她摘下身上令牌递给县令:“大人,你带他们速速回去吧,若雨小之后我还没回去,请将这个交给我父皇和母后,告诉他们...昭儿不孝,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张莫要责怪旁人,另外若有一名叫沈淮序的人来寻我,麻烦你转告他,在北齐自在地活着吧,我并非有意失约,只是这雨...太大了。”

她苍白的脸被雨水洗刷得甚至发皱,雨水与眼中的泪水融在一起,她走得匆忙,都忘了好好抱一下母后。

夏霁转身蹲下往自己身上绑沙袋,一边对侍卫们说道:“等下你们助我过去,然后速速离开。”

侍卫们跪在地上,像夏霁一样将沙袋绑在身上:“属下愿誓死追随公主,护公主安全。”

县令和众人站在一旁,既没有离开也没有上前,一个瘦弱的男子缩在一旁,嘴里小声嘀咕:“我家里还有六十岁老娘,我没了她肯定也不活了。”他先一步跑回马车。

一些人陆陆续续跟着他上了车,在城前扶过夏霁一把的妇人走到县令身前,说道:“我爹娘早没了,家里没人,孩子小时候风寒没救过来,家里男人听说浔阳要淹了,天不亮就跑了,不过也劳烦您帮我捎个话,”

她回头看看其他人,拉着县令走远几步生怕被人听到,“给城西那个卖包子的说一声,我的钱藏在靠门的橱子最顶层瓦罐里,若是家还没被淹了的话,今早欠她的包子钱让她自己去拿吧。”

她说完转身走到夏霁身边,往她身上绑沙袋:“算我一个。”

人群中陆续有人走出,对着县令交代他们最后想留给家人的话,而后拿起的沙袋绑在自己身上。

县令一开始还能记着他们所说,但人越来越多,他跑进车里,用纸笔为他们记下,很多人来不及说,怕耽误时间便冲向河中。

县里飞速地将他们所说记下后,郑重地卷起放进竹筒,递给车上一人:“若雨停之后,我们没有回来,请将此物代为转交给他们家人。”

县令走下马车,吩咐车夫带人回去,他望着马车远去的身影,低声道:“好好活着!”

*

沈淮序骑着马飞奔赶向浔阳。

浔阳一战时,浔阳曾遭受了几年不遇的大雨,险些酿成水患,生灵涂炭。战后,裴凝带兵抗洪,夏明帝而后又修筑长江堤堰,才使得浔阳近十年无水患之灾。

沈淮序不自觉加快脚步,浔阳暴雨,夏霁还在浔阳等他。

沈淮序刚到客栈,还未坐下,看过信后又骑着马匆匆离开。副将带着军队还未坐稳,便赶忙起身,紧紧跟上他的脚步。

为何又是浔阳?

沈怀虚不敢去想,如果他迟到一刻会发生何事,且末人有心在堤坝上动手脚,夏霁身边只有十几名侍卫,他们该如何保护她的安全,如何保护浔阳城百姓的安危?

浔阳百姓此时正在师爷的安排下有序地撤离,往城郊一处高山上转移。

城外长江之上,夏霁和众人手拉手,一步步走向河里。

他们把较小的沙袋绑在自己身上加固重量,把大的沙袋扔到堤坝下,众人站在堤坝前,用身子紧紧贴着身后破烂不堪的墙,从天而降的暴雨和身下流过的湍急河水已将他们全部打湿。

因浸泡在水中,他们的皮肤泛着青白,眼睛甚至都睁不开,但手却紧紧地握在一起。

雨点如同从天而降的锋利箭矢,密密麻麻毫不留情地击打在他们身上,每一滴都携带着自然界的磅礴力量,穿透衣物及皮肤,带来刺骨的寒意。这寒意不仅来自暴雨,更是内心深处对于这无尽风雨的一种本能畏惧。

身下的水流愈发湍急,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冲刷着他们的双腿,仿佛将她与这片土地最后的联系也一起剥夺。

