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姜卫民家里就他一个劳动力,再怎么难受不想干活,第二天他还得去砍玉米杆。
一手搂着玉米秆,一手拿着掘锄使劲朝玉米秆根部使劲一砍,玉米秆就根茎分离了。砍下来的玉米秆直接放倒在地,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再去拉回家里。
这时候的玉米杆在农村是好东西,用处大了去了,一个是它可以作柴火烧锅用;再一个是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会养一些牲畜,玉米秆带着甜味很受它们的喜欢,是不错的草料;再有家里的牲畜窝棚、地窖口啥的也用它来保温。
所以没有人会丢弃玉米秆,大家有时候会在田间地头堆起来存放。
姜卫民现在只有一个砍的步骤,没啥技术含量,速度还是可以的。两天就给把玉米秆都给砍完了。
剩下的玉米秆人家借了辆机动三轮车,一天都给拉家里了,堆在了大门旁边。
忙完这些姜卫民还得开着旋耕机在周边庄子给人旋地,早出晚归的人都瘦了一圈,他本来就不胖,这会儿更显单薄。
崔素兰看在眼里,也很心疼,“卫民,我现在好多了,以后我来做饭吧,你不用这么两头忙了。”自从那天从医院回来,崔素兰就一直将养着,有天姜卫民砍玉米杆回来晚了,她怕耽误孩子上学,强撑着起来做了顿饭,过后就有些不好了,当时家里正忙她就谁也没说,只是之后几天都卧床休息。这两天才慢慢能下地走动,饭都勉强做。
“你不用管这些,好好养身体要紧,最近忙,过段时间咱再去医院查查去。要是你有不舒服的时候,咱随时都去哈。别瞒着。”
姜卫民其实也隐隐感觉她那次累到了,本来要带她去医院看看呢,没想到第二天人就恢复过来了,就没敢再折腾她。不过饭还是不能让她做的,怕累着人,再有个万一的。
今年他自己家里地里两头忙,因此也体会到崔素兰往年农忙的艰辛。
别人家农忙都是全家总动员,但是自家不是,姜卫民从结婚后就时常外出打工,每逢农忙回家来帮着做点事。
后来家里有了收割机和旋耕机,农忙时都在外面开农机干活,自家活都是崔素兰领着孩子做的,所以姜绵干活都比他能坚持。
今年先是玉米抢收,再崔素兰身体不好不能操劳,姜绵是个孩子能帮的有限。可以说里里外外都指望着他,有时候他忙起来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
以前姜卫民信任爹娘,总觉得崔素兰在家有爹娘帮衬日子过得清闲,现在轮到自己在家,忙成这样都不见爹娘问一句关心话,才知道爹娘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该做的是一件没做。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有爹有娘还不如父母双亡呢。
基于此姜卫民越发沉默寡言,空闲了也不再约人吃喝,更多的是在家做家务。
今年不放心崔素兰,没有去外地旋地,只在周围村庄接活,每天也是回家吃饭。
这天崔素兰和姜绵趁着姜卫民出去旋地,在家盘账。
先是崔素兰这几年摆摊攒下来的钱,除去娘俩在家的花用还剩下六千五。家里养的羊、兔子这些年也陆陆续续卖了点钱,连着家里粮食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一万块了。
姜绵觉得是时候让妈妈有存储意识了,不然放家里很容易花掉的。毕竟自家老妈真的很能消费。
有时候她都不理解妈妈的消费理念,比如前世有次商场促销夏凉被,百元三条,家里当时也不缺夏凉被,她硬是买了三条,之后她还不让用新的,那三条放了好些年才用了一条。也不是不让她买夏凉被,姜绵觉得家里不缺的情况下,百元买一条好的不比那三条质量好吗?而且还不占空间。但是和老妈沟通不了这些,人家就觉得自己买的都是必须的,又不会坏。
姜绵自己改变不了妈妈的消费观念,但是可以让她存储起来,剩下一部分钱留着花,“妈,你要不去银行存起来吧?不用担心放钱的地方,而且还有利息呢。”
崔素兰没有存过钱,有些担心,“绵绵,能行吗?妈也没存过钱,不知道咋弄啊!”
