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名著成为合订本之后 > 第13章 蜜

当名著成为合订本之后 第13章 蜜

作者:野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3 15:51:03 来源:文学城

孙悟空从地府回来,李二的那张供词也跟着一起来到阳间。

该如何使用供词,去救无辜的孙掌柜呢?

夜晚,江州刺史府。陈萼正在烛光下伏案工作。前任刺史由于贪污已经押解回京,因而没人能和他交接,他只好自己勤快些,私下多费些时间,了解江州的军政要务。

不知怎地,今夜格外困倦,他捏了捏鼻根,试图打起精神,这时困意又卷上来,终于忍不住趴在桌上,睡了过去。

虽然进入了睡梦中,但奇怪的是,陈萼明白自己的意识是清醒着的。就在这种状态下,他恍惚听到有人在叫自己,“陈大人,陈大人。”

他心中生的起些许惶恐被好奇心压制住了,随着声音来到一处空旷的平地,那里站着一位瘦削的老人家,他口里不住地在说,“陈大人,陈大人。”同时,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自己。

陈萼稳住心神,向前问道:“你是何人,如何进入我梦中,唤我何事?”

“陈大人,小的名唤李二,婆罗城人士。”

婆罗城?是江州下辖的县城。“既是婆罗城的,就是我下辖百姓。你夤夜造访,是有什么冤屈吗?”

李二把一页纸张递给了他,“大人,我的冤屈,就在这里面了。”

陈萼接过纸张,正想看时,耳边忽然响起惊雷,他一激灵醒了过来。房间窗户不知什么时候被打开,外面下着瓢泼大雨,雷声阵阵。

原来只是一个梦啊。陈萼顺了口气,把窗户关好,回到座位时,有一页纸摆放在书本之上。

他环顾四周,没有发现任何人影;竖起耳朵,除开雷雨声,也没有其他声音。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拿起那页纸,翻开一看,大惊失色。

————

第二天清晨,陈氏夫妇在一起用餐。

陈萼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脸色发白,眼角泛青。陈夫人舀了一碗粳米粥递给他,关切地问道:“夫君是不是昨夜通宵看公文去了,今日看起来状态不怎么好。”

陈萼接过粥,扶着夫人坐下,说:“昨夜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使我夜不能寐,故而精神不佳。”

陈夫人心中一动,问,“夫君可否说与妾身听听?”

“当然可以。”陈萼便把昨天晚上的事向妻子复述了一遍,最后总结说:“现在看来,应该就是虚无缥缈的梦罢了,不用在意。”

陈夫人却说:“我倒觉得,那老丈可能真的是有冤屈,来找你伸冤。”

“夫人,你也信这些?”陈萼说。

“幽冥之事,不得全信,也不能不信。”陈夫人正色道,“既然婆罗城是江州下辖,夫君可以派人前去暗访,看是否确有此事。如果李二所言为真,你身为父母官,理当为其抓住真凶,洗刷无辜之人的冤屈;若所言为虚,那不更好,说明并没有百姓受到冤枉,你也能够心安。”

“哈哈哈,这个办法好,就依夫人所言。”

————

孙二娘双手紧紧握住匣子,里面是李二的验尸报告,上面详细记载了尸体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脾脏破裂致死。

爹果真不是凶手。县令大人判错了!

她内心涌起无线希望,爹有救了,赶紧把这份文书给到县衙,就能还爹的清白了。

“不,不对。”她喃喃着,“如果我能知道这件事,县令肯定早已经知道了。他为什么还要判爹有罪呢?”

她仔细回忆着赵传奇说过的话以及当时的表情,他说这是他唯一能帮到自己的。那就是说,赵仵作认为即便有了报告,也不能救到爹爹。

为什么呢?结果只能指向他——县令林大人,他在婆罗城只手遮天,他断的案子没有转圜的余地。

李、孙二家平日和林县令没有任何来往,怎么他会故意冤枉孙掌柜,去偏帮李三呢?

孙二娘百思不得其解。

————

“大人。”

“嗯?”

罗县丞微微躬着身子,往林县令面前的杯子中斟满酒水,好奇地问:“李二那个案子,您为何会如此断案?”

林县令瞥了他一眼,罗县丞匆忙挤出笑容来,表示只是好奇心作祟。

林县令喝了口酒,淡淡地说:“婆罗城出了杀人命案,咱们肯定得赶紧结案。不然等到上头巡视,就会治一个失职之罪,咱们就别想着升迁了。老罗啊,我也是迫不得已啊,为了咱俩日后的前程,才出此下策,让那个什么掌柜做了替死鬼。”

“大人,是孙掌柜。”罗县丞听了上司的言论后,对他更加佩服,拱手奉承道,“还是您有远见。大人,若是这次您能升迁,您看我?”

