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 第12章 第 12 章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王楠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21:55:16 来源:文学城

据一位全程围观“新政发布会”的茶客回忆,当是时,正堂中跪了一群偷种茶叶的农户。他们的泪,一个赛一个流得凶。更有甚者,一面哭,一面诉说家里有七口人,老的老,小的小,就指望种茶得一些好处,治一治老娘瞎了多年的双眼。可谁知,种茶一事也走上了绝路。

“那时,咱们可为中庶子揪心,”茶客饮一口茶,说道,“若不应,少不得有人编排,东宫不怜弱,非仁义之主。可若应了,便开了口子,前儿做的禁制,都没了用处。后头有人偷种,只需也说一声,我有小儿要养,有老母要医。谁又能说甚?”

他叹一口气,卖下关子。

这时,另一名茶客催道:“后头呢?”他今日才至锦江府,一到茶肆,便听见四围俱在议论昨日的大戏,这叫他好奇得紧。

“您别急,”那人被生出一丝得意,摆足了谱,又饮一口茶,才接着道,“不可开交之际,只见那位绯衣玉貌的中庶子,一扬醒堂木,终于叫堂中静下来…”

时临安一睇众人。有人一身短打,手面黢黑,肌肤皴裂。有人短褐洁净,衣袖中露出的腕子白腻无瑕。可偏偏,后者叫嚷得嚣张。

时临安心中一阵冷笑。

“最初,林知府已在新政公示中言明,试行之地限于峨嵋岭一县。不知诸位农户何来的消息、勇气,贸然将禾稻毁了,偷偷种上茶秧。”

“那…那不是,想多攒一些钱,给娃娃上书院用。”一人强辩道。

“好,便当你是为了生计,”时临安摇了摇头,对他们这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言行,颇有一些无奈,“然而,新种的茶秧自江南一地运来,行船途中需人饮(yin第四声)水照料。本官问了,一枝不低于三十文。娃娃上书院没有足够的银子,买茶秧又有了?”

“自然,你会说,为了日后的收益,举债、当些家当也是值得的。那本官若问你要借据、当票,你可拿得出?”

见他哑然,时临安再问道:“更不论,峨嵋岭的茶秧由漕运押解,你们又从何处、何人手中买得茶秧?这一桩桩,一件件,你可要本官查到底,问个明?”

一群人中亦有普通百姓。叫时临安连番问来,他们只觉大祸临头。于是,一面后悔听信胡博旭的撺掇,贪利偷种茶树,一面真心实意落下泪,哀哀求道:“中庶子,咱们眼盲心黑,请您饶恕则个,一定不敢再犯。”

一时又想起,堂中还坐着更大的官爷。他们一转方向,朝傅玉璋“砰砰”地磕起头来。

傅玉璋一挥手,一队衙役快步走过,扶起磕头的人群。仅是几息,他们的额头已然有了伤口。

时临安再一拍醒堂木。

“东宫仁厚,念尔等受人蒙骗,不作追究。限于三日内,改茶为粮。”

“偷种三亩以下者,可凭印信,自钱粮一司支取夏粮良种、家中口粮,缓一年税。一应钱粮于三年内还清。”时临安朗声道。

几位农人长抚胸口,连声道“英明”。

这时,胡博旭觉出不对来。“中庶子,三亩以上呢?”他问道。

时临安一笑,“胡先生,三亩以上者,到底是被蒙骗者,又或是蒙骗他人者,可难说的很。”

“因而,”她一顿,接着说道,“愿赌服输。”

说完一道,周遭的茶客听得有味。他们不愿散去,追问道:“胡先生这样问,莫非他也种了?”

大摆龙门阵的茶客一笑,“你可说对了,”他道,“听说,他偷种了几百亩,肉疼得紧。眼下却不能撒气,回了家中,倒是病倒了。”

“最后头,中庶子道,种茶免交税款只是权宜。三年后,互市入了正轨,茶户交的税额可比粮户高许多。一增一减,种茶较种粮多不了几个钱,终于歇了多数人的心思。”

听完新政的故事,一伙人又将谈兴引到时临安身上。

“这位中庶子,究竟是何人物?面对一众诘问,不畏不惧,抽丝剥茧,竟未吃半分亏,”那人感叹道,“叫人敬佩。”

另一人插进话来,“你算问对人,”那人道,“我的连襟的大兄曾是太康十三的同进士。那一年会试的主考官是前太子太傅,时熹老大人。”

“时老大人?”一人问道,“便是大晋唯一一位三元及第,又运筹帷幄,拒滇国,迎来吐蕃的和敬皇后,叫柔然退出关外三百里的时老大人?”

“正是,正是。”那人应道,似乎与有荣焉。

“可是,”有人回过味来,问道,“这与中庶子何干?”

