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清第一陪臣·纳兰容若传 > 第10章 第10章

大清第一陪臣·纳兰容若传 第10章 第10章

作者:宿念执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1 13:09:10 来源:文学城

朝堂之外,返程出宫的路上。

积雪路滑,明珠每一步都走的格外谨慎,哪料死对头却在后面追了上来,那人的步伐之快、动作之敏捷,就跟是一只训练有素的豹子一样。

不错,后来居上者正是索额图,赫舍里皇后的叔父。

雕栏玉砌侧,索额图阴阳怪气道:

“明珠大人,听说贵公子病了,一前一后,是让皇上的态度和天公不作美给害的,精神欠佳啊!”

“皇上要怎么对待贵公子,他是天子,就该由他说了算;只可惜天公没有理由专门眷顾着贵公子一人、来决定这几场雪是下还是不下、下大还是下小呀!你说是不是?”

明珠冷道:“我的儿子我自己会心疼,用不着你来说三道四。”

索额图笑了几声:“皇上是把贵公子当知己看,还是当对手看,区别可就大了。你这个做阿玛的再卖力忠君,怕是也难以扭转皇上对贵公子的看法啊!”

明珠往前走了几步,回头道:“我是我,容若是容若,各司其职、共为一君,仅此而已。”

“明珠,要不怎么说你老奸巨猾呢?”索额图把对手的心思一语道破,“从神情到话术,你的演技不输给任何人,你真的是忠君吗?还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我手握天下之最的无价珠玉,还会在乎飞黄腾达吗?”

“你会,你只是在别人面前装作不会。”

索额图明白:

明珠口中“无价珠玉”,指的自然是自己的儿子。

纳兰容若在冬春之交常病,但是在其他季节身体却是好的很,因为从小练习骑射,马背上的功夫也十分了得。

关键是纳兰容若这个人,看着纤尘不染,不属于世,实际上却是有着不输给其父的政治才能。

何以见得?比如说:

索尼归天以后,辅政大臣之首的位置为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所争。孝庄太后借着看望皇孙的机会,去了一趟玄烨读书的地方。

当时正好纳兰容若、曹寅和禹之鼎都在,孝庄太后就赏赐了几盘点心,装作不经意地问“孩子们”的看法:“要是御膳房的人当差糊涂,使得这四盘糕点里面最好吃的一盘变了味、不得不扔掉处理,那么要如何从剩下的三盘当中选一样最合适的出来,叫皇上先尝呢?”

纳兰容若道:“臣以为,糕点都是御膳房的师傅做出来的,选了哪一样就相当于是给了哪一位师傅特别恩典,必定招来别的师傅的不满。不如不从中挑选特别的,让皇上轮流品尝,每样都吃如何?”

孝庄太后对纳兰赏识道:“皇上身边有你这样的人品和谋断的人,可见我的眼光是没出错。”

孝庄太后复对玄烨道:“打明儿起,皇上你就照着纳兰的意思来应对朝中的风雨,纳兰的意思就是皇阿奶的意思,明白了吗?”

“孙儿知道了。”

玄烨的口气的确是不甘心。

变味倒掉的糕点指的是已经死去的索尼,另外三盘色香味都差不多的备选品,指的是: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

逝者已逝,无论从剩下的三人当中挑了谁出来当首辅,都不是明智之举。

唯有让三人轮流当值、交替掌权辅政,才可让彼此相互牵制,不至于一家独大。这也就是纳兰容若说的:不可独挑一食,让一人独得恩典,引来其他“厨子”嫉恨的道理。

事后孝庄太后对明珠道:“容若这孩子我喜欢,他能把别人的话理解的透彻、也能得出稳当妥帖的解决办法来,适合陪在皇上身边。”

明珠心里高兴,却谦虚应道:“老祖宗慧眼识珠,奴才替容若叩谢懿恩。”

孝庄太后又提醒道:“明珠你把容若调教的好是一回事,容若他懂得舍己为君是另一回事。你只可惜他,不到万不得已,不可逼他。“

明珠应了下来,回了孝庄太后道:“奴才谨记老祖宗的话。“

那些对话,都被索额图的密探打听的清清楚楚。

索额图得知后的反应就是:

明珠可斗,其子容若之命不可留。

这样的“无价珠玉”要是考取了功名,从皇帝身边的“首席陪臣”变成了“前朝重臣”,那还了得?纳兰父子怕是要独占朝纲啊!哪里还有索党的立足之地?

