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露立中宵 > 第9章 第 9 章

风露立中宵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蕉三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7 04:30:35 来源:文学城

承倬甫刚刚从法国回来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一天都和关洬在一起。北大男生宿舍的学生们逐渐开始习惯承六爷大清早的造访,和他手里永远少不了的烧饼面茶糖油饼,见者有份。有人开玩笑说承六爷来北大开早餐铺子,另有人却阴阳怪气字里藏刀地攻讦关洬“与军阀过从甚密”。承倬甫对此只是不以为然地笑——“我都能算军阀啦?”——然而关洬不大高兴。他上个月写文章,正是批评政府已经完全被军阀把持。吴师长现在已是吴司令了。

于是他们改在承倬甫新买的宅子里见面,他手里自然没有这么多钱,只是让他逮住了他二姐夫逛八大胡同,他二姐夫家里没多少权,但有的是钱。为了平复小舅子的怒火,一出手就是一套新宅。地方离北大的红楼不远,郎舅两个捂着,没敢让家里老爷子知道。承倬甫大方,给关洬拿去用来做他们新杂志《潮头》的编辑办公室。但地方太好,还配了漂亮丫头和烧饭老妈子,跟北大那些普遍饭都吃不上的杂志社比起来实在太打眼,《潮头》又被讥讽为“军阀资助”“当局口舌”,刊发了两期就再办不下去。这回关洬气大发了,好几天都没理睬承倬甫。如此这样几回,两个人终于明白过来,如今时势,再不是两年前。这一眨眼,承倬甫又从“自己人”,变回“阶级敌人”了。

那个新宅后来就只有关洬一个人偷偷地去,承倬甫把他姐夫献殷勤配的那些个漂亮丫头和烧饭老妈子都遣散了,自己平时还是照样回家住,只有跟关洬约好了的时间才去。那房子无人打理,某天晚上刚打开灯,突然噼里啪啦地乱溅火花,然后整个房子上上下下就都没光了。两个人都吓了一跳,然后很快又抱在一起,急不可耐地彼此摸索。关洬情动的时候总是一声一声地叫“六哥”,叫得承倬甫心里又酸又软。他不敢做得更多,怕冒犯了关洬。关洬也不太懂,以为承倬甫这样动动手,就是他们最大的亲密了。

这宅子毕竟离北大太近,关洬进进出出的,总是逃不过同学的眼睛。关洬从此多了个痛脚,凡有问题辩不过他的,总有人要搬出承倬甫来刺他两句。关洬有时候也发狠劲,要跟承倬甫这个大军阀“割袍断义”,结果只是被承倬甫扯烂了他的袍子,“义”却是黏黏糊糊,断不干净。

关洬偶尔会问起承廷贞的病——虽说把儿子叫回来的时候,生病只是个托词,但老爷子的身体确实是不大好了。但承倬甫从来不放在心上,促狭起来,还要暗地里说他老子,“少让小姨娘去陪两天,便还能多活两年。”说得关洬替他面红耳臊。

至于要承倬甫进外交部的事,老爷子果然再也不提了,转而让吴玉山提点着他进司法部。承倬甫也是全然不放在心上,一推再推。

记忆会把很多东西都美化,关洬后来回忆起来,总觉得跟承倬甫这段日子是过得最开心的。真的要回到当时,其实他也有数不清的愁,每一件都不知道如何跟承倬甫讲起。他快要从北大毕业了,像他这样在一九年大出风头的学生领袖,要出学校找事情做,是比较难的。若还是留在北京,办报纸办杂志,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关洬倒是比他的很多同学好些,还可以回南京去,家里总还是有一份生意的,但那就意味着要听舅舅的话,娶陆家的小姐,那关洬心里无论如何都不肯,原先是因为他不喜欢旧式的婚姻,如今则是看明白了自己,因为承倬甫,万万不敢耽搁人家姑娘。他写了一封长信回家去,明言拒掉了这门亲。母亲又接连寄来两封家书,知道和他在信里辩经没意思,只声声地催他回南京一趟。关洬只好不理。

还剩下一条路,就是应詹姆士的邀约,去普林斯顿。

关洬在北大一开始学英文文学,他底子深厚,比大多数同学学得都好。后来学校里请了一位美国的哲学家来讲学,关洬便深深地着了迷。詹姆士与他恢复通信,也是知道了他对哲学的兴趣,才替他联络了普林斯顿。费用方面,家里总还是拿得出来,他跟詹姆士的情分又不同旁人,去了也不至于举目无亲。唯独要和承倬甫分开,关洬左思右想,终究难以割舍。

事情就这样僵持下来。为了逃避和陆家姑娘的婚约,关洬连年都没有回南京过。承倬甫也是胆子奇大,就在北大旁边那个宅子里陪着关洬,家都不回。关洬心里觉得对不住他六哥,到底期期艾艾的,把婚约一事说了。

承倬甫罩了一身西式的宝蓝睡袍,头发刚洗过,所以乱蓬蓬的,半躺在榻上听他说,一直没说话。关洬跟做错事似的,甚至不敢看他的眼睛。好一会儿,听见承倬甫憋不住地笑了。关洬愣在那里,承倬甫朝他招手,等关洬走过去,承倬甫就用力拽了他一把,从背后把他整个人搂进了怀里。

“我当多大的事情,”承倬甫嗤之以鼻,目光顺势落在关洬脖颈间一块紫斑上。他的杰作。承倬甫心满意足地把鼻子凑到关洬颈窝里,用力嗅他身上的味道,“你吓死我了……不就是家里给你订了门亲?”

