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江花夜月 > 第51章 第 51 章

春江花夜月 第51章 第 51 章

作者:却看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4 08:11:38 来源:文学城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司马礼在南亭水榭边设宴,司马信还在禁足之中,崔玉棠诸多府内之事缠身,宴会自然由江初照代为出席。

江初照喜静,来时只有三五几人围案而坐。她寻了一处靠水栏边的位子,坐了下来。

不过一刻钟。长廊那边,时不时有三两仙人结伴,乘云踏雾披月而来。水榭渐渐人满起来。

遥遥见二人并肩,一山岚,一柳青,言笑盈盈。走近一看,稍前那人着山岚色袍,螺青色裙,中接腰襕系裙带,外披较裳更深一点的大袖衫,衣裳华而不贵。

“初照。”这一声清脆如钟,人未至,声先至。

江初照起身回礼:“元则,”又朝甘兮之拱手,“兮之。”

“在下有礼。”甘兮之跟在周疏身后,不苟言笑,倒显得清高孤傲。

二人坐在她旁边的案上。

那头结伴而来的笑声惊动池水秋波。为首那人穿着竹青色袍子,抬手邀月,一如群峰上未历经风雪之青松;身旁那甸子色长袍公子负手而行,温雅沉稳,看着他眉眼弯弯;身后较为年少的公子身后跟着附和起哄的十几个少年,拥着两人而来。

抬手邀月之人崔颢,负手而行之人扬满去,身后为首之人杨满昌。

又有二人并肩而来。身前那人上穿浅藕色锦袍,下穿石榴色褶裙,外罩大袖衫。云鬓花钗金步摇,芙蓉祥纹玉条脱,双眸如星,与额间花钿交相辉映。身后那人里穿月白色衣,中穿碧落色裙,外着挼蓝色交领喇叭长裙,衣领露出的色彩如白云嵌蓝天,行走时裙摆如层层波浪由里往外翻。一动一静,动者静,静者动,二人脚踏笏头履,似泛舟而来。惹得频频回头。

“江中郎,”韦娴儿拱手,上官静在身后微蹲,行了一个万福礼。

江初照起身拱手,“见过郡主,上官姑娘。”

见高朋满座,司马礼喜不胜喜。他长跽,举起酒樽,绿沈色的袍子衬得文质彬彬,嘴角的笑勾勒出知书达理,声音清朗,“风落木,岁方秋,幸与诸位会于水榭之处;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诸位,请。”

又一人举酒樽长跽,听声音约莫是个少年,“多谢三皇兄设宴,”他看向众人,“承文也是借诸位的光。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诸位,先干为敬。”

目光落在江初照身上,她长跽双手举起酒樽;“下官见过三殿下和七殿下,”静水流深,自有衣袍抱一栏明月清风之风骨;“此杯代五殿下饮。”

她将空酒樽露给众人看,按住侍女要添酒的动作,“昨夜来急雨,洗成风露清绝;月明试初凉,满池碧藕银色中。何须主人添酒?左边星,右边星,空盏金满杯。”将在座众人都夸奖了一番。她脸上带着淡笑,声音如琴音,初听有惊艳之意,细品耐人寻味。

接着,杨满去举樽,风骨峻峭,自有饱谙经史之风,“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诸位,满去先干此杯。”

韦娴儿也长跽举樽,梅花之傲,牡丹之张扬,自有满腹经纶之意气,“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诸位,儿先饮此杯。”

崔颢随后,满面春光,风华绝代,他看向司马礼和司马承文,“美酒郁金香,盛来琥珀光;”又看向众人,“诸位,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崔某敬各位。”

周疏举樽面向甘兮之,“一杯相属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兮之,此杯我敬你。”

“知音不在千杯酒,一盏空茶也醉人。元则,识你,兮之此生无憾也。”甘兮之亦举樽。

泠泠七弦上,静听秋风,倒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

推杯换盏之际,酒酣耳热,那边少年已经开始哄闹。

身旁一人落座,轻巧如鹤;她整了整衣袍,投过来的目光如散入深林的清辉,枝繁叶茂包裹住喧闹,让耳旁静下来。

不知那日算不算不欢而散,江初照眸光落在酒樽中,对那道目光视而不见。

她给自己斟了一樽酒,举樽面对她,“中郎救我两次,宴上幸会,此杯敬中郎,未审尊意否?”

“儿不胜酒力。”

江初照将眸光挪到酒樽双耳上,修长的睫毛像晚夏扑到扇子上面的流萤,轻轻落下,又在挥扇的动静中扑腾起来;两个眨眼间,才端起酒樽。“我此前已经说过,救苏将军的不是在下,而是五殿下。”

她也垂眸看江初照樽上的双耳,眼里的波澜波动,像层峦叠嶂上的树梢被风吹过,能感觉在动,肉眼却察觉不出。而后两个眨眼的瞬间,她才开口道:“两番推辞,中郎这是不愿与我相交?”

“不是不愿与将军相交,只是将军承殿下之恩,在下岂敢冒领之。”她的眸光也落到苏沐手中酒樽的双耳上;她在想,当日牢中的苏沐,是如此用笃定的语气说出“你辅佐她,我信你”的话来的呢。

两人初遇,她对落难的苏沐的视而不见,尘灰落到江初照路过的袍摆上。她对苏沐,不过只是算计。

“士为知己者死”,她与苏沐,算知己吗?