所以——

不可让明珠的儿子平步青云,入翰林院为官;

更不可让明珠的儿子活的好、活的自在、活的久。

明珠想向前走,索额图却不让道。

“索额图,我今日不想跟你争吵,还是你执意要拦路逼我?”

“可惜了不顺路,不然我真想去你府上探望探望贵公子啊!天赐的才华和应季就病的身子骨,可都得治。”

明珠在心里一琢磨,很快就明白了索额图的暗示。

他对着索额图冷哼了一声,绕过他,大步而去。

*

纳兰容若坐在月色下,手执一书,有数点星光入卷。

听闻皇上要“复翰林院官署”的消息,容若自然是高兴,仿佛心情一好,病痛也自消了一样。

容若精通汉学,看得了汉书写的了汉诗,对像宛卿那样的汉家女子也有不同于满族男子的态度。

朝中如果能够设立翰林院,那就意味着能让更多文人的才华得到施展,对国家的文化经典也能够起到更好的编撰和修缮作用,这是大层面上的益处。

再有就是皇上喊过几次要整顿吏治,翰林院的设立,正好是可以起到典范作用。供职于翰林院的官僚,多是些跟文史打交道之人,高风亮节,不屑于勾心斗角和行官场上的那一套交情之事。这些文官不大会被其他高官要员所拉拢、所攀附,正好可以肃清贪污**和卖官鬻爵的风气。

另外,翰林院可谓是才子们的养文储望之所,升迁机会诸多,灼灼才华者必有用武之地。供职在内的官员们可以时常接触皇帝,地位既清贵又独特,来日宏图志展、为皇上所器重是必然之事。

容若自身想通过考试进入翰林院供职,那样比目前的“有名无实”的陪臣现状要好。

自己喜欢读书,能够多得些机会来修身齐家是一件好事;自己喜欢写词,能够跟里面的良师益友切磋琢磨是一大乐趣;自己喜欢花草,能够赌书泼茶摘绿意更是一味清欢。

所以他对惠儿道:“皇上之举,是利国利民的大举,我应该支持皇上。”

惠儿替容若高兴道:“诗词文章之外,表兄亦有佛学、礼学、易学、杂学之长,若能进翰林院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一生之幸、也是大清之幸。”

落酥满阶,弯月向公子晏晏。道是兰树落影,还看那边人儿释卷。

病微销,锁寒窗,不待三更一灯香。梦频惊,怕他似玉微凉。

容若卧在榻上,置卷矮桌。

手中握一小笺,生香清秀,佳人笔迹。

他的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决定了——

要让素笺佳人凭实力稳君心、主后宫。

要让纳兰氏一族固若安泰、不失荣光。

要用真才实学,来为己换得入选翰林院当值的机会。

在此之前,就是要与皇上一起并肩作战,铲除朝中阻力,转变守旧朝臣们的观念,以最妥善的方式来让新政得以推行。

*

数日后。

容若走出家门,正要上马,却听见了从身后传来的阿玛的声音。

回头一看,不但是阿玛站着,连额娘也来了,瞧着他俩像是不愿意自己出门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大雪的天气。

“你去哪儿?”

明珠问完,立刻一使眼色,叫下人去把公子备好的马匹牵走。

“儿进宫去见皇上。”

容若从下人手中拿过缰绳,动作闲雅,叫明珠没法以“不听话”三个字来挑错。

明珠言平脸冷道:“皇上没下旨叫你去。”

容若应的直接:“儿自个愿意去。”

明珠半赞半忧道:“你倒是懂事,知道主动向皇上低头。”

容若冷静道:“儿没有低头,只是觉得皇上放不下脸皮,这么耗下去,慈宁宫的老祖宗也没办法,还不如让儿来打破这个僵局。”

明珠对儿子点到为止:“皇上那是自个给自个难堪,你自己小心去应对。”

容若说“好”,然后问明珠:“阿玛在朝中可都顺心?”

明珠气道:“如今我跟索额图朝前不争,朝后彼此恶言对讽,他敢对容若你口出‘才高不寿’之言,我就能拿咒骂她侄女赫舍里皇后早死来相怼。”

觉罗氏劝道:“老爷,索额图自恃是大功臣索尼之子,为了延续他的阿玛往日在朝堂之上的风光,免不了是想方设法与你针锋相对,你可别自失了分寸,口出把柄之语。”

“我自然是没有明着咒皇后早死。”明珠一甩袖,“但是索额图对容若的态度,满朝文武可都是看着的、听着的,由不得我不十倍百倍还牙于他!”

