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灯火如昼,人流如织,很多公子小姐都会在今天出门游玩。张华华和郭三郎手牵着手也不显得突兀。走到一些亮晶晶的摊位,张华华总是忍不住停下来,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物件。
偶尔郭三郎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张华华买上几件。
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令摊主感觉摸不着头脑的情景。
“这位小娘子真好看,公子给您娘子买个簪子吗?”摊主招徕客人。
郭三郎和张华华停下来挑选。
郭三郎拿着一个玉步摇往张华华头上比量一下:“这个玉步摇不错。”
张华华问摊主:“多少钱。”
虽然不是那位公子问价,但既然有生意他连忙报价,“一两银子。”
张华华:“这么贵,顶多三百钱。”
郭三郎震惊,你这个报价别人不会打你吗,为了防止摊主翻脸,郭三郎决定先把张华华带走。“要不再看点别的吧。”
摊主心说这男人太抠了,就这样可得不到娘子的心。但生意不好,他赶忙挽留,“三百就三百,交个朋友,我身后的宝斋是我的铺面,以后常来玩。”
张华华爽快付了三百文得到一根步摇。
二人走远,郭三郎有些好奇,张华华给他解惑:“我阿爷叫我遇见这种拿不准价格的东西,先砍一半。”
张华华毫无负担的将阿爷这张万能牌打出去。
“三郎,那边有猜灯谜的活动,咱们过去看看。”张华华带郭三郎去别的摊位猜灯谜了。丝毫不知道自己家摊位已经热闹成什么样子了。
张伯华尽力维持现场秩序,装钱的匣子都快盖不上了。张仲华已经不再挽留客人,而是让他们先去别处逛逛,等会再过来。张叔华捡圈累到冒烟,已经跟张仲华替换了好几轮了。
“那边的灯倒是别具一格,咱们过去看看。”一对主仆被摊子吸引。
这位男装的女郎出身河东裴氏,裴玉露年前刚到长安,第一次见到长安上元节灯会的盛况,她抛开在酒楼赏灯的家人,单独跑出来玩耍。
“小女娘,一文钱一个圈,套中就能得到圈里的奖品。套中布偶,就能得到灯笼。”
裴玉露看别人抛很有意思,她出来玩当然有所准备,立刻掏出一个钱袋往张仲华身上一抛,“帮我换成圈。”
张仲华拆开钱袋,立刻有些懵,她这是给错了钱袋吧,里面装了碎银子,少说有二三两。一两银子就是一贯钱就是一千个开元通宝,她要玩两三千次的?她要在这抛一晚上吗?
“这位娘子,这些都换成圈啊?”张仲华给她看钱袋。
“对!给我两百个圈,多的赏你了!”
“好嘞!”张仲华第一次遇见这么豪气的人,先给她挑了二十个圈。
“娘子,您先扔着,剩下的圈我慢慢给您。”张仲华也不白拿钱,没有人买圈的时候就关注她,告诉她一些抛圈技巧。
裴玉露准头蛮好的,她不好让摊主亏太多,先给人点甜头,让他等会不好反悔。
嘿——
哈——
嗯???
裴玉露漏出怀疑人生的表情,二百个圈她竟然只套中了五六个小东西。还好那奖品蛮精致的,让她感觉自己没有那么亏。
张仲华跟张伯华说了这个客人的情况,张伯华看这小女娘满精致的,于是让张仲华多送两块香皂给她。
裴玉露见商家竟然多送了两个香皂,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一块晶莹剔透的浅黄色小狮子,一块浅粉色晶莹剔透的猫咪,味道也香香的。
裴玉露将奖品收起来,掏出另一个钱袋,“再给我来二百个,我就不信套不中灯笼。”她已经瞄上那个精致的锦鲤灯笼,金红配色尽显贵气,风轮竟然模拟鳞片让这个锦鲤波光粼粼,仿若游动。
“这……”张仲华无奈,只好跟张伯华说了一下情况。
“让她套吧,不限次数,直到收摊为止。”
没想到这裴玉露也不是等闲之辈,套了几百个竟然真的被她找到了规律,套中了心心念念的锦鲤灯笼。
她一高兴,又摘下一个钱袋,“再来……”
最后她收获了一堆香薰蜡烛和香皂,以及两盏灯笼,满意的离开摊位。
一个时辰过去了,她赶紧回到酒楼。众人都在等她了。
一个族兄看到她拿着两盏灯笼,一盏波光粼粼的锦鲤,还有一盏身上不断变换花纹的兔子。“出息了,竟然猜中谜题了?”这种灯一看就不像是买的,更像是一些大商铺定制的。
“西市舞狮旁边,有个套圈的摊位,我准头好,只有几盏灯,被我套了两个。”裴玉露表现的轻描淡写。
几个孩子眼馋的看着她的灯,虽然手里也有灯,但那个灯神情好灵动啊,手里的灯顿时不香了。
裴玉露自己留下了那盏锦鲤灯,将兔子灯送给了自己小妹。又拿出赢来的蜡烛香薰给几个孩子分了分。
大一些的孩子就没有了,裴二十七手贱,非得要裴玉露也送他一个,得到无情拒绝后。气冲冲的组织大孩子们出门套圈去了。
呼啦啦,人走了一大半,几个长辈面面相觑,摇摇头无奈领着剩下的家人先回家了。
子夜,张伯华收摊的时候,竟然还有人不肯走。“老板,今夜难得没有宵禁,你再等我一下嘛。”
“东西都套光了,只有几块香皂了。”张伯华有些无奈,这客人在这玩了将近一贯钱,愣是没套中几个东西。
“我就要香皂!你再让我套一会儿。”
“剩下几块我都给你,赶紧回家睡觉吧。”
“不,你送我算什么,我要自己套!”
这头倔驴,张伯华无奈,让弟弟们先收摊,自己陪着这位客人套圈,为了提高他的命中率,还特意将东西放在最前排。
又熬了两刻,终于把香皂顺利送给他,把他弄走了。
张家
家里孩子都出门了,张敏和孙云倩也没有睡,等着给他们开门。
笃笃笃——
敲门声音响起,张敏和孙云倩对视一眼。
“呦,回来了。”张敏利索的去开门。
兄弟几个都很狼狈,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但精神头还是蛮好的。将钱匣子抬到家里。
“爷娘,阿姊这主意真是太赚钱了,你不知道今晚的有多少人过来扔圈,就是为了套那几个灯笼。有很多权贵根本不在乎这点小钱,光打赏的钱就够买好几头猪的……”张叔华沉不住气,兴奋的跟爷娘描述当时的盛况。
“天爷,有个女郎拿出二三两银子,让我给她换两百个圈。扔完之后又来……”
“摆摊一个时辰都无人套中布偶,我都担心今晚灯笼原封不动拿回来,还好还是有厉害的人的。”
兄弟几个七嘴八舌跟爷娘描述。
张敏看着兄弟两人需要一起抬的钱匣子就知道生意肯定不差。没想到这么好。
灯芯挑亮,张伯华拿来麻绳,打算把钱规整规整,一家人都没睡,坐在桌前帮忙。
十、二十、二十五贯零五百六十文。用戥子称了下银子,足有二十三两半。
众人由兴奋变为沉默。张敏有些情绪的想,那他起早贪黑杀猪一天赚那几百钱算什么!
“天爷!干一晚上,一年吃喝不用操心了,阿姊这是拜的那个财神爷。”经过一晚上的刺激,张仲华不自觉生成了一个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