“那我敬中郎的运筹帷幄。”她双手将酒樽往江初照的方向送了送。

是敬她心中的谋划天下,还是阴谋诡计。江初照不知。她看着她眼波攒动,像长白山皑皑白雪的隐秘的山头的那方池;护腕上的刀痕像蜘蛛丝,面上纹丝不动任眼波晃动表达情绪。

“那我敬将军的建功立业。”她抬袖掩面,一饮而尽,将空酒樽露给苏沐看。

苏沐不言,眼波像乌云遮月那般暗下来,她垂眸看向江初照樽上的双耳;也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两人无言。

云边的明月像一面镜子,将银光投到觥筹交错间,众宾欢,起坐而喧哗;热闹落到铜镜安静的背面,将情绪沾染在五颜六色的菜式上,暗红色漆盘上,和黄铜色的酒樽上;欢闹一直蔓延到粼粼波光上,有的人围观着热闹,就像热闹落到了自己的情绪中。

江初照跪坐着,月光顺着湿润的湖风自落下的袍摆攀援而上;她脸上的淡笑,似泉崖上突出的那块石头,慢慢汇集水珠滴下的闲情雅致。眨眼如夜晚中的蝴蝶扑翅,张开时已经流光溢彩。

流光溢彩慢放在苏沐的余光中。她张开怀抱,将泉崖和流光溢彩一起藏进深山中,只有走进深山,哼出歌谣,没有松下问鹤,也没有白云人家,只有明月照青石,其间一抹正青色。

“士为知己者死”,她与司马信是如此,与周疏是如此;她苏晚云,亦愿如此。

而周疏和甘兮之已经酒酣耳热时,五岳倒为轻。

另一处云淡风轻是韦娴儿和上官静。春水顺着韦娴儿的指尖,渡到上官静的指尖;上官静垂眸回避的,不知是韦娴儿的含情脉脉,还是自己无法掩饰的含情凝睇;修长的白玉竹顺着白玉葱背面,抚上手背因紧张凸起的那根筋,滑进裙袖,又顺着掌根,酥酥痒痒地,将手指一根一根放进指缝,回握扣住。

江初照拨镜那般收回目光,手摸索着端起最近的那个杯子,凉了的浓茶直冲上来;原来春水绕十指是这么个绕法。

“哐当”一声酒樽砸到案上。

“明允?”身旁的人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足足半盏茶,崔颢愣住的神情才渐渐有了血色,他拿出手帕擦了擦酒杯落在案上溅到虎口上的酒渍。

显得有些慌乱。

杨满昌过来,将酒樽放在他案上,双手搭在他肩上晃了晃,冲他耳朵喊:“明允!”

崔颢被吓了一跳,一把推开他,带着薄怒道:“满昌!”

杨满昌晕乎乎的,瘫坐在地上,等周围的哄笑声小下来,才笑道:“酒不醉人人自醉。崔明允你小子看谁呢?”

“哈哈哈哈哈哈。”周围的青年少年甫一对视,便哄堂大笑。

这洛阳城谁人不知,崔明允自小便爱慕太尉孙女韦娴儿。

崔颢缓过神,瞬间将目光从韦娴儿身上收回来,热意笼罩着双耳和双颊,被众人看穿的慌乱让他自乱阵脚;他左顾右视都是起哄的笑脸,“杨满昌!”他羞愤地扑向始作俑者。

哄闹一阵,已月上西楼。

不知谁提出击鼓传花,那花落到杨满去案上,他食指轻点着案面,并无醉意,对曰:“明明明月是前身。”

“好,好,对得好。”众人眼瞅崔颢一杯接着一杯,想他醉着必对不上来,都想捉弄一下这位博古通今的大才子。

花落到桌上时,崔颢刚倒好一杯酒,他醉意朦胧地拿起花,不禁悲从中来,哀道:“偏偏扁舟渡后人。”

杨满昌起哄道:“不行,对得不好,不工整。对不对?”

“对。”众人附和道,“罚三杯,罚三杯。”

崔颢自罚三杯,将花隔空扔到杨满昌桌上,“那你来对。”

好巧不巧,鼓声刚好顿住,杨满昌抓耳挠腮,眼瞅着要被灌酒,急中生智道:“铮铮铮骨思报国。”

崔颢不想深究,算他蒙混过关。

轮了几轮,已经不击鼓了,花落到谁桌上,便由谁来对。那边一阵哄抢,四处乱扔;“啪嗒”一声,却落到江初照案上。

十几张脸齐齐转过来,水榭瞬间静下来。江初照拿起花,淡笑对曰:“翩翩翩鸿来照影。”她将花扔回去,问,“我对得如何?需要罚酒吗?”

少年们面面相觑,“不用。”

这位五殿下府内的从事中郎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即使比他们年长不了几岁,但她五年前那篇洛阳纸贵的文章,足以令众少年对她望而生畏。

见江初照没有注意到这边,众人这才闹起来。

惜惜昔日作往尘。江初照见苏沐在案上一笔一划写着。“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将军在缅怀何人呢?”她这样的人,也会缅怀故人吗?

两者目光对视,苏沐说:“我父亲说,字取自‘佛光映照云深深,水边晚照似金波’,是我母亲前去寺庙求子之后才怀上我的。”像在说,江初照要用何种身份了解我的过往呢?

江初照对别人的过往并无兴趣,她觉得“晚云”二字,如何叫都别扭。

苏沐身上的静,让四周不自觉缄默,让人不自觉地安心;可也是静,让人不再想要靠近。

江初照在想,她和苏沐,为何要相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