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嫁公主 > 第34章 听雨

二嫁公主 第34章 听雨

作者:尤忆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7:39 来源:文学城

徬晚时分,他们才回到府上。怡安困极,不待用过晚膳便沉沉睡去。

她不知睡了多久。

醒时,天已全黑。

“殿下醒了。”如瑜掌灯进来,替怡安倒了杯温茶润喉。

“什么时辰了?”怡安问起。

“快戌时了。”如瑜将两边的床幔挂起,扶怡安起身。

她取了外袍替怡安披上,“将军先去书房处理公务,他道待殿下醒来再一同用膳,奴婢让人去知会将军。”

“好。”怡安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茶入口,沁润略有干涩的喉咙。

她按住身上的外袍往外走。

“噗——”

蓦的,怡安看见了什么,被茶水呛到,剧烈咳嗽,“咳咳咳……”

“殿下、殿下,慢点儿。”如瑜忙扶住怡安,帮她顺气。

怡安抹去唇边的水渍,颤巍巍地抬手一指,“那、是谁挂上去的。”

只见灯架旁多出了一副画,幽幽烛光映出画上两人栩栩如生的面容。男人玄袍加身俊美威严,一双凤目凛冽地直视前方。女人丹衣烈烈贵气天成,朱唇噙笑漫不经心。

画师笔法娴熟,着色干净,极其传神。若非画上人是怡安自己,她也愿意欣赏此画……

“是将军。”如瑜答话,她眨眨眼,“将军回来后在屋里走了好一会儿,钻研将画挂在哪里合适。他本是挂在外间,最后又挂到里面来了。”

怡安闻言一噎。

晚膳时。

屋里添上几盏蜡烛,将餐桌照亮。

“我睡得久了,叫将军等到现在才用膳。”怡安温声道,“下次可以不必等我的。”

陆策宣答:“处理起公务,也不觉饿。”

话落,他安静地动筷进膳。

怡安则欲言又止。

她脑中还记着画,一时有些食不知味。为了用好这顿膳,怡安还是选择开口,她笑问:“将军……怎想到把那副画挂去灯架旁了?”

陆策宣抬眼,认真地同怡安讨论,“你觉得挂别的地方合宜些?”

对上他的目光,怡安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没……”

陆策宣敏锐,很快捕捉了怡安的真正意图。

他问:“你不喜欢?”

怡安老实道:“有点怪。”

“哪里怪?”陆策宣问。

怡安无奈地抬手扶额笑道,“大抵是在屋里起居,要终日对着自己的画像,便觉得有些怪异。”

陆策宣听完后平静道:“那便取下来吧。”

怡安目的达成,连连点头。她道:“是了,画像再真,也比不过本尊。这屋里就住着我们两位本尊,何需看画?”

“你说得是。”陆策宣夹了一块淮山放入怡安碗中。

-

这日清晨,拂晓时分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

寝居中静谧暖和。

陆策宣开了一扇窗,湿润的风混着泥土的气息吹进来,几滴小雨滴在窗柩上。

他目光沉沉、无波无澜地观着细雨,独坐在窗前擦刀。

金刀出鞘,他手掌托着白棉布细致地顺着刀刃而下。

一遍遍擦拭。

“这把金刀似是从不见将军用过?”

这时,身后传来怡安的声音。

她是被雨声吵醒的。

未惊动百景几人,她自个取了件大氅披上起身,素净的面容尚未梳洗,乌发披散。

怡安走自窗边,倚在窗柩上,夹着细细寒雨的凉风吹在脸上十分舒服。

陆策宣耐心地同她说起金刀的来历,“这刀是王爷所赠,据说是他封王之时先帝赐下的。当年,他将定远军虎符与这把金刀一同交给了我。”

怡安察觉,他对定远王夫妇的称谓一直是“王爷、王妃”。

这倒是不难理解。

陆策宣流落在外近二十年,是当年宫变中一举斩落反王头颅崭露头角,这才得以父子相认、认祖归宗。

而后没多久,边境动荡、四国之乱始,陆策宣领兵出征。其间并没有多少时间留给父子二人培养感情。

怡安伏在窗台上,心血来潮回首问起,“在与王爷相认之前,将军姓什么?”

陆策宣眸中划过诧异,似是没想到怡安会问起这个,他定了定心神,答:“我从前姓林。”

“林策宣?”

