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之后刚安顿好小早,新单位人事部催路菲赶快报到等不及春节以后了。理由是杂志社策划了一个急活儿,作为通联发行“内应题材”打算在次年春节特刊号上将内部员工夫妻合影制作成大片,配合新年寄语和改版思路,营造珠联璧合亲情浓郁的跨年氛围。
定番夫妻档,与来年改版有关,具体思路与一家男装杂志合并,弱化以往的纯女性定位。人力资源部盘了一圈,发现这家成立不久的媒体,员工基本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能够出夫妻档的掰着手指头数得过来。后勤都算上勉强凑成了九对。迎合十全十美的寓意,他们想到即将入职的路菲。之前发来的简历中,她在婚姻状况一栏写着“已婚”。
接到这消息路菲差点疯了。来凯却乐得将此作为公关素材,拍摄那天把自己收拾的新郎官似的。杂志社小姑娘们包括结了婚的看见来凯均犯花痴。路菲随大流保持些许微笑,别人只当她矜持。
为达最佳效果,杂志社请男装杂志化妆师专门给女孩子服务,男生造型则由自家化妆师承担。被大家议论最多的靓仔化妆师手法娴熟用色准确,待到给路菲化妆时他明显害羞了,前后左右端详不敢下手。明眼人看出他这是怯场了。
化妆完毕的来凯压不住性子,眼瞅接近午饭时间,不耐地冲进女化妆间。在路菲身上脸上比划着,指导化妆师哪个地方需要突出,一口一个“Tony老师”喊着,对方脸上逐渐泛起厌弃的神色。
路菲叹了口气,放下手机缓缓抬起头来坚硬冷漠地看了他一眼。来凯感到寒意收敛些识趣地闭了嘴。
他走以后,小帅哥一下子找到灵感了。他悄悄问路菲:“姐,说实话,他们是不是逼你来的?”
路菲抬头看了他第一眼:“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庄涛,英文名Tony,不过刚刚那个人这样喊,别扭极了……”路菲绷一天终于笑了。
午餐形式自由,不刻意将夫妻安排同座。年轻人便没了顾忌专喜欢拆了对聊天,来凯不好意思不从众,唯一和路菲说话的机会也没了。
人力资源部姜主任总往路菲身边靠,看上去很多细节是她想了解的。无奈没这个本事。只要庄涛和路菲坐一起,他们身边自然围拢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孩子。找不到单独说话的机会。路菲打心眼儿里感谢这位小帅哥无意中帮她解围。
临近散场的时候姜主任笑盈盈地走过来:“入职方式可是很特别啊,未见其人先睹其颜。”
“这不见到本人了吗?”
“哈哈哈,搞行政的就是不如你们搞文字的。既然入职了就是杂志社的一员,具体工作可以暂时不做,资料室熟悉情况这个可以有。我们资料室藏书不亚于区图书馆近十年报刊都有留存。”
这个说法,对上路菲的心思,感激地握了姜主任的手说:“太好了,我争取尽快上手!”
“对了,还有个事跟你商量。”
“您说,姜主任……”
“我跟社长汇报了今天的拍摄情况,看了样片表示很满意,他说对于这次拍摄中表现出彩的员工可以进行家访,也就是家庭内部拍摄。”
“这个想法很好啊!”
“我推荐了三个人,采编部的你,广告部的小刘,还有通联部的小李,时间大概这两个月吧。你们回去收拾收拾把小窝搞得温馨一些,有需要添置的硬件跟社里讲尽量帮着满足。”
“不行,这可不行!”
“知道你们平时忙,年轻人生活又比较随意,我们可以派专业的设计团队过去踩点儿,根据你们家的结构特点帮忙设计。你看哪天合适啊?回去之后跟小来商量一下。”
路菲还想推辞,这时候人力资源专员彭小秋跑过来叫主任接电话。“就这样定了哈回去考虑一下。”
“主任,主任……”看着姜主任走远的身影万念俱灰。
“怎么样?我这创意不错吧?”来凯不知何时冒了出来。
“原来是你的馊主意,别逼我分分钟拆穿你。”
“说穿了对你没啥好处。刚到一个新单位不得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吗?拍个照片就把家给拍散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跟Tony有问题。”
“无聊!”
“那什么,我不送你了哈,单位还有点事我先撤了……”
路菲没吱声,心想这样最好。
一前一后出了杂志社大门。只见来凯跑得飞快,在路口不远处的拐角上了一辆黑色奥迪。
杂志社的资料室绝非浪得虚名。CBD商务中心起这样一栋全玻璃建筑三层小楼本就不易,难得的是设计者异常奢侈地在寸土寸金的有限空间内开辟了一间类似大平层的资料室。
资料室位于三层小楼的顶层,暂时没有具体工作参与,路菲一头扎进资料室,午饭也不出来只吃自带的三明治。
记得临行前夏小叶说的话,当真翻阅起五年前的报刊。起初感觉这有点像大海捞针。
知道夏平的消息,要关注财经和商务新闻,若与栾洋沾边则要翻娱乐版面,日刊周刊月刊季刊浩如星海,工作量不可想象。差不多翻了一个月,别说在标题里没见过两个人的名字,逐字逐句读都没有偶遇。
中午啃三明治的时候,她常常思考人生真的奇妙。心里总有一些明确的目标,因为各种原因,阶段性地放下,不影响长久加持。
路菲泡资料室两个月,见得最多的人就是彭小秋,工间休息和午饭时间数她往这里跑的勤。她是过来借书的,借的书和她的工作内容似乎也没什么关系,并不是心理学、社会学,行政管理一类,而是推理小说。
每次看见路菲埋头苦读,彭小秋忍不住探头探脑:“路菲姐,你那么喜欢看报纸啊?”
“学的这行啊……”
“那你大有用武之地啦!咱们这里好多小年轻都是学设计出身,审美品位没话说落实到笔头子就不行了。”
“咱们这种专业杂志,光文字功夫过硬有什么用?不懂设计就是空中楼阁,我还得跟他们多学呢……”
日子长了,路菲见她总是来,就刻意多带两个三明治。有时候还变着花样换成汉堡或寿司。彭小秋好像也因此往这里跑得更勤了,原来是闻着书香,现在是闻着饭味儿。
两个人越来越熟,聊天的话题越来越没禁忌。彭小秋很聪明,有一次好奇问路菲:“姐,我咋感觉,你翻报刊像在刻意找什么不是随便看看呢?”
路菲惊讶于她的敏感,可能因为长期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你说会不会有这种可能,五年前发生了很重要的事,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都不是特别清楚?”路菲试着描述心中疑惑。
“认识当事者吗?”彭小秋认真对待。
“怪就怪在,明明知道名字的两个人愣是查不到发生什么事?”她始终不敢说得太明白。
“姐,你是不是应该看看法制类报纸?”这是路菲没敢想过的方向。