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郁林侯府竟有如此凶残之人。”
踏歌和络韵被吓得脸色惨白,惊呼出声。
滕悬黎也不禁一阵胆寒,虽然她前世已经听说了源翀的残暴,但没想到他的手段如此狠毒。
她不敢想象那女婢死前承受了怎样的割.皮剜肉之痛,究竟有多少人和那女婢一般亲历这种痛楚。
为达成自己的目的,也为还那些无辜惨死的人一个公道,更为潜在的受害者除害,她必须将源翀所犯下的罪孽公之于众,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
可,事情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滕悬黎不由地想到了晏珬,若他在京就好了。只要她稍稍将那女婢死得蹊跷和埋葬之地散播到晏珬耳中,他必定会顺蔓摸瓜、剥茧抽丝地查到源翀,为大昱除了这蠹虫。
他怎得偏就这个时候出京了呢?
滕悬黎心中叹息,在禅房里走来走去,要想出一个不引人怀疑的万全之法将此事传扬出去。
该从何处入手呢?
庆林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滕悬黎身上,等待她的下一步安排。
滕悬黎回看他们,将目光落在庆林身上,又想到郁林侯府的两个小厮对武侯说的话和他们做得事相悖,怀疑郁林侯府并未将女婢已死的事告知女婢的家人。
于是她想到一个主意,对庆林说道:
“庆林,打听清楚女婢家中还有哪些人,将女婢的死讯告诉他们,并透露郁林侯府有给府中死了的仆婢的家人巨额抚恤钱的惯例,说动他们来领抚恤钱。若郁林侯府为息事宁人顺利给了钱,那便让女婢的家人请求归还女婢遗体带回安葬。不管郁林侯府交还是不交还遗体,家人都会察觉女婢的死有问题,到时你再怂恿他们去衙门状告郁林侯府给他们死了的亲人一个说法。我知道平民百姓状告权贵极少能讨回公道的,我要你这么做的目的是借女婢的家人将女婢死得蹊跷的事传播出去,而且还要添油加醋地散播还有许多如女婢一样死得不明不白的仆从奴婢被运出郁林侯府,要传得人尽皆知,引起大理寺、御史台,乃至百官的注意,让朝廷介入调查,揪出真凶。”
“是,奴明白二娘的意思,奴马上去办。”
“千万小心为上,切莫暴露身份。”滕悬黎再次叮嘱道。
庆林叉手郑重道:“二娘放心,奴省得。”
庆林走后,滕悬黎又留了一刻钟才走出阳化寺登车回家。
一路上她闭目回忆与郁林侯府有关系的所有人,尤其是和郁林侯府生过嫌隙的人,甚至是政敌。
她要趁女婢的家人将“火”烧起来之时,添郁林侯府的仇人这把干柴,让郁林侯府成为众矢之的,让郁林侯退无可退,无力庇佑长子,只能断尾求生,将源翀推出来受罚。
但,前世没有圣人为她选婿这遭事,她除了听赵勮的大嫂提过一嘴源翀的阴私事,对郁林侯府了解甚少,直到回了家还未想到“干柴”人选,不免心急生燥。
她在府门前下了马车,一边沉思一边迈步进府。
房涤恰好从府中出来,看见了滕悬黎叉手行礼,随口问了一句:
“二娘又出门了?”
滕悬黎本来就因为没能想到合适人选心焦气浮,又遇上前世的叛徒房涤多管闲事,火气一下子冲到头顶,脱口怼道:
“我想出门便出门,还需向你报备不成?”
房涤听滕悬黎话中火药味浓重,以为她还在因几本小册子的事生气,忙赔笑道:
“二娘何时这般记仇了,气还没消呢?阿涤哥哥知道错了,这厢给你赔礼了。”
滕悬黎见房涤躬背弯腰做足赔礼道歉的姿态,怒气不消反增,
“滕府大门前嬉皮笑脸成何体统,你陪阿爹公办之时也这般不庄重?旁人看在眼里顾忌阿爹国舅的身份,当面不会说什么,背地里不知怎么诋毁滕府驭下无方呢。做事前不先想想阿爹和整个滕府的颜面!”
咄咄逼人的话接连传入耳中,房涤的笑意僵在脸上,心脏仿佛被重锤猛击。滕家从未拿他当过下人奴仆,这是二娘第一次说“下”这个字眼。
二娘变了,不再是围着他转,闹他买糖吃的小娘子了,变得让他陌生,她的注视让他脊背生凉。
不对,不是二娘变了,是他自己不知改变,是他自己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他已然卖身与滕府为奴,就该忘记往日在滕家如子如兄的过往,安守奴仆的本分,今日言行确实坏了主仆规矩。
于是,他重新执奴仆之礼向滕悬黎道:
“是奴逾矩僭越,二娘息怒。二娘是主,什么时候出门,做任何事都不需向奴说明。奴只是看二娘身边无府卫保护,怕二娘在外出意外,故而多嘴问上一句。”
滕悬黎冷哼一声,“你是阿爹的书童,能忠于阿爹一人我便阿弥陀佛了,不必花费心思在旁人身上。再者这个时辰阿爹尚在当班,你跑回府中作甚?”
