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草台班子当首席裱糊匠 > 第23章 第 23 章

穿到草台班子当首席裱糊匠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天关星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4 16:02:46 来源:文学城

裴二把盛凌云拖上岸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真沉啊,姑娘!”

明明是当好人做好事,偏这张嘴还不饶人。

“废话,棉袍吸水不沉才怪!”她立即怼了他一句,这才向他表达谢意。

幸好离城不远,牧羊女带他们入城后,大家火速找来小店落脚。

莲生叮嘱大伙,刚饿了好些日子,眼下还是尽量少吃或者饮食清淡,以免因为暴饮暴食损伤肠胃。

诸人休养数日,才慢慢从憔悴中恢复人形。

盛凌云仗着身体底子好,竟然没病,很快又生龙活虎起来。

这日风和日丽,大家又都恢复了体力,便准备在幽州城好好消遣几天。

朱公要去逛书店、淘孤本,裴二要去寻故旧,莲生和青玄则打算买药充实行囊。

其余的人打算下趟馆子。

这可是盛凌云穿书以来,头一回可以用比较轻松的心情闲逛。

何况她还攥着之前得来的两块银饼,完颜宗望给她的明珠、铜镜也都没丢。

现在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吃吃喝喝买买买。

至于以后的日子,以后再说!

逛了一会儿,她就发现这幽州城和之前的辽阳城比,市面别有一番繁荣景象。

而且“幽州”仅是汉人对它的称呼,本地人习惯叫它“南京”。

根据她在玉牌上的搜索,系统显示这地方其实就是“北京”。

至于居民,可谓汉、辽杂处,契丹人除了男子的地中海发型,其他的牧民特征已不明显。

汉家官话完全畅行无阻,汉人的铜钱也能处处使用。

乔楷还告诉大伙,说这里最早讲的是幽燕方言,和四周的河北话差不多。

但自打石敬瑭割舍掉燕云之地,此处与南朝隔离,本地话已和南朝河北路的方言大不相同。

大家逛了一圈,才去约好的馆子吃饭,据说是本地最豪阔的酒楼。

他们兴冲冲来到饭馆落座,伙计先为每人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说是本店特色,喝一碗保准肠胃舒服至极。

大家咕噜噜灌下去,都觉得可口。

唯有盛凌云,怎么咂摸都觉得汤里有股臭脚丫子味儿。

偏偏那伙计还盯着她,仿佛诧异这样的美味她竟不能一饮而尽。

她忍不住问伙计这是怎么熬出来的。

伙计得意道:“灶上有两口极大的铁锅,每口锅都能装得下一整头猪,锅中的汤自砌灶以来就未曾换过,还保存着本朝太祖皇帝时的余味!”

辽国太祖就是耶律阿保机,那不是已经有两百来年了?

我的天,这厮是在吹牛吧!

盛凌云又打了个臭脚丫味的饱嗝,可想吐也吐不出来了。

幸好一炷香功夫不到,就有好几碗热菜送来,大曹见里面有鱼羹,还有杂鱼烩,他悻悻道:“吃肉不强似吃鱼?”

伙计笑说:“客官这就不懂了,鱼羹是我们的招牌,鲜香味美,而这碗鱼烩乃‘假河豚’是也!”

乔楷多少鱼虾海鲜都见识过,问:“假河豚?就是吃不死人的喽。”

原来这“假河豚”乃是由葫芦与面筋经过油煎再洒上葱与花椒制成,不但炒得象肉,味道几乎也可乱真,而鱼羹也味极鲜美,再加上放了果脯蜜饯烧制的黄酒,这顿饭吃得真是痛快。

人人觉得身上的每个毛孔都被熨贴得舒坦,浑身暖洋洋。

因为尽兴,乔楷那种富贵公子的劲头上来,让梁丹拿出一大把铜钱塞给伙计,权当小费。

伙计顺手接下谢过,看来早就习以为常。

诸人一人一筷子,吃得正舒畅,盛凌云忽然指着一道凉菜问伙计:“这菜的装盘正好是五份?如果人多怎么办?”

伙计笑道:“你们今天是五位,就上五份,如果人多,会调整。”

她问:“那不管几个人点这菜,它都卖三十文一盘?”

伙计道:“是的!”

