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共赴丹霄 > 第6章 第 6 章

共赴丹霄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绝对法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2 11:39:13 来源:文学城

裴渊?他来做什么?

姜烨朝门外看去,只见一人身穿月白长衫静立廊外。

君子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姜烨看到他的第一眼,脑子里无端端地蹦出了这几个词。

“公主殿下”。

裴渊见她看过来,不卑不亢地朝她见了个礼。

姜烨回过神来,看着这个太学时的老师,一时不知道怎么称呼,是叫先生还是夫子?最终她犹豫着开口道:“裴公子,什么事?”

槐树下,那张矮榻旁铺着一张不小的绒毯,上边只摆着一张精巧华美的矮桌。姜烨走过去,在那张乌木金纹的矮桌旁席地而坐,示意裴渊坐到另一侧。

侍女奉上新茶,裴渊颔首致礼便开门见山:“殿下,此番裴某欲与您同往,望殿下成全。”

姜烨内心一凛。

他想去?

“公子何故?”姜烨不解。

不说此去路途遥远颠簸,江南水患情况必然不会多好,但凡遇上瘟疫……姜烨暗暗打量了一眼裴渊,就这副书生身板儿,再加上医疗条件不足,万一扛不住那就是凶多吉少了。

再说,她恶名在外,天下人唯恐避之不及,他怎么还上赶着要和她同吃同住这么长一段时间。

裴渊不急不缓道:“回殿下,原因有三。”

"其一,江南路途遥远,大小官员远离皇城。江南之地人员混杂,局势难测。我身为吏部侍郎之子,熟知官场之道与人情世故,可与当地官员协调配合为公主殿下分忧,确保治理水患之事顺利进行。”

“其二,裴某不才,幼时曾研习水利之事,对各地水情及治理之法略有见解。此次前往江南,某定能为公主殿下出谋划策,助公主殿下更好地完成治理水患之重任。”

“其三,裴家与江南裴氏一族同出一脉,此番前去,亦可由裴某出面与江南裴氏交涉,联合江南各方势力,齐心治理水患。”

姜烨越听越心惊,早上女帝说这次去江南只用行监督职责,水患治理有专人负责,难道就是裴渊?她笃定了我会带裴渊去?还是……

姜烨目光沉了下来:“你是陛下的人?”

裴渊像是料到了姜烨会这么问,他看着姜烨的眼睛,正色道:“是”,他顿了顿:“也不是”。

烨皱眉:“什么意思?”

什么叫是也不是,搁这打哑谜呢?到底是不是。

姜烨的疑惑和敌意毫不掩饰地表现在脸上,裴渊看着这个年轻稚嫩的重明公主,不知想到了什么动作稍滞,他垂眸端起矮桌上的茶盏,“看来公主确实是忘了。”

姜烨看着那两只骨节分明的手,好似裴渊端起的不是茶盏,而是她无处可藏的马脚。

她无端咽了口口水:她这个假芯子要被发现了?

裴渊神色清冷地啜了口茶,茶盏放回桌面上的响声不轻不重地砸在姜烨的心上。

裴渊正了正神色:“四公主从小养在太后身边,在储君擢选中稍逊于二公主。故两年前新帝登基之后,太后一派便向新帝发难,意欲夺权。”

“朝堂势力纷杂,大多已归入天子、端王、靖王各派,裴氏与几大世家无心党争,终是被太后盯上。”

“官场浮沉,裴氏只想做个纯臣。但清流易折,无奈被第一个开刀。祖父礼部尚书裴枢不愿与太后同流,被陷害下狱、革职。”

“父亲连累被贬,急火攻心、一病难愈。族中长辈亦有牵连,与裴氏交好的世家、官员人人自危。”

“生死事小、清誉为大。裴氏百年,入朝为官者众,累世皆为清流。”

“遭诬之后,我去狱中看望过祖父,相顾无言,只叫我必雪其冤。”

姜烨不解:这种情况不是应该找大理寺吗,来她的公主府做什么?姜烨这么想着,也这么问了。

“太后向大理寺施压,大理寺卿迫于权力不敢深究。”

权势大真是压死人啊,从古至今都是这样。二十一世纪开放、包容、自由也无法完全改变这种局面,确实遑论封建朝代了。不过姜烨有些好奇;“是什么罪名?”

裴渊看着姜烨的眼睛一字一顿道:“叛、国。”

“叛国?”姜烨震惊的声音高了好几个度。无论在哪个朝代,叛国都是重罪。

裴渊几若无闻的叹了口气:“那是去年的事情了……”

气氛有些凝滞,阳光透过槐树的枝叶斑驳地落下来,他于茶香袅袅中娓娓道来——

去岁风调雨顺,稼禾丰稔,实乃大丰之年也。新帝大悦,去年中秋于宫中设中秋宴,四品以上朝臣皆可出席,特别恩典可带家眷同往。

天子怜恤臣下,宫宴之礼从简,群臣皆得尽欢。宫宴盛设,酒过数巡,进程已然过半。其间暖意蒸腾,诸臣或感气闷,遂有不少人离席而出,往觅清新。其间众多臣僚,相携前往御花园,欲赏秋菊盛景。