关洬好一会儿没说话,皱着眉头琢磨他话里的意思。然后他转过脸来,怀疑地瞪着他:“你早就订过亲了?”

也是,承家女儿们个个都是好亲事,钱、权、军,一个不差,没道理承倬甫这么大岁数了还不给他安排。

承倬甫轻轻地吻他脖子里的那块紫斑,说得含糊:“订过几回了,我都没答应。”

关洬要跳起来:“几回?!”

承倬甫一把摁住他,强调最后一句:“我没答应。”

关洬很久没说话,再开口的时候声音很低:“我们能一辈子‘不答应’下去吗?”

这个不答应,还会有下一个。下一个再不答应,就再下一个。他们两个这样子,又能到几时呢?

那是关洬第一次认真想到这个问题,可能也是承倬甫的第一次。他就这样抱了关洬很久,然后把他转过来,手托住了关洬的脸,凑上去想吻他。但是关洬轻轻地别开脸,避开了。承倬甫愣了一下,便继续吻他的颊侧,鼻尖,眼睫……直到最后关洬摁住了他,哀求似的:“六哥。”

承倬甫:“你信我……”

关洬打断他:“你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说。”

承倬甫的嘴还徒劳地张着,那半句话却被关洬掐断,再也说不出来了。好一会儿,关洬轻轻挣开了他的怀抱,站起来,走开了。

承倬甫一辈子跟关洬说过很多他没有做到的诺言,从小的时候那句“回家不会提前把书看下去”开始,到后来的“游手好闲也好过去做伥鬼”,他食言的次数太多,关洬不信他,承倬甫也不能怪他什么。唯独这一句从来没有说出口的诺言,承倬甫做到了,只是花的时间实在太长,到后来,连他自己都已经忘记了是在为谁而守诺。

和关洬在一起的那个春天,就像是一场梦。梦醒的那一天,是承家的汽车开到了小宅子的门口,司机从车上下来,客客气气地敲了门,请六爷回家,老爷有话要说。说话的时候,关洬就站在门后的楼梯上,脸色煞白。承倬甫二话不说要把门关上,司机伸进来一只脚,阻住了他的动作。这老仆往前进一步,假装没看见房子里另外的人,轻声地禀报:“六爷,出事儿了。再不回去,恐怕见不到老爷最后一面。”

承倬甫因这句话匆忙地赶回了家,迎接他的是呼啦啦大厦将倾。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过年不回家都没人来捉他。就在他和关洬缠绵的时候,吴司令遭到手下的背叛,被年夜饭上的一杯毒酒葬送在了湖北。北京跟着一夕变天,大总统被控制,吴家的兄弟子侄被从上到下撸了个遍,死的死,逃的逃。吴玉山第一时间抛妻弃子,留下承齐月被暗中软禁在家。然而真正让承廷贞一病不起的,还是几日后电报传来的三女儿的死讯。她跟随丈夫行军湖北,也没能逃过一劫。据说她曾苦苦哀求,却因腹中怀胎,被以“斩草要除根”作为理由,活活挖出了她未出世的孩子,最后母子惨死。看到电报的时候,承廷贞就呕了好几口血,自此,再也没起得来床。

家里面天翻地覆,承倬甫却在外面……做着见不得人的事,承廷贞在气头上曾放言只当没有过这个儿子,谁都不许叫他回来,就让他死在外面!……但政局动荡不安,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着承廷贞当真不行了,最后还是大太太做了主,赶紧去把六哥儿接了回来。承倬甫整个人如遭雷击,一直等跪到父亲病床前,都还没反应过来怎么会这样。

“爹……”承倬甫膝行着到床前,还没张口,两行泪已经落下来。承廷贞的眼皮往上翻,努力睁开,看到是他,胸中便发出泄了气一般的“噗”一声,失望透顶地又闭上了眼。

承倬甫握住了他的手,眼中流出的泪终于是悔恨的了:“阿玛,阿玛……”他喃喃着,又像小时候那样叫父亲。清廷覆灭之后,承廷贞曾花了许多时间纠正他。叫错一次,打一次手心。再听到儿子叫“阿玛”,承廷贞的眼角颤颤巍巍地淌出了一行眼泪,手无力地在空中动,去贴承倬甫的脸。他看起来很想狠狠地打儿子一个巴掌,又或者是想再摸一摸他。承倬甫长这么大,他其实从未好好地、慈爱地摸过儿子的脸。

“阿玛,我知道错了!”承倬甫痛得五内俱焚,“我听你的话,我进外交部,我进司法部……我都听你的!”

