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江花夜月 > 第50章 第 50 章

春江花夜月 第50章 第 50 章

作者:却看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4 08:11:38 来源:文学城

众人默默侧脸看过来,韦娴儿又做了那只出头鸟。

“讲。”司马业跪坐,闭眼,微微抬了抬头,被殿门楣挡住的阳光终究照不到宝座之上,或许是媚上逢迎的话听得太多,他突然萌生日月避吾光辉的想法。

“臣以为五殿下所言七罪有五罪非罪也。”

此言一出,司马业双眉一抬,拇指和食指捏着简册的八宝带,却将声音沉下来:“韦卿何出此言?”

揣摩圣意。韦娴儿再次做了那把利刃。“回陛下。臣以为,五殿下所列一罪樊同之死,皆因其不尊上令灭蝗在先,公然挑衅朝廷钦使在后;此等犯上狂徒,若仅仅因持节使不得斩二千石太守,而让其小人得志,那朝廷钦使岂不是毫无威信可言;此小人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二罪失察之罪;青州新政本不在殿下管辖之中,何来失察一说;若论失察,臣总领新政,出了官逼民反这般骇人听闻的事情,应先察臣之罪。三罪不请旨而擅领兵;平反之功未论,却先追究兵权的责任;殿下身为钦使,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百姓受奸人挑唆,犯下大祸吗?

四罪纵容府内从事中郎杀君父之臣;君忧臣辱,君辱臣死;那汲猎挑唆本就投降的百姓,带着手下官兵围杀钦使,此等叛臣贼子,身为臣下,若不杀之,让主上遭小人暗算,让钦使遭奸人所害,才应该狠狠治此人的罪。

五罪冀、并二州兵戎相见,皆因二者急功近利,如若真是各州人心惶惶,那幽州为何会有百姓自发给殿下立的生祠。

青州之事,事急从权,殿下平定叛乱,不论其功,却论其罪,日后谁还敢在危急之时挺身而出。汲淳与汲猎官逼民反,论罪本就该满门抄斩,可这二人不思悔改,反倒里应外合,挑唆张巢谋害钦使,此谋反之举,分明是想借畏罪自杀逃过法网。至于吴林之死,对子骂父,常人尚不能忍,何况是对臣子之面辱骂君父,他身为人臣,竟狂悖犯上,有如此无君无父之言,死不足惜。”

话音方落,众人也揣摩明白司马业的心思。原是在等人替司马信开脱。有人早已摸清司马信的心思,可不想做着出头鸟。

韦谊侧眼瞥了韦娴儿一眼。真是有一肚子好心思呐,曲上逢迎,如今真是风光无限。不该是喜,是怒,是悲,是愤,还是恨。

自三岁起就带着身边的,好像一晃眼,就能站在身边了。

容不得韦谊做多感慨。崔颢出列道:“陛下,臣附韦尚书之议。”

许让也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亦然。”

这时司马信才看向崔鉴,“令君以为如何?”

崔鉴起身出列,清朗俊雅,不减当年之姿。他道:“回陛下,臣以为,五殿下纵有事急从权无奈之举,但法不阿贵,法不徇情。仍有四罪,殿下死罪可免,若不做惩治,置惶惶国法于何地?”

嗯。如他所想。司马业问:“依令君之言,如何惩治?”

崔鉴叩首不言。

司马业转头,看向蛰伏静待局势的杨旷,“史台以为如何?”

他这才起身,老谋深算,滴水不漏。道:“臣附崔令君之议。”

司马业:“众卿。”

殿下众人齐声道:“臣等附议。”

“如此,”司马业想了想,“革去尔身上一切职位,手中诸事暂交府中从官打理,思过两月再论。可有怨言?”

只革了职位,并未收回她手中的权;除去冀州刺史之职,并无损失。她手中之事交由从官打理,相当于权力还在掌控在手中;只是思过,未免两月低调行事即可,并未禁足。

看似严惩,实则未伤分毫。

……

赋闲两月,司马信在府中的日子可太清闲自在。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叶上初阳干清露,水面青圆,一一风荷举。独坐水亭风满袖,一无丝竹之乱耳,一无案牍之劳形。烈阳高照,蜻蜓点过庭中竹摇椅,看书夏乏枕上听蝉鸣;沉果浮瓜冰如雪,碧碗敲冰倾玉处,流萤扑小扇,唯有一闲人。

垂了一半在案下的竹简穗子随风而动。崔玉棠端着小山一堆案卷,轻声放到案上,拾起散落一地的书卷。

司马信听出来人的脚步声,就像崔玉棠没有惊扰她一般,轻摇着手中蒲扇。崔玉棠整理好转身跪坐下,对上的便是那如月目光。

“殿下醒了?可是我惊扰了殿下清梦。”

司马信轻摇着竹摇椅,似泛舟于湖面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本就浅眠,何来惊扰一说。”她示意崔玉棠坐到自己竹椅旁。

那是司马信的主位,崔玉棠犹豫片刻,坐了过去,提起司马信的笔舔墨。公事公办的语气:“有些要事,我念与殿下听,还是殿下亲自看?”

