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之后,陆析雨照例每日卯时,早早来向怡安请安。
今早不足卯时一刻,怡安便醒了。
如瑜打趣她,“托陆小公子的福,殿下现在早起已经不消人唤了。”
“才不是嘞。”百景端着盛有玫瑰水的鱼洗盆走进来。
她将盆放在洗舆台上,“如瑜姐姐你忘了?昨日百里家递来了拜帖。是若小姐今日要来,殿下高兴这才醒得早。”
怡安握着玉梳,将垂在胸前的乌发梳顺,她笑道:“就你聪明。”
“那是自然,我最了解殿下的心思了。”百景摇着脑袋得意道。
“猜中一回尾巴就要翘天上去了。”怡安将手里的玉梳抛给她,“还不快过来帮我洗头,稍后析雨过来,莫叫他久等了。”
“遵命,殿下。”百景笑嘻嘻道。
阳光透过薄如蝉翼的窗纸,洒在窗柩之下的矮几上,百景将盆放了上去,再将窗子支起。
如瑜取来一只瓷瓶,在盆中倒入几滴精油,然后用手轻轻拨弄水中的花瓣,叫香气扩散。
拨动鱼洗盆的把手后,盆中清水拍打着玫瑰花瓣溅起稀碎的浪花,水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
怡安坐在一旁。
她柔顺的黑发滑入盆中。
百景手伸入盆中轻轻发丝揉搓,如璋则握着银制汤匙舀水浇在上面。
简单清洗发尾花了半个时辰。
怡安坐在梳妆台前,身后伸出一双手握着素巾,小心翼翼捧起怡安的头发,为她擦干发上的水珠。
怡安闭目等候。
待那双手覆上怡安的太阳穴想要为她揉按时,怡安这才觉察不对,睁开眼回头看去。
身后之人并非百景如瑜几人。
“是你?”怡安面露讶然。
“见过殿下。”身后的女孩腼腆地笑了笑。
她正是大婚之日亲手为怡安绘制额妆的那个女孩。
怡安让人记下她的名字留用。
如瑜几人退在后面看着。
显然是女孩调教得不错,这才调到她跟前伺候梳妆。
“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怡安温声道。
女孩福了福身,“奴婢名唤蓝夭妹。”
怡安问:“你是家中老幺?”
“回殿下,奴婢家中排行老三,底下还有妹妹和弟弟。奴婢名中的夭……是桃夭的夭。”女孩答。
怡安点头,她再次望向女孩,道:“如此别致的姓,不宜随了个草率的名。你既调到我身边当差,以后跟着我,就叫蓝灵吧。”
蓝灵眼睛亮了亮,跪了下来,“蓝灵谢过殿下。”
怡安摆手,“起来吧,头发擦干后替我挽起来。”
“是!”蓝灵起身,上前侍弄怡安的头发。
-
百里家今日登门的是百里若和怡安的大表兄百里兴。
百里氏作为百年家族,屹立两朝不衰,哪怕如今族中子弟不再入仕,依旧不容小觑。
何况百里氏还是怡安的母族,陆策宣礼数周全地接待了这两位来客。
接着。
陆策宣与百里兴在前厅说话,怡安则带着百里若在花园走动。
姐妹二人并肩,步子不紧不慢。
百里若问起:“听闻你前些日子病了,还惊动了御医,眼下好全了?”
怡安答:“风寒而已,不过两日便好了。”
百里若面露古怪,“原来你是真病了,我还以为你装的。”毕竟病的时候太巧了。
怡安闻之无奈一笑,“连你都这么以为。”那在外人眼里,只怕是要觉得她与陆策宣势同水火了。
究竟是看自己丈夫有多不顺眼,才会在成婚第二日就病倒?
百里若打量四下,“园子建得不错,景致不比你府里差。”
“他战功彪炳,皇帝赐给他的宅子,又怎么会差?”怡安道。
“你在这里可还习惯?”
一阵微风拂来,怡安抬起脸庞,阳光在她光洁的脸周渡上一层光晕,她道:“挺好的。”
“那便好。”百里若轻声道。
“你若常来看我便更好了,今日你和大表哥留下用晚膳吧。”怡安道。
百里若应了。
“下回把昆玉也带上,府里还有位她的同窗呢,亦可做个伴。”
好巧不巧,怡安这刚说完,便见到不远处的陆析雨。
他蹲在一处花圃前,花丛遮挡,只露出了上半身,看不出在干什么。
怡安与百里若对视一眼。
二人上前。
绕过花从,这才看清陆析雨手里端了一盒点心,三只花色各异的野猫绕在他身周。
怡安踢了踢路上的石子,弄出声响。
陆析雨回过头,见到她们后,他迅速起身。
三只野猫饱餐之后也灵活四散,越墙逃去。
陆析雨无措地呆滞两息,回过神后,他走上前行礼。
“母亲、百里老师。”少年弯腰作揖。
“析雨,方才喂的是野猫?”怡安瞧了瞧方才他蹲着的地方,只余一地点心碎渣。
陆析雨抿唇,“是。”
怡安颔首,未置可否,只叮嘱道:“下次若想喂离远些,野兽乖张,免得伤到你。”
“我会小心的。”陆析雨道。
说完,他转向怡安身旁的百里若,又是一礼。
“新岁已至,年后还未曾拜见老师,学生在此拜贺新禧,恭祝老师新岁安康、诸事皆宜。”
怡安微微侧过身,在一旁含笑看。
百里若平日里与学生并无私交,因诸多原因,学生登门拜贺也往往会绕过她。
她是头一回遇到学生给她拜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干巴巴道:“不必多礼。”
似是为表师长身份,她又象征性地随口添了两句,“放年学在家课业可有懈怠?功课都写完了吗?”