太后遣近侍于御花园觅良机再问裴枢,是否愿与太后共同谋事,裴枢与前几次一样毅然拒之。

宫宴罢,众臣归第。

皇城司忽接密令,称裴枢叛国。急令其赴裴府搜查。于裴枢书房,查获其与他国往还之书信。裴氏自宫中返途,便闻裴府将有变故。及抵府门,唯见皇城司搜出密信,将裴枢当场提拘,径押入狱。

姜烨沉默。

上位者争权夺利,倒霉的却是那些利益圈外的旁人。

而且她突然想到,御花园人多眼杂,太后说不定就是故意趁那个时候问裴枢。要是裴枢愿意和她一同谋划,有心之人自会知道裴枢此后的站队。如果他不愿意,裴枢的后果会提醒那些人,忤逆她的下场。那些中立者此后还会不会保持中立也不好说了。

“你是陛下的人,想要昭雪翻案,不过是她一句话的事,太后再大,也大不过皇帝。”

裴渊扯了扯嘴角:“没有那么容易。”

“新帝登基不过两年,虽已在朝中扶持新生势力,但根基尚浅。太后一派不必多说,朝中保守派不在少数。安王无心朝野,很大一部分原本支持安王的保守派朝臣纷纷转向了端王、靖王一脉。”

“女子称帝多不易,若非九天神谕授予天命,朝中拥护新帝的朝臣更少,处境会比现在更加艰难。”

“保守派势力盘根错节、太后党更是蛰伏数年。三方势力相抗,牵一发而动全身。”

裴渊挥退了奉茶侍女,亲自拿起茶壶给姜烨添茶。

他说:“皇权争斗到最后,争的不过是一个名正言顺,朝堂亦是如此。”

姜烨好像懂了:“所以想要昭雪得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你们想怎么做?寻找太后的破绽?扳倒她?”

裴渊微微点头:“殿下是最合适的人选。”

“怎么说?”

“殿下乃先皇后嫡出,自有宗法伦理正名;安王与殿下一母同胞,若您出手,先前支持安王的保守派自会认为这是安王的意思,向您倒戈、为您援手;暗影司现今在您身边,表明了天子的立场;裴氏如今式微,但之前结交的世家交情犹在,裴某易会倾尽全力,助殿下一臂之力。”

姜烨抿了口茶:“可是我有什么好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卷入这场争斗中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我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她追问:“你们一个为了给家族昭雪,一个为了铲除异己,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傻,为什么要自己跳进这个火坑?”

裴渊定定地看着姜烨,目光似怜悯又温和:“殿下还有得选吗?”

姜烨皱眉:“你什么意思?”

他目光不错:“天底下谁人不知,重明公主深受天子宠爱,连邺城的三岁小童都知道,如果殿下想要,便是天上星、水中月今上都会想办法捧到您面前。”

不说每年从皇宫中流进公主府的奇珍异宝,就说整个皇城,只有她姜烨的公主府里有天子拨给她禁军,让她用作府中侍卫。

所以?

所以!

姜烨后知后觉,太后党和端王、靖王一脉说不准早就认为姜烨是天子的心腹。所以这两年才会有这么频繁的投毒暗杀。姜烨就算不想入局,也已然身在局中!

三百禁军和柳柏夷的护卫是真、监视是真、但拉她入局或许才是今上的最终目的。

原来这么早之前她就已经卷入了这场争斗。

姜烨又一次地沉默了。

她闭了闭眼,几乎是认命般地叹了口气 :“要我怎么做?”

裴渊注视着姜烨:“争权、夺势。但——”

“但公主殿下私德有亏、声名不佳,此番南下赈灾是为殿下洗脱污名,殿下昭释罪戾乃是第一步。”

‘私德有亏、声名不佳’压得姜烨一噎:“……那之后呢?”

裴渊没有立刻回答,他隔布端起小火炉上的煮茶的小壶,为姜烨又添了一轮茶,温声道:“茶汤滚沸,殿下慢饮。”

茶要一口一口喝。

先将南下赈灾的事宜办好,之后的事之后再说。

姜烨握着茶杯,感受着之间传来的灼灼热意,沉思片刻忍不住开口:“本宫是先皇后嫡出,与安王一母同胞,禁军统帅戚德威、骠骑将军宋坤、领军将军张辽是我的老师,公子倾尽全力要助我一臂之力。”

她顿了顿:“若到最后,本宫卷入争端也要一较高下,你当如何?”

院内忽起了一阵风,将槐树吹得沙沙作响,地上一片光影缭乱。

奉茶侍女立在一旁打了个激灵,当下察觉到背上不知何时出了一层冷汗。她们主子这是把谋反摆在明面上说了。

姜烨的脸在飘忽的光斑里似笑非笑。

那笑里带着戏谑,更带着试探。裴渊看得真切,半真半假道:“若真有那天,裴某也算从龙有功。”

其实不论何种境地,他的选择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他将目光从姜烨身上收回,看了看天色,起身作揖:“殿下,时间不早了,裴某回去整理行装,明日随殿下一同南下。”

不等姜烨反应,便自顾离开了东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