或许是刚醒,亦或许是崔玉棠语气不自觉带的亲昵,便让两人之间的氛围不必公事公办。司马信带着人清闲久了的慵懒:“父皇革了我的职,让府中从官打理;有你和初照,足矣。”

崔玉棠带笑轻道:“殿下自是偷闲了。不过初照有些递送过来的公文,殿下还是稍微过目为好。”想了想,替江初照将用心良苦补上,“有些是殿下该了解的近日朝中的要事,有些约莫着她做不了主。”

某人开口了,袖手旁观可是不行。“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她哪舍得这来之不易的清闲,司马信无奈起身,卷好方才小憩前摊开在膝上的竹简。跪坐到她身旁,将下巴轻置在她肩上,不至于打搅她写字。

“殿下,”崔玉棠转头看她。

司马信也笑了笑,坐直身子,与她微微拉开距离,挽了宽大的袖子替她研磨。“朝中要事,你念与我听。至于其他的,她做不了主的,只有你我二人,”

“殿下,”耳后热意泛起,崔玉棠出声打断她。

“玉棠,”司马信转头,灼灼目光看着她,一定等到崔玉棠转头看过来时,才道:“我还是喜欢听你叫承愿。”

倒不如在衙署处理得更快。崔玉棠转过头不再看她,边写边道:“初照送过来的一些公文,殿下还是看看为好。其一为表公正、忠贞,未曾擅权;其二得殿下批复,下面的人办事才利索,不敢有差池,即便有了差池,也好依法依府内的规矩追究;其三表明不辜负殿下深信,办事勤恳用心。初照也有她的难处。”

“嗯。”玉棠言之有理。司马信想了想,“你替我批复。她既知你来了我府上,你之意便是我意。”

又为代劳。眼看这事情越做越多,崔玉棠停笔,转头看她。

这时司马信正色道:“我既用她,何不信她。放权与她,她之意便是我之意,下面的人有谁不从,依府内的规矩办了就是。若是哪天我带了你去外郡办差,她留在府内,岂不是镇不住这群见风使舵的人,难不成要事事快马等我批复再办?如此这般,便不是我不信她,而是她不信我了。”

崔玉棠便不多言。有她这番话,便知自己没有看错人。

司马信转头看向水亭外候着的人,下人会意。她研好墨,坐在一旁轻摇扇。

江初照递送过来的被挑拣出来放在一旁,案桌上公文处理好,厨房那边才将点心送过来。

司马信按住要起身的崔玉棠;她拧了帕子,替她擦手。净手后拈起一块粉琢精雕的糕点,摊开手帕在下方接着,喂过去:“这是厨房新制的花糕,我尝过,你喜食清淡,让她们少放了些花瓣,与这凉茶是绝配。”

崔玉棠轻衔花边,抿了一口,嚼咽的动作并不明显。

司马信将花糕放于手帕上,端过凉茶递与她,待那似山涧峭壁有水流过,才问道:“味道可好?”

“尚可。”她语气含笑,声音清脆,带了点生涩,像刚拨动琴弦时自弦上弹起的那个音。

崔玉棠的“尚可”不是一般的“尚可”。“赏。”司马信大悦,看向亭外候着的人,像被弹起的那个音刚好落在放开琴弦起舞的音上。

“多谢殿下。”厨房的人退下去。

崔玉棠的笑落在司马信笑中。司马信询问道:“今晚歇在府中可好?”

她轻轻摇了摇头,看向被分成两摞的竹简。

“我与你一起去送?”她又询问。

“殿下方才不是说,不处理这些公事吗?”

“陪夫人送折子,不算公事。”司马信说着便要起身。见崔玉棠未动,又面对着她跪坐下,伸手虚握住她的手,轻捏她的指尖,放低姿态哄她道:“夫人忙碌在外,独留小女子在府中,饮食起居,可是有伺候夫人不周的地方了?”