“额娘常对儿说,阿玛你是做大事的人。口舌之恶只是逞一时之快、泄一时愤,并不是真的能定夺人的命数长短。阿玛若是真的想斗垮索额图,为了自己也好、为了容若也罢,需要周密部署和详细商议,请阿玛谨言慎行。”

“容若,朝廷之事、当阀斗争,阿玛谁都不信,唯独信你这个谋臣。”

“阿玛言重了,儿不是想参与到权力纷争之中,也不是想证明自己在党同伐异的生存之战有多大的能耐,只是想对阿玛再说一句掏心话:言语之争最是费时、深陷不出最是影响大局,口舌之仗不值得打,见招拆招之仗才有意义。”

“我儿所言极是!”

驰马去往皇宫的路上。

雪虐风饕的天气,刺寒驱马的速度。

扬鞭迎风,矫蹄扬雪,翩翩公子好身姿。

一色天幕,一途前程,一块白玉一卷词。

入神出神,在快慢之间、在远近之间。

论功论过,在曲直之间、在是非之间。

——心生这些反差和对比做什么?

——不冷。天气不冷,心也不冷。

策马急驰的容若,内心平静如水:

作为明珠的儿子,我的责任是毫不后悔地相助于阿玛:斗政敌、得圣心、握大权、成大事。

作为皇帝的臣子,我的角色就不能只是我自己,我的处事立场也不能百分百按着自己的意思来。可是皇帝真的愿意完全信任我、接受我吗?

*

养心殿内。

大太监顾问行尴尬地看康熙皇帝耍性子,他知道:这万岁爷呢,不是难伺候,而是得学会摸他的脾气来伺候。

万岁爷早早地叫了画师禹之鼎过来作画,让曹寅站着一边陪伴。

虽然缺了纳兰公子,就跟是绽放的寒梅少了花蕊一样,让人残念一缕雅香,但是万岁爷还是嘴硬道:“朕身边没了纳兰,倒也舒心,犯不着他伤寒、朕上火!”

“万岁爷,‘急火攻心’可使不得。”顾问行顺着玄烨的心思道,“多少国家大事等着您拿主意呢?”

“不错。”玄烨满意一笑,“朕现在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是该凡事自己做主了。”

红炭生暖,龙涎香绕。

满室皆静,在者皆凝神。

照理说画师画肖像画,尤其是皇帝的肖像画,是要费上一阵子时间的。

不料禹之鼎却在极短的时间内,落章搁笔,给玄烨回话道:“启禀皇上,臣已经完成画作。请皇上过目。”

玄烨就叫了顾问行去把禹之鼎的作品拿过来看。

结果,顾问行一上前,就给皇帝说了这么一句话:“奴才眼拙,怕是这幅画万岁爷您赏不得。”

“朕威风凛凛,如何赏不得自己的肖像画?”玄烨一指,“拿过来。”

顾问行这才听命照做,把画作给皇帝捧了上去。

端详了画作好一阵子,玄烨终于皱眉问:“朕叫你画朕反击鳌拜那些人的神勇之姿,你画的是什么?”

禹之鼎如实道:“回皇上,是不知何时落在烛台上的一只蜻蜓。”

玄烨愕然:“照你看,朕还不如那只蜻蜓了?”

禹之鼎露出了无辜的神色,道:“臣没在朝堂上见过皇上横扫**的模样,画不出来也在情理之中。”

“你不是擅长画人物肖像吗?”玄烨再次坐的笔直,只有嘴在动,“你就看着朕此刻的模样来画。”

顾问行替禹之鼎解围道:“万岁爷您也别为难禹画师了,这蜻蜓呢,可是能够带来福气的东西。”

“好啊,纳兰不在,连禹之鼎你也敢来整蛊朕了?”玄烨故作生气,“你就不怕朕记仇,现在就派人把你的《蜻蜓图》送到明珠府上去,叫他题诗?”

曹寅忍不住发出了几声笑——

这样的皇上真是少见,明明惦念着纳兰,却还是刀子嘴。

玄烨的注意力一转:“曹寅你笑什么?”

曹寅赶紧应变道:“臣笑的是朝中奸佞和奸佞的党羽,如今抱树逆君,日后必定树倒俱亡。”

“曹寅,禹之鼎,你俩要相信朕。”玄烨站了起来,“朕说过自己要做明君,就一定会做个明君,英明千秋万代之君。”

*

“顾总管,有劳你备笔墨,臣要为禹画师画给皇上的《蜻蜓图》题诗。”

一句声,自信清亮。

一个人,温文尔雅。

“纳兰公子来了。”

顾问行接过容若披着的斗篷,交给小太监后,就站回了桌案边研墨。

玄烨冷眼看着,就差冲纳兰言不由衷地吼出一句:“朕还没准——”

“纳兰,你见了朕也不行君臣之礼?”