冰冷刺骨的水沿着肌肤的肌理慢慢攀爬,带着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束缚感。

夏霁微眯着眼睛,望着远处的河水仍奔涌不断地向她靠近,耳边亦分不清是身下流淌的水声还是空中倾盆的暴雨之声。

“这治水,一则是疏,二则是堵……”夫子的声音徐徐传来,夏霁睁不开眼去看他是否在身边。

如此时候夫子又岂会在呢,但她应是做对了吧。

远山之上,帝姬看着远处夏霁的身影,说道:“真是不自量力。”她招来侍卫说,“去,莫让他们坏了我的计划,让大山带兵进城,我随后就到,想必此时城内人早已跑光了。”她带人向浔阳城奔去。

侍卫听后带着人马匆匆向夏霁那边赶去,因怕离得近了,若这人墙被破坏,会波及到他们,所以他们只站在离她最近的一个小土丘上。

开弓拉箭,将箭矢瞄准夏霁。

随着一声破空之声,刺客手中的剑带着穿云破月的力量,穿过疾风暴雨直直向着夏霁射去。

在距离夏霁几寸之处,侧方射来的一支箭,打乱了它的路径,两支箭一同掉落在夏霁身后,被河水吞没。

人群中有人大声疾呼:“来人啦!我们的帮手来了!”

夏霁只听着周围人声和雨声交织,已经无力再去抬头确认,一直用头靠在身后墙上,身姿屹立不倒,能多撑一时便是一时。

沈淮序带兵匆匆赶来,这些都是北齐的精兵强将,不出多时,便把且末的人全部拿下。

北齐的军人们身穿铁甲齐齐跳下河中,走到百姓身后说道:“你们先走,这里有我们。”

站在水中的百姓们丝毫未动,怕他们没听见,士兵们又大喊一声:“快撤离!”

一个个高的人回应着他们:“我们没聋,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既然来了,便不会轻易离开,我今天倒要看看到底是这雨下得长还是我的命硬。”

侍卫见劝说他们无效,便走到他们的身前,挡住他们前方的奔涌的河水。

两层人墙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只要他们多撑一时,下游的百姓便多一分逃离的希望。

沈淮序早已冲到河中,站在夏霁的身前,他心疼地望着夏霁,她是如何做到既如此弱小,又含着可以对抗自然的力量?

沈淮序将她护在自己怀中,看着她两手紧紧握着身旁人的手,他不欲破坏这以命相筑的坚不可摧人墙,只用手紧紧覆在她手之上,同她一起握着,轻声道:“对不起,是我不该留你一人在此。别怕,我来了。”

*

大山带人一路冲进了浔阳城,浔阳城已破败不堪,城墙之上的旗杆被风吹折,旗子被暴雨吹得垂到地面,整个城池陷没在水中,水上飘着各种杂物,街边的店面被洪水所冲毁,城中的人如帝姬所料早已撤离此城,拿下的轻而易举。

大山不敢置信地望着四周,当年北齐和大夏争得一时的兵家之地,就这样如此简单的收入嚢中。

他们一行往城中走去,及至城中,便听见身后一阵悠长又沉闷的声音,待他们回头去看时,城门正被缓缓地关上,他派人去阻止已来不及。

城墙之上一个个英武的卫兵正拿着剑对准大山,裴凝站在城墙之上,身上铁甲蒙着一层冷冽寒光,怒视着他们:“何方贼人还不快束手就擒。”

大山迅速带着人向后撤退,逃入城中。

裴凝派一小支队伍先去城中搜寻,既是瓮中之鳖,拿下他们是早晚的事。

很快两方在街巷中打起来,大山手下的人虽然武功不俗,但裴凝所带的军队是由他一手建起,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战场配合都是一顶一。