盛凌云不由笑了:“我们一人才一小口,吃得不过瘾哎……”

“这就帮您加!”过了十来分钟,伙计果然又端来盘新的。

这应对真是没得挑。

小曹眉开眼笑:“跟着盛姐混,不吃亏。”

她连忙纠正说:“还是乔公子的小费及时发挥作用,我仅是借花献佛。”

言彼,她举起酒杯道:“百年修得同船渡,大家同舟共济更是一段缘分!来来来,大家共饮一杯,也愿我们接下来一帆风顺到汴梁!”

乔楷见她懂得如何做人,又会说话,也很高兴,喝得脸都红了。

说起来接下来的一步,还是买马,否则仍然寸步难行。

正说话间,只见姗姗来迟的乔妹,一落座就冲兄长道:“看我买到了什么!”

大家凑过去看,原来是一枚珠钗,却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可乔楷一眼就辨认出来,这是大宋皇宫里流出来的东西。

准确点说,他认为这是被人从宫里偷出来的。

乔楷问:“你哪里得来的?”乔妹气鼓鼓道:“地摊上收来的!”

这个回答令兄妹两个顿时都沉默了。

这类东西即使被盗,在汴梁也无法脱手,因为珠宝市的那些行家明白官眷们所用的首饰,跟民间流行的款式不同,他们不会卖这些黑货。

但到了大辽,多的是富家大户,亦很追捧汴梁大内中的珍品,只要东西精致,从来不怕寻不到买主。

乔妹对诸人解释说:“这是我母亲丢了许久的饰物,想不到会在这里重新遇到。”

这下大家才明白,可见乔家出了内贼。

这时楼上靠窗的位置有人招呼他们,用的是南朝汉话。

大曹连忙和对方招呼,原来那人自称柳大郎,是个贩马的商人。

这下大家立即都上了心,叫伙计再添些菜,好请他过来一起喝酒,打听下买马的事情。

那柳大郎连忙道:“不敢叨扰几位,还是让我来请吧。”

大家推推让让,总算重新把座位布局。

只听那柳大郎道:“我刚从辽国上京回来,想起南京的好酒好菜就馋的不行,一回来先来打点牙祭。”

乔楷问:“上京好说也是辽国的都城,他们的皇帝住在那里也有百十来年,那么多王公大臣,总不能连个像样的菜馆子都没有。”

这话一下子就开了柳大郎的话匣子,他道:“就算有巧手厨娘在那里,也得有做饭的材料吧?这么远的路,从南朝运到幽州还要脱层皮,再别说朝北继续走了,运十石大米,路上就得吃八石!”

众人都想他将途中的见闻,忙不迭撺掇他讲。

柳大郎见不少人用热切的眼光直盯着自己,不由颇有些得意,他喝了口茶清清嗓子,才道:“出了幽州西北先过居庸关,再过石门关。这一路下去,就是鸡鸣山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唐太宗北伐时在那里听到鸡鸣;接下来就过永定和归化州,然后才到辞乡岭。”

曹氏兄弟听到这里不由唏嘘起来,他们祖辈里有去边疆打仗的,知道那地方也叫天岭,东西连亘,四顾茫然,到处是不可穷极的黄云白草。

听到这里,一直还在为难防家贼而生气的乔妹,也不由自主被吸引过来,支起耳朵,留心凝神地听他讲话。

“过了辞乡岭就是草原,走个三四天会到黑榆林,里边的天气就算是大暑天也像冬天一样冷。

然后是五十多里的山路,高崖峻谷,仰不见日,更冷咯。

接下来还要过璜水、黑水、麝香河,到了那里早就没有路碑了,若非熟悉地形的本地人带路,客商们连行路方向是南是北都不能辨别。

再走五天,才能到上京。那里也有集市,可交易用布不用钱,南朝的锦缎绢绸最顶用。

这城里嘛,和幽州也有点像,当小吏的、翰林做官的、杂耍的、赶考的秀才,就连和尚尼姑也有的,南朝过去安家的也不少,其中山西河北幽州人最多。”

小曹听到这里,忍不住问:“辽国呆久了,有什么特别的,是在咱们南朝寻不到的东西吗?”