六月林间松花纷扬,空灵之下那人目光清澈,灼灼。崔玉棠不与她对视,别过脸,垂眸看案上缺了一个小角的花糕,嘟囔道:“三媒六聘都没有,谁是你的夫人了。”

司马信大喜过望,“那我与你一起送完公文,就改道进宫,向父皇请旨。”

崔玉棠抽回微微冒汗的手,先抬了眼帘,“胡闹。”便不理她,将两摞竹简放在盘中,端起便要走。

司马信十分有眼力地接过,跟在她身后半步,“夫人,可是妻今日未施粉黛,衣着简陋,跟夫人一起,有损夫人在外颜面?”

崔玉棠加快脚步。“夫人,夫人,可是妻胸无点墨、”

一列侍女经过,司马信收起脸上笑容,正色跟在她身后。待人走后,又唤“玉棠?玉棠~”

见人进了宅中一刻钟还不曾出来。司马信打帘探出的头,吓了躲在宅门下躲烈阳的车夫一跳,“哎哟,殿下,”他连忙小跑过来,跪在上做人凳,通红的脸不知事太阳晒的,还是憋气憋的:“您当心,别摔了您千金之体。”

她一步跨进宅门,径直便去了正厅。

厅门多了一道身影,江初照抬起的眼被晃了一下,才打断崔玉棠,起身到厅中跪下,语气显示出作为臣子的慌张:“臣见过殿下,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臣有罪,请殿下恕罪。”她动作丝毫不拖泥带水,看似慌忙却不慌乱。

司马信绕过她,拿过崔玉棠手中的公文快速扫过,而后卷起来放在案上,“我革职在家,过来不是为了公事,不必行此大礼。”转头看向崔玉棠,好似在说“这么点小事你交代她这么久?”

她清了清嗓子,“崔长史近几日有其他事要处理,最近府里的事情,你多上心。”

江初照抬头看崔玉棠。

崔玉棠转头看司马信。

司马信看江初照。

江初照又看崔玉棠。方才说了这么多,也未交代这么重要的事情,是司马信临时起意?

司马信回看崔玉棠。我说有就有。

两人齐声:“是。”

崔玉棠跟着司马信上了马车,司马信才哄她道:“年前父皇赐给我的那个庄子,庄主差人报信,说那边避暑正好。”

论到私事,崔玉棠才有情绪。她侧脸不看她。

“玉棠,”司马信温着嗓子唤了一声。柔情中夹杂着提醒她今日脾气闹得有些过了。

崔玉棠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将几分薄怒咽下去,透过窗牖时不时被风掀开一条缝的地面。“将公事扔给她一人,府内诸人都在炎炎烈日下忙得焦头烂额;独我与殿下去避暑。正是多事之秋,殿下禁足被多少双眼睛盯着,还带着我去庄子,”

“鸾凤成鸣,双凤亦成馨。”司马信没再朝她挪近,崔玉棠也会在乎那些闲言碎语吗?“我将那些事交给初照去做,是因她日后也要接手这些事的。她不能只做我身后的谋士,她手中需要实权,我要她一呼百应,掷地有声。”

好像所有人都看清的局势,唯独司马信没有看清。她决定和江初照保持默契,不捅破这层窗户纸。退而求其次道:“那也不该带我去山庄避暑。即便不是带我,带任何人今日我都会劝阻。”

“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主者,非为身也,将欲以除主之过,矫主之失也。主有过失而不谏者,忠臣不忍为也。”

听她焦急的语气带着薄怒,还与她闹着脾气呢。“玉、棠,”

听她语气摆主子的架子。崔玉棠恼了。国士待之,国士报之;她无礼在先,“我侍君者,为臣,非奴也。”她拨开司马信伸过来的手,扶着车壁站起来。

摆五殿下的架子,拿身份压她。可气,可恼。她是五殿下,她崔玉棠也是清河崔氏、当今尚书令之女;书香门第,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她崔玉棠何须为五斗米折腰?