况且大山手下的将士这几日突袭周边小一些的城镇已是精疲力尽,不出多时便占了下风,他所带之人虽然倒下,但大山却不敢小觑,他一拳便将三四个侍卫打倒在地。

裴凝站在城墙上,观察着大山的一举一动,试图探寻着他的破绽。

此人不仅身形魁梧,非世间所常见,力量顶级,单纯以力量相交便可以一敌十,而如此魁梧的身形却毫无迟钝或犹豫,速度也不慢,如果同他硬拼,只怕胜算不大。

裴凝还在观察,一道身影从中从城中一间铺子中飞出,直冲大山而去,竟是阿静。

阿静从大山手中抢过马之后,先一步赶回到了浔阳,但浔阳城内已空,她便寻公主无果。便决定先在此等公主回来,没想到未等到公主却等来了大山。

她伺机而动,趁其不备拿剑向大山胸口刺去,大山连连后退,躲着她的剑,接着用手一抓,狠狠地握住剑锋,鲜血顺着剑流下,他不解地看着阿静。

“犯我山河者,死!”阿静摸出怀中藏着的匕首,飞身跃上离大山最近的一个屋顶,借力飞到他的肩膀之上,狠狠地向他刺去。

裴凝从城墙上跃下,加入战场,同阿静共同对付大山,他们两人一左一右站在大山身侧。

大山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面对大夏境内最出色的将军和暗卫,一番苦斗之后,终是落了下风,阿静和裴凝错身的瞬间问他:“你见到公主了吗?”

裴凝:“未见,我赶来时城里已经无人了。”裴凝见阿静招招冲大山命门而去,说道:“留活口。”

大山一直与他们纠缠,他虽体型硕大却并非刀枪不入,反而极易受伤,地上的河水被他身上流下的血染红又变得浑浊,他等待着援兵,帝姬一行就在附近,算着时辰应早已到了,却一直未见到她们的身影。

阿静一剑刺入他的大腿中,大山抬起另一只脚将阿静踢出,插在他身上的剑还未被拔下,阿静重重摔在地上,大口吐血。裴凝趁势将剑刺入他另一只腿,接着翻身滚落到一旁。

大山拔下他腿上的剑,往远处一丢,朝着城门踉跄着走去,城墙之上密密麻麻的箭雨冲他而去,他身上扎满了剑,却仍然像一只巨兽般慢慢挪动。

裴凝在一旁下令收箭,所有人默默看着他,城门前的士兵见他而来举着刀剑向他,他看着远处天空,密布的乌云之中仿佛有了一丝光亮。

还差一点,只差最后一点他们便可成功。

但他走不动了,眼前的细雨飘进他的眼眶,模糊视线,他转身想再去寻什么,却重重倒在城门前,嘴角噙着黑色的血水。

军医上前探了他的鼻息,摸着他的脉:“将军,人已经没了,毒发身亡。”

“带下去,搜索城中看可否还有且末奸细。”

此刻,帝姬带人走至城外,听得城里的动静,看着紧闭的城门,知计划有变,便带人先一步撤退:“走,回且末”。

侍卫骑马追上,忍不住问道:“那军长他们还在城内。”

帝姬:“他自己断了后路,在紧要时刻破坏计划,无需管他。”

她们一行还未走出几里,便碰到前来向她报信的侍卫:“帝姬,西宛知我朝境内无人防备,一怒之下,带兵直取我国皇都,都城众将士都被调去各处骚扰大夏边境,一时赶回不急,城门已破,皇城失守了。”

“你说什么?”帝姬高声质问。

侍卫不敢多言,帝姬握紧手中缰绳:“西宛小贼,出尔反尔,现在集结兵马,跟我杀回去。”

*

阿静上前取了自己的剑,刚才的暴雨已然转小,绵密的细雨落在她身上,她望向城外,公主到底在哪?

夏霁被泡在水中,只露出一个脑袋,河水不断冲刷着她,她不知自己是否还活着,隐约间听到沈淮序的声音,但他此时刚回北齐不久,又怎会在她身边。

那场雨究竟下到了何时,城内的周边城镇的百姓是否已经转移了呢?