陆策宣点头,“策宣,是养父母为我取的名字。王爷取的名字,是旈。”

陆旈。

单从替儿子取的名,亦可看出定远王在丧妻失子之前,是怀有问鼎的野心。

后来,不知是出于情感、还是避嫌的意思,陆策宣认祖归宗后只改了姓,并未改名。

怡安支着下巴道:“听闻将军的养父母不过是寻常庄稼人,为将军取的名字倒是十足有心。”

提及养父母,陆策宣眸光柔和许多。

他道:“我的名字,是当年养父提了一块腊肉,走到四十里外的镇上请先达所取。”

“山路难行,来回他走了一天一夜。”

怡安听完道:“他们定然很疼爱你吧。”

陆策宣默然点头。

怡安轻声道:“他们若泉下有知,教养的儿子能成为护国护民、功业彪炳的大将军,定感欣慰,与有荣焉。”

“会吧。”陆策宣目光望向窗外飘摇的细雨。

二人临窗听雨,聊了许久。

百景她们进来,方才发觉怡安已经起了,这才中断了二人的谈话。

怡安听陆策宣说了一些儿时的事,在他口中养父宽厚、养母仁善,都是极好的人。

因而教养出的孩子也是极好。

怡安如是想到。

她伸手接了两滴窗外的雨,岔开了话题,“听闻书院的扩建快要竣工了,本想今日去瞧一瞧,不曾想下起雨了。”

陆策宣望了望窗外的天,他道:“不会下很久的。”

“你怎么知道?”怡安好奇。

陆策宣眸低噙有浅笑,一本正经道:“经验之谈。”

怡安弯起眼眸,道:“那好,我便信了将军的经验之谈。”

她起身洗漱,换衣梳妆。

今日为她梳头的是蓝灵。

蓝灵道:“近日京中贵女皆流行起梳斜髻,我也给殿下梳一个吧。”

怡安:“嗯嗯。”

小姑娘手巧极,持着银梳,不多时便替怡安将头发挽好。

怡安对着镜子端详道:“好像是有些不同。”

如此梳发,衬得人多了几分婉约。

蓝灵一边替怡安上簪一边道:“殿下这面镜子有些小了,照得费劲,不若换一面大些的来。”

一旁的陆策宣闻言抬眸。

只见怡安所用铜镜极其朴素,与旁边华丽的妆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怡安则同蓝灵说笑,“哪就那么费劲了?你说得好似你家殿下脸很大,一张镜子装不下!”

“奴婢不是这个意思!”

……

事实证明,行兵打仗的武将对天相的了解还是不差。

在二人用早膳时,雨便停了。

怡安见状打趣了陆策宣一句,“陆半仙”。

-

奉山书院。

怡安一行人踩在雨后湿润的泥土上,来到望仙林之后新建的院落视察。

这一回陪同的不仅有百里若、廖尘,书院的院长携着其余多名师长亦随行。

“新建的院落月底便可竣工,书院这边已在着手筹备面向寒门学子的招生考核。殿下以为可还有不足之处尚需改成?”

怡安望着崭新的院楼,问:“以后所有新招的寒门学子都是安排在此处念书听学吗?”

“并非。”院长答道,“殿下从前教训得是,书院乃治学之地,学子不该以身份为阶、有贵贱之别。”

“因而,老夫与书院上下师长商议过了,待新院建成,新旧学子混在一块听学。”

怡安回眸,只道:“单纯混而教之,可不足以实现众生平等。”

院长一噎,他补充道:“书院还有规定,凡书院学子皆需着院袍,如此一来外观上便不可轻易分辨寒门、勋贵。”

怡安闻言一笑,她摇头道:“衣袍一样了不假,可勋贵子弟穿的鞋履,皆是上好料子革成,寒门子弟有些却连布鞋都穿不上。勋贵子弟身边皆有书童随侍伺候,寒门子弟何来书童?”

院长思索片刻后,迅速做出对策道:“统一鞋履倒也不难,至于书童……老夫回去与其余师长商议,叫书院改规,今后书院学子一律不许带书童随侍。”

“罢了。”怡安思量片刻后否了这个提议,她提步向前走,“书童大多出自白身,若都不让用书童了,岂非亦是断了一批普通人家孩子读书的机会。”

“况且那些勋贵之子对待这些不久新来的寒门子弟本就有怨。若是书院改规,下令都不许用书童了,必然叫这些养尊处优的勋贵子弟无所适从,心中怨气更甚。如此再激化恩怨,恐要生事。”

院长躬身道,“那殿下以为该如何是好?”

怡安止步,她回首道:“身份之别存在一日,便难以有真正的平等。但贵贱无常位,荣辱非恒守。”

“待十年、二十年后,朝中林立几位白身卿相,这些勋贵子弟明白了这个道理,面对身边的寒门同窗,便再不敢肆意妄为。”

“殿下所言极是。”院长作揖。

怡安目光扫视跟随的众师,“这个道理,不光学生需明白,诸位师长亦需铭记在心。”

“书院学子不以身份为阶、无贵贱之别,这句话亦是敬告诸位师长。”

院长闻言,立刻携众跪拜,“谨遵殿下教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