“奴……”
“罢了,我没工夫听你狡辩,正经回司农寺等候阿爹差遣吧。”
说完,滕悬黎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开。
大门上的仆从听见也看见滕悬黎无端指责房涤,不禁纳闷一向好脾气的二娘今儿这是怎么了。
滕悬黎先去中堂见了母亲,翟韵颐那边没事叫她回去休息。
她前脚刚回到琼蕤院,后脚在翟韵颐身边伺候的蘅兰跟来,奉上一张帖子,解释道:
“上午孟府的七娘差人给二娘送了一张帖子,可巧您不在府中,主母代为收下了。刚才您在时,主母一时没想起来,等您走了才想起这茬事,命奴给您送来。”
“多谢蘅兰姐姐。踏歌、络韵,昨天姑姑不是让人送了好些宫里新样的点心么,你们陪蘅兰姐姐一起去尝尝。”
“谢二娘,奴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蘅兰向滕悬黎施了一礼,高高兴兴地跟着踏歌和络韵去了东暖阁。
滕悬黎走进书房,坐在书案后展开孟七娘的帖子,原来京中新开了一家肃州菜馆,孟七娘邀她明日一同去品尝。
她看着帖子想到初一母亲从宫中朝见归来后提及孟充容,说最近孟充容一改先前的目中无人、嚣张跋扈,对姑姑恭敬的很,时时去昭阳殿陪姑姑聊天,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新鲜趣事都与姑姑分享,两人关系缓和不少。
她又想到从未回过长安的孟七娘,一回来便和自己玩在一处。这其中若没有孟充容的授意,她说什么也不信。
虽然不知道孟家如此反常为的是什么,但只要他们不做伤害姑姑的事,不会对滕家不利,她愿意交前世巾帼孟七娘这个朋友。
于是,她提笔写了一张回帖,交代院中的小婢子送去门房处,让门房马上安排人送去孟府。
办妥了这件事,滕悬黎枕着一只胳膊趴在书案上又在脑中梳理郁林侯府的关系网,想了好一会儿还是没个结果。
她叹了口气站起身,随意翻着书案后的紫檀木书架,翻出了源翀、莱国公嫡孙等人的那几本册子。
她取了册子坐回椅子,翻开源翀的那本册子一字字、一行行地翻来覆去地看,妄图从中得些启发。
.
窗外叽叽咕咕地交头接耳声惊动了西厅的翟韵颐和崔嬷嬷。
崔嬷嬷推开窗子问窗外的婢子们:“嘀咕什么呢?有什么话到主母跟前说。”
奴婢们迫于崔嬷嬷的威压,将滕悬黎在大门外指责房涤的话一五一十地转述给翟韵颐。
翟韵颐听后虽心里纳罕,但还是先耐着性子处置了这几个嚼舌根的奴婢,罚了她们三个月的月俸,斥责她们以后不得私下妄议主子是非。
然后,她又对崔嬷嬷说道:
“崔嬷嬷,新做出来的冬衣不是还没给二娘送去么,你借送冬衣的由头去探探怎么回事。我怕我亲自去了,二娘当我偏向阿涤兴师问罪呢,惹恼了她,更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崔嬷嬷领命,捧着冬衣去了琼蕤院。
滕悬黎见了崔嬷嬷便明白她的来意,直言道:
“嬷嬷,你回去给阿娘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和阿涤哥哥玩笑呢,我们打小不都是这样打打闹闹长起来的么。我和阿涤哥哥都没当真,倒让旁人当真了不成?”
“是呢,奴也是不信的,主母也不信,还罚了几个嚼舌根没规矩的小婢子呢。”
崔嬷嬷观察滕悬黎与往常无异,真当议论的人误会了两人的玩笑话,陪着滕悬黎说笑起来。
正说着,她注意到滕悬黎面前搁着记录郁林侯长子的长相、习性的那本册子,以为滕悬黎想通了,愿意婚嫁了,还有可能嘱意郁林侯长子。
她便说起郁林侯府的事,“源侯家大郎温润如玉、丰神俊朗,是这几位郎君中相貌最出众的一位,且为人谦逊、待人谦和,人品何止百里挑一……”
滕悬黎面带微笑地听着崔嬷嬷夸赞源翀,不禁好奇崔嬷嬷深知各家勋贵内事,怎得只知源翀其表,不知其里呢?看来赵勮的大嫂在搜罗各家家私之事上还是有些手段的。
“二娘笑什么,是觉得奴夸大其词?您要是不信源大郎相貌最出众,奴再与您说一桩事,您准信。源侯家十一娘前两个月嫁给东都留守郭家的三郎,这事您该听过。”
滕悬黎点点头,确实听说过。
崔嬷嬷接着道:“这桩婚当中还有您不知道的事呢。原本和郭家议亲的是太常卿的孙女冯六娘,太常卿想让俩孩子先相看相看,互相都中意再议接下来的事。于是,太常卿借东都牡丹盛开之际让孙女六娘去东都赏牡丹,趁机和郭家三郎相看。冯六娘带了自己的闺中密友源十一娘一同去,谁知那郭三郎一眼相中源十一娘。只凭看一眼能看出啥内在涵养?那必然是源家小娘子长了一张吸引人的好面皮。这不恰恰证明源侯家郎君娘子相貌好、气质出众?”
滕悬黎突然坐直了身子,并不在乎源家的郎君娘子长得好还是不好,而是疑惑道:
“太常卿家的六娘被截胡了婚事能过意得去?”
崔嬷嬷愣了一瞬,心说二娘的关注点偏哪儿去了?她给二娘说得这些话重点不在婚事,而是源家人出众的样貌,但还是解释道:
“还没走三书六礼,只是两家相看,看了总有个中意不中意,不算截胡。”
滕悬黎不以为然,“果真如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