容若一笑,皇上还是那个执拗又傲气的皇上,“臣纳兰容若请皇上安好。”

“免礼。”玄烨摆出了岸然的模样,“你去看画,朕等着你的诗。”

西风未解人间事,愁悴消梦一枕清。

琉璃盏中盛日月,细高台上落蜻蛉。

河汉阑干饮流霞,雾阁云窗否燕明。

君臣谁会点水意?扫墨连桥袖未湿。

“你——”玄烨因为纳兰的才华而大惊,指着诗作,“现写的?”

“是。臣方才在门外听见皇上跟画中的蜻蜓生气,就替蜻蜓不值。”

“纳兰!”玄烨死撑着自己的面子道,“你不写诗来歌颂朕在朝堂上初次立威的霸气,反而是在诗中讥讽朕不知臣子的‘点水’之意,是不要脑袋了吗?”

“唔。臣还写了‘盛日月’和‘否燕明’,皇上不如一并赏了臣一个‘双提大明王朝’的反逆之罪吧!”

纳兰不说还好,这话一说出口,玄烨对着他造诣颇高的书法再一细看,还真从“盛/日月”当中看出了“兴盛/大明”之意。

不知玄烨是因为后知后觉而懊恼,还是真的被纳兰的激将反应给惹怒了,他指着纳兰火道:

“朕给你两个选择:第一,重新写一首诗来歌颂朕,还是以蜻蜓为主题;第二,朕即刻派人去叫了你阿玛进宫,就说:‘纳兰容若吃了豹子胆,敢在朕面前写反诗!’朕倒要看看,明珠会怎么处置你。”

“臣的诗意和臣的本意,皇上心知肚明,非要治罪,那臣领罪就是。”

“曹寅,禹之鼎,你俩可都听见了,是纳兰自己不要命,不是朕不给他机会。”

“皇上,禹画师之作加上臣的字,那幅画就值千金。只是加了皇上的怒,价值就减了一半,要是臣在家中挨打挨骂的事情再传了出去,那幅画就变得一文不值。皇上你说,天下之人要是知道,你就是让好画变成劣画的始作俑者,会如何评价你?”

“你还嘴硬?”玄烨摊牌道,“朕就是不服气你才华高,如何?”

“臣才华再高,也没有自己找死的道理。臣只是见皇上有所误会,才多说几句让误会更深的话。”

“纳兰你给朕记着:朕不但要让天下人认可,也要让你认可!你给朕活久一点,睁大眼睛好好看着:朕是如何对大清江山继往开来的。”

曹寅忽然道:“皇上开恩,有一事臣觉得不该瞒着皇上。”

纳兰以为曹寅要说的是“张岱的作品《湖心亭看雪》当中,招之若揭的反清复明的、煽动之意”的事儿,就用眼神暗示道:曹寅,别说。

好在是纳兰多虑了,曹寅真正想对玄烨说的是:

“纳兰用洋文写了一首诗给皇上,臣怕皇上误解纳兰的意思,就没敢拿给皇上看,幸好是已经把那首诗的汉话给背下来了。”

“朕准了你说。”

“是。”

“情非风花与雪月,

此生相逢以沫共。

轻声细语无旁事,

海誓山盟与君同。”

“这诗朕有什么好误会的?”玄烨畅快大笑,“纳兰跟朕之间,本就该有海誓山盟;君臣之间,本就该相濡以沫。”

容若道:“臣谢皇上不杀不罚之恩。”

玄烨爽朗道:“你写的是君臣之间的手足之情,朕理解的无错吧?”

容若应道:“皇上英明。”

忽然记起纳兰的病情,玄烨问:“你身子爽快了?”

容若回以一笑,“皇上爽快,臣也爽快。”

“那你就把朕当作神医圣手,有朕在,就没有搁在你身上的好不了的病。”

“臣多谢皇上关心。”

顾总管告知道:“纳兰公子你怕是不知道,咱们万岁爷自打听说明珠大人请了安宫中的太医去瞧你之后,可是时常向太医院过问你是否安好呢。”

“承蒙君恩,臣已无恙。”

容若看向皇帝。

“那就好。”

玄烨松了一口气。

容若的心中不悲不喜。

也许应该庆幸:阿玛的目的达到了,自己的确是被皇上放在心上了。

也许应该自问:生死有命,福祸无常。待人以善,是否可得上天眷顾,多续明灯,青火长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10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