柳大郎转转眼珠子笑道:“有呀,辽人在马粪里种西瓜,他们的种子是从打败了的回鹘人那里抢到的,种出来的瓜各顶个大,味道很甜。另外,辽东的草原上还盛产一种‘息鸡草’,根大而肥美,马儿最爱吃!你道大辽马匹养得那么好,都是吃这息鸡草。”

大家伙听到这里都笑了,盛凌云道:“果然是个贩马的汉子,十句话不离本行。”

乔楷则问:“你做这行当想来辛苦得很,因为你拿着钱到那种偏远地方,慢藏诲盗,想来也是凶险得很吧?”

柳大郎听到这里,叹道:“公子这话就错了!

那辽人犯我边境,滋事掠夺却是真的,可要真到人家地面上,和他们锣对锣鼓对鼓的做生意,你才知道人家是极本分厚道的,我这一来一回,最不怕的就是在辽人界面。”

此言一出,尽皆感叹,乔妹连忙追问道:“那最怕的是在哪里?”

柳大郎笑道:“最怕的就是在咱们大宋朝自己地面上呗!回回进出关卡,那些当兵做官一个个都穷极了,不把人油水敲诈足了,谁会放你走路!难啊。”

此话一出,众人都很吃惊,盛凌云心说:还想着越朝下走越顺当呢,难道还要被扒层皮?

乔楷则支吾道: “也不至于吧!”

这时,就听见外头传来一声怒喝,有人道:“敢动我的坐骑!”

柳大郎扒拉着窗户朝外张望,脱口赞道:“呦,好马!”

这声“好马”都说在了众人的心尖上,大家不由都去观望。

只见发怒的乃是位骑白马的青衫少年,惹他的是一个皂衣汉子。

皂衣汉子骑红马,身后跟了数十人,各个皆引刀带枪,一看就是契丹官兵。

想来这汉子也瞧出白马神骏不凡,故此才会滋事挑衅。

双方均鲜衣怒马,料想都是官宦人家子弟。

此刻裴二正好在访友回来的路上,他想来到约定的酒家,奈何路人太多,只好暂时隐在人群里驻足观看。

那皂衣汉子根本不把少年放在眼里,听得对方开口喝他,心下先自恼怒,再加上手下都是军中骄横惯的,竟怂恿起他抢那少年的马匹。

皂衣汉子欺那少年文弱,佯做醉意便伸手去推他。

谁知那少年略微一闪身,回手就钳住他腕子,皂衣汉吃痛,即刻大叫起来。

那少年冷笑一声,才松了手腕。

皂衣汉何甘心在手下人前失了面子?

“哐啷”一声就从身后拔出柄长剑朝那少年刺去,口中喝道:“你敢捋我的虎须!”

少年没想到光天化日下他竟动兵器,勒马转身不及,衣袖顿时被对方宝剑划开个口子。

围观人群一声惊呼,楼上的曹氏兄弟却看出来这少年伸手敏捷远在对方之上,只不过吃了兵器的亏,接下来料想必然会出手教训,心中不由暗笑。

那少年也是烈性,他骑马兜远几步,把缰绳搭在马鞍桥上,对皂衣汉冷笑道:“小爷今儿还非拔了你这醉猫胡子!”

话音未落,他飞快从背后箭壶中摸出一支羽箭搭在弓上,“嗖”地便朝对方射去。

酒楼大厅门楣上挂着只木雕虎头,少年这一箭,不偏不奇正射在皂衣汉身后的老虎嘴中。

众人还未回过神来,那少年又朝后跑几步,霍地把马一兜,回头搭弓又是“嗖”的一箭。

这一箭直楞楞穿过皂衣汉帽子,又射在木虎口中!

四周人见了均大赞,连楼上的客人们也忍不住喝起彩来。

皂衣汉恼怒中也拔箭朝那少年开弓射去。

没想到那少年在马上只将身子朝后一仰,抬手就绰那羽箭在手。

众人的一个“好”字还未出口,就见少年火速搭手中箭做势还击。

猛听得弓弦声响,料想那少年第三支箭又要飞来,皂衣汉连忙一闪,将身体挂在马匹一侧。

他万没料想到这第三箭却是空箭,那少年并无意伤他,不过拉空弦吓他而已。

围观者见皂衣汉包头藏身的动作萎琐,神态狼狈,尽皆哈哈大笑。

少年则收弓勒马,昂然而去。

盛凌云在楼上看得出神,感慨道:“这小子伸手真好!”

楼梯上传来裴二的声音:“不是小子,那是一员契丹女将。”

这下大家更觉意外,什么,女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