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时间就过了两个月。崔素兰的身体经过检查已经恢复,胎也坐稳了,除了力气活,日常活动不成问题。
她能帮着做些家务,姜卫民有了更多时间忙着地里,临近蔬菜成熟,菜地附近老是有人走动,他干脆在地头搭了个窝棚,晚上就在这边守着菜地。
姜绵也很忙,除了学习,每天都要去放羊,随身带着铲子和袋子,羊羊吃草,她就在一旁割草。一次割大半袋子带回家晒干存起来,等冬天了拿来喂羊。
姜卫民在地里一住就是半个月,芫荽已经能采收了,他提前联系好了人,一采收就直接包给人家,比较省事。就是采收时间不能太久影响菜的品相,他不是个干活快的人,干脆花钱雇了四个婶子帮忙收菜。
这周六姜卫民带领帮工们来到地里采收芫荽,四人分两组,前面的拿着铲子从地面下两三厘米处铲芫荽,后面的拿着稻草捆芫荽。姜卫民也不是光看的,他要负责搬运。
下午收菜的人来了,人家是专业的,指导了姜卫民蔬菜摆放方法。两亩地忙到三、四点才收完,姜卫民给帮工们结算了工资,她们干活还算可以,又和她们约定过两天收萝卜。
这边送走了帮工,那边也称好了重量。蔬菜经纪人朝姜卫民走近,“卫民兄弟,你这一共是3100斤,那边那些是不合格的,咱不能收哈。”
姜卫民之前也了解过,收菜之会挑选品相好的收,有剩下的很正常,点点头询问价格,“马哥,这啥价哎?”
“兄弟你这是头一年种吧,品相不算多好,咱先说一下,你包给我们要比你自己卖价格低点。不过你包给咱呢,也有好处,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砸手里不是。咱们收的价,给你按六分!”
姜卫民知道这价格还算公道,但是他还想争取一下,搓搓手,先笑脸相迎是不会错的,“马哥,你看兄弟虽说是头一年种,操的心可是不少,这芫荽不比人家的差多少事,您看看再高点呗!”
“兄弟呀,你这就有点为难我了不是,……”
两人你来我往,姜卫民还送了两盒烟,才给了六分五。又带着对方看了萝卜地,约定下周天过来收菜才放人离开。
姜卫民收好两百零一毛五分钱,把剩下的芫荽装好车,拉到家里。
剩下的芫荽大约有三四百斤,姜卫民有点愁怎么处理。“素兰,这剩余的芫荽怎么办?有啥好法吗?”
“爸爸,我明天可以自己去摆摊卖吗?”姜绵在旁边写作业,闻言想去试试摆摊。
姜卫民没意见,孩子现在也大了,父女俩直接沟通少了很多,孩子好不容易要求一件事,又不是啥大事,让她试试也不费啥,“行呀,明天我给你送镇上去,你可以用咱家的小称,完事下午我再接你回来,怎么样?”
“爸爸,卖芫荽的钱我可以分一半吗?”即使是自家的活,姜绵也不想白做工,有机会就谈条件。
崔素兰在一旁听着不像话,怕姜卫民介意,赶紧呵斥她,“绵绵!你怎么回事?小孩子家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你钻钱眼里啦?”
姜绵撇撇嘴,不说话了。
姜卫民倒是没什么意见,孩子愿意干活赚钱,他是乐意的,正好让她体验体验干活的辛苦,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行啊!别说分一半了,你卖多少,你都拿着行不?”
姜绵连连点头,“嗯嗯,爸爸真好!”
“咳咳!”突然崔素兰在一旁咳嗽了一声。
“妈妈也好!”哎!端水好难啊!
“卫民你先给爹娘那边送几斤,芫荽都收了,不给送点不好看。剩下的左右邻居送点,永立家也别忘了。对了,大哥、大姐和小妹那边送不送?”崔素兰赶紧提醒丈夫先把人情走了,再说卖钱的事儿。
给长辈送那时应该的,哪怕他们不好,但是你不能不孝敬他们。在村里住就是这样,舆论力量特别大,且带有很浓郁的个人色彩。要想不被中伤,结交几个邻居是不错的。一个是邻居住的近,有事好帮忙,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嘛;另一个同样是邻居住的近,他们的话可信度高。
再一个人是群居动物,信息流通很重要,崔素兰这一休养身体,一家子都不太社交,有点脱节了。送点小东西维持一下交情,省的什么时候被造谣没人帮。
她一说姜卫民就懂了用意,沉吟片刻道:“那就爹娘那边、邻居和永立家吧。那几家不送了,也没人帮我一点,还想要我的东西啊。”
“对了,你娘家那边也送点,两边老人呢,不能只送一边啊。”
崔素兰现在不喜欢回娘家,姜卫民要送是他的心意,说明重视自己。她才不会推脱,不过……“卫民,你有时间去小崔庄一趟吧,我就不去了,身体才刚好一点,不能折腾。”
姜卫民理解,:“行啊!我明天送了绵绵直接去,送太晚不好看。”
吃了晚饭,姜卫民挨家送了三斤芫荽,其实村里现在家家都有种菜,并不缺。但你要做这个生意,多少要有点表示,不然会显着忘本。
第二天一大早姜卫民先安置好姜绵,去岳父家送菜也不是单送菜,这些年岳父家帮着自家也不少,小到绵绵的衣服,大到家里的家具都有给,对比自家爹娘那是可以的了。
捡着几家刚摆上的小摊挑了点水果,割了点肉,匆匆往岳父家奔去。
“卫民来啦,给你老丈人送啥好吃的了?”