承廷贞终于转头看了一眼儿子,竟然还哑着嗓子笑了出来。还是把他宠得太过了一些,这么大了,还是个孩子。承廷贞凄然地想,还说什么外交部,司法部……如此天真。风云动荡,承家还能不能活下来,全都要压到他肩膀上了。他以前总觉得还有时间教儿子怎么在乱世里保身,可是到头来,他自己又保住了什么?

“晚啦。”承廷贞摇了摇头,只是喃喃道,“儿啊,太晚啦……”

承倬甫说不出话,紧紧攥着他的手,但是承廷贞再也没有看他。

“我一生……洋务不成,救国亦不成……守节不成,留名亦不成。”老人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上面,更多的眼泪涌出来,“日本人欺我,西洋人也欺我……”

承倬甫突然想起来很多年以前,他第一次从关洬口中得知父亲曾经的模样的时候,也曾经疑问过他是怎么变成后来的样子。他是哪一年开始变的?甲午年?还是庚子年?是在哪一个瞬间,他看透了忠心的虚妄,变成了如今这个世故钻营的承廷贞?承倬甫在那一刻终于感到了恐惧,吴司令的暴毙也好,北京的变天也好,直到看到父亲弥留前,他都没有真正感觉到恐惧,而他的不怕,正是因为心里总还觉得有承廷贞在。他最看不起的那份世故和钻营,恰恰是保了他半生平安的巢。现在巢被风雨掀翻了,他努力扇动翅膀,却发现自己只是一只刚出壳的雏鸟。

“一败涂地……”承廷贞喃喃着,一遍又一遍,“一败涂地啊……”

承廷贞在民国十一年的春天,带着旁人无法得知的遗憾与世长辞,那一年,承倬甫24岁。他人生的春天,也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关洬要再过两天才能得知发生的一切。吴司令的死被包装成了一个令人扼腕的意外,等登报的时候,一切的腥风血雨也不过墨字两行。反倒是承廷贞的讣告占了大片篇幅,总统府亦发文致哀,只是悄然换了发言人的名字,以此作为政局变动尘埃落定的注脚。关洬去了承家的丧仪,但未能和承倬甫私下说上两句话。承倬甫一身重孝,鞠躬还礼的时候,反而是关洬先红了眼眶。处理完父亲的丧事,承倬甫就和他的二姐夫一道出发,去湖北收殓他三姐和三姐夫的尸体。吴玉山仍旧下落不明,关洬留在北京,日日替承倬甫去看他五姐,但吴家重兵把守,承齐月苦不堪言。关洬好不容易见到她一面,她除了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落泪,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关洬下了一个判语,京城这个所谓的“政府”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空壳,来日恐怕还有更多的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中国,会是一个更加水深火热的中国。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承倬甫却以浪子回头的姿态投向了新的掌权者。昔日套个麻袋就敢打驻法公使秘书的人,如今身段柔软,百般谋求,得了一个交通部的差事。靠着弟弟报纸上一份公然与吴玉山断交书,在被囚四个月之后,承齐月终于抱着儿子回到了娘家。此时,承倬甫已经变卖了大宅,遣散了两个尚且年轻的姨娘,另租房子安置一家子的女眷,俨然已经是当家人的姿态。

如果只是到此为止,关洬也不是不能体谅他的难处。

承倬甫在交通部领闲职的那半年间,关洬一直在帮着他安顿承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他那时已经从北大毕业,不顾家信中殷殷催促,去原先北大同学的杂志社那里做个编辑,每月只领勉强温饱的薪水。他不肯告诉承倬甫,知道他安顿这么一大家子,手头早就没钱了,全靠厚着脸皮去二姐夫那里打秋风,打来的秋风还有一多半要在牌局上不动声色地输给适当的人。等到承齐月回家的时候,承倬甫已经混进了内务部。关洬分辩不出来,他到底是被逼出来的,还是他其实原本就是这样善于钻营的人。他们之间的争吵越来越频繁,见面的次数也渐渐很低了。直到关洬那本杂志因议论太多时政,主编被内务部签发的一纸逮捕令带走的时候,关洬才终于肯承认,承倬甫终究已经不再是他的六哥了。

关洬和承倬甫大吵了一架,承倬甫一再请求他“体谅自己的苦衷”,又一再保证“人很快就放出来”,然而都已经没有用了。关洬在1922年的年底回了南京,承倬甫上下疏通,总算把主编弄了出来,然而南京那边却传来了关洬要娶苏州陆小姐的消息。

那对金钗还在京城,关洬走之前没有去取。恒利的人找不到他,一张条子几经转折,递到了承倬甫手里。承倬甫花了大价钱,又在已经做好的凤鸟花卉上镶了宝石点翠,然后亲自送去了南京关夫人手中。他没有留下来喝喜酒,也没有见关洬一面。关洬直到大喜的那天才从母亲手里接过了那个盒子,打开便是一张大红的贺帖覆在一对价值连城的金钗上。承倬甫虽然不学无术,但一笔好字,铁画银钩,割断人肠。

他祝他,“百年好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