“雨小了!”旁边有人大喊,这一声呼喊像绝望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所有人,众人艰难地抬起头,头顶的乌云已慢慢消散,不似之前一样浓密,落在他们脸上的绵密细雨轻柔地和他们打招呼。

大伙儿激动地振臂欢呼,他们挺过来了!

夏霁感受到手臂的晃动,她用力地抬起眼皮,一束微弱的阳光透过破碎云层斑驳地洒在她脸上,为眼前的劫后重生镀上了一层温暖而神圣的光辉。

沈淮序的声音从她面前传来:“雨势小了,先送大家上岸,其他将士同我再守一会。”

夏霁被身旁的侍卫架着扶上河岸,她抬头去看,正对上沈淮序释然的笑,他曾因恐惧和担忧而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扬起的嘴角中满怀对生命奇迹的感激,以及对面前人无尽的爱意。

百姓们上岸之后,不多时,阿静和裴凝率军赶至河边,师爷见雨势变小,带了几名衙役回城探看,正碰上裴凝一行,他们收整队伍后急忙前来。

阿静奔至夏霁身侧:“公主,是属下失职。”

夏霁只摇摇头,虚弱地说道:“你没事便好。”

裴凝和沈淮序带兵将城中所有可用的沙袋以及附近的石头、木材都堵在堤坝四周,用以加固,随着雨势变小,水位亦维持平稳。

城中且末的奸细被一举拿下,将由裴凝带回临安进一步审问和调查。

夏霁在阿静和沈淮序的搀扶下,随着众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往浔阳城走,还未走至城中,远处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向他们冲来。

及至眼前时,百姓们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眼眶中尚残留着未干的泪痕,但泪水不是绝望的象征,而是重生的喜悦和发自内心的感激。

他们大声地呐喊、用力地鼓掌、尽情地拥抱身边之人,欢迎他们归来,他们一拥而上,把公主和随她一起的百姓高高举起,“公主~公主~”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回城后,成衣铺子婆婆脱下身上披风,给夏霁拢上,泪眼婆娑地抚着夏霁的手:“多勇敢的姑娘啊,难为你了,若不是你们,浔阳城只怕早就没了。”

大伙儿从各自家中搜寻来蔬果,在酒楼前面空地处,拿石砖搭了几个灶台,费了很大功夫才点燃一些未湿的布匹、衣服,以身边之人为友、以地为席,热火朝天地吃了一顿饱饭。

不分国别、不分种族只有重生的团聚和欣喜。

暮色沉沉,苍穹如墨,天空依旧挂着几朵残留的乌云,它们像疲惫的旅人缓缓游走。偶尔透出一丝微弱的月光,斑驳地洒落在大地上,这光,虽不明亮,却足以勾勒雨后的宁静。

城墙之上,沈淮序同夏霁并肩而立,看着山河辽阔,万里延绵。

北望是家,南望亦是如此。

浔阳这方一片宁静,西宛和且末却厮杀得不可开交,西宛占领且末皇都,拿下且末五城,且末帝姬不知所踪。

*

元平五年春,桃花灼灼映天红。

夏明帝为表彰昭和公主夏霁舍身为民,护卫浔阳城有功,特开先例,赏遥城、浔阳、邺城三座城池给她,可享领地内一切权力。

大夏与北齐两国君主为求边疆安宁,百姓乐土,遂定此金玉良缘,大夏昭和公主夏霁同北齐端王沈淮序联姻,永结两国之好。

------正文完------

感谢-负分2的评论、关山四十州的评论和地雷、月***富(抱歉我这看不到你的全名[让我康康])的评论、75899056的评论、等待下薄荷雨的每一章的评论和支持[撒花][撒花],谢谢你们~

也谢谢看文和收藏的各位小天使们~

明天还有一章番外掉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8章 第 6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