现在不是农忙,小崔庄街上占了不少人闲聊,有健谈的见着姜卫民总要调侃几句。
“卫民姑父快回家吧,大爷爷正在家呢,我刚才看到他在门口打牌嘞。”
崔素兰家辈份高,有那四五十岁的喊姜卫民姑父,他初时不自在,结婚这些年也都适应了。一边和人打招呼,一边往岳父家赶。
崔素兰娘家住胡同口,早有人来报信说女婿上门了,崔重山在打牌,王桂香看小卖铺呢,这会儿没人就在胡同口迎人,远远见到姜卫民忙招呼,“卫民来啦,我还当人说笑的呢,快!快!回家坐。”
“大娘最近挺好的不?今年家里忙,素兰身体不好好长时间没过来看您们了。”
两人说着话往家走,走到门口,姜卫民和崔重山他们打招呼,先和岳母回了家。
“你大爷现在也不中,孩子都来家了,还在牌场上打的欢,啧啧。”其实老两口都挺喜欢打牌的,家里有个小卖铺也不缺人,但是得有一个看店的,每每王桂香争不过老伴就气愤不已。
姜卫民能接这话吗?他只能笑笑含糊过去。
姜卫民别看在家干活难受,在岳家可是很积极的,一进门就忙前忙后的。和王桂香闲聊半天,岳父也没下牌场,他不打算久留,还得回去给菜地浇水呢。
“大娘,我就不多待了,家里萝卜地要浇水,也得人看着。我先回去了,哪天有空了再来。”
王桂香一听那哪成啊?哪有不让客人吃饭的,劝了又劝,姜卫民是真有事,留不住人,老太太赶紧回屋拿了一包东西出来,“卫民,你着急走大娘也不留你了,这是给绵绵和肚子里那个准备的衣服,正好你来了,今天带回去吧。”
姜卫民拿着一大包衣服,和崔重山说了会儿话,走了小路回了家。
把东西交给崔素兰整理,自己换了衣服,拿着工具去地里浇地。
姜绵的生意不太好,这个时候赶集的人都不太缺菜,忙了一整天也就卖出去十来斤,两块钱都不到。姜卫民来接她的时候看到剩这么多也没说什么,现在正是出菜的时候,芫荽是配菜卖不动很正常的。
姜卫民领着人去镇上的饭店挨个问了一遍,批发价卖出去大半,剩下的百十斤也不费功夫了,自家留点,剩下的送了亲戚。
等到了收萝卜那天,姜绵也跟去了。人家在前面拔萝卜,她拿袋子跟在后面捡萝卜缨子。
“绵绵,这么点就知道干活了,多懂事,俺家那个懒死啦,啥活都不干。”
“可不是,这闺女不孬,是个疼爹娘的。恁家小孩怪好的,你别要求恁些啦!”
帮工都是姜家村的,彼此都认识,嘴上说着,手上也不停。有爱热闹的还问姜绵,“绵绵,你捡着萝卜缨子干啥?让你爸爸干,再累的不长个喽。”
“我捡了晒干放起来,省得割羊草了。大奶奶你说笑了,这点小活我自己就能干了,累不着的。”
“还是闺女知道疼人,绵绵跟我回家吧!”这位奶奶家里没闺女,儿子也不孝顺,每每看到别人家的好女孩都想领自己家去。
姜爸爸给姜绵一个眼神,嗤笑道:“大娘您可真会玩,你领走了,我上哪儿找我的好闺女去。”
姜绵知道爸妈有意不让自己和村里大人多接触,成年人的话题是不适合孩子的,别的人可能不会注意这些,姜卫民他们只能让女儿少接触这些。姜绵拿着袋子去了一边。
萝卜要比芫荽产量高,一亩地都有七、八千斤。送走了帮工们就开始算账了。
可能是那天打了交道这次马经济直接给了高价,而且品相不好的概率也少了不少。姜卫民也没不识趣的讲价,收了钱客客气气地给人送走了。
爷俩把地里的菜叶子都收好,在窝棚附近摊开晾晒,这边比家里好晾晒,等晒干了再拉回去存放起来。现在地里的菜都出完了,不用人看着了,姜卫民顺便把窝棚里的铺盖一块儿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