宁死不屈!难道就只有你皇家子弟才有衿傲,她亦有一身清骨。

她一把拉开车门,驾车的车夫回头一愣,蓦地停住,看了看面上亦带着薄怒的司马信。这还是两人第一次挂脸。令他有些不知所措。

而崔玉棠已经拎了裙摆,轻巧地跳下了车。

司马信咬了咬后槽牙,忍着怒气,想叫住她抬脚的步子,坐在车内唤了一声“崔玉棠”。

崔玉棠顶着曝日,大步朝前迈过去;兰骨清傲,如御风之仙,裙带飘飘,遗世独立。

见崔玉棠大步迈得丝毫不犹豫,她收回被崔玉棠推开的手,下唇咬得煞白。怒气冲冲对车夫道:“看什么,追上去。”

她拨开珠帘,双眼钩在崔玉棠身上。

走出十几丈远,崔玉棠索性掉头。听得车内珠帘作响,车夫也跟着她掉头。

“随她去。”一个江初照,一个崔玉棠,脾气一个比一个大。一个个叩首称臣,哪有一个主子,天天被臣下甩脸色。

她也气不过,靠着被崔玉棠打开的窗牖;不过一刻钟时间,却听一阵马蹄声。

原是倒回江初照宅中借马去了。

她气得脸色沉下来。见崔玉棠打马扬长而去,车夫小心翼翼的声音传来:“殿下,还要追吗?”

“追什么追,”司马信气得心中结了一团气,“回府。”

她气得三两步迈过门槛,见侍女迎上来,往前迈的步子顿住,又掉头一步迈出门槛。站在那里看马车掉头回了后院后,又转身迈后门槛,抬起后脚时犹豫着,又转身欲迈出去。来回几次后,心中的怒气也消散了许多。

她在门前徘徊几转,“笔墨伺候。”最终快步奔去正厅。

净手提笔舔墨。“崔氏小君在上,久违芝宇,时切葭思。”应有半个时辰未见了,“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她亲手将锦装入囊中,“来人,送去崔长史府上。”

信被退了三次。

事不过三。司马信一把将三封信扔到地上。

想了想,又起身捡起来。

罢了。随她去吧。

司马信换了身衣裙,见小亭长廊已经披了一层晚霞。她将竹简卷起来扔到竹摇椅上,“来人,备马。”

让当今五殿下在门口候了一炷香时间,还未给答复的,也就只有他女儿了。崔鉴在她院堂前站了一盏茶时间,罢了,她二人的私事,还是不插手为好。

眼见天色暗下来,已快到宵禁时刻。她终于腆着脸,迈进了崔府的大门。

她朝崔鉴拱手行礼:“叨扰一宿,令君不会嫌弃我这赋闲之人吧?”

崔鉴作揖,忙道:“岂敢,岂敢。”

司马信不请自来,脱了履到堂中,左右偷偷看了崔玉棠的脸色,无声地退了下去。

见崔玉棠一直垂头看着手中的竹简,好像那公文怎么也看不完。她无可奈何。拱手,底气有些不足:“今日言语有冲撞之处,信特来请罪。”

崔玉棠放下手中的笔,卷好竹简放在一旁,“玉棠不过一寒门之女,区区府中长史,怎敢劳殿下大驾。小庙难容大佛,殿下请回吧。”

“无论身份,只做一对寻常眷侣。昔日之诺,今日信失言。”她低着头,平生首次这样放下姿态去求和,却不敢感到羞耻。因为当初崔玉棠说,若放不下身份,平等待之;做不到,她崔玉棠宁愿不要。

崔玉棠又拆开一卷,不看她,也不言。

司马信咬着下唇,愈觉理亏,“公事之中,只论君臣;私事之中,只论夫妻。”夫是夫人的夫,妻是妻子的妻。见她还不为所动,她一鼓作气,跪坐到崔玉棠身旁,“夫人,信知错。请夫人责罚。”伸手替她研墨。

“下官哪敢让殿下研墨。”崔玉棠放下笔,面对她,伸手便要行礼。

司马信托住,“夫人这是折煞我了。”

见她执意要拜,司马信也左右按右手,朝她一拜。没见崔玉棠有起身的动作,她小心翼翼:“夫人,我们是不是应先拜天地?”

她又突然想起崔玉棠说“还未下三媒六聘”。她起身,竖起三指,郑重道:“玉棠,我知现在不是提亲的时机。我司马信对天发誓,此生唯你一人,若违此誓,天诛之。”

她手抚上腰间香袋,举起的那只手放到唇边,被崔玉棠拦住。她也郑重道:“我既与你私定终身,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即便所托非人,那也是她崔玉棠看走了眼,她也认。

她想起今日司马信写的信,一语双关问道:“何人在上?”

见她松口,司马信快速接话:“夫人在上。”

崔玉棠垂眸,收起方才的严肃和愠色,她问:“承愿用过晚饭了吗?”

司马信轻咳一声,“夫人,今日霞光甚好。不若出去瞧瞧?”

崔玉棠牵起她的手,起身,“今夜月色,片片荷叶碎银,丝丝柳条缠露;无关清风,明月,只系你、我。只因我执笔,承愿与我共描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