“有干系,有大大的干系,”那人解释道,“中庶子便是时老大人的独女。”

“嘶——”

众人惊叹,纷纷感慨“虎父无犬女”。

然而,远在西南的他们不知,几月前,若说起时临安,多数人只会摇头,叹一声,“东晦大人的风姿已无踪迹”。

这日稍晚一些,“虎女”时临安迎来穿越后的第一顿火锅。

林右右一比眼前的风炉,“殿下,霁春,”他道,“尝一尝蜀地的‘拨霞供’。”

时临安早已听说,此时的民间早有火锅的原型——拨霞供。然而,宫闱之中,讲规矩,重仪礼,众人分食的拨霞供自非首选。连带着,金陵一带也甚少人吃拨霞供。

这可馋坏了雷打不动,一周一回特辣牛油锅的时临安。

尽管此时尚无辣椒,亦没有牛油锅的概念,时临安依旧高兴得紧。

只见她在碟中舀入酒、酱、椒料,一转眼便吃下了一笊篱的黄牛肉。

比她吃得更欢的是月琅达,只见她双手齐动,一会儿捞肉,一会儿进食。时临安见她不熟练,连连喊道:“熟了,熟了,再煮就老了。”

下一秒,则道:“你给我剩一点儿!”

看着热闹的两人,林右右笑道:“不急,不急,有的是。”

他与时熹本就交好,如今见到时临安,又怜她孤苦,于是便欲多照料她,“霁春,还有一道兔肉,想不想一试?”

时临安眼中一亮。她无法告诉林右右,很多年以后,她去成都出差,可要专门打车去双流,寻一寻正宗的老妈兔头!

林右右叫人烫好,亲自分给傅玉璋与时临安。

兔肉纤维短,水分足,吃起来肉质极嫩。时临安吃完自己的那份,下一瞬,眼前又多了一只碗。

时临安抬起头,傅玉璋已收回了手。

见她看过来,傅玉璋只说了一句,“快吃。”

时临安一笑,应了一声。

次日,众人便要离开锦江府,赴边境与吐蕃和谈。因而,食毕,众人便散了,三两结伴去夜市松快。

虽说,傅玉璋是吐蕃的大外甥,与吐蕃王连着血脉。然而,时临安却莫名觉得,那是一场比新政更为艰难的硬仗。她说不好,这一直觉从何而来,但那确实存在。

是故,月琅达叫她出门,她便应了,想要平一平心境。

不想,月琅达攀了她的胳膊,七拐八弯地,到了青羊观祈福。

已是申时末,青羊观早已闭了大门。

然而,月琅达未因此沮丧。她拖着时临安,又行了几步,来到观外的一处山桃树下。

此时,桃花已谢,桃树枝头挂青涩的桃果。而比桃果挂得更多的,是随夜风飘扬的红绸带。

树下的小贩招徕道:“姑娘,写一道红绸,悬在树上,混元祖师一抬眼便能瞧见,保不齐,哪日就成真了!”

昨日,傅玉璋与时临安埋首于新政。傅玉璋不出门,点杠自然得守在他身侧。月琅达将林右右的别院绕了七八回,依旧不能解烦闷。于是,便自个儿出门晃悠。

她看了变脸戏,尝了三炮茶,再一兜一转,便走到了这株热闹的山桃树下。

汉人常说,一地的香火愈旺盛,此地的神仙愈灵。瞧见青羊观直入青云的烟气,月琅达心道,此地供奉的神仙当极灵验。

她虽是苗人,信姜央。可是,若想还阿爹、阿姊清白,多求几人,总没有坏处?

她本欲自个儿写了红绸。然而,转念一想,傅玉璋道要等一等时机,寻一寻破局之人。她只怕这是托词,转眼便叫人忘个干净。

于是,月琅达请不动傅玉璋,便叫来时临安,请她瞧自个儿的真心。

只见她虔心一拜,这才取过笔,在红绸上写道:阿爹、阿姊早日得还清白。

时临安瞧出她的本意。

她心中一叹。

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她也有一个妹妹。如月琅达一般,天真、娇憨。然而,一朝变故,她也没了阿姊。

于是,面对月琅达,时临安总是格外宽容。她在她身上,安了另一重身影。

只愿…只愿日后,月琅达不要叫她太过失望。

时临安静立一旁,灯火摇曳中,神色未明。

月琅达转过身,打量她好几眼。

“我…我想阿爹和阿姊了。”不知为何,月琅达有一种叫人看穿的心虚,她赶紧攀来话题,“要不,你也写一道,你有何心愿?”

被她一问,时临安倒认真想了。然而,思虑半晌——

“我没甚心愿。”她道。

即便有,那也不可诉诸笔端。

“你骗人,”月琅达才不信,“怎会有人没有心愿。我有可多心愿。”

小贩不愿失了这一桩生意,也附声道:“咱们这儿来了许多姑娘家,不是愿阿爹阿娘康健,便是求一位可心郎君。姑娘,咱不急,您再细想想?”

被二人一催,时临安盛情难却。她取过红绸,悬起皓白的腕子,留下墨迹。

她的身形高,便帮着月琅达,将两条红绸系在高枝上。

“系高枝,愿您二位早日攀高枝儿。”小贩说着喜庆话。

待二人离去,摊子前空下来。趁这一空档,小贩利落地将有些杂乱的红绸理好,又往砚中加入一匙清水,磨出墨来。

待他再次抬头,一位年轻的公子站在山桃树下,正仰头瞧红绸。

只瞧见一道背影,小贩却觉得,这人尊贵极了。他穿一身月白的纱袍,叫夜风一拂,像蟾宫来的仙人。

“公子,可要写一道红绸?”他压了嗓子,文雅地唤道。

那人转过身。

小贩只觉眼花。在市井的烟火中,这位客人的面上有一丝疏冷,一丝了悟,更有一丝…慈悲?

小贩形容不来,只道他像极了观中的慈航真人。

那人正是傅玉璋。

一不小心,将时爹写成了“完美”男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