陆析雨恭恭敬敬地道:“都写完了,请老师稍后,我去取来给您过目。”
“慢着。”怡安及时打断。
她冲百里若嗔怪道:“又不是在书院,好端端怎就过问起了功课?既在家中,不许如此。”
百里若扯了扯嘴角,“是我所问欠妥。”
陆析雨则道:“老师驾临,是尊客,提起让老师查阅功课受累,是学生之失……”
“快停下。”怡安好笑道,“既然你师生二人都有认错悔过之心,那便就此打住。”
陆析雨神情讷讷地站在原地。
怡安对他道:“百里若老师是以我的表姐身份上门,在家中,你当唤她姨母。”
陆析雨跟着喊,“姨母。”
百里若点头,接受了这位平白多出来的外甥。她取了随身的一块和田黄玉佩,递给陆析雨,“见面礼,也当是压岁钱。”
陆析雨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怡安。
怡安颔首,“这是姨母的心意,你便收着吧。”
陆析雨这才恭敬谢过后小心接下。
怡安对他道:“你姨母留在府中用晚膳。昨日我吃了那道鸡髓笋,觉得口味甚佳。析雨,劳你去厨房走一趟,叮嘱他们将这道菜添上。”
“是,我这就去。”陆析雨说完,又是一礼,而后退下。
见少年背影走远,怡安这才抬起手肘碰了碰百里若胳膊,“那块黄玉是你心爱之物,舍得就这么送出去了?”
百里若一向行头朴素,身上所佩戴的饰物一只手也数得清,那块黄玉她戴了多年。
“你都让他唤我姨母了,我总不好叫他空着手。”百里若无奈道。
怡安掩唇笑了几声,“稍后我让如瑜去我私库里寻一块差不多样子的玉给你。”
百里若也不跟她客气,“好,我自己去挑。”
怡安欣然应允,“那得多选几块。”
姐妹二人笑过之后,继续往前走。
百里若说起陆析雨,“他在书院时,虽安静却不失机敏。”
“不似今日,说话做事瞧着比平常拘谨些许。”
怡安微怔,旋即一笑,她道:“孩子嘛,有大人在身边时和没有时是两个样子。”
“大人在时,难免露出一两分孩子气。”
百里若道:“你这‘母亲’当了不过几日,倒是一副深谙育儿之道的模样。”
“虽不曾养育过孩子,却也曾做过孩子。”怡安挑眉。
子女想要博得父母关注时,大抵分两类。
第一类总是事事出挑、力拔头筹,用卓越的优绩来换得父母的嘉奖与赞许。
第二种则更善于撒泼捣乱、惹是生非,或是装傻充愣、卖乖卖痴,亦能得到父母的责骂与溺爱。
怡安孩子时候总是第一类。
但第一类孩子当久了,难免偶尔会羡慕第二类。
-
稍后,怡安亲自领百里若去库房。
库房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珍贵玉料与金器。
百里若自如地上前挑选。
如瑜顺势对怡安道:“快要开春了,不如殿下也挑两件,制成新的首饰。”
怡安依言,跟着挑选起来。
她缓步走过一排一排陈列玉料原石的架子。
在一块墨绿的翡翠玉石面前,怡安驻足,她伸手拿起。
冰凉的玉石落在手心,长扁的形状,足足有孩童巴掌大,浓郁的绿仿佛能滴出墨。
怡安握在手里端详好半晌,低眸思忖。
“在想什么?”百里若走过来。
怡安回神,她举起玉石,对着光观赏其干净质地,“在想这块翡翠大小形状,做块玉牌正合适。”
百里若跟着参详,“是不错,只是有些太大了,做成玉牌戴着似乎不够秀气。”
怡安思索过后,将玉石交给了如瑜,“带走吧。”
百里若也挑选完毕,她挑了一块与之前相像的黄玉,以及一块水润的粉玉。
怡安瞧见那块粉玉后挑眉,“你从前不喜这样甜腻的颜色。”
百里若坦然道:“给昆玉的。”
怡安赞叹,“好师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