姜绵安慰她,“妈没事儿的,人家银行的人肯定知道咋弄,不行咱们拿着户口本、身份证啥的去,人家要啥咱给啥呗。”
“那行吧,不过得过段时间,我现在还不能走远。”希望工作人员能帮助自己吧,“对了绵绵,这些钱不要和爸爸说,这是咱们娘俩的辛苦钱,你爸爸现在看着是对那边死心了,但要是他知道家里过得还行,那指定又念起来你爷爷奶奶了。”
姜绵猛点头,本来她还想着提醒妈妈呢,看来妈妈也挺了解爸爸的。姜绵瞒着爸爸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前世,应该是几年后了,当时大爷(姜卫国)要开砂石场,资金不足,便打起了姜卫民的主意,他说服姜卫民用他的身份证为自己贷款。而那时候的姜卫民还没有小家意识,没和崔素兰商量就帮了忙,事后崔素兰让他要回来钱还银行,他还觉得崔素兰和家人不亲,两人吵了一架。
再后来砂石场收益不好倒闭了,姜卫国也不还钱,银行到期找上门来,姜卫民哪有钱还啊,就被抓去拘留了。还是崔苏兰四处借钱给保出来的。为这,姜绵一家背了十多年的债,姜绵毕业后都在挣钱还债。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姜绵娘俩没少让姜卫民说花钱厉害,实则两人能吃一冬天白菜。这么说还不是家里不富裕。
这件事影响太大了,哪怕姜卫民现在疏远姜爷爷他们,很顾小家庭,但是姜绵还是担心会重蹈覆辙。而且她们娘俩有钱了,有什么事也可以补救补救啊。
姜卫民也在盘算,崔素兰现在这种情况,哪怕之后能正常活动了,地里的活也不能做。自家爹娘又不管这边,自己今年不能出去打工了,但是马上就添人进口了,在家种地能有多少收益。他想着不如种菜,虽然人会比较辛苦,但是收益比小麦要高。
姜卫民有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那就是他做什么事不和家里人商量。比如他想种菜,自己匆匆浇好地,开车旋了地,自己把葱、香菜、萝卜种子撒上才和家里说了。
“素兰今年我不出去打工了,家里种粮食收益低,我想着不如种菜。”该忙的都忙完了,姜卫民在家歇歇,两口子闲话才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崔素兰没什么意见,就是提醒他,“也中,你要种啥?不过种菜可累哈!”
“就种点大葱、香菜萝卜呗,我知道种菜累人,我都种上完了。”姜卫民话语中邀功的意图很明显,他总是这样,在崔素兰面前像个孩子。
崔素兰显然没意识到他的目的,她在意另一件事,“你都种完了还和我说啥,又是这样,干啥事儿都不和人商量,我嫁给你这些年你到底有没有拿我当一家人?”
说实在的,崔素兰要更爱对方一些,因此两人中她比较敏感,总想姜卫民事事和自己商量,认可自己。
姜卫民没想到她是这个反应,自己累死累活地干完活了,结果人还不满意,“这不是和你商量呢嘛。还咋着商量?”
“这是商量吗?!你自己都决定了,都干完活了,通知我一声罢了。你做啥事心里从来没有我……”崔素兰认为这是通知不是商量,是敷衍自己,气愤地不行。
“我和你没法说!”姜卫民也委屈,不想再争下去,起身出去了。
下午姜绵放学回家,就见崔素兰自己在床上睡觉,姜卫民不见踪影,悄悄跑去东间写作业了。
做完作业打算去做饭,崔素兰醒了,正做饭呢,姜绵赶忙跑去帮忙,“妈,我来烧锅,”
坐在小板凳上,折着树枝添柴,好奇地问:“妈,俺爸爸还没回来吗?”
崔素兰还记着上午的事呢,闻言也没了好脸,“管他做啥,愿意滚哪去滚哪去!”
姜绵:“噢!”得,又撞枪头上了。
大概是姜绵的问题又触到崔素兰的什么开关,脸都是阴沉的,最明显的是,干什么事动静都特别大,弄得姜绵说话都先在脑子里过三遍,整个小心翼翼一旧社会丫鬟。匆匆吃了饭干脆跑去东间预习六年级课本,她啥都不知道,管不了人夫妻俩的事儿,老实地学习去吧。
姜绵现在上四年级,她打算今年把小学知识自学完,争取能考个好初中。前世家长不太操心孩子学习的事,老觉得有学上就成,姜绵那时候也不懂,老想着玩。现在她已经有规划了,她这些年也攒了不少钱,我要去上重点中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后面两年她会把初中知识预习起来,为中考做准备,既然没人能给自己规划学业,那就自己给自己规划。
姜绵今年也特别忙,爸妈什么时候和好的她也没关注,只是后来看到俩人都有说有笑的才知道家庭危机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