“我走了,这县令的位置当然是由你这县丞来做。”

“哎呀呀,多谢大人。来,大人,您尝尝这新鲜的鲍鱼,是我舅兄从海上运过来的,拙荆还未曾唱过,您试试。”

二人推杯换盏,好不融洽。

再说孙悟空那边,他把李二的供词给到陈萼后,乐的清闲,准备出门游玩一番。

这婆罗城三面环山,中间有一条河蜿蜒而下,名为婆罗河,婆罗城便是以该河为名。虽然此地交通较为闭塞,但风景颇为秀丽。

他来到山脚处,一位老翁正在取蜜,黄澄澄的蜂蜜从蜂巢刮落,流入大瓮中。

“老丈,你这蜂蜜怎么卖,我能尝尝吗?”孙悟空背着手,笑嘻嘻地向前问道。

“原来是道长啊,当然可以,尝一下不值什么的,不用给钱。”老翁蹲下身子,舀了一勺蜂蜜放入碗中,递给了他。

孙悟空捧起碗,小小尝了一口,这蜂蜜散发着清香,味道甜而不腻,“老丈,您这养蜂手艺可了不得,我也品过不少蜜,今天这碗蜂蜜可算得上是其中上品了。”

老翁听到他的夸赞,很是自得,“不瞒您说,方圆百里之内,谁不知道我时老头子酿蜜的手艺是数一数二的。对了,您要不要再来点?”

孙悟空,“不用不用,这些就足够了。”

他慢慢地把蜜喝完,时老翁又给他端了一碗清水过来,很好地舒缓了口中的甜腻感。

喝完水后,孙悟空顺势坐在老翁身边,“老丈,您家是在岗下吗?”

“对呀”,时老翁指了指岗下,“那里有一座村落,名叫时家村,里面的村民大多姓时,小老儿也住在那儿。”

“那您一家平常靠什么营生?”

时老翁把蜂巢板放入蜂箱,成群结队的蜜蜂钻了进去,它们也不咬人。老翁靠着树桩坐了下来,说:“家中现在只有我和孙子两个人,他还年幼,无法操劳农事,我一把老骨头,没有力气照看庄稼,因此只能拾起养蜜的手艺,靠着卖蜂蜜的钱缴纳赋税,顺便养活一家两口。”

“那您孙子呢,不跟着您一块出来?”

“他年纪还小,在村里和其他小孩玩呢。”

时老翁看了看天色,已经是黄昏时分,村子冒出屡屡炊烟,于是邀请孙悟空,“道长,天色已晚,不如今晚就在我家休息吧?”

“会不会太麻烦您了?”

“哪里,乡里人家招待不周,倒是您千万不要嫌弃。”

“不会,不会。”

孙悟空见时老翁背着大瓮很吃力,于是接了过来,抗在右肩。

“多谢道长。”这下时老翁不用背负重担,只要在前面带路就行。

“不用客气,你这大瓮结实得很啊。”

时老翁拄着拐杖,走在孙悟空前面,他说:“那可不是。这瓮是我儿子出生的时候,在铁匠那边打的,足足花了我一两银子,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坏过。”

“难怪呢。”

“对了,道长您会不会《救苦经》,我想做场法事,念些经文,让儿子和儿媳在下面能好过点。”

“这个不难,你准备好香纸就行。”

“多谢,多谢。”

两人一路上又说了些闲话,很快就来到村子。村民看到进来了一个陌生的面孔,问:“时叔,这位是?”

“他是道长,我请来的。”

村子不大,时老翁的家虽然在最里面,但也很快就走到了。他家是用茅草盖成的三间小屋,茅檐低小,大人要弓着腰才能进去。屋内光线不大好,点燃油灯后才能看清四周,一个头发乱糟糟的小孩正坐在板凳上,眼睛直溜溜地盯着孙悟空。

“小迁子,快过来和道长问好。”

小孩躲到老翁身后,攥着爷爷的衣角,怯生生地不肯喊人。

时老翁摸了摸孙子的脑袋,帮他把头发抚平,跟孙悟空说:“这孩子胆小,见了生人不敢说话。”

“没事。”孙悟空注意到小孩的脸上有几处青紫,不知道是什么造成的。

老翁把大瓮搬进自己的房间,擦了擦手,说:“道长您就在这边做一下,我先去做饭。等吃了饭,还要麻烦您念经。”

孙悟空颔首,“您先去忙吧。”

小孩也跟着爷爷去了厨房,帮着烧火。时老翁在门前劈了几朵芭蕉叶子下来,包着粟米放在笼屉里面蒸;之前他还晒了一些干笋,拿出来洗干净之后放入水中煮熟,盛了两碗出来。

“道长,家里穷,没什么好东西,将就些吃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